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成套作业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作业含解析 练习
展开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作一、选择题1.关于淋巴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液属于细胞外液B.淋巴液和血浆中都有淋巴细胞C.淋巴液最终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D.淋巴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血浆中的答案:D解析:细胞外液包括淋巴液、血浆、组织液,A正确;淋巴细胞存在于淋巴液和血浆中,B正确;淋巴液在左右锁骨下静脉处汇入血浆参与血液循环,C正确;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淋巴液和组织液的,D错误。2.(2021山东临沂高二质量检测)如图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丁表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B.甲渗入乙中的量少于渗入丙中的量C.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丙中,也可以存在于乙中D.丁中的 浓度比甲中的高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丁表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的 ,A正确;甲为组织液,乙为血浆,丙为淋巴液,组织液渗入血浆中的量多于渗入淋巴液中的量,B错误;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淋巴液和血浆中,C正确;丁为细胞内液,其 浓度比组织液高,D正确。3.(2021山东临沂高二期中)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物质能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 )A.胰蛋白酶、 、ATP、葡萄糖B. 、胰岛素、尿素、抗体C.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D.甘油、血红蛋白、磷脂、胆固醇答案:B解析: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A错误; 、胰岛素、尿素、抗体都可存在于内环境,B正确;肝糖原存在于细胞内,纤维素属于多糖,不能进入人体的内环境,C错误;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成分,D错误。4.(2020天津部分区期末)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中的 等离子参与pH的调节B.内环境中含有血红蛋白、葡萄糖、 、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中的 、 是形成内环境渗透压的主要因素D.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有利于代谢产生的水进入毛细血管答案:B解析:血浆中含有 等离子作为缓冲物质,能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A正确;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 和 ,细胞外液中的 、 是形成内环境渗透压的主要因素,C正确;血浆的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有利于代谢产生的水进入毛细血管,D正确。5.(2021山东济南章丘一中高二月考)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需要“媒介”,下列关于该“媒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媒介”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B.该“媒介”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C.该“媒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该“媒介”pH的相对稳定与 等离子有关答案:B解析:该“媒介”指内环境,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组成,A正确;该“媒介”指内环境,但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错误;该“媒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正确;内环境中pH的稳定与 等缓冲物质有关,D正确。6.(2021山东青岛十七中高二期中)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B.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C.细胞内液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 的增加D.输入的 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答案:B解析:输入的 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不会分别增加 ,A错误;输入的溶液进入血浆,随血浆运输,会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B正确;细胞外液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内液 的增加,C错误;输入的 中大多数进入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不可能各占50%,D错误。7.(2021辽宁朝阳一中高二期中)如图为人体体液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a中的成分及其含量与b、c、d基本相同B.b、c、d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 和C.b是组织液,其渗入c的量远多于渗入d的量D.某人花粉过敏会导致b液增多而出现组织水肿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a表示细胞内液,约占体液 ,b、c、d表示细胞外液,约占体液 ,a与b、c、d成分存在差异,如 主要存在于细胞内, 主要存在于细胞外,A错误;b、c、d的渗透压90%以上来自 和 ,B错误;b是组织液,绝大部分渗入d血浆,少部分渗入c淋巴液,C错误;花粉过敏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渗透压升高,导致组织液增加,出现组织水肿,D正确。8.(2020山东泰安高二期末)组织水肿是由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B.肾小球炎症导致蛋白尿C.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D.淋巴液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答案:C解析: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A会;肾小球炎症导致蛋白尿,会使血浆渗透压下降,导致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B会;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会使水分由组织液进入血浆的多,所以不会引起组织水肿,C不会;淋巴液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会使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组织水肿,D会。二、非选择题9.(2021辽宁辽河油田二中高二月考)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A、B表示相关过程。请据图回答:(1)图中系统或器官的名称为:Ⅰ ,Ⅱ ,Ⅲ ,Ⅳ ,Ⅴ ,它们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2)图中三种液体的名称为:甲 ,乙 ,丙 ,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 (填“甲”“乙”或“丙”),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 (症状)。(3)乙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4)图中的B过程称作 。答案:(1)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皮肤 (2)淋巴液; 血浆; 组织液; 乙; 组织水肿 (3)无机盐、蛋白质; 和 (4)重吸收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Ⅰ参与细胞与外界环境间的物质交换,故为循环系统,Ⅱ为营养物质的吸收,故为消化系统,Ⅲ能进行气体交换,故为呼吸系统,Ⅳ能进行代谢废物的排出,且能进行重吸收,故为泌尿系统,Ⅴ皮肤,它们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稳态的基础,否则将会引起稳态失调。(2)由于淋巴液来自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故根据箭头方向可判断甲为淋巴液,乙为血浆,丙为组织液,三者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若A过程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3)乙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 和 。(4)据图可知,图中的B过程称作重吸收。素养提升练一、选择题1.(2021辽宁协作校高二联考)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化道内的液体成分不可能成为内环境的成分B.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对人体的内环境无影响C.葡萄糖在内环境中氧化分解为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进行D.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物质,大部分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答案:D解析:消化道内的液体中的氨基酸、葡萄糖、水等被吸收会成为内环境的成分,A错误;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对人体的内环境有影响,B错误;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组织液中包括细胞代谢产物在内的物质,大部分被毛细血管静脉端重新吸收,少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回收,D正确。2.脑脊液充满在各脑室内,能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它向脑细胞供应一定的营养,并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脑脊液属于细胞内液B.脑脊液是脑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直接媒介C.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 能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D.脑脊液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答案:D解析: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属于细胞外液,A错误;脑脊液是脑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是脑细胞与血浆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B错误;脑脊液中有缓冲物质,大脑深度思考时呼吸作用释放的 不会使脑脊液pH明显降低,C错误;脑脊液属于内环境,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质,D正确。3.