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山东省烟台市初三二模数学试卷答案
展开1. −2021的倒数是( )
A.2021B.−2021C.12021D.−12021
2. 2020年6月23日,中国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顺利完成全球组网.其中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2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导航定位芯片,已实现规模化应用.22纳米=0.000000022米,将0.0000000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22×10−8×10−7C.2.2×10−9D.2.2×10−8
3. 在图形:①角;②线段;③等腰三角形;④平行四边形;⑤矩形;⑥圆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是( )
A.2B.3C.4D.5
4. 如图,直线a // b,∠1=85∘,∠2=35∘,则∠3=( )
A.35∘B.50∘C.60∘D.85∘
5.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a2b33=−6a6b9B.8+2=32
C.a2+a3=a5D.a−b2=a2−b2
6. 已知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2,5,x,y,2x,11的平均数与中位数都是7,则这组数据的众数是( )
A.9B.11C.2D.5
7. 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x−a≥0,2x+1>3的解集为x>1,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a<1B.a≤1C.a>1D.a≥1
8. 若函数y=(a−1)x2−4x+2a的图象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a的值为( )
A.−1B.2C.−1或2或1D.−1或2
9. 如图,在△ABC中,点D为△ABC的内心,∠A=60∘,CD=2,BD=4.则△DBC的面积为( )
A.2B.4C.23D.43
10. 已知x1,x2是方程x2−2x−7=0的两根,则x12−x1+x2的值为( )
A.9B.7C.5D.3
11.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kx与y= −2x的图象交于A、B两点,过A作y轴的垂线,交函数y=4x的图象于点C,连接BC,则△ABC的面积为( )
A.2B.4C.6D.8
12.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BC,CD上的点,且∠EAF=45∘,AE,AF分别交BD于M,N,连接EN,EF,有以下结论:①AN=EN,②当AE=AF时,BEEC=2−2,③BE+DF=EF,④存在点E,F,使得NF>D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④
二、填空题
一次函数y=2x−1的图像经过第________象限.
在△ABC中,若∠A,∠B满足|csA−12|+(sinB−22)2=0,则∠C=________.
已知反比例函数y=4x,当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格点△ABC绕某点顺时针旋转角α(0<α<180∘)得到格点△A1B1C1,点A与点A1,点B与点B1,点C与点C1是对应点,则α=________度.
在△ABC中,AB=4,∠C=60∘,∠A>∠B,则BC的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y=x+1与y轴交于点A1,如图所示,依次作正方形OA1B1C1,正方形C1A2B2C2,正方形C2A3B3C3,正方形C3A4B4C4,⋯,点A1,A2,A3,A4,⋯在直线l上,点C1,C2,C3,C4,⋯在x轴正半轴上,则前n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先化简,再求值:x2x2−1÷(1−2xx−1−x+1),其中x满足x2+7x=0.
目前“微信”、“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利.某校九年级某数学小组在校内对“你最认可的四大新生事物”进行调查,随机调查了m人(每名学生必选一种且只能从这四种中选择一种),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
(1)根据图中信息求出m=________,n=________;
(2)请将这两个统计图补全;
(3)求“支付宝”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4)已知A,B两位同学都最认可“微信”,C同学最认可“支付宝”,D同学最认可“网购”,从这四名同学中抽取两名同学,请你通过树状图或表格,求出这两名同学最认可的新生事物不一样的概率.
如图,已知△ABC,∠BAC=90∘ .
(1)尺规作图:过点A作一条直线交BC于D,使其将△ABC分成两个相似三角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若AD=4,tan∠BAD=43,求CD的长 .
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O,交BC于点D,连接AD,过点D作⊙O的切线交AC于点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E⊥AC;
(2)如果⊙O的半径为5,cs∠DAB=45,求BF的长.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x>0的图象交于点Pn,2,与x轴交于点A−4,0,与y轴交于点C,PB⊥x轴于点B,且AC=BC.
(1)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点D为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使得四边形BCPD为菱形的一点,点E为y轴上的一动点,当DE−PE最大时,求点E的坐标.
