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初生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4.3关注城市环境 同步练习01
    初生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4.3关注城市环境 同步练习02
    初生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4.3关注城市环境 同步练习03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八年级下册第3节 关注城市环境*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第3节 关注城市环境*综合训练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关注城市环境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垃圾不落地,城市更美丽”。生活中,空矿泉水瓶应投入垃圾桶中。( )
    A.有害B.厨余C.可回收D.其它
    2.今年6月5日是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世界环境日”,中国成为2019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小国。今年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B.退耕还林还草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3.长沙市是“全国文明城市”。以下做法符合文明城市要求的是( )
    A.禁止无环保标志的车辆上路
    B.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湘江
    C.游岳麓山时,在树干上刻上“某某到此一游”
    D.将公园里的鲜花采摘回来美化自己的家
    4.“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不符合此理念的是是( )
    A.垃圾分类,变废为宝B.节能减排,绿色出行
    C.绿化造林净化空气D.围湖造田,扩展用地
    5.近几年,我国城市绿化面积不断扩大,树种增多,变得越来越适宜居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绿化美化,能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
    B.树冠硕大的树种作为行道树遮阳效果好
    C.绿篱和行道树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D.不断更换城市绿化树种,以提高出材率
    6.“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图是投放不同垃圾的垃圾桶,下列垃圾投放不正确的是( )
    A.剩饭、剩菜——厨余垃圾
    B.矿泉水瓶、易拉罐——可回收垃圾
    C.废旧报纸、果皮——其他垃圾
    D.电池、水银温度计——有害垃圾
    7.恩平市正在创建“广东省文明城市”,以下做法符合文明城市要求的是( )
    A.争当“志愿者”为民服务
    B.在校园内可以乱涂乱画,校园外不行
    C.在景区内树干上刻上“到此一游”
    D.将生活污水排入河流
    8.2020年4月起金城江区和宜州区将实行城区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实施分类投放后,矿泉水瓶应投放在如图哪种标志的垃圾箱中( )
    A.B.C.D.
    9.下列不属于城市生态系统特点的是( )
    A.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很大的依赖性
    B.植被覆盖率相对较高
    C.人类是消费者的主体
    D.植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
    10.汕头是一个宜居的、有幸福感的城市,全市人民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建文明城市而努力。下列行为,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的是( )
    A.主动积极清扫路边的垃圾,减少蚊虫滋生
    B.爱花护草
    C.在树干上刻“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D.文明礼让,尊老爱幼
    11.生态城市建设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目前苏州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B.要做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D.可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12.下列做法中,你认为有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的是( )
    ①使用乙醇汽油
    ②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③就地焚烧植物秸秆和垃圾
    ④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⑤向护城河里排放废水
    ⑥植树种花,搞好绿化
    A.只有①④⑥B.只有⑥C.只有②③⑤D.只有①
    13.2014年2月中国北方大部地区雾霾频发,如图为某城市雾霾图造成近期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原因主要是( )
    A.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B.农业生产的进步
    C.人口的过度增长 D.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
    14.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是( )
    A.洗手后,随手关紧水龙头
    B.把用过的作业本当做草稿本使用
    C.放学离开教室时关灯电扇
    D.把不能再使用的塑料文具盒埋到地下,以免污染环境
    15.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过渡放牧,生长的草逐渐减少,可导致沙尘暴的出现
    B.长期使用网眼直径不足10毫米的渔网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
    C.核电站、热电厂向空气中排放的热水蒸汽会导致温室效应
    D.废电池中的重金属进入土壤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也会造成水体污染
    16.温室效应使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繁,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那么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是( )
    A.工业废水B.汞、银、镉固体废弃物
    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17.倡导“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
    A.减少固体垃圾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C.减少个人经济支出D.移风易俗
    18.下列倡议与“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不符合的是( )
    A.提倡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车
    B.提倡使用环保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C.提倡少用空调,减少用电量
    D.为了卫生使用一次性木筷、饭盒
    19.在怀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面积的植树绿化,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可以减少城市的降雨量
    B.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C.植物可以为市民提供氧气
    D.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0.下列关于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解决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等问题离不开生物学
    B.人们的卫生保健离不开生物学
    C.我们烧的煤,用的石油来源于远古生物
    D.人们的衣、食、住、行完全依赖于生物学
    二、判断题
    21.城市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22.过于频繁的人类活动会对生物圈造成不利影响,比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水污染、火山喷发、地震等.
