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课时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课时训练,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非选择题,共6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面粉主要营养成分是
A.淀粉B.油脂C.葡萄糖D.维生素
2.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成为当今世界的一项颠覆性技术。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在人体内代谢后转化成果糖
B.这种合成淀粉和天然形成的淀粉化学性质不同
C.此项技术可能有助于我国在未来实现“碳中和”
D.淀粉与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n来表示,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可以用来分离溴苯和苯的混合物
B.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D.植物油氢化过程中发生了加成反应
4.《Science》报道: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然淀粉没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
B.淀粉与纤维素都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C.天然淀粉借助光合作用合成,该过程涉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D.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5.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在实验室首次颠覆性地实现了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的原创性突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技术将CO2转化为淀粉,淀粉是有机高分子物质
B.该技术要得以推广,所需的大量氢气可以来自光伏电解水
C.该技术再次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D.该技术有利于减少造成酸雨的主要“元凶”CO2,还可缓解粮食危机
6.我国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全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淀粉属于多糖,分子式为,是纯净物
B.由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
C.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转化为淀粉
D.该成就能为气候变化、粮食安全等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解决手段
7.2021年,中国科学家突破了人工合成淀粉技术,以二氧化碳、氢气为原料,人工合成淀粉。检测发现,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工合成的淀粉属于无机物B.合成淀粉和葡萄糖的分子式相同
C.淀粉属于单糖D.该技术有助于解决粮食危机
8.葡萄糖和蔗糖都是常见的糖类,均为有甜味的无色晶体,易溶于水。葡萄糖与新制Cu(OH)2可发生如下反应:RCHO+2Cu(OH)2+NaOHRCOONa+Cu2O↓+3H2O(RCHO表示葡萄糖)。Cu2O的晶胞如图所示。蔗糖水解的实验过程是:在试管中加入2mL蔗糖溶液,接着加入2mL 2ml·L-1 H2SO4溶液,加热。
下列关于蔗糖水解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水解产物均为葡萄糖
B.检验蔗糖是否水解的方法是: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若有红色沉淀生成,则蔗糖已水解
C.可以用如下方法配制新制Cu(OH)2:在试管中加入2mL 10%NaOH溶液,滴加5滴2%CuSO4溶液
D.Cu2O晶胞中,距离每个Cu+最近的O2-有4个
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10.部分含铜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a可与硫单质反应生成f
B.c可与水反应得到d
C.可将葡萄糖与d的悬浊液混合后加热制得b
D.可存在a→c→e→a的循环转化关系
11.下表中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AB.BC.CD.D
12.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如下:
步骤I:向试管中加入1mL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步骤II:再向试管中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振荡,在60~70℃水浴中加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I后的溶液中大量存在Ag+、、OH-、
B.银镜的产生证明葡萄糖分子中含羟基
C.[Ag(NH3)2]+中Ag+提供空轨道、N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D.可用氨水洗涤除去试管壁上残留的银
1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可以燃烧,是因为它含有三种元素
B.航空航天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C.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也都是重要的多糖
D.的甲醛水溶液常用作食品的消毒剂和防腐剂
二、非选择题,共6小题
14.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的水浴加热,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___________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查阅资料收集到如下信息:铁盐能蚀刻银而用来制作液晶显示器的银线路板。他们对蚀刻银的过程进行了探究。
【实验1】制备银镜:
(1)i.配制银氨溶液,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并取等量银氨溶液于多支试管中。
ii.向银氨溶液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水浴加热。产生银镜,洗净,备用。
【实验2】溶解银镜: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5mLFe(NO3)3、Fe2(SO4)3溶液。
(2)选用Fe2(SO4)3溶液的浓度为0.05ml/L,目的是保证_______相等。
(3)从a、b中均检出了Fe2+,说明Fe3+具有氧化性。a中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4)确认b中沉淀为Ag2SO4(微溶),检验Ag2SO4固体中的方法是_______。
(5)推测在a中的酸性条件下氧化了银,证据是_______。通过如下实验验证了推测是合理的:
i.测pH:测定实验a中所用Fe(NO3)3溶液的pH=2;
ii.配制溶液:_______。取5mL此溶液加入有银镜的试管,现象是_______。
请将步骤ii补充完整。
