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1 综合选择题——重视整体阅读,理解诗句意思(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1 综合选择题——重视整体阅读,理解诗句意思(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第1页
    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1 综合选择题——重视整体阅读,理解诗句意思(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第2页
    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1 综合选择题——重视整体阅读,理解诗句意思(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1 综合选择题——重视整体阅读,理解诗句意思(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展开

    这是一份2.5 古代诗歌鉴赏 抢分提升21 综合选择题——重视整体阅读,理解诗句意思(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7页。
    抢分提升21 综合选择题——重视整体阅读,理解诗句意思 障碍类型诗歌错误示例错误分析1.错解词语意思沙丘城下寄杜甫李 白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第六句中空复情的意思是满满的思念之情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2.错解诗句意思三、四句用古树象征着诗人和杜甫的友情像古树一样长青三、四句只是写生活环境,句子理解有误3.艺术手法辨析错误池上早秋白居易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露饱蝉声懒,风干柳意衰。过潘二十岁,何必更愁悲。[] 公元前825(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作本诗,诗人36岁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风干: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自己年迈体衰。潘安32岁鬓生白发,过潘二十岁,应是52岁知天命的年龄。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错,应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本联表面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的沧桑之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4.思想感情分析错误尾联的何必更愁悲跟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格调上颇为相似在格调上颇为相似错,本诗悲凉甚至悲苦,何必又添无奈;而刘禹锡的《秋词》则一反前人悲秋的伤感格调,赞颂秋天的美好,两者极为不同5.忽视注释致误诗歌前六句写景,在结尾抒发了对中唐衰败的惋惜之情,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忽视了注释中的因病去职”“风干,错解了作者的感情。诗人抒发的是人生的黄昏将至,命运无法预料,内心忧苦之情6.形象特点(或景物气氛)概括不当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 信[]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漂流的秋色,构成清新明亮的意境意境特点清新明亮概括不当,应为凄清孤寂 7.典故分析错误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说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齐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虽言”“定自两个虚词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齐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通过反用典故,表明之无可消释 8.主旨意图理解偏差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不能回国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9.语言风格表述不当常将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界定错误,比如将清新明快错设为沉郁委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秋兴八首(其二)杜 甫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夔府:夔州。杜甫当时流寓于此。八月槎:晋张华《博物志》记载,传说有一个住在海边的人,年年八月见有浮槎去来,可达天河。槎,木筏。画省:指尚书省。伏枕:指生病。山楼粉堞:指白帝城楼涂着白粉的女墙。[尝试答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A.