    23.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应该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
    24.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的急剧增长,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
    三、综合题
    25.2008年我国政府的“限塑令”实施后不久,就有厂家声称,他们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符合环保要求,能够代替现行塑料袋.请分析回答:
    (1)政府“限塑”是因为:现行塑料袋进入生态系统后不能被 分解,会造成环境污染.
    (2)请你帮助环保部门完成下列实验设计,以鉴别该厂家说法的真实性.
    实验步骤:
    ①取同一块肥沃菜地的适量土壤,混合均匀后 ,分别加入大小相等的甲、乙两个水槽中.
    ②取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现行塑料袋和 各2个分别放入甲、乙两个水槽中,用其中的土壤充分掩埋后,在同一地点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定时喷洒等量的蒸馏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③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
    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 ;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 .
    26.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一)预习思考:
    “十三五”规划指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 明水平,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烈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 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大幅度地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二)设问解疑:
    (1)广东佛山市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免费自行车,能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 污染.
    (2)雨林市许多农民靠养猪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猪粪的处理却成了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下列对猪粪的处理方法最节能环保的是 ( )。
    A.高温堆肥 B.建沼气池
    C.建污水处理厂 D.建化粪池
    (3)生物呼吸、燃料的燃烧等都能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已经超出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最终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这是 效应.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下列消费方式与此理念不相符的是( )
    A.使用再生纸 B.夏天使用空调至最冷
    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D.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
    (5)森林碳汇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在往年的“植树节”中,你有过哪些增加森林碳汇的实际活动? .
    27.生物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解答:
    (1)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施了358个“绿色奥运”,其中建筑节能项目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每年减少2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 .
    (2)2009 年 11 月 27 日四川《内江日报》报道:近日气温回升,果农们趁着天气晴好忙着采收已成熟的脐橙.今年脐橙水分充足,口感较好.脐橙内的水分是靠植物体内的 运输的;构成脐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
    (3)关注“三农”,大大激发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我国粮食产量连续五年增长,使得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农民每年刚收获打下来的粮食会发热,分析这些热量来自于细胞中的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细胞进行该过程的能量转换器是 .
    (4)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完成个体发育的过程.
    ①A﹣D过程是通过 完成的.
    ②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血癌”,该病居年轻人恶性疾病中的首位.在D→E、F、G、H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表现为 D的细胞不能正常完成 的结果.
    28.近年来,由于全球的温室效应,有些地区台风暴雨不断,有些地区则更加干旱.在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 单位GDP的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已成为每一个人的责任.如图是某物质循环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述内容,回答问题.
    (1)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是 .
    从图中可以看出,它在大气中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它在生物圈中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 .
    (2)图中的C为生物的某一生理过程,完成该过程的生物主要是 ;a和b两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作为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某地大力发展了“农作物﹣﹣猪﹣﹣沼气﹣﹣茶(或果树)”的生态农业模式,猪粪及秸秆经发酵产生沼气和渣水,沼气可作燃料,渣水可为茶林(或果树)和农作物施肥.尝试写出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至少包括三个环节).该模式具有推广价值,请你谈谈推广的理由:(答出一条即可) .
    (4)党中央国务院号召全国人民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响应低碳生活号召的?(答出一条即可) .