(6)分析a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提出假设。
假设1:Fe(OH)2;假设2:AgNO2;假设3:…
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1:取少量沉淀置于空气中,未变色。假设1不成立。
②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2(已知:亚硝酸盐能与酸化的KI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与讨论】铁盐能蚀刻银;能提高铁盐的蚀刻能力。推测硝酸铁溶液如果保持足够的酸性,可以避免产生沉淀。
16.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设计如图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2)试剂1为稀硫酸(1:5),作用是___;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
(3)试剂2为___,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4)为检验淀粉是否已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的现象是___。
(5)用2%AgNO3溶液和2%氨水溶液配制银氨溶液的操作是___。
17.葡萄糖酸钙是一种常用的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某实验室对葡萄糖酸钙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先以葡萄糖[CH2OH(CHOH)4CHO]和H2O2为原料制备葡萄糖酸[CH2OH(CHOH)4COOH],再用葡萄糖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葡萄糖酸钙。已知:30%H2O2溶液的密度为1.1g·cm-3,回答下列问题:
I.制备葡萄糖酸(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X的名称为___________,Y处为冷凝回流装置,下列仪器使用正确且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2)滴入双氧水,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得到无色透明的葡萄糖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Ⅱ.测定葡萄糖的转化率,确定合适的反应温度。
(3)用移液管取出三口烧瓶中的反应液2.00mL置于锥形瓶中,以酚酞作为指示剂并加20mL蒸馏水稀释,用0.04m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
①滴定管使用的正确的操作顺序为蒸馏水洗涤→标准液润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净→放回滴定管架(填字母)。
a.滴定结束后,记录刻度
b.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略靠下,记录刻度
c.装入标准液并排净尖嘴处的气泡
d.将未滴定完的标准液回收
②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___________。
③滴定过程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0mL,反应后三口烧瓶内溶液的体积为V1mL,实验条件下葡萄糖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用含V0和V1的代数式表示)。
④若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对转化率的影响为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Ⅲ.制备葡萄糖酸钙。
将CaCO3分散于适量蒸馏水中形成浊液,加入葡萄糖酸,至无CO2气体放出为止,煮沸,并趁热采用下图装置抽滤,滤掉未反应的CaCO3,得到澄清透明的葡萄糖酸钙溶液。
(4)抽滤时自来水流的作用是使瓶内与大气形成压强差,与普通过滤操作相比,抽滤的优点是___________。
18.为了探究淀粉的水解程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请回答:
(1)实验中稀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2)试剂X是___________。
(3)由现象①说明水解液中有___________(写分子式),结合现象①、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溶液中淀粉___________(填“没有”、“部分”或“完全”)水解成葡萄糖。
(4)请补充完整由水解液到得出现象②的一系列实验操作___________。
19.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酒精灯等已略去)。
取17.1g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燃烧,生成和,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入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3)通过该实验,能否确定A中是否含有氧原子_______(填“能”或“不能”)。
(4)若A的摩尔质量为,C装置增重9.9g,D装置增重26.4g,则A的分子式为_________。
(5)A可发生水解反应,A可水解生成2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且这两种产物均为,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硝酸酸
化的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已变质
B
向盛有1mL0.1ml/LNaOH溶液的试管中
加入2mL0.1ml/L溶液,振荡后
滴加0.5mL葡萄糖溶液
加热后出现
红色沉淀
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
C
向盛有饱和NaCl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足
量再通入过量氨气
溶液变浑浊
制得晶体
D
分别测定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
溶液与溶液的pH
后者较大
非金属性S>C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将蔗糖与稀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冷却后的少量溶液加入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试管壁上出现光亮的镜面
蔗糖发生了水解反应
B
向溶液中通入少量,然后再加入少量苯
有机相呈橙红色
氧化性:
C
将食品袋中的抗氧化剂(粉)溶于稀硫酸,再滴加溶液
没有血红色出现
抗氧化剂没有吸收
D
测定常温下,同浓度溶液和溶液的
pH:
编号
a
b
试剂
0.1ml/LFe(NO3)3
0.05ml/LFe2(SO4)3
现象
银镜消失较快;
溶液黄色略变浅;
产生少许白色沉淀
银镜消失较慢;
溶液黄色明显变浅;
产生较多白色沉淀
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和结论
_______
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详解】
面粉富含淀粉,故选:A。
2.C
【解析】
【详解】
A.淀粉可在人体内代谢后转化成葡萄糖,故A错误;
B.合成淀粉和天然形成的淀粉是一种物质,化学性质相同,故B错误;
