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1课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作业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1课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作业 练习01
    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1课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作业 练习02
    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1课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作业 练习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1课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一轮复习部编版 第11课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朱元璋统一全国前就规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1课时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2021·贵州贵阳模拟)下表为1400—1820年明清时期农业发展基本概况表(部分)。

    年份

    人口

    (百万)

    粮食产量

    (千吨)

    耕地面积

    (百万公顷)

    粮食单产

    (千克

    /公顷)

    粮食

    全部作物

    1400

    72

    20 520

    19.8

    24.7

    1 038

    1650

    123

    35 055

    32.0

    40.0

    1 095

    1750

    260

    74 100

    48.0

    60.0

    1 544

    1820

    381

    108 585

    59.0

    73.7

    1 840

    对上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

    A.“精耕细作”传统农业持续发展

    B.农业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C.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的变化

    D.技术进步是产量提高的基础

    解析:A 据表格信息明清时期人口、粮食产量、粮食单产都在持续增长可知土地利用率的提升,说明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持续发展,故选A项;明清时期仍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农业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排除B项;耕地面积扩大并不一定会带来粮食单产的持续增长,且耕地面积扩大源于版图变化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由于小农经济的保守性,明清时期农业技术无明显的进步,排除D项。

    2.(2021·山东济南一模)朱元璋统一全国前就规定:“凡民四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后又规定农桑征税以洪武二十四年为定数,自此以后新植棉花一律免征赋税。这些措施(  )

    A.意在强化小农经济体系

    B.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

    C.表明政府实施轻徭薄赋政策

    D.推动了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

    解析:B 材料中两项规定:一规定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二免赋税鼓励棉花种植,这都有利于经济作物的种植,改变传统农业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具有自给自足性,而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利于农业的商品化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政府赋税减免仅体现在棉花种植上,不能得出政府的税收政策如何,排除C项。明朝农业生产模式仍然以男耕女织的家庭经营为主,且材料未体现农业生产模式,排除D项。

    3.(2021·山东济南联考)图一、图二分别是宋代和清代东南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示意图。这一变化(  )

    A.促使专门工商业市镇出现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改变了南北漕运经济格局

    D.加速了小农经济结构变动

    解析:B 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宋代时太湖流域是天下粮仓,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说,但到了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以种植棉桑经济作物为主,粮食不能自给,需要依赖其他地区提供商品粮,湖广、江西成为新的粮食生产中心,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说,这有利于跨区域贸易的发展,故选B项。

    4.(2021·山东青岛一模)右图为明代典籍《三才图会》中刻绘的劳动场景。作为史料,其可以用来研究(  )

    A.女性服饰的时代特点

    B.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

    C.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

    D.手工业的商品化状况

    解析:A 材料属于图像史料,能够直观地观察明代妇女劳作时的服饰打扮,据此研究明代女性服饰的时代特点,故A项正确。精耕细作指提高生产技术,投入更多人力与物力增加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材料反映不出,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女性地位状况,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手工业的商品化状况,排除D项。

    5.(2021·江西景德镇三模)据明朝人记载,当时“中国物产丰富,独缺白银,视白银为奇货”。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另一方“均无他产”,但有着丰富的白银蕴藏和储备,所以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据此可知(  )

    A.中外双方在贸易上存在契合点

    B.闭关自守阻碍外贸发展

    C.洋货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

    D.货币白银化的趋势明显

    解析:A 据材料“中国物产丰富,独缺白银,视白银为奇货”“但有着丰富的白银蕴藏和储备,所以夷人悉用银钱易货”可知,中国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来换取稀缺的白银,说明中外双方在贸易上存在契合点,故选A项。

    6.(2021·福建三明三模)明清时期苏州农村有许多规模大、影响深的庙会,如立春行春会、赛猛将军(驱蝗神)会、东岳生日会、城隍解粮会等。这些庙会活动是(  )