    29.近几年,“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低碳理念也逐深入人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提出了“低碳世博”的口号, 受到世界瞩目;徐州市近几年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力推“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争取把徐州建设成低碳经济生态示范区.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 列问题:
    (1)之所以提倡“低碳”理念,主要是因为人类大量使用矿物燃料,排出大量的 等温室气体到大气中,打破自然界的碳一氧平衡,造成全球逐渐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如图大气中的碳通过[①] 作用进入植物体内,该生理作用在植物细胞的 中完成。
    (3)如图表示碳返还大气中的途径有哪几条 (填写序号)。
    (4)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 。
    (5)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草原生态系统比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是 。
    四、实验探究题
    30.目前雾霾已成为城市标志性难题。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
    (1)“雾霾”主要对人体的 系统影响严重。
    (2)在雾霾天用鼻呼吸尤为重要,原因是 ( )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清洁、湿润
    ③嗅细胞接受气味的刺激 ④鼻粘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A.①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
    (3)为了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某校的同学在城市主干道周边对空气进行采样,采样时段与统计结果如下表:
    ①在该探究实验中,“采样时段”是这几组实验的唯一 ,而其他条件都相同。
    ②对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进行 的处理, 可以减少实验误差。
    ③根据上述统计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 。
    (4)请你为我市空气质量的改善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我国将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厨余垃圾:表示易腐烂的、含有机质的生活垃圾,在后期处理中可用于生物降解、微生物堆肥,如剩饭剩菜、苹果皮。可回收垃圾:适宜回收和资源利用的物品,如纸箱、易拉罐、矿泉水瓶等。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生活垃圾,如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其他垃圾:不能归类于以上三类的生活垃圾,如餐巾纸、榴莲壳。所以,生活中,空矿泉水瓶应投入可回收垃圾桶中。
    故答案为:C。
    【分析】“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
    2.【答案】D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能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减少骑车尾气的排放,A说法正确,A不符合题意。
    B、还林还草可以增加绿色植被的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绿色植被的光合作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B说法正确,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既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C说法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就地焚烧作物桔柑秸时,在燃烧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烟尘增加了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造成污染环境,D说法错误,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关注环境的相关知识,此部分内容,与生活联系密切,比较简单,熟记:爱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绿色植被,提倡植树造林,少使用一次性筷子、餐盒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出行,少使用私家车。
    3.【答案】A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有环保标志的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比无环保标志的车辆排放的要少,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4.【答案】D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绿水青山的理念是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垃圾分类,就是保护环境的一个方面,A不符合题意。
    B、绿色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B不符合题意。
    C、绿化造林可以改善空气质量,维持碳氧平衡, C不符合题意。
    D、围湖造田,扩展用地,会破坏生态平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题,难度不大,熟记即可。
    5.【答案】D
    【考点】保护生态环境;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健康是指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城市绿化美化,能让人赏心悦目,给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能够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A不符合题意。
    B.从根颈到第一主枝(没有主枝则以第一个分枝)的部分叫主干,主干以上的部分叫树冠。树冠迎着风霜雨雪,吸纳着尘埃污浊,吐露出新鲜空气,而树冠硕大的树种作为行道树遮阳效果甚好,B不符合题意。
    C.现已发现有300多种植物能分泌出挥发性的杀菌物质。因此绿篱和行道树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C不符合题意。
    D.城市绿化树种不能随便更换,绿化的目的是净化和美化城市,不是提供木材,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是食物之源;②能稳定大气中碳氧平衡;③能稳定生物圈的水循环。
    6.【答案】C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餐厨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故剩饭、剩菜属于厨余垃圾,A不符合题意。
    B.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主要类别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废旧木材等。故矿泉水瓶、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废,B不符合题意。
    C.旧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而果皮属于餐厨垃圾,C符合题意。
    D.电池、水银温度计中含有重金属,故属于有害垃圾,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城市生态系统:人类起主导作用.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高度开放和易造成环境污染.我们应创建良好的社区环境从我做起;对污染物回收利用、控制排放;提高环保意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7.【答案】A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争当“志愿者”为民服务,符合文明城市要求,A符合题意。
    B.在校园内外乱涂乱面,破坏了环境,不符合文明城市要求,B不符合题意。
    C.在树干上刻字,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还破坏树皮,影响树的生长,C不符合题意。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可严重污染环境,与卫生城市的要求不相符,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保护环境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植树造林、对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废气进行处理,防止环境污染都是环境保护的基本措施;而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则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8.【答案】D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家居环境与健康
    【解析】【解答】废弃的塑料瓶可以回收再重新利用,所以空的塑料矿泉水瓶应投入到放可回收物的垃圾箱内。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家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厨房内的空气污染,家庭装修污染,居室内的装修不合理,生活垃圾,宠物等.创造良好的家居环境,满足人居住的舒适性,有益于人体的健康。
    9.【答案】B
    【考点】生态系统的类型;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分析:生态系统是一定范围内生物和环境构成的统一的整体。城市生态系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生态系统,其生产者的数量少于消费者的数量。
    详解:城市生态系统中,人类起着重要的支配作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少,主要的消费者是人类,而不是野生动物。由于人口密集,排放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多,容易产生环境问题。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由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共同组成。它包括作为城市发展基础的房屋建筑和其他设施,以及作为城市主体的居民及其活动。城市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人工系统。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它需要从外界获得空气、水、食品以及燃料和其他物质。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①以人为主体,人在其中不仅是唯一的消费者,而且是整个系统的营造者;
    ②几乎全是人工生态系统,其能量和物质运转均在人的控制下进行,居民所处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都已经过人工改造,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系统;
    ③城市中人口、能量和物质容量大,密度高,流量大,运转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活跃因素有关;
    ④是不完全的开放性的生态系统,系统内无法完成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
    3、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主要是人,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植被覆盖率低,不稳定。
    10.【答案】C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建设文明城市,就应该爱护花草,保护环境,讲文明,懂礼貌,维护社会和谐,选项C中的行为破坏植物,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符。
    故答案为:C
    【分析】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
    11.【答案】D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分析】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A、B、C都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而“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因为在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后,人类想再恢复到自然和谐的状态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点评】此题较为新颖,解答此题需了解生态城市的概念。
    12.【答案】A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改善环境质量需要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太阳能是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可以实现零污染,植树种花可以通过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一些有害气体,因此这些措施有利于改善环境.
