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遗传的基本规律——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 练习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4)遗传的基本规律——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第1页
    (4)遗传的基本规律——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第2页
    (4)遗传的基本规律——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4)遗传的基本规律——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4)遗传的基本规律——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家蚕有结黄茧的,有结白茧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遗传的基本规律1.下列有关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B.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也相同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2.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A.某非糯性水稻产生的花粉既有糯性的又有非糯性的B.对某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测交后子代的性状表现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色盲的儿子D.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表现为粉红花3.下列关于孟德尔的遗传学实验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为闭花受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父本花粉成熟前进行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B.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C.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1:1,能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F2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4.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孟德尔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孟德尔作出的演绎F1与隐性个体杂交,预测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1:1B.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C.为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D.孟德尔的研究能解释的是真核生物细胞核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5.控制家蚕体色的基因B(黑色)b(淡赤色)位于第10号染色体上。某染色体数正常的家蚕的一条10号染色体上有Bb基因,另一条染色体上仅有b基因。用X射线处理雌蚕,将带有B基因的第10号染色体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获得可以鉴别雌雄性别的品系(10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bb的个体)。该品系与淡赤色雄蚕杂交得到子一代,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品系雌蚕的形成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该品系雌蚕细胞发生了基因结构的改变C.子一代中雌蚕中既有淡赤色又有黑色 D.子一代雌蚕全为黑色,雄蚕全为淡赤色6.家蚕有结黄茧的,有结白茧的。将纯合结黄茧的品种甲与纯合结白茧的品种乙杂交,F1均结白茧。将一部分F1雌雄个体随机交配,F2中结黄茧的为92只,结白茧的为394;将另一部分F1与纯合结白茧品种丙杂交,得到的子代中,结黄茧的为102只,结白茧的为301只。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控制结黄茧与结白茧的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B.F2中结白茧品种的基因型有2C.F1与品种丙杂交后代中结黄茧的个体为纯合子D.品种乙与品种丙杂交后代均结白茧7.有一种名贵的兰花,花色有红色、蓝色两种,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现将亲代红花和蓝花进行杂交,F1均为红花,F1自交,F2红花与蓝花的比例为27: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2中蓝花的基因型有19B.兰花花色遗传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C.兰花花色遗传由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D.若让F1进行测交,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蓝花=7:18.鸡的片状羽基因(A)对丝状羽基因(a)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芦花羽色基因(B)对非芦花羽色基因(b)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现有一只芦花片状羽鸡与一只非芦花片状羽鸡交配,F1的母鸡中约有3/8为非芦花片状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亲本中芦花片状羽鸡为母鸡,基因型为AaZBWB.亲本都能产生4种配子,其中含Zb的占1/4C.F1公鸡的表现型有2种,比例为11D.亲本公鸡能形成含aaZbZb的次级精母细胞9.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且雌雄异株的某植物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类型,受MmNn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Mm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Nn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某研究团队选取两株都开红花的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雌性:红花雄性:白花雄性=87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Nn位于常染色体上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NnXMXmNnXMYC.F1中红花雎株的基因型有6D.亲代红花雌株与F1中白花雄株杂交,后代中白花雌株占1/410.