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那个星期天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23581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9 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展开1. 通过品读文章中“我〞的行为变化的语句,把握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2. 感受孩子的绝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品读文章中“我〞的行为变化的语句,把握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
感受孩子的绝望与无奈,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出现的问题。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母亲的语言/动作 我的行为变化 心理 描写方法
早上 去,当然去。 起床、刷牙、吃饭 雀跃 动作
等一会再走。 跑、站、藏 兴奋 动作
买完菜就去。 跳、蹲、拨弄、爬、坐、想象 焦急 动作、语言
〔买菜〕
没看我正忙呢吗? 念念叨叨、追 焦急 动作、心理
〔翻箱倒柜〕
下午 睡醒午觉再去。 睡午觉 焦急 心理
〔洗衣服〕
洗完衣服。 蹲、看 绝望 动作、心理
作业设计
写一段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心理的片段。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意图说明
问题导入,概括内容
1.我们要学习一篇有关“盼望〞的课文,那就是史铁生先生的——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1.朗读课题?那个星期天?
2.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母亲一开场容许带“我〞出门,结果“我〞从早晨等到黄昏,母亲都没有带我出门。
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
初步感知母亲形象
1.对于母亲的初印象?
2.从哪些言行中推断母亲的形象?
不守信誉。
2.①去,当然去。②等一会再走。③买完菜就去。④没看我正忙呢吗?⑤睡醒午觉再去。⑥洗完衣服。
引导学生对母亲的形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为后面的教学设计做铺垫。
把握“我〞的心情变化过程
1.“我〞的行为经历了哪些变化?
2.从中推断“我〞的心理变化?
3.布置小组任务,完成剩余几个心理分析。
1.①起床,刷牙,吃饭。②我跑出去,站在街门口,等一会儿就等一会儿。我藏在大门后,藏了很久。
雀跃、兴奋
3.小组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我〞在一天中的心情变化,理解“我〞的情感。
再读本文,体会主旨
母亲形象再认识?
2.作者终究想表达什么?
1.不守信誉背后是一个辛勤劳作的母亲形象。
2.父母有时候言而无信的背后,有的是无法告知我们的苦衷,我们要学会谅解父母。
引导学生辩证认识母亲与孩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题目,提疑问,走入文本,理清脉络,领会主旨,学习写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案,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读题目,提疑问,走入文本,理清脉络,整体感知,体会人物感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那个星期天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时,教学过程,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