    故答案为:A
    【分析】只要对环境无污染,不污染空气,不污染水体,不造成白色污染等有利于环境保护,就有利于改善我市环境质量.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
    13.【答案】A
    【考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PM2.5,所以A正确;
    B、农药生产的进步与雾霾天气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
    C、人口的过度增长,与雾霾天气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C错误;
    D、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与雾霾天气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D错误;
    故选:A.
    【分析】造成雾霾天气偏多、偏重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特别是PM2.5的大量增加,造成的.
    14.【答案】D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随手关紧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资源,A符合;
    B、把用过的作业本当做草稿本使用可以节约用纸,保护森林,B符合;
    C、放学离开教室时关灯电扇可以节省电能,C符合;
    D、将塑料袋文具盒深埋于地下处理会污染地下水以及土壤.D不符合;
    故选:D
    【分析】环境与资源是人类在地球上生存的保障.它制约着人类的行为活动,而人为因素也影响、改变着自然环境.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太差,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 睫.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在受到人类生产、生活等所带来的严重破坏.保护资源和环境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
    15.【答案】C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A、过渡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造成沙尘暴的出现,A正确;
    B、禁止使用最小网目尺寸的渔具进行捕捞,能很好地保护渔业资源,长期使用网眼直径不足10毫米的渔网捕捞对渔业资源的破坏是毁灭性的,B正确;
    C、过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核电站、热电厂向空气中排放的热水蒸汽会导致温室效应错误,C错误;
    D、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造成严重污染,D正确.
    故选:C.
    【分析】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问题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16.【答案】C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二氧化碳增多主要是含碳燃料的燃烧引起的,它的增多会导致全球温度上升,其危害很多:它会带来以下列几种严重恶果: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海平面上升;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等,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发展主要应该倡导人们的低碳生活:大量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减少含碳燃料的使用等.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会造成全球逐渐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增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土地干旱、厄尔尼诺现象频发等一系列气候问题,这就是由二氧化碳等气体形成的温室效应.
    17.【答案】B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森林尤其是原始森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森林。
    故选:B
    【分析】一次性筷子大量使用了木材,而森林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吸毒、除尘、杀菌、净化污水、降低噪音、防止风沙、调节气候等作用,因此我们要保护森林。
    18.【答案】D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A、在平时出行时,多步行多骑自行车,少开家庭轿车,可以减少对油资源的利用,也可以减少废气排放,保护大气,符合节能减排的主题;
    B、塑料垃圾不易分解,对土壤有很强的破坏性,在平时应该减少使用,符合节能减排措施;
    C、少用空调可以减少对电能的消耗,利于节能减排;
    D、使用一次性木筷、饭盒,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不利于节能减排;
    故选:D.
    【分析】节能减排是指节约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减少废弃物和环境有害物(包括三废和噪声等)排放;狭义而言,节能减排是指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有害物排放.
    19.【答案】A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综合)
    【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降低温室效应,维持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植物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蒸腾作用将植物根部吸收的99%的水分散失到大气中,可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
    故选:A.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绿色植物的生态价值.解答时可以从光合作用、蒸腾作用方面来切入.