探究活动一:
如图1,某数学兴趣小组在研究直线上点的坐标规律时,在直线AB上的三点A(1, 3)、B(2, 5)、C(4, 9),有kAB=5−32−1=2,kAC=9−34−1=2,发现kAB=kAC,兴趣小组提出猜想:若直线y=kx+b(k≠0)上任意两点坐标P(x1, y1),Q(x2, y2)(x1≠x2),则kPQ=y2−y1x2−x1是定值.通过多次验证和查阅资料得知,猜想成立,kPQ是定值,并且是直线y=kx+b(k≠0)中的k,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请你应用以上规律直接写出过S(−2, −2)、T(4, 2)两点的直线ST的斜率kST=________.
探究活动二
数学兴趣小组继续深入研究直线的“斜率”问题,得到正确结论:任意两条不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互相垂直时,这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是定值.
如图2,直线DE与直线DF垂直于点D,D(2, 2),E(1, 4),F(4, 3).请求出直线DE与直线DF的斜率之积.
综合应用
如图3,⊙M为以点M为圆心,MN的长为半径的圆,M(1, 2),N(4, 5),请结合探究活动二的结论,求出过点N的⊙M的切线的解析式.
如图,直线y=−34x+3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抛物线y=−38x2+bx+c经过A,B两点,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点P是第一象限抛物线上的点,连结OP交直线AB于点Q.设点P的横坐标为m,PQ与OQ的比值为W,求W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PQ与OQ的比值的最大值;
(3)点D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动点,连结OD,CD,设△ODC外接圆的圆心为M,当sin∠ODC的值最大时,求点M的坐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山东省烟台市初三二模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倒数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倒数的定义可知,−2021的倒数为−12021.
故选D.
2.
【答案】
D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
【解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整数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解答】
解: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将0.000000022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2×10−8.
故选D.
3.
【答案】
B
【考点】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的识别
【解析】
本题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直接得出答案。
【解答】
解:①角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②线段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④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⑤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⑥圆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
所以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个数是3个.
故选B.
4.
【答案】
B
【考点】
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
【解析】
先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求出∠4的度数,再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得∠3=∠4=50∘
【解答】
解:如图,在△ABC中,
∵∠1=85∘,∠2=35∘,
∴∠4=85∘−35∘=50∘,
∵ a//b,
∴∠3=∠4=50∘.
故选B.
5.
【答案】
B
【考点】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二次根式的加法
合并同类项
完全平方公式
【解析】
本题根据幂的乘方,二次根式的加法,合并同类项,完全平方公式可直接判断。
【解答】
解:A,−2a2b33=−8a6b9,故A错误;
B,8+2=22+2=32,故B正确;
C,a2与a3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C错误;
D,a−b2=a2−2ab+b2,故D错误.
故选B.
6.
【答案】
D
【考点】
中位数
众数
算术平均数
【解析】
根据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概念求出x,y的值,即可得到这组数据,再根据众数的概念即可求解.
【解答】
解:∵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7,
即x+y2=7,2+5+x+y+2x+116=7,即x+y=14,3x+y=24,
解得x=5,y=9,
∴ 这组数为2,5,5,9,10,11,
∴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5.
故选D.
7.
【答案】
B
【考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整数解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
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再根据不等式组的解集和已知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x−a≥0,①2x+1>3,②
由不等式①x≥a,
由不等式②x>1,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x−a≥0,2x+1>3的解集为x>1,
∴ a≤1.
故选B.
8.
【答案】
C
【考点】
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
根的判别式
【解析】
讨论:当a−1=0,即a=1,函数为一次函数,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a−1≠0时,利用判别式的意义得到△=(−4)2−4(a−1)×2a=0,然后解两个关于a的方程即可.
【解答】
解:当a−1=0,即a=1时,函数为一次函数y=−4x+2,它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当a−1≠0时,根据题意得Δ=(−4)2−4(a−1)×2a=0,解得a=−1或a=2.