首句紧承《秋兴八首》(其一)结句白帝城高急暮砧写起,写出了孤城落日之景。B.诗人顺着北斗的方向遥望长安,可见思京之切;每依表明这样的遥望凝想已是常态。C.耳边的猿啼声声可闻,故曰,盼望的归舟迟迟未有,故曰,令人悲慨。D.诗人老病一身,漂泊他乡,画省往事不再萦绕心头,都被眼前的悲凉与凄怆冲淡。解析 第一步:标注选项关键词,缩小思考范围(见选项),首先要找到选项对应的诗句以及赏析角度。第二步:结合诗句细比对,点面结合细思考。选项比对分析AA项,对应首句,夔府孤城承接白帝城高而作,抒发作者的孤独和忧国之情。故该选项正确。BB项,对应第二句,,时常,往往,此字是理解诗句和作者情感的关键。故该选项正确。CC项,对应三、四两句,虚实相生是古代诗歌常用手法,眼见为实,想象、回忆、愿望为虚。故该选项正确。DD项,对应五、六句,从诗句的意思看,诗人仍深情追怀往昔在朝为官的生活,怀念京城。冲淡错误,山楼粉堞隐悲笳属眼下夔州之景,景色的悲凉弥增愁思。所以画省往事不再萦绕心头,都被眼前的悲凉与凄怆冲淡的理解有误。故该选项不正确。 答案 D一、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2题。南堂五首苏 轼其一江上西山半隐堤,此邦台馆一时西。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其四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 这组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南堂新葺之时。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元丰六年五月,在友人的大力支持下,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房,苏轼名之曰南堂。《汉书陈平传》说,陈平家乃负郭穷巷,以毙席为门,然门外多有长者车辙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其一前两句写江上西山遮掩了一半江堤,此地的亭台楼阁一时间全都朝西,展示了临皋亭依傍西山,俯临长江的地理形势。B.其四前两句作者以山家自居,对自我身份进行了重新定位,艺术地概括了作者带着家人垦殖以自给的艰苦劳作情景。C.两首诗善用对比,如将台馆南堂的朝向,千房五亩的数量进行对比,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D.两首诗语言清新自然,作者围绕南堂生活种种感受而写,创造出清幽宁静的意境,由外景转内情,笔墨流利,浑然天成。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及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项,“‘千房五亩的数量进行对比错误。五亩蔬:孟郊《立德新居》诗:独治五亩蔬。苏轼《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诗有云:嗟我五亩园,桑麦苦蒙翳。不令寸地闲,更乞茶子艺。饥寒未知免,已作太饱计。”“五亩非实指。“‘千房五亩的数量进行对比理解错误。答案 C2.两诗皆用到南堂意象,请分析两处意象的用意。(6)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事物形象作用的能力。南堂独有西南向,卧看千帆落浅溪,意思是说独有南堂建造在西南方向,可以卧看千张风帆在浅滩收起。写南堂建造在西南方向,点明南堂位置的朝向独特。写南堂的独特环境位置,结合注释内容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到达黄州贬所……在临皋亭的南畔筑三间房,苏轼名之曰南堂分析,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的娴静心境。结构上引出后文内容,用特写镜头刻画南堂窗含大江,极目远眺的景色:只见江中千帆停泊,江面一片烟波渺茫。淡淡几笔,勾勒出一幅景物寥廓的画面。更有南堂堪著客,不忧门外故人车,意思是说还有建好的南堂足以待客,不愁友人的车马停满门外。此处主要写南堂的待客作用。前面二句艺术地概括了诗人垦殖以自给的艰苦情景,更有二句则从躬耕自给写到新葺南堂,透露出困厄的家境稍好之后,有了点变化。在辛苦劳作后,生活有所改善,清贫的生活中诗人还想着待客之行为,表现了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性情。最后一句化用了陈平的故事,表明作者由南堂可以待客,不必为故人频来而担忧了。答案 《南唐五首(其一)》中的南堂意象:内容上,写南堂建造在西南方向,点明南堂位置的朝向独特,以物喻人,表现了作者一再被贬、远离朝廷后超然尘外的娴静心境;结构上,自然引出后句卧看千帆停泊,烟波渺茫之景,景中含情,意境悠远。《南唐五首(其四)》中的南堂意象:内容上,写建好的南堂足以待客,说明生活虽然清贫艰苦,但困厄的家境有了变化,表现了作者随缘自适、乐观旷达的性情;结构上,引出后句不必为故人频来而担忧,化用了陈平的故事,增强了诗歌的意蕴。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院中晚晴怀西郭茅舍杜 甫幕府秋风日夜清,澹云疏雨过高城。叶心朱实看时落,阶面青苔先自生。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 本诗写于广德二年(764)。严武在担任剑南节度使时,保举杜甫为节度使参谋,在幕府当值。肯信:肯否相信。吏隐:郑钦吏隐于蚁陂之阳,杨德周曰:晋山涛,吏非吏,隐非隐。公在幕府为吏,归草堂为隐,兼有其名也。(《汝南先贤传》)3.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A.