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有触角和无触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小组用一雌性有触角个体与一雄性无触角个体杂交,子代雄性中有触角:无触角=11,雌性中有触角:无触角=11,之后甲同学用子代雌性有触角个体与雄性有触角个体杂交,乙同学用子代雌性无触角个体与雄性无触角个体杂交,丙同学用子代雌性无触角个体与雄性有触角个体杂交(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小组实验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有触角为显性性状B.依据甲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C.依据乙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且无触角为隐性性状D.依据丙同学的实验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的位置关系和显隐性关系11.某遗传病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m)控制的单基因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极低(不考虑变异)。下列关于该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禁止近亲结婚和进行遗传咨询能杜绝该种遗传病的发生B.若某男性患有该遗传病,则其父肯定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C.理论上,人群中m的基因频率与男性群体中患该病的概率不同D.人群中M的基因频率大于m的基因频率12.已知等位基因A/a位于21号染色体上。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男患者,该患者的基因型为AAa,其父亲的基因型为Aa,母亲的基因型为Aa。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产生含Aa配子的概率为1/3B.这对夫妇再生育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者的概率为1/2C.21三体综合征男患者多出的一条染色体来自其父亲D.21三体综合征与猫叫综合征都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引起的13.下图表示某患有先天性夜盲症(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调查发现1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家族中不患病男性都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B.Ⅱ12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C.在自然人群中,不患该病的女性多于不患该病的男性D.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时,调查的个体不能来自无患者的家庭14.某种兔的毛色有灰色、青色、白色、黑色、褐色。研究者提出如下3种假说解释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Ⅰ.毛色受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一组复等位基因(Bb1b2b3b4)控制,它们之间的显性顺序是B>b1>b2>b3>b4Ⅱ.毛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当不存在显性基因时,即aabb毛色为白色,基因AB都能使色素含量增加且增加效果相同,当存在显性基因时,随显性基因数量的增加,毛色越深。Ⅲ.毛色受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A基因抑制B基因的表达、B基因抑制D基因的表达、D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即aabbddA_ _ _ddaB_ _ __ _bbD_A_B_D_各控制一种毛色。回答下列问题。(1)假说_________成立时,基因型种类最少;若假说成立,基因型为AabbDd的雌雄兔交配,子代个体毛色与亲本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__(2)让体色相同的雌雄兔自由交配,只有褐色兔的子代中没有性状分离,因而可排除假说_________。让褐色雄兔与其他4种体色的雌兔分别交配,结果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中都有褐色和黑色个体,则假说_________成立。若要确定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只需进一步统计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中除褐色、黑色个体外还有几种体色的个体。写出结果和结论:_________15.玉米是二倍体植物(2N=20),同株异花,是遗传学上常用的实验材料。下图是植物的一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植物的株高受三对等位基因A-aD-dY-y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不考虑交叉互换和突变)。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随机交配获得F2F2的个体中株高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________(2)玉米籽粒的甜与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Bb控制,位于56号染色体上,用上述亲本杂交得到F1F1随机交配得到F2,经多次实验,若所得F2中籽粒非甜所占的比例总是3/5,则其原因是________(3)研究者将一个DNA片段导入F1中甜玉米的体细胞中获得多株转基因玉米,导入的位置有四种,第1种在56号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上;第2种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第3种在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上,但不在b所在的位置;第4种在b基因所在的位置。为确定具体的插入位置,让转基因甜玉米随机交配,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说明:插入的DNA片段本身不控制具体的性状;玉米体内存在该DNA片段,B基因不表达,即该DNA片段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非甜,b基因的表达不受该片段影响;若玉米的受精卵无控制玉米籽粒甜度的基因Bb,将导致胚胎致死;结果只统计Bb控制的性状)结果与结论:若子代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若子代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若子代__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若子代______,则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基因型相同,由于环境的影响,表现型可能不相同,A错误;一般来说,相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相同,B正确;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DdC正确;相同环境下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DdD正确。