如图所示为外界 到肝细胞中被消耗的路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外界 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11层生物膜B. 进行跨膜运输时需要载体蛋白,但是不消耗能量C.肝细胞和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完全不同D.外界 进入内环境是顺浓度梯度,内环境中 排出是逆浓度梯度答案:A解析:外界 被肝细胞消耗需经过肺泡壁细胞(2层膜)、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血浆(2层)、进入红细胞(1层)、出红细胞(1层)、通过毛细血管壁细胞进入组织液(2层)、进入肝细胞(1层),进入线粒体(2层),共11层膜,A正确; 进行跨膜运输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B错误;肝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组织液,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为血浆和组织液,C错误; 和 跨膜运输的方式均为顺浓度梯度运输,自由扩散,D错误。4(A).(2021山东泰安肥城高二期中)房水是由睫状体产生的,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 ,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房水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B.泪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C.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房水与血浆之间渗透压的平衡D.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答案:B解析:房水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因此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A正确;泪液是泪腺分泌的液体,B错误;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 ,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因此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房水与血浆之间渗透压的平衡,C正确;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D正确。4(B).(不定项)(2021山东泰安肥城高二期中)房水是由睫状体产生的,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 ,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主要作用是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如果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青光眼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房水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B.泪液是房水外排形成的一种液体,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的作用C.房水中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房水与血浆之间渗透压的平衡D.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答案:A; C; D解析:房水供应虹膜、角膜和晶状体营养,并把这些组织的代谢产物运走,因此属于内环境中的组织液,A正确;泪液是泪腺分泌的液体,B错误;房水中蛋白质的含量仅为血浆中含量的 ,葡萄糖含量约为血浆中的80%,因此无机盐的含量可能高于血浆,以便维持房水与血浆之间渗透压的平衡,C正确;房水过多就会导致青光眼,利用药物促进房水排出是治疗青光眼的措施之一,D正确。5(A).(2021山东青岛国开实验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花粉过敏会引起B液减少,A液增多B.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B中Ⅰ端的氧气浓度高于Ⅱ端C.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的胰岛素含量Ⅱ端比Ⅰ端高答案:C解析:花粉过敏,会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B液减少,A液增加,A正确;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因细胞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故B中Ⅰ端的氧气浓度高于Ⅱ端,B正确;A为组织液,其大部分渗回血浆,小部分渗入淋巴液,因此组织液渗回B血浆和渗入C淋巴液的量相差比较大,C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浓度降低,因此B中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D正确。5(B).(不定项)(2021山东青岛国开实验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花粉过敏会引起B液增多,A液减少B.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B中Ⅰ端的氧气浓度高于Ⅱ端C.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D.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的胰岛素含量Ⅱ端比Ⅰ端高答案:A; C解析:花粉过敏,会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B液减少,A液增加,A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因细胞有氧呼吸消耗氧气,故B中Ⅰ端的氧气浓度高于Ⅱ端,B正确;A为组织液,其大部分渗回血浆,小部分渗入淋巴液,因此组织液渗回B血浆和渗入C淋巴液的量相差比较大,C错误;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岛素能促进血糖浓度降低,因此B中Ⅱ端比Ⅰ端胰岛素含量高、葡萄糖含量低,D正确。6(A).(2021山东枣庄八中高二质量检测)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及含量(单位: )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5.02.51.5103.36.016.0③1474.01.251.0114.07.51.0④101402.510.3525—47A.④为细胞内液,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 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③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中 和 的含量可以确定,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A正确;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②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水分流向组织液,③增多,B正确;肝细胞中的 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扩散到③(组织液)至少需穿过3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6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6(B).(不定项)(2021山东枣庄八中高二质量检测)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及含量(单位: )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有机酸蛋白质①②1425.02.51.5103.36.016.0③1474.01.251.0114.07.51.0④101402.510.3525—47A.④为细胞内液,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B.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肝细胞中的 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③至少需穿过10层磷脂分子层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答案:A; B; D解析:根据表格中 和 的含量可以确定,④为细胞内液,细胞内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A正确;②为血浆,③为组织液,②血浆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水分流向组织液,③增多,B正确;肝细胞中的 从产生场所(组织细胞的线粒体)扩散到③(组织液)至少需穿过3层膜(2层线粒体膜+1层组织细胞膜),6层磷脂分子层,C错误;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两者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正确。二、非选择题7.(2021山东枣庄八中高二质量检测)内环境是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成分在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人体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1)能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的具体内环境是 。(2)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主要包括 ;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3)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其中含有 。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其血液的pH将 (填“增高”“降低”或“保持不变”),这是因为 。(4)如图所示,尝试在图中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间 扩散的模型(用实线箭头表示 的扩散,用虚线箭头表示 的扩散;不考虑 进入成熟红细胞的情况)。答案:(1)血浆和组织液 (2)温度、渗透压、pH(酸碱度); 细胞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不断变化 (3)缓冲物质; 降低; 不足时,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 排出不畅 (4)解析:(1)毛细血管壁内侧有血浆,外侧有组织液,因此血浆和组织液可以与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进行物质交换。(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渗透压、pH,由于细胞代谢不断地产生代谢废物,同时机体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因此细胞的代谢活动和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及化学成分发生变化。(3)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可以调节酸碱平衡,因此血浆的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肺气肿患者由于呼吸不畅,氧气不足,导致其细胞进行了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同时二氧化碳排出不畅,因此其血液的pH将降低。(4)氧气经过红细胞的运输,从红细胞的细胞内液进入血浆,血浆中的氧气可以进入组织液中,进而进入组织细胞中;组织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经过组织液进入血浆,再经过呼吸系统到细胞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