综上所述,a的值为−1或2或1.
故选C.
9.
【答案】
C
【考点】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
过点B作BH⊥CD于点H.由点D为△ABC的内心,∠A=60∘,得∠BDC=120∘,则∠BDH=60∘,由BD=4,BD:CD=2:1得BH=23,CD=2,于是求出△DBC的面积.
【解答】
解:过点B作BH⊥CD交CD的延长线于点H,如图,
∵ 点D为△ABC的内心,∠A=60∘,
∴ ∠DBC+∠DCB=12(∠ABC+∠ACB)
=12(180∘−∠A),
∴∠BDC=90∘+12∠A=90∘+12×60∘=120∘,
则∠BDH=60∘,
∵BD=4,
∴ DH=2,BH=23.
∵ CD=2,
∴ △DBC的面积为:12CD⋅BH=12×2×23=23.
故选C.
10.
【答案】
A
【考点】
根与系数的关系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解析】
x1,x2是方程x2−2x−7=0的两根,可得x1−2x1−7=0,x1+x2=2,即可得出.
【解答】
解:∵x1,x2是方程x2−2x−7=0的两根,
则x12−2x1−7=0,x1+x2=2,
∴x12−x1+x2=x12−2x1+x1+x2,
=7+2=9.
故选A.
11.
【答案】
C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反比例函数系数k的几何意义
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
连接OC,根据图象先证明△AOC与△COB的面积相等,再根据题意分别计算出△AOD与△ODC的面积即可得△ABC的面积.
【解答】
解:连接OC,设AC⊥y轴交y轴为点D,如图,
则O为AB的中点,S△AOC=S△COB,
由题意得A点在y=−2x上,C点在y=4x上,
∴ S△AOD=12AD×OD=1,S△COD=12CD×OD=2,
∴ S△AOC=S△AOD+S△COD=3,
则S△ABC=S△AOC+S△COB=6.
故选C.
12.
【答案】
C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解析】
①如图1,证明△AMN∽△BME和△AMB∽△NME,可得∠NAE=∠AEN=45∘,则△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作判断;
②先证明CE=CF,假设正方形边长为1,设CE=x,则BE=1−x,表示AC的长为AO+OC可作判断;
③如图3,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证明△AEF≅△AEH(SAS),则EF=EH=BE+BH=BE+DF,可作判断;
④在△ADN中根据比较对角的大小来比较边的大小.
【解答】
解:①∵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 ∠EBM=∠ADM=∠FDN=∠ABD=45∘.
∵ ∠MAN=∠EBM=45∘,∠AMN=∠BME,
∴ △AMN∼△BME,
∴ AMBM=MNEM,
又∵ ∠AMB=∠EMN,
∴ △AMB∼△NME,
∴ ∠AEN=∠ABD=45∘
∴ ∠NAE=∠AEN=45∘,
∴ △AE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AN=EN,故①正确;
②∵ ∠ABE=∠ADF=90∘,
∴ △ABE和△ADF是直角三角形.
在Rt△ABE和Rt△ADF中,
AB=AD,AE=AF,
∴ Rt△ABE≅Rt△ADF(HL),
∴ BE=DF.
∵ BC=CD,
∴ CE=CF,
假设正方形边长为1,设CE=x,则BE=1−x,
如图2,连接AC,交EF于O,
∵ AE=AF,CE=CF,
∴ AC是EF的垂直平分线,
∴ AC⊥EF,OE=OF,
Rt△CEF中,OC=OE=12EF=22x,
在△EAF中,∠EAO=∠FAO=22.5∘=∠BAE=22.5∘,
在△ABE和△AOE中,
∵ ∠ABE=∠AOE=90∘,∠BAE=∠OAE,AE=AE,
∴ Rt△ABE≅Rt△AOE(AAS),
∴ BE=OE,
即1−x=22x,
解得,x=2−2,
∴ BEEC=1−(2−2)2−2=(2−1)(2+2)2=22,故②不正确;
③如图3,
∴ 将△ADF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得到△ABH,
则AF=AH,∠DAF=∠BAH,
∵ ∠EAF=45∘=∠DAF+∠BAE=∠HAE,
∠ABE=∠ABH=90∘,
∴ H,B,E三点共线,
在△AEF和△AEH中,
AE=AE,∠FAE=∠HAE,AF=AH,
∴ △AEF≅△AEH(SAS),
∴ EF=EH=BE+BH=BE+DF,故③正确;
④△ADN中,∠FND=∠ADN+∠NAD>45∘,
∠FDN=45∘,
∴ FN
故选C.
