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音8下 3亚洲音乐 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音8下 3亚洲音乐 教案,共5页。
《亚洲音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堂课的内容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的第七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从音乐教学层面上来说,是引导学生重点聆听亚洲有关国家的民族民间音乐,按照音乐文化与风格的特点,我们将亚洲大体分为四个大的区域(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从每个区域我们又精选一至两个国家或地区中最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介绍。二、设计理念本单元内容属于“感受与鉴赏领域,企图通过《世界民族之声》亚洲部分的民族民间音乐的赏析,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意识和价值观。三、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构建本课采用分块式教学,由表及里、层层递进,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激发他们表现音乐的欲望。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专心聆听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的性的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关音乐作品的风格。(2)过程与方法本课采用情境导入法、联想欣赏法、引导表现等教学方法对有关音乐作品的情绪、风格进行简单的评价。(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不同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从而树立平等的多元化意识和价值观。五、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在音乐审美能力和感受与欣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由于学生家长对孩子的音乐教学的不够重视,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也不够,所以就造成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偏低。六、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符合教学内容、符合教师与学生实际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一直以来被教育者视为能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的课堂才会有滋味,有趣味,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充分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使课堂焕发出旺盛的活力。通过体验船工行船,山顶放牧等音乐活动情景的创设,学生用自己的肢体来体验歌曲的意境。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激趣情境、问题情境及活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启发探究式教学法:在分析日本都节五声调式时,教师经过暗示与引导,由学生自己去中国民族五声调式与日本都节五声调式的相同处与不同之处的特点,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教学法:音乐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移植”的过程,而是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环境、师生与社会共同合作共同进步的过程,没有合作就没有成功。教学中,我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主要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探究中学习,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主要评价内容,以肯定、鼓励的评价为主,体验他们创作成功的喜悦。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亚洲部分国家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学习难点:精神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八、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目的情 境 导 入1.用组织抢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①列举我国五种民族乐器②列举我国五首传统古曲③列举我国五首优秀民歌2.设置情境:组成“音乐文化交流团”赴亚洲各国交流传统音乐文化3.展示亚洲地图,确定“游览”方向。认真思考,积极抢答,进入预设情境学生在对祖国传统音乐文化自豪之余,产生对亚洲各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兴趣感 受 与 表 现东 亚 音 乐 欣 赏1.在去东亚的旅途上,播放歌曲《樱花》,让学生感受日本音乐的特点2.播放日本传统器乐曲《五木摇篮曲》3.提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这首乐曲使用的乐器与中国的哪些民族乐器相似?4.引导学生用一种中国民族乐器来演奏一首乐曲1.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踏上“旅途”2.听赏日本音乐3.交流讨论,积极回答4.充满自信的表现 学生能专心听赏音乐。感 受 与 表 现东南亚音乐欣赏1.播放印尼歌曲《鹦鹉》2.组织学生讨论印尼音乐的风格特点3.对学生的表现活动予以肯定和鼓励1.聆听印尼歌曲2.交流讨论,自由发言3.哼唱歌曲旋律4.参与民歌演唱的表现活动 学生在聆听,哼唱歌曲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感 受 与 表 现南亚音乐欣赏介绍著名的巴基斯坦歌曲《美丽的国土》并聆听。引导学生学唱歌曲。提问:能不能例几首举赞美和歌唱我们祖国的歌曲。听赏歌曲。学唱歌曲,感受其音乐风格特点。以分组比赛的方式参与歌唱的表现活动。 进一步了解亚洲各地区的音乐风格。感受与表现南亚音乐欣赏播放沙特阿拉伯舞蹈音乐《五行拉依舞曲》提供道具,鼓励学生随乐律动。播放土耳其歌曲《厄尔嘎兹》和全体学生一起随乐歌唱听赏,感受到拉伯音乐的风格并随乐律动。听觉土耳其歌曲,并随歌曲旋律轻声歌唱。 学生听赏各国音乐之后,大担、自信的参与各种表现活动。讨论与评 述引导学生就本课听赏的音乐作品谈谈它们在音乐情绪、风格、表现形式、主题等方面有什么亦同?用表格的方式展示答案。 进一步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能积极参与并较准确的给出评述。整合与拓 展请学生课后按照自己的爱好选择一个国家,收集该国的风土人情及图片,共下节课交流。 课后开展图片、资料的收集工作。 引导学生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亚洲音乐之声》教学后记 本堂课内容属于“感受与鉴赏”领域,而《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感受和鉴赏”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习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在《亚洲音乐之声》的教学中牢牢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把全部教学活动牢固地建立在‘听’的基础上。因为音乐是听的艺术,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才能适应音乐艺术的规律,从而提高同学们的感受与鉴赏能力,使音乐收到良好的效果。其次,我通过对亚洲部分民间音乐的赏析,培养学生理解、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从而树立起平等的多元文化意识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