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1 兰亭集序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1 兰亭集序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兰亭宴集的起因、经过,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以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2.掌握本文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全文
1.兰亭集序《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2.作者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琅邪临沂人(今属山东),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后世称为“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十二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跟从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清风出袖,明月入怀。
【读1-2段】1.总结1-2段所写内容起到了什么作用?概括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事件。2.这两段的内容可用那一个字来概括乐。3.这两段关于“乐”写了哪几方面内容?或者作者感觉到“乐”的具体原因包括哪几方面?以“乐”为中心写了四方面的内容(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体现了序文的写作目的之一,交代写作背景。
【读第3段】1.从内容上看,本段使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 议论为主,抒情为辅2.从段落大意来看,本段讲了作者感叹于人生短暂和对生死问题的思考。那么作者是如何从第一层次的写景叙事转换到本段的议论呢?触景生情:作者面对兰亭集会的欢乐的场景,联想到了自己已经年过半百,时光流逝,不免引发感触;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乐极生悲,作者面对眼前的欢乐,想到欢乐不可长存,进而联想到的美好的生命时光也不会长存,结合自身的年纪,生发出人生短暂/老之将至的感叹和伤痛。
3.作者在本段表达了怎样的感慨,认识作者的论述思路的循序渐进过程。作者首先触景生情,摆出观点——“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即人生短暂。然后举例论证,列举两种不同的人生,不管哪一种都没有认识到人生的短暂,不珍惜时光。等到时光流逝之后才有所感慨。作者就这类人的人生态度发表感慨和评论,由人生的短暂引发出对生死,对生命的终结的思考和感叹。他的感叹正好印证了古人关于生死的看法——“死生亦大矣。”因此从整个段落来看,作者的思路是流畅的,是自然而然的产生的。4.学生总结次段落哪一个字最能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痛(人生短暂、自己老之将至)。
【读第4段】1.生集体朗读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感受段落大意。本段继续承接上段内容来写,说明自己和古贤人(著书的人)对于生死问题的相同看法,表达了自己的立场。然后就联想的当时的社会风气对于生死的另类看法发表意见。最后告诉读者自己写这篇序文的目的——警戒人们,引起思考,重视人的生命的价值意义。“一死生,齐彭殇”。东晋社会黑暗,官场混乱,相互倾轧。致使士人(有理想有抱负的读书人)不在热心政治,从而转向佛道的玄学理论,追求清谈无为,整个社会都迷信佛教道教,社会精神空虚。人们多关注精神的追求,特别是来世的世界的虚幻生活,对于所处的世界没有热心,不关心人世的长短,不追求今世的价值。
2.作者对时人“一死生,齐彭殇”的态度是怎样的?表达了作者怎样情感?(1)态度:否定批判(“虚诞”、“妄作”)。(2)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不追求今世人生价值、虚耗光阴的悲痛的心情。3.作者在此段借批判时人的“轻生妄死”的态度,表明了写作序文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什么呢?引起人们的感触和对生命价值意义的思考,更加珍惜现世的生活,珍惜时光,努力创造,实现生命的价值。这也是本文的思想主旨。4.本段有哪一个字可以概括作者的情感呢?悲(一死生,齐彭殇;后人如时人)
线索:作者的情感变化第一层: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第二层:痛——人生短暂,自己老之将至第三层:悲——时人“一死生,齐彭殇”,后人亦将如时人警示后人,珍惜人生时光,努力去追求和实现人生的价值。
1.通假字 趣舍万殊(“趣”通“趋”,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 2.一词多义 修:茂林修竹(高)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乃重修岳阳楼(修建 ) 修守战之具(整治) 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至,及) 期年之后(周,期年:一周年)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趣,情致)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招致)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达到) 临: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引申为阅读)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面对)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行军途中的驻地)
3.词类活用 映带左右(环绕,名作动) 流觞曲水(使动用法,使……流;使[水]弯曲)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词作名词,贤才;年少的人和年长的人) 所以游目骋怀(使……游,使……骋,动词作使动) 固知一死生(看作一样,数量词意动) 齐彭殇为妄作(齐:形容词意动,看作相等。) 一觞一咏(名作动,喝酒)
4.古今异义 列坐其次 / 古义:这个地方 今义:次一等的。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或取诸怀抱 / 古义:思想抱负 今义: 怀里抱着 所以游目骋怀 / 古义:用来……的…… 今义:连词,表示因果关系。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夫人”/ 古义: “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人”,人们 今义: 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俯仰”/ 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这篇文章 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
5.特殊句式 仰视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会于会稽山兰亭(介词结构后置句) 当其欣于所遇(介词结构后置句) 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结构后置句) 晤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介词宾语“之”)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1.《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兰亭集序》(又称《兰亭序》)出自唐代房玄龄编撰的《晋书》,而此前收录晋文最完备的《文选》竟未见此文,这与《兰》文的历史地位很不相称。同时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梁代刘孝标注引的王羲之《临河序》与《兰亭集序》文字上有出入。于是就此引发了一场《兰亭集序》真伪大辩论。 (1)文章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清人李文田首先提出这一观点,并阐述了几点理由。郭沫若也赞同此说,并就“夫人之相与”之增段补充论据,然后进一步考证说,《兰亭序》是王羲之七代孙、陈代永兴寺僧人智永所为。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适引用证据反驳郭沫若的观点,章士钊也引用资料来证明《兰亭集序》的作者就是王羲之。
(2)书法作者之真伪 观点一:作者不是王羲之。南宋姜夔率先质疑,李文田则从书体上否定定武本《兰亭》为王羲之笔迹,郭沫若更是斩钉截铁地断定是假的,并进一步推断,“这个墨迹本应该就是智永所写的稿本”。 观点二:作者就是王羲之。高适等人著文反驳,认为郭沫若以两块刚出土的石碑而断定东晋只有隶书一种字体,是“孤证不立,偏难概全”。 详情请看《语文学习》2000年第8期陆精康先生的《〈兰亭序〉疑案录》。
2.古代书法名家二王——指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前者为书圣。钟王——三国魏钟繇、东晋王羲之苏黄米蔡——宋“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颜柳——唐书家颜真卿、柳公权,书史上又有“颜筋柳骨”之称。初唐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唐草书的杰出代表“颠张醉素”--张旭和怀素 二张——指东汉张芝、唐代张旭二位善草书之书家赵董——指元代赵孟俯,明之董其昌 邢张米董——晚明四大家邢侗、张瑞图、米万钟、董其昌四人虞欧褚薛——初唐的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1.下列各句中“信”意为“信物”的一项是( )A.信可乐也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D.愿陛下亲之信之答案:C
2.对“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能不待次而举(等次)B.陈胜吴广皆次而行(按次序)C.列座其次(旁边)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次要的住所)答案:D3.对“临”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时)C.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低处看)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答案:B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0.1 兰亭集序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叙宴会盛况,生命短暂,欲望无限,世事变化,千古同悲,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0.1 兰亭集序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兰亭集序,王羲之,诵读文本,流觞曲水,“修禊”之乐,“生死”之痛,人生短暂之痛,生死难测之痛,魏晋士人的生死观,魏晋士人的生死观成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10.1 兰亭集序课文课件ppt,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兰亭集序,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两种人的生活方式,老之将至,由生到死,死生亦大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