二、填空题
【答案】
一、三、四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解析】
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项系数大于0,则函数一定经过一,三象限,常数项−1<0,则一定与y轴负半轴相交,据此即可判断.
【解答】
解:∵ 一次函数y=2x−1中,k=2>0,b=−1<0,
∴ 一次函数y=2x−1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
故答案为:一、三、四.
【答案】
75∘
【考点】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
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解析】
首先根据绝对值与偶次幂具有非负性可知csA−12=0,sinB−22=0,然后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得到∠A、∠B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算出∠C的度数即可.
【解答】
解:∵ |csA−12|+(sinB−22)2=0,
∴ csA−12=0,sinB−22=0,
∴ csA=12,sinB=22.
∵ A∈(0,π),B∈(0,π),
∴ ∠A=60∘,∠B=45∘,
则∠C=180∘−∠A−∠B=75∘.
故答案为:75∘.
【答案】
x<0或x>2
【考点】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函数解析式个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可以得到x的取值范围,也可以画草图从图中可以更好的看出对应关系,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
解:当y=2时,x=2,函数y=4x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得:当y<2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0或x>2.
故答案为:x<0或x>2.
【答案】
90
【考点】
旋转的性质
【解析】
作CC1,AA1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可得点E是旋转中心,即∠AEA1=α=90∘.
【解答】
解:如图,连接CC1,AA1,
作CC1,AA1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连接AE,A1E,
∵ CC1,AA1的垂直平分线交于点E,
∴ 点E是旋转中心,
∵ ∠AEA1=90∘,
∴ 旋转角α=90∘.
故答案为:90.
【答案】
4
三角形三边关系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圆周角定理
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解析】
作△ABC的外接圆,求出当∠BAC=90∘时,BC是直径最加=833;当∠BAC=∠ABC时,△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C=AB=4,而∵BAC>∠ABC,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作△ABC的外接圆,如图所示:
∠BAC>∠ABC,AB=4,
当∠BAC=90∘时,BC是直径最长,
∵ ∠C=60∘,
∴ ∠ABC=30∘,BC=2AC,AB=3AC=4,
∴ AC=433,BC=833.
当∠BAC=∠ABC时,△ABC是等边三角形,
此时BC=AC=AB=4,
∵ ∠BAC>∠ABC,
∴ BC长的取值范围是:4
2 × (2n−1)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
规律型:点的坐标
【解析】
根据题意和函数图象可以求得点A1,A2,A3,A4的坐标,从而可以得到前n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本题得以解决.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
点A1的坐标为(0, 1),点A2的坐标为(1, 2),点A3的坐标为(3, 4),点A4的坐标为(7, 8),⋯,
∴ OA1=1,C1A2=2,C2A3=4,C3A4=8,⋯,
∴ 前n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是:
2(OA1+C1A2+C2A3+C3A4+⋯+Cn−1An)
=2(1+2+4+8+...+2n−1),
设S=1+2+4+8+...+2n−1,
则2S=2+4+8+...+2n−1+2n,
则2S−S=2n−1,
∴ S=2n−1,
∴ 1+2+4+8+...+2n−1=2n−1,
∴ 前n个正方形对角线长的和是:2 × (2n−1).
故答案为:2 × (2n−1).