2.答案:C解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也就是说只有亲本表现型一致,子代出现不同性状时方可称为性状分离,选项C中的亲本表现为一个性状,后代表现两种性状,符合性状分离的概念,C正确。3.答案:D解析: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在杂交时应在母本花粉成熟前进行人工去雄、套袋处理等,A错误;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不能判断亲本是否纯合,因为显性个体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B错误;测交后代性状比例为1:1,是从个体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C错误;F23:1的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4.答案:B解析:孟德尔假说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5.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用X射线处理雌蚕,将带有B基因的第10号染色体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获得可以鉴别雌雄性别的品系,所以该品系雌蚕的形成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基因的结构没有改变,AB错误;W染色体上有B基因,所以子一代中雌蚕全部是黑色,雄蚕全为淡赤色,C错误,D正确。6.答案:D解析:品种甲与品种乙杂交,F2中结黄茧:结白茧≈3:13,因此控制结黄茧与结白茧的基因为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错误;若相关基因用A/aB/bC/c表示,F2中结白茧品种的基因型有7种,分别为A_B_A_bbaabbB错误;F1与品种丙杂交,后代中结黄茧的个体为杂合子,基因型为aaBbC错误;品种乙的基因型为AAbb,品种丙的基因型为aabb,因此后代均结白茧,D正确。7.答案:A解析:依据F1自交,F2中红花与蓝花的比例为2737”, 即红花植株占全部植株的比例为(3/43,可推断兰花花色遗传由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非等位基因控制,红花为显性,蓝花为隐性。F1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F2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_ B_ C_,共有2×2×2=8种,则F2中蓝花基因型有33-23=19种,A正确。兰花花色中红花为显性,B错误。兰花花色遗传由三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非等位基因控制,C错误。若F1测交(相关基因用A/aB/bC/c),则其子代基因型有8种,分别为AaBbCc (红花)、aaBbCc(蓝花)、AabbCc (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aabbcc(蓝花),且比例均等,即比例为红花:蓝花=17D错误。8.答案:D解析:据题意可知,鸡的片状羽基因(A)对丝状羽基因(a)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芦花羽色基因(B)对非芦花羽色基因(b)为显性,相关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则一只芦花片状羽鸡的基因型为A_ZB_,一只非芦花片状羽鸡的基因型为A_Zb_,它们交配产生的F1母鸡中出现非芦花片状羽个体(A_ZbW),则亲本芦花片状羽鸡的基因型为A_ZBZb(或A_ZBW),非芦花片状羽鸡的基因型为A_ZbW(或A_ZbZb),它们交配产生的F1母鸡中非芦花片状羽个体约占3/8×[1/2×3/4],进一步分析可知F1母鸡中非芦花个体约占1/2,那么F1母鸡中片状羽个体应约占3/4,因此可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ZbWAaZBZb。由以上分析可知,亲本中非芦花片状羽鸡为母鸡,基因型为AaZbWA错误;亲本都能产生4种配子,其中含Zb的占1/2B错误;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ZbWAaZBZbF1公鸡的基因型为A_ZBZbA_ZbZbaaZBZbaaZbZb,则F1公鸡的表现型有4种,比例为3311C错误;亲本公鸡的基因型为AaZBZb,能形成含aaZbZb的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9.答案:D解析:两株都开红花的个体杂交,F1中红花雌性:红花雄性:白花雄性=871,说明白花为隐性。白花占1/161/16=1/4×1/4),说明MmNn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Mm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基因Nn位于常染色体上,A正确;进一步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NnXMXmNnXMYB正确;F1中红花雌株的基因型有2×3=6种,C正确;亲代红花雌株(NnXMXm)与F1中白花雄株(nnXmY)杂交,后代中白花雌株所占比例为(1/2×1/4=1/8D错误。10.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一雌性有触角个体与一雄性无触角个体杂交,子代雄性中有触角:无触角=1:1,雌性中有触角:无触角=1:1”,无法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的位置关系,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若位于X染色体上,有触角为显性性状,A错误;甲同学的实验中,若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依据小组实验可判断有触角为显性,用子代雌性有触角个体与雄性有触角个体杂交,子代会出现与性别相关联的特点,无触角只出现在雄性个体中,而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时一定不会出现此结果,故可判断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B正确;乙同学的实验中,若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可判断显隐性关系,无触角也可能为显性性状,C错误;丙同学用子代雌性无触角个体与雄性有触角个体杂交,若控制触角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D错误。11.答案:D解析:禁止近亲结婚和进行遗传咨询可以有效降低该种遗传病发生的概率,但不能杜绝该遗传病的发生,A错误;男性患者的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不能推断其父亲是否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B错误;对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而言,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其上有致病基因即患病,因此理论上,人群中致病基因的频率与男性群体中患该遗传病的概率相同,C错误;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发病率极低,因此,人群中M的基因频率远大于m的基因频率,D正确。