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京剧 京剧的唱腔 梅兰芳…教学设计 (2)
展开
这是一份人音版八年级下册 京剧 京剧的唱腔 梅兰芳…教学设计 (2),共6页。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建构主义理论音乐教学模式”的观点组织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对京剧“念白”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进行体味中国传统音乐韵味,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 (二)理论依据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本课将京剧的念白(京白、韵白)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了解京剧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2教学内容分析 1.本课是《梨园彩虹》的拓展内容,也是我校作为北京市京剧进入课堂试点校的校本课程内容,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一内容的学习,感受、体验“唱、念、做、打”表演形式中“念白”的艺术特点,增进对京剧的进一步了解。2.俗话说:“千斤话白四两唱”,足以说明京剧念白的重要性。本课教师运用自编的“定场白”、《金玉奴》与《失街亭》两个段子中的“念白”对“京白与韵白”进行分析。定场白-----是剧中人出场后通过打引子或唱曲牌后念定场诗,然后自报家门,说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干什么的,当什么官,再介绍剧情发展的背景。 韵白-----是由中州韵、湖广音与北京音调相结合,形成抑阳顿挫,一波三折的念法,多用于老生、青衣、武生、小生、花脸行当,能表现书生的儒雅、官僚的庄重,夫人的端庄。 京白-----是京腔京韵,北京语音的艺术化,节奏铿锵、语调跌宕、琅琅上口。文丑、武丑、花旦的常用语白,能表现丑角的诙谐幽默;小姑娘的伶牙俐齿。3.京剧《苏三起解》路途中苏三与解差韵白和京白的典型对话,学生很容易模仿,从中又能了解另一念白种类“方言白”。 方言白-----根据人物的要求使用地方语音,为全剧增添听觉特色。本课希望借此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兴趣,体会民族艺术的魅力。3学情分析 1.我校是一所镇级农村初中校,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处于较低的水平。在音乐方面的能力不强,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很少。对于京剧是我们的国剧,同学们并不陌生,但又了解的不深刻,受外来音乐及流行音乐的影响,许多同学不喜欢京剧。但自从我校作为“京剧进课堂”试点校后,学校对京剧的重视和宣传力度加大,把京剧内容作为学校校本课程,经常组织讲座、开办京剧兴趣小组、校内播放京剧唱段等,为此顺义电视台还专门进行了采访报道,学生们接触京剧的空间增大,对京剧的学习也有了较高热情。该班虽然是初中一年级学生但已经学会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是工农子弟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唱段,了解了什么是“上口字”(湖广音、中州韵),演唱时他们的情绪饱满,真有些进行角色的“劲儿”,学生们有了这样的基础,对京剧 “念白”的学习就会更感兴趣。 2.初中一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是比较感性的,教师通过有趣的“京白”问候、不同人物形象的“京白、韵白”对比引导学生通过体验、合作等方式从“念白”中了解民族文化,体会民族文化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4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课堂教学以体验为基本方式,主要过程是:导入阶段采用“问候”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自创的“开场诗”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受、领会、体验;新授课阶段采用自主体验与模仿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体验念白与教师示范表演、观看视频片段、学生模仿体验等步骤,掌握“念白”的特点;拓展延伸阶段采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教学方式,通过分组表演“念白”,教师从中进行客串,体验京剧“念白”所表现的人物形象。5技术准备 1.京剧的行头:髯口、折扇。 2.搜集7个京剧视频片段,1个京剧音频片段,用于制作演示文稿(PPT)。6前期教学状况、问题与策略 1.京剧念白的认识方面:初一(2)的学生对京剧的唱腔有了一些了解,可能对京剧念白的关注不够,缺乏通过念白对京剧人物塑造的信息支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课以8个京剧音、视频片段为素材,按照《金玉奴》等3个京白片段音响——《将相和》等2个韵白片段音响——《苏三起解》片段中京白、韵白、方言白音响的对比,使学生了解什么是京白?韵白?方言白?并通过亲身体验得以验证。2.体验方面:由于我校学生生长在农村,可能会在模仿体验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作为“导演”兼“演员”的双重身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掌握念白。7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 1.了解京剧念白相关知识在本课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体验中产生愉悦感。 2.了解民族艺术是世界艺术的瑰宝,能够接受并理解它,应该把它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实践——教师示范表演——对比分辨——体验交流的基本过程,掌握京剧念白。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京剧艺术中念白的概念、种类及特点;知道开场白、方言白。 2.能够分辨京白与韵白,会用京白和韵白表演京剧片段。8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分辨京白与韵白 (二)教学难点 运用上口字等知识引导学生初步实践韵白声腔的节奏感、韵律感。