三、解答题
【答案】
解:原式=x2(x+1)(x−1)÷[1−2xx−1−(x−1)2x−1]
=x2(x+1)(x−1)÷1−2x−(x2−2x+1)x−1
=x2(x+1)(x−1)×x−1−x2=−1x+1,
又∵ x2+7x=0,
∴ x(x+7)=0,
∴ x1=0,x2=−7,
当x=0时,原式无意义,
故当x=−7时,原式=−1−7+1=16.
【考点】
分式的化简求值
【解析】
由x满足x2+7x=0,可得到x=0或−7;先将括号内通分,合并;再将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约分化简后,在原式有意义的条件下,代入计算即可.
【解答】
解:原式=x2(x+1)(x−1)÷[1−2xx−1−(x−1)2x−1]
=x2(x+1)(x−1)÷1−2x−(x2−2x+1)x−1
=x2(x+1)(x−1)×x−1−x2=−1x+1,
又∵ x2+7x=0,
∴ x(x+7)=0,
∴ x1=0,x2=−7,
当x=0时,原式无意义,
故当x=−7时,原式=−1−7+1=16.
【答案】
100,35
(2)网购人数为100×15%=15人,微信对应的百分比为40100×100%=40%,
补全图形如下:
(3)由(1)可得支付宝占比为35%,
所以“支付宝”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5%×360∘=126∘.
(4)列表如下:
共有12种情况,这两位同学最认可的新生事物不一样的有10种,
所以这两位同学最认可的新生事物不一样的概率为1012=56.
【考点】
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解析】
(1)样本中,认可“共享单车”的有10人,占调查人数的10%,可求出调查人数,即m的值,进而求出“网购”的人数,“支付宝”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确定n的值;
(2)总人数乘以网购人数的百分比可得其人数,用微信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得其百分比即可补全两个图形;
由(1)可得支付宝占比为35%,即可得“支付宝”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
列表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从中找到这两位同学最认可的新生事物不一样的结果数,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可得
【解答】
解:(1)10÷10%=100(人),即m=100,
n%=35÷100×100%=35% ,
∴ n=35.
故答案为:100;35.
(2)网购人数为100×15%=15人,微信对应的百分比为40100×100%=40%,
补全图形如下:
(3)由(1)可得支付宝占比为35%,
所以“支付宝”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35%×360∘=126∘.
(4)列表如下:
共有12种情况,这两位同学最认可的新生事物不一样的有10种,
所以这两位同学最认可的新生事物不一样的概率为1012=56.
【答案】
解:(1)如图,AD即为所求作.
(2)∵ △ABD∽△CAD,
∴ ∠BAD=∠C .
∵ tan∠BAD=43,AD=4,
∴ BDAD=ADCD=43 .
∴ CD=3 .
【考点】
作图—复杂作图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
【解答】
解:(1)如图,AD即为所求作.
(2)∵ △ABD∽△CAD,
∴ ∠BAD=∠C .
∵ tan∠BAD=43,AD=4,
∴ BDAD=ADCD=43 .
∴ CD=3 .
【答案】
(1)证明:连接OD,
∵ AB是半圆O的直径,
∴ ∠ADB=90∘,
∵ AB=AC,
∴ ∠1=∠2,
∵ OA=OD,
∴ ∠1=∠3,
∴ ∠2=∠3 ,
∴ OD//AC,
∵ DE是⊙O的切线,
∴ OD⊥DE,
∴ DE⊥AC.
(2)解:∵ OA=5,
∴ AB=10,cs∠DAB=45,
∴ AD=8,
∵ ∠1=∠2,
∴ cs∠2=45,
∴ AE=6.4,
∵ OD//AC,
∴ △FOD∽△FAE,
∴ FO:FA=OD:AE,
即FB+5:FB+10=5:6.4,
解得:BF=907 .
【考点】
切线的性质
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
【解答】
(1)证明:连接OD,
∵ AB是半圆O的直径,
∴ ∠ADB=90∘,
∵ AB=AC,
∴ ∠1=∠2,
∵ OA=OD,
∴ ∠1=∠3,
∴ ∠2=∠3 ,
∴ OD//AC,
∵ DE是⊙O的切线,
∴ OD⊥DE,
∴ DE⊥AC.
