![202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436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436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1节透镜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24367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教学设计
展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知道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3.知道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定的方法辨别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表述等形式将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理性化.
2.设置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以及透镜的性质的感性认识.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及对光的作用.
【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知识点一 凸透镜和凹透镜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0-91,完成以下问题:
1.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做凸透镜.
2.镜片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做凹透镜.
3.透镜上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4.在透镜中,凡是通过某一点的光,其传播方向不变,该点叫光心.
【合作探究】
探究一 观察透镜,并借助于擦镜纸,摸一下透镜,根据透镜的厚薄程度给透镜分类.透镜能分几类?
答:透镜是至少有一个面是球面的一部分的透明玻璃元件.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探究二 下列透镜哪些是凹透镜?哪些是凸透镜?戴眼镜的同学请判断:近视镜是什么透镜?远视镜是什么透镜?
答: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如:老花镜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等.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如:近视眼镜片.
探究三
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示意图,了解什么是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答: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的球心连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做透镜的光心,可以认为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中心.
【教师点拨】
此处透镜是依据透镜的形状特点进行分类的.应将透镜中间的厚度与透镜边缘的厚度进行对比,进而得出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的结论.因此中间凸出来的透镜不一定就是凸透镜,如果中间凸出来,但是其厚度与边缘处的厚度相比要薄些,仍然属于凹透镜.
【跟进训练】
一些透镜的截面如图所示,在这些透镜中:
,A) ,B) ,C) ,D) ,E)
(1)属于凸透镜的是A、B、D,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
(2)属于凹透镜的是C、E,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
知识点二 透镜对光的作用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1-92,完成以下问题: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将会聚于一点.
4.从凸透镜焦点发出(或过焦点)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5.射向凹透镜的平行光线将发散射出,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将相交于一点.
6.延长线经过凹透镜焦点的光线将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合作探究】
探究四 方案一: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让光源正对照过去,移动光屏,有亮点.再换凹透镜重做,怎么移动光屏都没亮点.
方案二:将无色透明饮料瓶放在水平桌面上,在瓶中放置点燃的香头,在上面要放凸透镜或凹透镜,这就形成一个“烟室”,用手电筒对准透镜照射,适当调节手电筒和透镜的距离,观察透镜对光的作用,看到通过凸透镜的光线相互靠拢,通过凹透镜的光线相互远离.
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出两种透镜对光有何作用?
答: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所以也叫发散透镜.
知识点三 焦点和焦距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2,完成以下问题:
1.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焦点.
2.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
3.让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出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就是焦距.
【合作探究】
探究五 选择一个晴好天气,取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透镜与纸的距离,会发现纸上的光斑在某一位置最小、最亮,如图所示.如果持续一段时间,纸上的该点将会燃烧起来.凸透镜到纸上最小、最亮的点的距离就是焦距.
将凹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调节纸与透镜间的距离,会发现纸上的光斑大而暗,无论怎样调节纸与透镜间距离都不能出现最小、最亮的一点.凹透镜对光没有会聚作用,它不能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它有焦点吗?
答:凹透镜有焦点.凹透镜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发散,它没有实焦点,但通过凹透镜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也可以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凹透镜的虚焦点.
【教师点拨】
1.凸透镜能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于一点,该点是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左右两侧各有1个焦点.
2.凹透镜对光虽然只有发散作用,但它的发散也不是杂乱的,其发散光的反射延长线也会交于一点,这一点没有实际光,所以该点称为凹透镜的虚焦点.凹透镜左右两侧各有1个虚焦点.
3.透镜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两侧焦距相等.
【跟进训练】
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由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甲 乙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A、C(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甲、乙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2)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1.透镜的分类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2.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关于透镜的几个重要名词
主光轴 焦点 焦距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第二课时 透镜作图
【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透镜的会聚与发散作用.
2.知道透镜对光的作用规律.
【过程与方法】
1.观察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2.根据透镜的会聚与发散作用归纳透镜对光的作用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探究活动为主要的学习形式展开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体验探究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表述等形式将对透镜的感性认识理性化.
2.设置问题情境和学习情境,加强对透镜以及透镜的性质的感性认识.
【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透镜的会聚与发散.
【难点】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知识点一 对透镜会聚与发散的理解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1-92,完成以下问题:
1.凸透镜对光具有会聚作用,不是指凸透镜一定使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相交.一束平行光变得会聚、发散光变得平行(或更靠拢一些)、会聚光变得更会聚都是会聚作用的体现.
2.凹透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不是指凹透镜一定使光线经过凹透镜后散开.一束平行光变得发散、会聚光变得平行(或使相交的点变得更远)、发散光变得更发散都是发散作用的体现.
【跟进训练】
放在凸透镜主光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凸透镜可以对光起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因此凸透镜的作用是使光线发散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知识点二 透镜作图类型及方法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92,完成以下问题:
1.通过光心的光经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通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通过焦点.
2.通过光心的光经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射向凹透镜的光线,如果其延长线通过虚焦点,则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虚焦点.
【合作探究】
探究 透镜对光的作用规律
1.如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如图甲所示.平行光经过凹透镜后远离主光轴发散,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凹透镜的虚焦点,如图乙所示.
甲 乙
2.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或凹透镜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下图:
3.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据折射时光路可逆知,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如下图所示:
1.理解会聚与发散
2.透镜对光的作用规律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021学年第1节 透镜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1节 透镜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新课学习,精炼提升,小结,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设计理念,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1节 透镜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六十度的南极没有了火,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