    A.农耕文明的生动体现

    B.新的雇佣关系在农村的反映

    C.江南市镇兴起的标志

    D.政府推崇神灵崇拜的产物

    解析:A 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农村地区有很多以祈求丰收、驱虫避灾等为主题的庙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说明这些庙会活动是农耕文明的生动体现,故选A项。材料未体现雇佣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市镇情况及政府作用,排除C、D两项。

    7.(2021·湖北卷,5)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 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解析:D 分段筑堤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明确责任,这是管理优化的表现,D项正确;“已被根治”的说法绝对,排除A项;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完成南移,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当时测绘技术世界领先,且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

    8.(2021·广东广州模拟)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记载了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经验技术,他引用《尚书》的内容写道,“润下作咸,王访箕子而首闻其义”,强调制盐是圣王也要重视的事,在一幅《治丝图》中,他所绘的纺织工人戴着指套和绑腿,俨然知识分子装束。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提高

    B.知识分子的经世致用观念

    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瓦解

    D.宋应星主张打破社会等级

    解析:B 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出制盐是圣王也应该重视的事情,配图的纺织工人装束似知识分子,这些都体现了作者对手工业的态度与传统观点不同,是其“经世致用”思想的体现,故选B项。宋应星的作品只能体现其主张,并不能说明手工业者的社会地位在明代提高,故排除A项;重农抑商政策在明清时期一直是政府推行的政策,排除C项;材料体现知识分子重视国计民生,并不意味着其主张打破社会等级,排除D项。

    9.(2021·河南新乡二模)以李贽、戴震、颜元、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学者为代表的一批明清早期启蒙思想家,在批判和否定宋明理学纯粹道义论、幸福观的同时,还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全新的均衡幸福观。这表明明清早期启蒙思想(  )

    A.与西方启蒙思想核心相吻合

    B.丰富与发展了传统儒学思想

    C.反映了新兴阶级的时代诉求

    D.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B 据材料“重构了幸福的内涵,倡导重欲、尚利、贵私的价值取向”,可知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丰富与发展,故选B项;西方的启蒙思想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而中国的仍然属于儒学的范畴,排除A项;材料中学者仍为封建知识分子,其思想没有突破传统儒学的范畴,排除C项;明清时期理学仍占统治地位,排除

    D项。

    10.(2021·河南洛阳联考)明代中后期,产生了一大批以神仙故事、历史公案、言情咏物和日常生活为题材的话本和小说,代表作有《三宝太监下西洋》《西游记》《醉醒石》等。这一现象反映了(  )

    A.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B.正统思想的演变

    C.思想文化专制的加强

    D.市民文化的发展

    解析:D 材料所示的话本和小说题材为神仙故事、历史公案等,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体现文学平民化、世俗化的趋势,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明代中后期史实,排除;明清时期正统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理学),排除B项;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促进了文学世俗化,不能体现思想文化专制的加强,故排除C项。

    11.(2021·安徽合肥联考)自南宋至明,孙悟空形象的变化如下表所示。孙悟空的形象塑造(  )

    出处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南宋)

    《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元)

    《西游记》小说(明)

    形象特点

    “妖精”,取经过程中的护法,学问渊博、文质彬彬的“白衣秀才猴行者”

    身上残留妖性较浓,但开始向着平民化倾斜

    剔除市井小民恶劣负面形象,抽离妖性,从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转变为遵守道德良知的神猴

    A.因阶级立场不同而不同

    B.因作者知识层次不同而不同

    C.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

    D.因史料掌握程度不同而不同

    解析:C 根据“白衣秀才猴行者”“开始向着平民化倾斜”“从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转变为遵守道德良知的神猴”可知,不同时期的文学塑造了形象各异的孙悟空,南宋符合士大夫的价值标准;元代平民化倾向明显;明代更符合儒家的道德标准,这说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因时代环境不同而变化,故选C项。

    12.(2021·吉林长春一模)明后期,传教士利玛窦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其创立的点、线、直线、曲线、平行线、角、直角、锐角等名词一直沿用至今。这表明(  )

