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三):农耕文明繁盛与近代前夜的危机第二课 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教案设计
展开第二课 明清文化的发展(教案)
第一课时 文化专制与八股取士
课标要求
1、课程内容:
(1)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长期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要点提示:科举制)
(2)列举实例,综合多种因素,认识清末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2、活动建议:
(1)科举制度,可着眼某一特定阶段,综合多领域的因素,归纳这一发展阶段的特点;也可着眼整个古代社会历史,综合多个阶段的发展,概括不同领域发展的总体特征。
(2)组织学生讨论明清文化专制的表现与危害,与西方科学革命、启蒙思想做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清末中国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的。
(3)可以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字狱案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会文字狱的残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明清加强文化专制的主要措施及其危害,进一步从社会生活领域加深对专制皇权的理解,从中认识明清政治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综合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能够以辩证的、发展的观点认识科举制。
(2)尝试运用多种资源,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明清时期的中国放到世界历史发展的背景之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分析中国明清时期盛世背后所隐藏的危机,以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准确、全面地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明清专制皇权在文化、思想上的表现。
2、难点:领悟高度集中的专制皇权实际蕴涵着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败。
三、教学策略
1、“学为中心”──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出示:范进中举(图片与故事) 明确:明清知识分子的典型 | 通过《范进中举》初步感受清明清科举对文人的精神毒害 | 以故事导入一则激发学生兴趣,一则通俗形象 |
环节1:学道缘何不识苏东坡? | 范进故事2:学道不识苏东坡? 问题:阅读教材P12-13和图册P24,小组探讨: 1、范进缘何不识苏东坡?这说明了什么? 2、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这么做? 补充材料:1. 关于“杀鸡为黍而食之”的八股文: “其或为公鸡欤?抑或母鸡欤?抑或不公不母之阉鸡欤?其或白鸡欤?其或黑鸡欤?抑或不白不黑之麻鸡欤?” 材料2:清代讽刺诗: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材料3:【美】伊佩霞著赵世瑜译《剑桥插图中国史》:就考试的思想与文学内容而言,明朝的考试是以狭隘著称的。考试的全部内容只能出自朱熹注释的四书。这种对某一学者的解释的强调,是学习和打分变得简单明确,但却把儒生们的备考与精神生活分离开来,备考也与文学发展日益分离。特别是1487年以后,所有文章都要按照八股文的格式来写。 总结:顾炎武:八股之害 | 1.阅读教材,梳理知识。 2.合作探究,明确知识要点 3.重点分析”八股取士”的危害(思想钳制,文化专制,奴化臣民) | 贵为一省学道却无知到连苏轼都不知晓,巨大的反差刺激学生去思考深层次的原因。 明清科举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上的发展使选拔人才成为奴化手段,但是科举制作为寒门士子实现社会抱负途径的历史作用还应引导学生予以肯定。 |
环节2:士人缘何不闻窗外事? | 问题1:除在人才选拔上实行奴化政策外,明清时期还有哪些文化专制的措施?(结合教材与图册,举例说明) 补充材料:乾隆四十二年《字贯》案(因无所避讳而引发的血案) 问题2:清朝政府为何编撰《四库全书》? 总结: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醉心考据与训诂,不谈国事) | 学生举例说明 1.关于文字狱 (戴名世《南山集》、清风不识字、夺朱非正色、一把心肠论浊清等) 2.借《四库全书》编撰“寓禁于征” | 选择《字贯》案,一则是该案有具体出处,比《清风不识字》等出自笔记小说可信;一则该案仅仅因为“无所避讳”而导致近百人涉案,具有典型性。 |
巩固提升
| 出示:(台湾)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述及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思想的钳制所关尤大。清提倡理学之力,有过于明。八股取士之制照旧执行,而益加严密。一面悬利禄以收买汉人,使悉入毂中,一面百般折磨,必令俯首帖耳,志气丧失。 问题:结合今日探讨内容,试分析之。 | 谈想法、谈心得。
| 近代中国的落后不能只分析鸦片战争之后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要追溯到明清统治的弊端。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史学家主张中国近代史要从1600年开始研究。 |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进步思潮与世俗文化
课标要求
(一)课程内容
(1)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要点提示:晚明清初思想家)
(2)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长期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要点提示:四大名著、昆曲与京剧)
(3)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情景和事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要点提示:明代城市生活、明清乡村生活的变化)。
(二)活动建议
1.以《晚明清初主要思想家》列表,梳理主要思想家及其主要代表思想,结合主要著作、言论来分析。
2. 组织学生举办文学鉴赏会、故事会等活动,由学生结合已知知识介绍四大名著和京剧、昆曲,从文学作品中体验当时社会风俗和折射的进步思潮。
3.以《南都繁会图卷》、《货郎图》等描绘明朝城市、乡村的画作,引导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感悟明朝中后期商业繁荣景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晚明清初主要思想家(李贽、清初三大家)及其思想。