C.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可减少二氧化碳,有助于实现“碳中和”,故C正确;
D.淀粉和纤维素均可用(C6H10O5)m表示,但m不确定,二者的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
【详解】
A.苯和溴苯互溶,都不能溶于水,不能分离,A错误;
B.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C6H10O5)n,n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
C.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不是甲烷,C错误;
D.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氢化过程是碳碳双键和氢气加成,D正确;
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A.天然淀粉为高分子化合物,链节数不确定,故没有确定的相对分子质量,A正确;
B.淀粉和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两者分子式不确定,非同分异构体,B错误;
C.光合作用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正确;
D.人工合成淀粉技术的应用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D正确;
答案选B。
5.D
【解析】
【详解】
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二氧化碳能转化为淀粉分子,淀粉是有机高分子物质,故A正确;
B.合成淀粉过程需要大量氢气,所需氢气可以来自自光伏电解水,故B正确;
C.二氧化碳为无机物,淀粉为有机高分子,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故C正确;
D.CO2不会造成酸雨,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6.A
【解析】
【详解】
A.淀粉为高分子化合物,分子式为(C6H10O5)n,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A错误;
B.淀粉为长碳链有机化合物,所以由二氧化碳等物质合成淀粉的过程涉及碳碳键的形成,B正确;
C.玉米等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能将转化为淀粉,C正确;
D.二氧化碳资源广泛,能够合成淀粉,既可以减少温室效应,又能够解决人类粮食问题,D正确;
答案选A。
7.D
【解析】
【详解】
A.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组成一致,淀粉含有碳元素,淀粉属于有机物,故A错误;
B.人工合成淀粉分子与天然淀粉分子的结构组成一致,所以合成淀粉的分子式是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故B错误;
C.淀粉能水解为葡萄糖,淀粉属于多糖,故C错误;
D.淀粉属于多糖,是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以二氧化碳、氢气为原料合成淀粉,有助于解决粮食危机,故D正确;
选D。
8.C
【解析】
【详解】
A.蔗糖为二糖或双糖,1分子蔗糖水解产物为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A错误;
B.醛基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需在碱性环境中,故检验蔗糖是否水解的方法是: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冷却后加入NaOH溶液中和作为催化剂的H2SO4后再加入少量新制Cu(OH)2,加热,若有红色沉淀生成,则蔗糖已水解,B错误;
C.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需在碱性环境中,即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时需碱过量,故可以用如下方法配制新制Cu(OH)2:在试管中加入2mL 10%NaOH溶液,滴加5滴2%CuSO4溶液,C正确;
D.由晶胞图可知黑球为4个,白球为:个,故图中黑球代表Cu+,白球代表O2-,故有Cu2O晶胞中,距离每个Cu+最近的O2-有2个,D错误;
故答案为:C。
9.D
【解析】
【详解】
A.若未被氧化,与氯化钡也可以产生沉淀,故A错误;
B.向盛有1mL0.1ml/LNaOH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0.1ml/L溶液,NaOH不足,而检验-CHO需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由操作和现象不能检验葡萄糖中是否含-CHO,故B错误;
C.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故C错误;
D.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与溶液的pH后者大,说明酸性硫酸强于碳酸,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故非金属性S>C,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
【分析】
a为Cu,b为Cu2O,c为CuO,d为Cu(OH)2,e和f为+2价和+1价的铜盐,据此分析解题。
【详解】
A.铜能与硫单质在加热的条件下直接反应得到硫化亚铜,A正确;
B.不能与直接反应,B错误;
C.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后加热可得,C正确;
D.可以在中加热得到,溶于酸可得到,可被铁单质置换成,D正确;
答案选B。
11.A
【解析】
【详解】
A.将蔗糖与稀硫酸混合,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冷却后的少量溶液加入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试管壁上出现光亮的镜面,说明有葡萄糖生成,可证明蔗糖发生了水解反应,A项正确;
B.有机相呈橙红色,说明有单质溴生成,该反应中为还原剂,B项错误;
C.即使吸收氧气,也可能过量的铁将生成的还原成,C项错误;
D.测定常温下,同浓度溶液的大于溶液的,只能证明,D项错误。
答案选A。
12.C
【解析】
【详解】
A.由题意可知,步骤I发生的反应为硝酸银溶液与氨水先反应生成氢氧化银沉淀和硝酸铵,后氢氧化银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二氨合银,则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为二氨合银离子、硝酸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故A错误;
B.银镜的产生证明葡萄糖分子中含醛基,故B错误;
C.二氨合银离子离子中阴离子提供空轨道,氨分子中氮原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C正确;
D.银与氨水不反应,与稀硝酸反应,则可用稀硝酸洗涤除去试管壁上残留的银,故D错误;
故选C。
13.C
【解析】
【详解】
A.汽油的主要成分是烃,不含有O元素,选项A错误;
B.碳纤维为碳元素的单质,不是高分子,选项B错误;
C.淀粉、纤维素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也都是重要的多糖,它们的通式为(C6H10O5)n,选项C正确;
D.甲醛有毒,不能作食品的消毒剂和防腐剂,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4. (淀粉)(葡萄糖) 温度 催化剂 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abcd