(2)解:∵ OA=5,
∴ AB=10,cs∠DAB=45,
∴ AD=8,
∵ ∠1=∠2,
∴ cs∠2=45,
∴ AE=6.4,
∵ OD//AC,
∴ △FOD∽△FAE,
∴ FO:FA=OD:AE,
即FB+5:FB+10=5:6.4,
解得:BF=907 .
【答案】
解:(1)∵ AC=BC,
∴ OA=OB,
∵ 点A的坐标为−4,0,
∴ 点B的坐标为4,0,
∴ 点P的坐标为4,2,
将A−4,0与P4,2代入y=kx−b,得−4k+b=0,4k+b=2,
解得k=14,b=1,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4x+1,
将P4,2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m=8,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8x.
(2)如图所示,
∵ 点C0,1,B4,0,
∴ BC=42+12=17,PC=17,
以BC、PC为边构造菱形,
∵ 四边形BCPD为菱形,
∴ PB垂直且平分CD,
∵ PB⊥x轴,P4,2,
∴ 点D8,1,
连接PD交y轴于点E,点E即为所求,
设yDP=kx+b,
将D8,1,P4,2代入得:8k+b=1,4k+b=2,
解得:k=−14,b=3,
∴ yDP=−14x+3,令x=0,则y=3,
∴ E0,3.
【考点】
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解析】
(1)先根据题意得出P点坐标,再将A、P两点的坐标代入y=kx−b求出比的值,故可得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把点P4,2代入反比例函数y=mxx>0即可得出m的值,进而得出结论.
(2)根据题意确定点P、点D坐标,求直线PD解析式,求其于y轴交点即为点E.
【解答】
解:(1)∵ AC=BC,
∴ OA=OB,
∵ 点A的坐标为−4,0,
∴ 点B的坐标为4,0,
∴ 点P的坐标为4,2,
将A−4,0与P4,2代入y=kx−b,得−4k+b=0,4k+b=2,
解得k=14,b=1,则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14x+1,
将P4,2代入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m=8,
即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8x.
(2)如图所示,
∵ 点C0,1,B4,0,
∴ BC=42+12=17,PC=17,
以BC、PC为边构造菱形,
∵ 四边形BCPD为菱形,
∴ PB垂直且平分CD,
∵ PB⊥x轴,P4,2,
∴ 点D8,1,
连接PD交y轴于点E,点E即为所求,
设yDP=kx+b,
将D8,1,P4,2代入得:8k+b=1,4k+b=2,
解得:k=−14,b=3,
∴ yDP=−14x+3,令x=0,则y=3,
∴ E0,3.
【答案】
解:探究活动一:S−2,−2,T4,2,
kST=2−−24−−2=23.
探究活动二:∵ D2,2,E1,4,F4,3,
∴ kDE=4−21−2=−2,kDF=3−24−2=12,
∴ kDE×kDF=−2×12=−1,
∴任意两条不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互相垂直时,这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
综合应用:设经过点N与⊙M相切的直线为PQ,解析式为y=kPQx+b,
∵M1,2,N4,5,
∴kMN=5−24−1=1,
∵PQ为⊙M的切线,
∴PQ⊥MN,
∴kPQ×kMN=−1,
∴kPQ=−1,
∵ 直线PQ经过点N4,5,
∴ 5=−1×4+b,解得b=9,
∴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9.
【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切线的性质
【解析】
(1)直接利用公式计算即可;
(2)运用公式分别求出kDE和kDP的值,再计算kDE×kDF即可;
(3)先求直线MN的斜率kMN,根据切线性质可知PQ⊥MN,可得直线PQ的斜率kPQ,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PQ解析式.
【解答】
解:探究活动一:S−2,−2,T4,2,
kST=2−−24−−2=23.
探究活动二:∵ D2,2,E1,4,F4,3,
∴ kDE=4−21−2=−2,kDF=3−24−2=12,
∴ kDE×kDF=−2×12=−1,
∴任意两条不和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互相垂直时,这两条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1.