(2)知道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明清主要文学作品,知道昆曲和京剧,能结合已有知识积累介绍1-2部明清小说、戏曲作品。
2.、能力目标
(1)结合明清小说、戏曲作品的描述,理解明清小说、戏曲所反映的社会变迁。
(2)借助文图资料,了解明清时期社会发展的新动向,感知当时城市、农村生活发生的变化。
(3)能根据晚明清初思想家主要言论判断、分析其思想观点,并说明这种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3、情感目标:
在明清文学作品和进步思想启蒙中,感悟个性解放、自由思想、民主平等、崇尚爱情的可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从经济生活、文化内容、业余生活三方面感受明清社会的世俗化。
难点:从明清文艺作品中感受、归纳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并探讨这种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1、根据学习难度确定学习方式,对于主要思潮、四大名著等能从教材梳理归纳得出的教学内容,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互评互判,全班归纳总结。而对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的表现及其原因的分析,要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教师要做好引导。
2、以“那些离经叛道的孙悟空”为主线贯穿整堂课,线索清晰。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 新课 | 出示:京剧《大闹天宫》剧照(孙悟空:若是不遂我心,定要打上灵霄宝殿。) 教师:从这幅剧照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导入语:这部作品的创作与当时社会风气息息相关。为什么当时孙悟空这样离经叛道的形象大受群众欢迎呢?我们将通过今天的学习来逐一探究。 | 自由发言,归纳: 1.孙悟空与《西游记》 2.国粹京剧 3.“大闹天宫”──孙悟空的离经叛道 | 以京剧《大闹天宫》导入有三个用意:①以孙悟空喻指离经叛道的明清思想家;②引出《西游记》和京剧等世俗文化表现;③从学生熟悉的人物入手,激发学习兴趣。 | ||||||||||||||||||||
环节1:领悟“离经叛道”的“孙大圣” | 任务1.谈一谈你对孙悟空的认识?(开放题,用意在于肯定孙悟空对天庭的反抗的意识、斗争的精神和对君权的藐视) 任务2:在明清之际出现了一些“孙悟空”一样反抗正统礼教的思想家。请自主阅读教材P14-18和图册P26,完成表格。
在学生自主完成的基础上,师生互动归纳完成。在此过程中,重点介绍李贽(对正统礼教的质疑)与黄宗羲(对专制君权的质疑)。 任务3:明清时期思想上的这种“离经叛道”也表现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孙悟空就是一例,此外,老师特别向同学们介绍两位女性,她们是所作所为是否符合你对中国传统女性的认识? 出示: 1.《牡丹亭》中杜丽娘:压抑的人性的复苏,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2.《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当权的奶奶、治家的干才、舞弊的班头、营私的里手。 任务4:在明清文学作品中,还有哪些你喜欢的人物形象?谈一谈你的看法。 | 开放性,发散思维。
自主学习,独立完成表格。
学生展示、相互质疑、辩论。
谈对杜丽娘、王熙凤的认识(突破三从四德的传统女性形象)。
开放题,引导学生从熟悉的作品中去发现明清时期人们对爱情、对自由、对个性的追求。 | 肯定孙悟空的 “离经叛道”,意在借此肯定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由学生自主梳理、归纳教材上的知识点,这也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展示环节,要组织学生相互质疑与辩论。同学间的互评互判识促进思维发展的最好契机。
对开放性话题的自由发挥,既联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又激发学生思维。 | ||||||||||||||||||||
环节2:感悟明清社会风俗 | 出示:明朝《南都繁会图卷》(局部) 任务1:请你描述这幅画(或者:从画中,你看到什么景象?) 任务2:分析明朝时期商业繁荣的原因? 出示:《南都繁会图卷》(戏台) 明确:明清时期,戏曲(京剧、昆曲)得到极大发展。(不仅成为街头老百姓的重要娱乐,富商大贾还有专门的“私家戏班”。) 出示:李斗《扬州画舫录》关于私家戏班的记载。 问题1:从这段材料中,你对明清时期的社会风尚有何发现? (追求享乐,奢靡之风) 补充材料:有一个商人想在一刻之间花费万金,“门下客以金尽买金箔,载至金山塔上,向风之,顷刻而散,沿草树之间,不可复收。”(《扬州画舫录》) 出示:晚明陆楫、清代顾公燮对奢靡之风的看法。 问题2: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辩证的观点,不主张拜金主义和奢侈之风) 问题3:为什么明朝中期之后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呢? | 认真读图,从图中获取信息(感受明朝南京城的繁华,体悟商业繁荣之胜)。 任务2由学生合作学习完成(理由: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萌芽、“重农抑商”传统观念的转变、从事工商业人口增加等) 学生简单了解戏曲(京剧、昆曲)。知道戏曲在明清时期得到重大发展。 学生读材料,分析探讨。 结合教材P15资料,相互印证,体悟明清奢靡之风。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展示。总结归纳:文化专制背景下进步思想对人性解放的启蒙;工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市民阶级的壮大 | 《南都繁会图卷》描绘了明朝商业繁荣之胜,具有典型性。 读图能力的培养也是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 对明朝商业繁荣原因的分析,需要教师启发指导,不做过深入探究。 京剧和昆曲虽然是课标内容,但不宜在本课教学中展开,而应专题教学。 图文结合,相互印证。 对明朝中期之后的奢靡之风,需要将之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去辩证分析。要肯定其对于工商业发展和人性解放的推动与影响。 | ||||||||||||||||||||
巩固 提升 | 1.借助板书巩固 2.结束语:明清时期,专制王朝犹如一艘沉舟已风雨飘摇;传统的儒学思想好象一棵病树充满枯枝败叶。而当时的世界却千帆竟发,万木争春。几位进步思想家上下求索,承古萌新,试图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启蒙思想框架,但仅仅是晚风轻拂,难以形成大潮巨浪。 | 回顾课堂所学(同步练习)
感悟提升 | 肯定明清进步思潮,但要告诉学生:文化专制下的晚风轻拂,难以形成大潮巨浪 |