    20.【答案】D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学的发展与人类的关系。利用生物学的知识,开发新绿色能源能够解决能源匮乏等问题,A项正确。生物学的研究可以解决癌症、艾滋病等困扰人类的一些疾病,B项正确。我们燃烧的煤、炭是源于远古的生物,经过剧烈的地质变化埋藏在地下而形成的,C项正确。因此选D。
    【分析】此类题目中,含有过于绝对的字眼,如,“所以”、“一定”、“完全”时,该选项往往是错的。
    21.【答案】(1)正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人工生态系统是由人类所建立的生态系统,即以人类活动为生态环境中心,按照人类的理想要求建立的生态系统.如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其主要特点是人的作用非常关键,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而建设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其主要的特征是:以人为核心,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少,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的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22.【答案】(1)错误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人类活动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人们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通过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已引起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另一面,如果大面积砍伐森林使大量野生动植物因失去家园而濒临灭绝,同时也使森林工业失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森林的破坏还将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引起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洪水泛滥、气候失调等等,从而严重影响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因此火山喷发、地震等不属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破坏,故此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人与生物圈应和谐相处,但是人类的一些活动却有意无意的给环境造成了一些无可挽回负面的影响.
    23.【答案】(1)错误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人口大量增加、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战略,我国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包括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既能满足人类对物质、能量的需要,又能保持环境质量.故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应该首先保护当代人的利益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 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 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24.【答案】(1)错误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呼吸作用的增加不是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是造成二氧化碳含量增多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
    【分析】含碳化合物的大量燃烧造成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25.【答案】(1)分解者(或细菌、真菌等)
    (2)分成两等份(或平均分成两份);新型材料购物袋;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该厂家的说法不可信.
    【考点】环境污染及其控制;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解:(1)塑料不易降解,是因为土壤中的细菌、真菌等分解者不能在短时间内分解掉塑料,影响环境的美观并污染环境,所含成分有潜在危害,因塑料用做包装材料多为白色,所以叫白色污染,政府“限塑”的真正目的是减少环境污染.(2)该实验设计为对照实验,遵循等量原则;该厂家的新型购物袋应具有下列优点:①在短时间内降解(分解),②对土壤不造成污染,③能充分利用农田废弃物(如秸杆等),④分解后能促进植物的生长等.故每隔一个星期,分别检查甲、乙两个水槽中实验材料的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
    实验结果和结论:如果一段时间后,掩埋在土壤中的该厂家生产的新型材料购物袋已经分解或部分分解,而现行塑料袋没有分解,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真实可靠;如果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二者都没有分解,则证明该厂家的说法不可信.
    【分析】白色污染是人们对难降解的塑料垃圾(多指塑料袋)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26.【答案】(1)大气
    (2)B
    (3)温室
    (4)B
    (5)多种树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广东佛山市为广大市民出行提供免费自行车,能降低能源消耗,还能减少大气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
    (2)雨林市许多农民靠养猪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猪粪的处理却成了污染环境的重要污染源.对猪粪的处理方法最节能环保的是建沼气池.
    (3)生物呼吸、燃料的燃烧等都能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大量增加已经超出生物圈的自动调节能力,最终会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这是 温室效应.
    (4)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理念.如使用再生纸、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超市购物自带购物袋等,但夏天使用空调至最冷,既浪费了能源,有影响人的健康.
    (5)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实例很多,如:走路或骑自行车上学;不开或少开空调;节约用水;节日不寄贺卡等,每年3月12日是“植树节”,在往年的“植树节”中,在这个时间,我们学校常常组织“种下爱心树”活动.
    故答案为:(1)大气;
    (2)B;
    (3)温室;
    (4)B;
    (5)多种树;
    【分析】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加快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烈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 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大幅度地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示,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27.【答案】(1)碳——氧平衡
    (2)导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有机物;线粒体
    (4)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过度利用能源,能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建筑节能项目所节约的能源,相当于每年减少20万吨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样能促进碳氧平衡.