综合应用:设经过点N与⊙M相切的直线为PQ,解析式为y=kPQx+b,
∵M1,2,N4,5,
∴kMN=5−24−1=1,
∵PQ为⊙M的切线,
∴PQ⊥MN,
∴kPQ×kMN=−1,
∴kPQ=−1,
∵ 直线PQ经过点N4,5,
∴ 5=−1×4+b,解得b=9,
∴直线PQ的解析式为:y=−x+9.
【答案】
解:(1)在y=−34x+3中,令y=0得x=4,令x=0得y=3,
∴ A(4, 0),B(0, 3).
把A(4, 0),B(0, 3)代入y=−38x2+bx+c,得
−38×42+4b+c=0,c=3, 解得b=34,c=3.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8x2+34x+3.
(2)如图1,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AB于点E,
则△PEQ∼△OBQ,
∴ PQOQ=PEOB.
∵ PQOQ=W,OB=3,
∴ W=13PE.
∵ P(m, −38m2+34m+3),E(m, −34m+3),
则PE=(−38m2+34m+3)−(−34m+3)=−38m2+32m,
∴ W=13(−38m2+32m)=−18m2+12m=−18(m−2)2+12.
∵ 0
∴ PQ与OQ的比值的最大值为12.
(3)由抛物线y=−38x2+34x+3易求C(−2, 0),对称轴为直线x=1.
∵ △ODC的外心为点M,
∴ 点M在CO的垂直平分线上.
设CO的垂直平分线与CO交于点N,连结OM、CM、DM,如图,
则∠ODC=12∠CMO=∠OMN,MC=MO=MD.
∴ sin∠ODC=sin∠OMN=NOMO=1MO.
又∵MO=MD,
∴ 当MD取最小值时,sin∠ODC最大.
此时⊙M与直线x=1相切,MD=2.
∴MN=OM2−ON2=3.
∴ M(−1, −3).
根据对称性,另一点(−1, 3)也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1, 3)或(−1, −3).
【考点】
二次函数综合题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
【解答】
解:(1)在y=−34x+3中,令y=0得x=4,令x=0得y=3,
∴ A(4, 0),B(0, 3).
把A(4, 0),B(0, 3)代入y=−38x2+bx+c,得
−38×42+4b+c=0,c=3, 解得b=34,c=3.
∴ 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38x2+34x+3.
(2)如图1,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AB于点E,
则△PEQ∼△OBQ,
∴ PQOQ=PEOB.
∵ PQOQ=W,OB=3,
∴ W=13PE.
∵ P(m, −38m2+34m+3),E(m, −34m+3),
则PE=(−38m2+34m+3)−(−34m+3)=−38m2+32m,
∴ W=13(−38m2+32m)=−18m2+12m=−18(m−2)2+12.
∵ 0
∴ PQ与OQ的比值的最大值为12.
(3)由抛物线y=−38x2+34x+3易求C(−2, 0),对称轴为直线x=1.
∵ △ODC的外心为点M,
∴ 点M在CO的垂直平分线上.
设CO的垂直平分线与CO交于点N,连结OM,CM,DM,如图,
则∠ODC=12∠CMO=∠OMN,MC=MO=MD.
∴ sin∠ODC=sin∠OMN=NOMO=1MO.
又∵MO=MD,
∴ 当MD取最小值时,sin∠ODC最大.
此时⊙M与直线x=1相切,MD=2.
∴MN=OM2−ON2=3.
∴ M(−1, −3).
根据对称性,另一点(−1, 3)也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点M的坐标为(−1, 3)或(−1, −3).
A
B
C
D
A
−
A,B
A,C
A,D
B
A,B
−
B,C
B,D
C
A,C
B,C
−
C,D
D
A,D
B,D
C,D
−
A
B
C
D
A
−
A,B
A,C
A,D
B
A,B
−
B,C
B,D
C
A,C
B,C
−
C,D
D
A,D
B,D
C,D
−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数学试卷,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23的倒数是,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共3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