五、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以“孙悟空”导课,以“孙悟空”喻指明清时期突破传统儒学的进步思想家和追求自由的文学形象,这些“孙悟空”有哪些主张?表现了什么精神?明清时期的这种反传统的思潮与当时的工商业繁荣、文化专制对人性的禁锢以及奢靡享乐的社会风气是相辅相成的。以图来概括本课教学逻辑,形象生动。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明清时期的科学巨匠及其代表作品,如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宋应星与《开工天物》。
(二)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本科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明清科学家们的优良品质,知道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本科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1.设计围绕“十五化——科学化和结构化、生活化和人文化、地图化或史料化、情境化和问题化、活动化和趣味化、个别化和协作化、方法化和情感化”进行撰写
2.设计体现“依标施教、以史导论、提升学力”的课堂转型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导读】
一、预习课本,完成以下表格。
著作 类别 朝代 作者 主要类容 价值和影响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二、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材料二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 个字, 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
(2)材料二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它被誉为什么?从该作品中能否看到明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说明理由。
(3)你认为“天工”与“开物”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
(4)材料一的作品和材料二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都在坚持在野外考察生活,直到去世。记述他一生游历考察成果的 ,最早揭示了 。在世界上 。
四、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五、预习课文,请思考: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有什么特点?
① 从内容上看:
② 从价值和影响上看:
③ 从部分内容看:
【课后练习】
1、李时珍的科学名著是( )
A、《本草纲目》
B、《 医典》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2、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时(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3、请链接人物与成就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天工开物》 农业百科全书
宋应星 《农政全书》 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板书设计】:
一、世界文化名人——医圣李时珍
二、会通中西的近代实验农业开拓者——徐光启
三、其他科学巨匠
【教后反思】
第三目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课标要求
1、课程内容
(1)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长期处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列。(要点提示:《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古代中华文明的辉煌成就)
(2)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知道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相互影响的历史。(要点提示:西学东渐)
2、活动建议
(1)晚明重要科技成就可以采取知识竞赛、小组汇报等形式组织学生参与。
(2)补充晚明“西学东渐”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交流与相互影响。晚明科技的辉煌与传教士来华带来西方科学原理是相辅相成的。不但要引导学生认识有关事件发生的缘由,而且了解这种交往带给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宋应星与《天工开物》、徐霞客与《徐霞客游记》及其对古今中外的巨大影响。
2、能力目标:①能够比较分析晚明主要科学成就,从中发现晚明主要科技成就的特点。②能够结合已有知识和中外文化交流实例,分析晚明科技发展和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3、通过对本课学习,以晚明科学家为榜样,培养自己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知道明清时期的科学巨匠及其代表作品,如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宋应星与《天工开物》等。
2、难点: 领悟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科学的辉煌成就与近代科学的落后的原因。
三、教学策略
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新课 | 导入,明确课题。 在晚明时期,曾一度涌现出以李时珍为代表的一批取得重大突破的科技巨匠。他们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什么成就?体现出来哪些时代特点?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批科技群英?让我们走进晚明,去近距离感受近代前夜这些巨匠的风采。 | 明确课题,为学习做准备。 | 明确课题,直接导入,开门见山。 | ||||||||||||||||||||||||||||||
环节1:知识梳理(主要科学家及其成就) | 1、引导学生阅读,完成表格。
2、在学生展示环节,适当补充材料。 ①《本草纲目》及李约瑟评价 ②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③《天工开物》及儒莲、李约瑟评价 ④徐霞客及丁文江、李约瑟评价 | 1、阅读教材P18-20和图册P27,自主完成表格。 2、小组交流,互评互判。 3、全班展示,归纳总结。
| 关于晚晴主要科学成就,一则教材叙述较详尽,一则学习目标仅限于“知道”,所以由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完成知识梳理。在此基础上组内交流、全班展示,归纳总结。教师在启发中引导学生关注:①对学术价值的评价;②中西学习借鉴。 | ||||||||||||||||||||||||||||||
环节2:分析探讨 | 问题1:根据填写完整的《晚明主要科学家及其成就一览表》,分析归纳:这些科学成就有什么特点?