    (2)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因此,脐橙内的水分是靠植物体内的导管运输的;构成脐橙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热量.刚收获还没有晒干的粮食,种子潮湿,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的热量多,使粮食堆内温度升高出现发热现象.细胞进行该过程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4)如图表示一个细胞完成个体发育的过程,其中A﹣D过程是细胞的分裂,D到EFGH是细胞的分化,癌细胞是细胞的不正常分解和分化造成的,如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又称“血癌”,是D细胞不能正常完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故答案为:(1)碳﹣﹣氧平衡;
    (2)导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3)有机物;线粒体;
    (4)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分析】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碳氧平衡、环境保护、植物的结构层次等内容,逐一分析解
    28.【答案】(1)二氧化碳;光合作用
    (2)细菌、真菌等(或微生物;或分解者);消费者
    (3)农作物→猪→人;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4)纸双面用(或步行代替乘汽车等)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2)图中的[C]过程是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再返回环境中被植物体利用,可见细菌、真菌等作为分解者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而a和b两类动物则是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作为消费者也促进了物质循环.
    (3)食物链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起点是生产者.因此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农作物→猪→人.
    该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多级利用,因此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该模式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4)要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一需减少它的排放量,二是要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部分二氧化碳,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很多,如纸双面用,或步行代替乘汽车,或随手关灯等.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细菌、真菌等(或微生物;或分解者);消费者;
    (3)农作物→猪→人;
    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再生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具有节能环保、高效利用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4)纸双面用(或步行代替乘汽车等).
    【分析】(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2)图中的[C]过程是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细菌、真菌分解,形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的过程;
    (3)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4)根据“低碳生活”的含义回答,但要注意实例要日常生活中.
    29.【答案】(1)二氧化碳
    (2)光合;叶绿体
    (3)②③④⑧
    (4)生产者和分解者
    (5)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温室效应能造成全球逐渐变暖,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2)二氧化碳被消耗的主要途径是被植物吸收进行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①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3)图中的②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被植物利用.③表示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被植物利用.④表示车辆燃烧燃料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⑤表示动物以植物为食,⑥⑦表示动植物死后形成遗体遗物,⑧表示动植物的遗体遗物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可见碳返还大气中的途径有:②③④⑧。
    (4)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不可缺少的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
    (5)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
    故答案为:(1)二氧化碳
    (2)光合、叶绿体
    (3)②③④⑧
    (4)生产者和分解者
    (5)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
    【分析】(1)过多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
    (3)植物的呼吸作用,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返回无机环境被植物利用
    (4)生产者和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30.【答案】(1)呼吸
    (2)D
    (3)① 变量;② 取平均值;③ 越大
    (4)骑自行车出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其他答案表达合理即给分)
    【考点】关注城市环境
    【解析】【解答】(1)雾霾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影响严重。
    (2)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器官、支气管,其中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呼吸道内有骨或软骨做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粘住和阻挡灰尘并湿润空气,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起到温暖空气的作用,所以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 ,而口腔却没有这样的作用,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可见D符合题意。
    (3)根据题意,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空气中PM2.5的浓度与车流量是否相关,而在不同时段车流量不同,因此,本实验的变量是采取样品的时段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个不同的“采样时段”就是实验的变量。
    在探究实验中,会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所以实验中就需要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这样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为减少实验误差”,应对表中3个小组同学的数据取平均值。
    根据上表中统计的结果,下班时段(车流量最大)时,3组同学的数据都是最高的,分别为:97、98、99,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车流量越大,空气中的PM2.5的浓度高。
    (4)根据实验结论,我们可以看出,在下班时段,车流量越多,污染越严重,所以要想改变空气质量,我们可以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方面采取措施,比如少开车可以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乘坐公共汽车、用新能源技术等。
    故答案为:(1)呼吸,(2)D,(3)变量、取平均值、越大,(4)骑自行车出行(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其他答案表达合理即给分)。
    【分析】本题考查空气质量将下降的原因、治理措施,难度不大,需要熟知:因为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所以在空气质量差的情况下尽量的用鼻腔呼吸。组别
    PM2.5(微克/立方米)
    清晨
    (车流量最小)
    上班时段
    (车流量大)
    中午
    (车流量小)
    下班时段
    (车流量最大)
    第1组
    19
    89
    43
    97
    第2组
    22
    83
    38
    98
    第3组
    20
    86
    41
    99
    相关试卷

    初中生物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24章 人与环境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第24章 人与环境第2节 关注农村环境*测试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关注农村环境 同步练习,共生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节 发酵技术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下册第1节 发酵技术精品一课一练,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发酵技术 同步练习,3%、0,7%为最高,B正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生命的演化第22章 物种的多样性第4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优秀课时作业,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动物的主要类群 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初生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4.3关注城市环境 同步练习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