新设计 (一)导入1.学生在京剧曲牌《迎春》背景音乐中步入教室。2.教师以“京白”形式向学生问候,引出课题。师:“各位同学们你们好,我向大家问候了,今天由我来讲课,激动心情难言表,扬国粹爱瑰宝,继承发扬不可少。……”(二)了解京剧“念白”的概念、种类1.“念白”的概念 师:老师平时这样说吗?什么是京剧的“念白”?生:不是,今天老师说话拿腔拿调……。师:“念白”就是京剧中人物的道白。是我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以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常与唱腔部分互相衔接、陪衬、对比,形成戏曲中最能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体现人物思想的一种手法。2.体验京剧“念白”中的“京白”(1)教师出示课件《金玉奴》四句文字“念白”,初步探究“京白”的特点。青 春 正 二 八生 长 在 贫 家绿 窗 春 寂 静空 负 貌 如 花①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念白”②教师示范表演“京白” 提问:这段“念白”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从语气、语调、平仄,压韵——辙口上分析) 生:抑扬顿挫……③教师指导学生模仿“京白”声腔 [要求:五音(唇、齿、舌、喉、牙)、发声方法、气息上模仿] (2)播放三段视频《金玉奴》、《卖水》、《打龙袍》选段,深入探究“京白”的特点。京白的特点语 言 :北京方言(生活中通用的北京语言) 声 腔 :带舞台腔的普通话 人物身份: 一些身份低微的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物,表现出丑角的诙谐幽默;小姑娘的伶牙俐齿。 角色行当 :多用于文丑、武丑、花旦3. 播放两段视频《将相和》、《失街亭》片段,对比分析韵白的特点。 提问:两段视频中的念白与京白有哪些不同? 学生观看视频片段交流感受(1) 教师出示课件《失街亭》四句文字“韵白” 忆(昔)当年在卧龙万里 乾坤掌 握 中 扫(尽)狼烟归汉统 人 曰男儿大(英)雄 (注:加粗为上口字) (2) 师生共同回顾“上口字” 提问:“昔、尽、英”三个字的发音与普通话什么不同?①中州韵、上口字 北京语音(j、q、x)声母改为(z、c、s)做生母②湖广音四声的关系,有别于北京的普通话 (一声为一声;二声为三声;三声为四声;四声为三声)(3)教师口传心授,学生分句模仿“韵白”提问:韵白用来表现什么样的人物?在声腔、语言、角色行当上有什么特点?韵白的特点语 言: 湖广音、中州韵与北京音相结合,(但不同于北京生活语言的字音)形成抑阳顿挫,一波三折念法。 声 腔: 带有韵律性和节奏感的艺术语言,充满韵味的吟诵 人物身份 :传统戏中古代社会地位较高的、有文化的人物。 表现书生的儒雅、官僚的庄重,夫人的端庄。 角色行当: 多用于老生、青衣、武生、小生、花脸行当,(三)拓展实践 1. 学生分组表演不同角色的京白和韵白,教师客串(教师提供念白文本)。师:(带髯口,扮丑行)你们看我多大岁数了?你们别看我岁数大,我是耳不聋来眼不花,来到“李中”我的家,我看看你们都干什么呢?找找我们家小姐在哪呢?生:分组表演京剧念白(1)丫鬟:参见小姐! 小姐:罢了!丫鬟:谢了! 小姐:应我何事?(2)苏三:老伯在上,在下有礼了!解差:苏三呐,又有什么事啊?2.出示视频《苏三起解》判断京白、韵白,并补充京剧念白另一种类——方言白 (四)总结:1.学生谈学习感受 2.教师总结: 千斤话白四两唱,人们常常这样形容念白的难度,可见,念白在京剧表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唱的最高境界就是念”,只要是念白就要富于旋律感、节奏感和音乐性。京剧念白讲究抑扬顿挫,我们在生活中对待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事,也要用不同的语音,语调!今天,我们初步尝试了京剧的念白,体会到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些网站,希望有兴趣的同学能够进一步了解京剧的其它信息,我们再做进一步的交流。推荐网址: http://www.cnpoc.cn/index.asp (中国国家京剧院)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的评价分为课上和课下两个部分,课上教师询问学生收获和感受,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学生交流体会,进行总结。学生对教师的示范表演给予行为的支持和鼓励(鼓掌、叫好)。课下评价主要通过量表来完成,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互评。教师评价包括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评价。学生评价包括自评、他评和评价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对自己和他人的合作和参与情况进行评价。通过自评和他评,结合组员在上课的表现,最后由教师给出一个综合评价等级。通过这些评价表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参与活动的过程状况和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从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语言、相关知识的信息量、示范表演、课堂氛围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还可以在最后一栏进行补充,便于教师进行改进,与学生进行更好地沟通。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体验合作教学课堂 导入阶段采用“问候”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自创的“开场诗”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感受、领会、体验;活动2【讲授】体验合作教学课堂 新授课阶段采用自主体验与模仿体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体验念白与教师示范表演、观看视频片段、学生模仿体验等步骤,掌握“念白”的特点;活动3【活动】拓展与延伸 拓展延伸阶段采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教学方式,通过分组表演“念白”,教师从中进行客串,体验京剧“念白”所表现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