问题2:晚明时期,中国传统科学发展为什么如此璀璨?
问题3:结合图册P27《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果在世界重大科技成果中所占比例表》,小组探讨:为什么晚明之后中国科技的发展落后于世界? 补充材料:许倬云《中国古代文化的特质》:如果17世纪的中国小型科学革命能够继长增高,我想中国的科学发展可以喝欧洲齐头并进。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没有经济基础,而在于明朝的政府太专制了,清朝的政府更加专制,遂将精神的活动完全抹煞了。 | 1、完成问题1。师生共同归纳:①农工医药领域,注重实用②重视科学实验和考察 ③注重运用数理方法 ④中外借鉴,相互学习。 2、完成问题2。师生共同归纳:①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 ②传教士来华,带来了西方科学知识;③科学家的献身精神和科学追求 。 3、小组合作完成问题3,交流互动,展示完善。 | 不去分析这些科学成就的特点、辉煌的原因就无法理解所谓“群星璀璨”其实是中国传统科学的“回光返照”,我们离近代科学革命越来越远了。不去探讨这三个问题,我们就无法理解近代中国在科学上的落后。 | ||||||||||||||||||||||||||||||
巩固提升 | 1、结束语:晚明时期, 中国古代科技是自宋代以来的又一个鼎盛时期。他们的成就甚至可以与同时代的西方科学家如哥白尼、达尔文等相比。代表成就如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宋应星《天工开物》都是世界领先水平的科学巨作。 2、同步训练 | 完成同步训练 | 精选练习,当堂巩固 |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明清时期的科学巨匠及其代表作品,如李时珍与《本草纲目》、徐光启与《农政全书》、宋应星与《开工天物》。
(二)过程与方法
. 能够对本科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明清科学家们的优良品质,知道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对本科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教学思想和策略方法】:
1.设计围绕“十五化——科学化和结构化、生活化和人文化、地图化或史料化、情境化和问题化、活动化和趣味化、个别化和协作化、方法化和情感化”进行撰写
2.设计体现“依标施教、以史导论、提升学力”的课堂转型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导读】
一、预习课本,完成以下表格。
著作 类别 朝代 作者 主要类容 价值和影响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二、阅读材料,请回答:
材料一 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材料二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中“天工人其代之”及“开物成务”。天工开物这4 个字, 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
(2)材料二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它被誉为什么?从该作品中能否看到明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说明理由。
(3)你认为“天工”与“开物”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
(4)材料一的作品和材料二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
三、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都在坚持在野外考察生活,直到去世。记述他一生游历考察成果的 ,最早揭示了 。在世界上 。
六、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七、预习课文,请思考: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有什么特点?
④ 从内容上看:
⑤ 从价值和影响上看:
⑥ 从部分内容看:
【课后练习】
1、李时珍的科学名著是( )
A、《本草纲目》 B、《 医典》
C、《唐本草》 D、《伤寒杂病论》
2、如果要研究明朝的手工业生产技术,应查阅的文献时( )
A、《齐民要术》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3、请链接人物与成就
李时珍 《本草纲目》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 《天工开物》 农业百科全书
宋应星 《农政全书》 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板书设计】:
一、世界文化名人——医圣李时珍
二、会通中西的近代实验农业开拓者——徐光启
三、其他科学巨匠
【教后反思】
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二框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人文地理)上册第二框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