12.答案:A解析:21三体综合征患者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为AaAAAa=2211,即含Aa配子的概率为1/3A正确;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变异所致,概率无法求解,B错误;该男患者多出的一条染色体可来自其父亲,也可来自其母亲,C错误;猫叫综合征是由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D错误。13.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系谱图分析可知:12正常,而3患病,说明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又因该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且1不携带致病基因,所以可判断先天性夜盲症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该家族中不患病男性都不携带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A正确;12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含Y的精子)×1/2(含隐性致病基因的卵细胞)=1/4B正确;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因此在自然人群中不患该遗传病的女性多于男性,C正确;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在人群中随机取样,所选的个体有的家庭有患者,有的家庭没有患者,D错误。14.答案:(1)Ⅱ27/64(2)Ⅱ;若4种体色的雌兔子的后代中只有黑色和褐色个体,则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遵循假说I;若后代除褐色和黑色有3种体色的个体,则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遵循解析:(1)第种假说认为毛色受5个复等位基因控制,则群体中基因型有5种纯合子和10种杂合子,共有15种基因型;第种假说认为毛色由3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群体中共有33=27种基因型;第种假说认为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群体中共有9种基因型。因此第种假说成立时,兔子的基因型种类是最少的。假设第种假说成立,基因型是 AaBbDd的雌雄兔子杂交,子代毛色与亲本相同的概率为(3/4×3/4×3/4=27/64。(2)在第种假说中,褐色兔的基因型是具有三个显性基因的基因型,是AABbAaBB,那么褐色雌雄兔交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与题意不符,因此第种假说不成立。若褐色雄兔和其他4种体色的雌兔分别交配,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都有褐色和黑色个体,如果假说I成立,假设黑色兔是B_,那么褐色兔就是b1_,子代出现黑色兔的条件是亲本中需要有B基因,而亲本除了黑色之外的其他兔如果有B基因就会表现出黑色,所以假说I不成立。如果假说成立,褐色兔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时,子代不会出现黑色和褐色个体,因此假说不成立,应是假说成立。根据题意, aabbddA_ _ _ddaaB _ _ __ _bbD_A_B_D_各控制一种毛色,褐色雄兔和其他4种体色的雌兔分别交配,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都有褐色和黑色个体,推测A_ B_ D_表现为褐色兔。为了继续确定基因型对应的毛色,要进一步统计4种体色的雌兔子代中除了褐色、黑色个体外还有几种体色的个体,按照假说I推测,显性顺序会使得控制白色、青色、灰色的基因被控制褐色的基因抑制,后代只会表现为黑色和褐色。按照假说推测,A_B_D表现为褐色兔,与4种体色的雌兔子交配的子代中除褐色和黑色还有3种体色的个体。若4种体色的雌兔子的后代中只有黑色和褐色个体,则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遵循假说I;若后代除褐色和黑色有3种体色的个体,则基因型与毛色的对应关系遵循15.答案:(1)1/2(2)B基因显性纯合致死(3)①甜:非甜=313全为非甜;甜:非甜=13甜:非甜=12解析:(1)由于该植物的株高受A-aD-dY-y控制,且三对等位基因的累加效应相同,株高与显性基因的个数有关,图中母本的基因型是AADDyy,父本的基因型是aaddYYF1的基因型是AaDdYyF1随机交配得到的F2中,与母本表现型相同即含4个显性基因的植株占1/4,与父本表现型相同即含2个显性基因的植株占1/4,因此株高不同于亲本的比例是1/22)由题意知,Bb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遗传过程中遵循分离定律,母本基因型是Bb,父本基因型是bbF1的基因型是Bbbb=11F1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Bb=13,由于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因此F1自由交配产生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69,如果F2中籽粒非甜所占比例总是3/5,说明B基因显性纯合致死。3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1种可能性,即插入到另外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题干信息,让F1中转基因甜玉米(Bb)随机交配,后代中有3/4的个体含有该DNA片段,1/4的个体不含有该DNA片段,含有DNA片段的个体,基因B不表达,甜玉米中有3/4表现为非甜,因此甜:非甜=313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2种可能性,无论染色体片段插入B基因所在的位置,还是插入染色体上除B之外的其他位置,B基因都无法表达,因此子代全表现为非甜。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3种可能性,子代中BBBbbb=121,其中b所在的染色体上插入了DNA片段,因此含有b的个体均表现为非甜,即甜:非甜=13如果该DNA片段的插入位置属于第4种可能性,子代1/4致死,甜:非甜=12



     

    相关试卷

    (10)实验与探究——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10)实验与探究——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mg/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9)生物技术与工程——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9)生物技术与工程——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共9页。

    (8)生物与环境——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

    这是一份(8)生物与环境——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生物高二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