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讲授新课,时间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语言建构与运用: 朗读课文,体验“一滴水”的奇幻旅程。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3.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丽江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感受其美丽、淳朴、厚重、和谐。4.文化传承与理解:解说游踪,提练加工、转换、改造文本信息。
古人云,地以文传,文豪的一篇文章,能让一个地方闻名遐迩,并且流传千古。醉翁亭、滕王阁、黄鹤楼、鹳雀楼……莫不如此。丽江的风景丝毫不逊色于别处,在丽江驻锡度假的文人雅士也不在少数,但丽江似乎一直没有自己的《日月潭》、《醉翁亭记》,这当然是个遗憾。但这个遗憾今天圆满了,“丽江”终于上了课本。今天让我们一起追随作家阿来的脚步,去领略丽江之美。
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做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一些相关调查。当地政府知道阿来到了丽江,邀阿来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于是阿来先生写了这篇文章,也是他对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
阿来,男,藏族,出生于四川阿坝藏区的马尔康县。毕业于马尔康师范学院,曾任成都《科幻世界》杂志主编、总编及社长。1982年开始诗歌创作,80年代中后期转向小说创作。2000年,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5届茅盾文学奖,为该奖项有史以来最年轻得奖者(41岁)及首位得奖藏族作家。
“丽江”一名,始于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置行政区丽江路。《元史·地理志》说:“路因江名。”就“丽江”地名的由来最早起源于金沙江的别称“丽水”。《云南通志》:“江名丽水,源出吐蕃界,共龙川犁牛石下,本名犁水,讹犁为丽。”金沙江源于青藏高原犁牛石,而称犁水,后因犁、丽声音相近而异写为丽水、丽江。丽江市位于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最高点为玉龙雪山主峰,属低纬暖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境内水利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为云南省重点林区、中国水电西电东送基地之一。
轻盈( ) 喧哗( )喉咙( ) 驿道( )草甸( ) 矗立( )目眩神迷( ) 闸口( )犹豫( ) 徘徊( )蘸( ) 擦拭( )
矗立 :徘徊:苍劲:五彩斑斓:目眩神迷:
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 比喻犹疑不决。
形容(树木、书法、绘画等)苍老挺拔。
指颜色非常好看,色彩相当丰富,多种颜色错杂繁多耀眼 。
眼花缭乱,心神摇荡。多形容所见情景令人惊异。
文章可以分成几部分?
第一部分(1~2):写自己是玉龙雪山的雪化成的一滴水。第二部分(3~15):具体介绍自己以一滴水的身份游览丽江的经过,重点是游览四方街。第三部分(16):写“我”奔向金沙江,作为一滴水,完成了游历丽江的行程。本文记述了作者跟随摄制组在各拉丹东游览的经历,描写了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2.标画一滴水经过丽江的路径。
1、除了空间线,还有一条看不见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句式:刚开始,我是玉龙雪山的一片雪……有一天……再次醒来……黎明时分,我跃入金沙江。
2.请你根据这两条线索,对一滴水的旅程进行解说。
明确:丽江坝,森林,田野,村庄,树,花,落水洞,黑龙潭,不同头发的人,亭台楼阁,花与树,玉龙雪山。
3.假如你是一名爱好摄影的游客,你最想拍下一滴水进入四方街之前的哪副画面?请你选择一处,读一读作者的描绘。
驿道、筑城、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这些画面可否拍到?为什么?
不可以。驿道和筑城是好几百年前水滴所经过的地方,表现的历史。全世界的人都要来丽江说的是现在,但是作为知识存在的,而非画面。
既然是一篇游记,当然要向读者介绍丽江。那么作者介绍了丽江的哪些方面的美呢?
“一滴水”将自己的所见娓娓道来,浪漫而富有童趣,全文所展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风土人情如同风景画、建筑画、民俗画,美不胜收。
欣赏“风景美”,它美在何处?
这篇散文所描画的风景——“丽江古城”作为画面的中心,再以玉龙雪山为背景,广阔的丽江坝,森林、田野、村庄,松杉,杜鹃。象山、狮子山、笔架山,果园,月亮等等,从高到低,由远到近,由白天到黑夜,景色优美。
全班自由朗读全文,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赏析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明确:“明代”意在表现四方街的历史悠久,“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说明四方街建筑的奇特。
2.看见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这句话用四个“看见”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法。第一个“看见”写出了到这里的游客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表现了游人之多,侧面描写出了古城丽江的出名;后三个“看见”从正面概述了古城丽江的景色。
3.“人们在桥上,在堤上,说着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语言里,都有那个词频频出现:丽江,丽江。”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描写方法,通过不同语言中频频出现“丽江,丽江”,从侧面写出了游人对丽江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4.“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这句话。
明确:本题运用排比效果分析法。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丽江古城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和房屋、老街等人文景观的高度融合的特点。一气呵成,使人震撼。
5.“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院子里,兰花在盛开。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运用细节描写,描绘了丽江古城民众的悠闲生活的场景,体现了丽江人民恬静平和的生活。
6.“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本题运用句子含义理解“三抓一联系”法。古城是平静、纯朴的,在古城的氛围里,人们浮躁的内心如水滴一般晶莹,即使欢笑、歌唱,内心也是沉静、安定的。
7.文章为什么写“我”的沉睡然后又醒来呢?
1. 阅读阿来的游记单篇《丽江记》、游记合集《大地的阶梯》。2. 写游记,我们也可以学习阿来,换一种手法去尝试。一滴水可以经过丽江,因为水最能彰显丽江的地貌风情,也最能让我们感悟心灵的一尘不染。如果让你给好友写一篇关于其他城市的游记,你会怎样写呢?请以某物的游踪为线索写一篇游记,题目自拟,600 字。
8.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丽江的自然风光的?结合文章内容,找出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体会描写景物的方法。
四方街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文章以“小水滴”为线索,通过“雪花——冰川——小水滴——跌入、跃出落水洞——经玉河流入四方街——经中河流经丽江古城并流出古城进入金沙江”,完成了“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历程。作者以风趣幽默的方式讲述了“小水滴”经过丽江的情形,流露出作者对丽江无限热爱的真挚情感。
1、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1)张望的时候,我被阳光溶化成了一滴水。(2)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拨的树。(3)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垫上。(4)人们在桥上,在提上,说着不同的语言。(5)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挑望远山。
(溶—融 拨—拔 垫—甸 提—堤 挑—眺)
2、下面文段中第①④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生活着一群古老的纳西族。②他们用天然的石头建房,村里沟渠遍布,随处可听见潺潺水声。③蓝天与雪山下的石头村庄交相辉映,伴着纳西古乐,村民用颇具特色的舞步抒发着简单的快乐。④相传,村里的玉湖是由土司木氏家族明代以前组织挖的人工湖,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⑤湖畔有广袤的牧场,牛群马匹自由漫步,牧人放声歌唱,好不悠闲自在。
(1)第①句修改意见:用词不当,应把“纳西族”改为“纳西族人”。(2)第④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把“明代以前”放在“由土司木氏家族”之前。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堂教学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荣誉市民,美景推荐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图片ppt课件,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字词识记,理解词语,温故知新,比较分析见独特,课文品读,时间跨度,空间转换,黑龙潭,四方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积累2分钟,写作顺序,玉龙雪山,黑龙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