【解析】
【详解】
(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最终水解生成葡萄糖,化学方程式是(淀粉)(葡萄糖),故填(淀粉)(葡萄糖);
(2)甲与乙的反应物均相同,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其他条件相同,所以甲、丙实验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故填温度、催化剂;
(3)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而检验葡萄糖时应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应先加入碱中和酸,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所以实验1失败,故填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4)加入的碘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碘无法与淀粉反应,所以实验3中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故填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a.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故a正确;
b.因为碘与淀粉在室温下反应会显特殊的蓝色、且碘可与反应,所以冷却后直接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b正确;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根据产生砖红色沉淀检验产物的还原性,故c正确;
d.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接近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所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出现预期的现象,故d正确;故填abcd。
15. AgNO3溶液、稀氨水 c(Fe3+) Fe3++Ag =Fe2++Ag+ 取少量Ag2SO4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a中溶液黄色略变浅,b中溶液黄色明显变浅 配制pH=2,c()=0.3ml/L的溶液 银镜消失,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取少量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酸化的KI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或取上层清液,加入CCl4后振荡、静置) 加入酸化的KI溶液后产生黄色沉淀,上层清液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或CCl4层显紫色),假设2成立
【解析】
【分析】
【详解】
(1)硝酸银溶液中加氨水,至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可得到银氨溶液,所以配制银氨溶液,需要的试剂是AgNO3溶液、稀氨水,故答案为:AgNO3溶液、稀氨水;
(2)分别向两支银镜的试管中加入5mLFe(NO3)3、Fe2(SO4)3溶液,保证铁离子浓度相等的前提下,来判断银镜溶解的速度,故答案为:c(Fe3+);
(3)Fe3+具有氧化性,金属银具有还原性,Fe3+氧化Ag得到亚铁离子和银离子,即:Fe3++Ag═Fe2++Ag+,故答案为:Fe3++Ag═Fe2++Ag+;
(4)硫酸根离子可以和钡离子之间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硝酸的沉淀硫酸钡,检验硫酸银中硫酸根离子的方法:取少量Ag2SO4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5)根据选择的铁盐溶液铁离子浓度相等,但是盐溶液中的阴离子硝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不同,单质银镜的溶解情况不同,a中溶液黄色略变浅,b中溶液黄色明显变浅,得到在a中的酸性条件下氧化了银,0.1ml/L Fe(NO3)3中,硝酸根离子是0.3ml/L,所以配制pH=2,c()=0.3ml/L的溶液,结果银镜消失溶液的颜色无变化,说明铁离子没有参加反应,证明a中的酸性条件下氧化了银,故答案为:a中溶液黄色略变浅,b中溶液黄色明显变浅;配制pH=2,c()=0.3ml/L的溶液;银镜消失,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6)碘化银是一种黄色沉淀,亚硝酸盐能与酸化的KI溶液反应产生黄色沉淀,亚硝酸具有氧化性,能将碘离子氧化,含有碘单质的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或CCl4层显紫色),据此确定白色沉淀是否是亚硝酸银,故答案为:
16. (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 做催化剂 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NaOH溶液 H++OH-=H2O 溶液显蓝色 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
【解析】
【分析】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葡萄糖,稀硫酸在水解过程中作催化剂,加快了淀粉的水解速率;水解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中和硫酸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 淀粉的水解生成葡萄糖,化学方程式为(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故答案为:(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
(2) 稀硫酸在淀粉的水解过程中作催化剂,加快了淀粉的水解速率,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故答案为:做催化剂;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3) 水解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中和硫酸,试剂2为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OH-=H2O,故答案为:NaOH溶液;H++OH-=H2O;
(4)如果加入淀粉后显示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故答案为:溶液显蓝色;
(5) 配制银氨溶液要注意加入试剂的顺序,操作是: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故答案为:在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AgNO3溶液,边振荡边滴加2%氨水,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消失,便得到银氨溶液。
17. 恒压滴液漏斗 A CH2OH(CHOH)4CHO+H2O2 H2O+CH2OH(CHOH)4COOH c b a d 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100% 偏低 过滤速度快
【解析】
【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制备葡萄糖酸钙,首先利用双氧水氧化葡萄糖得到葡萄糖酸,为提高葡萄糖的利用率,反应过程中利用球形冷凝管冷凝回流;将CaCO3分散于适量蒸馏水中形成浊液,加入葡萄糖酸,至无CO2气体放出为止,煮沸,为防止葡萄糖酸钙析出,趁热抽滤,得到澄清透明的葡萄糖酸钙溶液;