首联紧扣诗题院中晚晴,写锦官城内秋雨初霁,幕府院中风清气爽,渲染了清新自然而又雅静的气氛。B.颔联写院内晴后的景象,秋风吹,朱实落,青苔在疏落的秋雨过后更加青绿。看似纯为写景,实则借景抒情。C.颈联为远眺之景,楼台地势高耸而暮色渐起,响亮的钟鼓之声从远处传来。采用了动静结合和远近结合的艺术手法。D复有楼台衔暮景中的字,精确地描摹出暮景初上、夜色并未全部笼罩山城时的情景,其妙处令人赞叹。解析 C项,远近结合不明显。复有楼台衔暮景,不劳钟鼓报新晴楼台衔暮之景是远眺之景,钟鼓之声是诗人耳闻之声,诗句中近景不明显,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提到近景,故远近结合之说过于牵强,颈联应是采取动静结合和视听结合的手法,前一句是静景,是视觉,后一句是动景,是听觉。答案 C4.古人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只轻轻结语云: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请结合尾联含意简要分析作者的心境。(6)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理解古人的评价,此诗举束缚蹉跎,无可奈何意,一痕不露,这句话是说这首诗中隐含了无可奈何之意,但是一点痕迹都没有露出来,只有尾联暗含了这种意思。浣花溪里花饶笑,肯信吾兼吏隐名绕笑意为多笑,前一句写浣花溪边的菊花一直在笑劳碌无功,后一句使用典故,从注释可知诗人当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尾联表明诗人想回到草堂隐居,但限于别人的关照,心情无奈甚至矛盾。答案 尾联意为浣花溪畔的菊花一直在笑劳碌无功,她肯否相信在幕府为吏、回草堂为隐而兼有其名呢?尾联表现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境。他在幕府的秋风中怀想浣花溪畔的草堂,寄人篱下而碌碌无为,想回到草堂又迫于生活的压力,对当前处境感到非常无奈和矛盾。三、(2021·河南周口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舟中晚起[]白居易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白居易为躲避朝廷中激烈的党争,多次请求外调,后被任命为杭州刺史。这首诗是他乘船赴杭州途中所写。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A.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诗人犹掩水窗眠,一个字突出了诗人慵懒、闲适的状态。B.诗人写船有时靠酒店停泊,晚上则伴钓鱼船停泊,以船自喻,表达了身世飘零之悲慨。C.尾联以虚笔写诗人在杭州刺史任上的生活状态,字是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旅途中的生活细节和感想,前两联侧重于叙事,后两联侧重于抒情。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本题中,B项,身世飘零错。依沽酒店”“伴钓鱼船点明诗人离开了朝廷,远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后旅途生活的闲逸悠然。结合注释看,诗人是自己请求外调,虽有失落,但说不上身世飘零。故选B答案 B6.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6)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中,题干问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颈联的意思为:退隐江湖后自己应该没有什么用了,担忧国家但朝中自然有贤才。写到诗人虽退隐江湖,仍心系国家,仍关心着并期盼着国家有贤才为国效力;同时结合小注内容可知,诗人是为躲避朝廷中激烈的党争,多次请求外调后才离开的,可知他离京退隐是一种无奈之举,所以又暗含一种无奈之情。答案 颈联写诗人认为自己退身江海后,应该就对国家没什么大用了,朝廷自有贤能之人为国事操心。诗人离京赴杭州任职(退身江海),是为了躲避党争,乃无奈之举,实际上诗人心系朝廷,担忧国事。颈联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之情和离京外任的无奈之情。 

    相关学案

    2.5古代诗歌鉴赏抢分提升22诗歌形象题——逐句精准分析,抓住形象特征(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这是一份2.5古代诗歌鉴赏抢分提升22诗歌形象题——逐句精准分析,抓住形象特征(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5页。

    3.2 特定情景下的重点轮考 抢分提升30 语句补写题——整体理解话题,厘清句间关系(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这是一份3.2 特定情景下的重点轮考 抢分提升30 语句补写题——整体理解话题,厘清句间关系(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5页。

    2.5 古代诗歌鉴赏(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

    这是一份2.5 古代诗歌鉴赏(word)-2022大二轮【导学教程】 高考语文专题辅导与训练,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