    A.中国传统科技注入了新的生机

    B.基督教主动融入中国社会

    C.西学东渐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

    D.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产生

    解析:A 由材料可知,利玛窦和徐光启翻译的《几何原本》,创立了中国传统科技中没有的名词,体现的是西方的自然科学,被中国传统科技吸纳,为中国传统科技注入新的生机,故选A项;材料没有涉及宗教内容,排除B项;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对新进士大夫起到了唤醒作用,但未在社会引起大的反应,没有开启中国近代化历程,排除C项;近代科学技术产生于西方,排除D项。

    13.(2021·山东潍坊三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宋绍兴年间楼王寿任潜县令时,绘制《耕织图》,其中21幅《耕图》包括:浸种、耕、耙耨……描写了稻谷栽培到加工的整个过程。图一为“耙耨”图及配诗。

    “耙耨”配诗

    雨笠冒宿雾,风蓑拥春寒。

    破块得甘澍,啮塍浸微澜。

    泥深四蹄重,日暮两股酸。

    谓彼牛后人,着鞭无作难。

    材料二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南巡获楼王寿《耕图》,命宫廷画家焦秉贞以其为基础重绘《耕图》。焦秉贞以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法绘制了《耕织图》46幅,其中23幅为《耕图》,在楼王寿21幅《耕图》原图及配诗基础上新增“初秧”“祭神”。图二为新增“祭神”图及配诗。

    “祭神”配诗
    一年农事周,民庶皆安逸。
    歌谣遍社村,共享升平世。
    五风君德生,十雨苍天济。
    当年后稷神,留与后人祭。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宋与清《耕图》的异同,并进行合理解释。

    答案:异:内容不同,清《耕图》新增“初秧”“祭神”,意在宣扬太平盛世,为统治者歌功颂德,为百姓祈福。

    绘画技术不同,清《耕图》采用西方绘画技术,反映了明清时期西学东渐的影响。

    同:两者都体现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说明由宋至清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农业生产方式未有实质性突破。

    两者都反映了统治者的重农思想。小农是国家赋税和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农业发展是社会稳定、统治巩固的前提和基础。

    两者均描绘了农民劳作的辛苦。农业生产力长期无实质性突破,同时要承担国家赋税徭役,农民生产、生活长期得不到提高和改善。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代至清中叶,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快速发展,超越过往朝代,堪称中国古代史上的“盛世”之一。在这400多年中,中国出现了多种新现象,在经济作物的区域化生产之下,吴江盛泽镇、震泽镇以丝织业闻名全国;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流入,随后成为流行的主要货币;大帆船贸易开启了中国与墨西哥、亚洲与美洲间的贸易之路,中国正不自觉地参与到早期全球化进程中。

    ——摘编自樊树志《全球化视野下的晚明》

    材料二 传统中国的结构就像一个庞大的“潜水艇夹肉面包”,上面一块面包称为官僚阶级,下面一块面包称为农民,一个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主要的治理手段是以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意识形态代替法律的支撑。“间架性结构”之下,“几百万小自耕农,一经产生而固定化”,他们无法大规模地调整生产。明清时期,中国始终没有迈入近代社会,主要是因为明清时中国没有同英国一样实现“数目字管理”,即“经济组织上的分工合作”“法律体系上的权利义务分割”“道德观念上的私人财产不可侵犯”。

    ——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盛世局面呈现的典型经济特征,并分析这一局面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盛世之下的社会危机表现,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1)特征: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形成区域化生产;白银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洲际贸易发达。

    背景:政治稳定;农耕文明发展程度高;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

    出现。

    (2)表现:官僚阶层管理僵化;小农经济的顽固落后;民主法治观念

    淡薄。

    原因:缺少社会分工的推动;缺乏上层建筑的保障;儒家传统观念的

    制约。

    相关试卷

    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4版高考历史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9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复习练习题,共5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课后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人们评说昆曲时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