测定葡萄糖的转化率时,利用NaOH标准液滴定葡萄糖酸,葡萄糖酸为一元酸,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详解】
(1)根据仪器X的结构特点可知其为恒压滴液漏斗;冷凝回流应选用球形冷凝管,冷凝水下进上出,故选A;
(2)双氧水将葡萄糖中的醛基氧化为羧基,得到葡萄糖酸,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4CHO+H2O2 H2O+CH2OH(CHOH)4COOH;
(3)①滴定管使用时应先用蒸馏水洗涤,为防止稀释标准液,再用标准液洗涤,然后装入标准液并排净尖嘴处的气泡,并调节液面至0刻度或0刻度略靠下,记录刻度,然后开始滴定,滴定结束后,记录刻度,将未滴定完的标准液回收,再洗净滴定管放回管架,所以顺序为c→b→a→d;
②滴定过程中葡萄糖酸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滴定终点时NaOH稍过量,溶液显碱性,指示剂为酚酞,所以溶液会变为粉红色,所以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当滴入最后一滴NaOH标准溶液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③30%H2O2溶液中含有n(H2O2)==0.19ml,所用n(葡萄糖)==0.1ml,则理论上葡萄糖可以完全反应,消耗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0mL,则2.00mL反应液中n(葡萄糖酸)=0.04V0×10-3ml,所以V1mL反应液中n(葡萄糖酸)=0.01V0××10-3ml,则实际上消耗0.04V0××10-3ml葡萄糖,其转化率为×100%=×100%;
④若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则V0偏小,根据计算式可知结果会偏低;
(4)抽滤时形成负压,水流的更快,所以与普通过滤操作相比,抽滤过滤速度快,可以减少因溶液温度较低而析出的葡萄糖酸钙。
18. 催化剂 碘水 (C6H10O5)n(淀粉) 部分 在水解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为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
【解析】
【分析】
淀粉溶液在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加热发生水解反应产生葡萄糖,水解液冷却后等分为两份,一份加入碘水,利用碘与淀粉显蓝色检验淀粉的存在;另一份先加入NaOH中和硫酸,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利用葡萄糖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共热发生反应产生Cu2O砖红色沉淀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详解】
(1)根据分析,H2SO4是淀粉水解的催化剂;
(2)根据分析,试剂X用于检验淀粉,可选用碘水;
(3)根据分析,淀粉遇碘变蓝,因此溶液中有淀粉,分子式为(C6H10O5)n;水解液中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因此溶液中的淀粉部分水解;
(4)检验葡萄糖需用新制Cu(OH)2,但是水解液中有H2SO4,溶液为酸性,为了防止Cu(OH)2与H2SO4反应,需先加NaOH中和,待溶液为碱性时再加新制Cu(OH)2,再加热,才能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19. 使有机物A充分燃烧 吸收A燃烧后生成的 吸收 A燃烧后生成的 能 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解析】
【分析】
有机物A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通过测定生成的CO2、H2O的量确定实验式,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用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E中碱石灰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水蒸气,防止进入D中影响二氧化碳质量测定.由于装置内有空气,会影响水蒸气、二氧化碳质量测定,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氧气排尽装置内空气;
【详解】
(1)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要通入过量O2使有机物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C装置中的试剂为浓硫酸,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测定生成水的质量,D装置中的试剂是碱石灰用于吸收有机物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测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通过浓硫酸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氢的质量,通过碱石灰增重的质量可以求出有机物中碳的质量,再结合A的质量利用质量守恒判断是否有氧元素,故答案为:能;
(4)17.1g有机物A的物质的量为n=m/M=17.1g/342g/ml=0.05ml,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n=m/M=9.9g/18g/ml=0.55ml,生成二氧化碳为n=m/M=26.4g/44g/ml=0.6ml,则有机物A分子中N(C)=0.6ml/0.05ml=12,N(H)=0.55ml×2/0.05ml=22,则N(O)=(342−12×12−22)/16=11,所以Ad分子式也为C12H22O11;
(5)A可发生水解反应,1ml A可水解生成2ml同分异构体,则A为蔗糖,蔗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和果糖,其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12H22O11(蔗糖)+H2O C6H12O6(葡萄糖)+C6H12O6(果糖)。
实验方案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少量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过量酸化的KI溶液,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淀粉溶液(或取上层清液,加入CCl4后振荡、静置)
加入酸化的KI溶液后产生黄色沉淀,上层清液滴加淀粉溶液后变蓝(或CCl4层显紫色),假设2成立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糖类课后测评,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非选择题,共6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卤代烃随堂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非选择题,共6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一节 卤代烃课时训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共13小题,填空题,共4小题,实验题,共2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