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借助工具观察》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教案

    2020-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借助工具观察》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教案第1页
    2020-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借助工具观察》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教案第2页
    2020-2021年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六课《借助工具观察》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说课稿】教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上册6.借助工具观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上册6.借助工具观察教学设计,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学情,说教法和学法,教学重难点[来源,教学过程,说教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说教材
    本课主要是从学生亲自使用观察工具开始,拓展到了解生活中还用到哪些观察工具。第一个活动,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简易显微镜观察自己的指放,通过比较三种方法看到的不一样的情形,知道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而这些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这个活动中还要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和 简易显微镜。
    第二个活动,除了比较眼睛观察到的不同,还可以比较用耳朵听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有什么不同,发现听诊器听到的更清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听觉功能。
    第三个活动,认识各种观察工具。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盲杖延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助听器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学生活动手册中还列举了酒精测试仪,它延伸了人的嗅觉功能。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一个新阶段的开端,刚接触课程的学习,对网络等新媒介接受较快、依赖度高,再加上自制力刚刚在培养形成起步,对人和事物的认识正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三、说教法和学法
    从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来看,记住几个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通过学习过程,来真正激发学生的个体意识,并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做用感官直接观察和借助简单工具观察的活动,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2、通过阅读图片资料,知道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延伸了人的感官功能。
    3、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品质和对观察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来源:学|科|网Z|X|X|K]
    【教学重点】:知道使用简单工具可以可以观察到事物的更多细节。
    【教学难点】:会正确使用放大镜等观察工具。
    【教学准备】
    (1)放大镜两个、简易显微镜两个。
    (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
    六、教学过程
    (一)、观察指纹及布料,学习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3组图片让学生找出每组图片的不同,最后一组“找不同”肉眼看不到不同之处,从而引入“借助工具观察”。
    板书课题《借助工具观察》。[来源:学+科+网]
    1、师:我们来一起观察左手的大拇指指纹,边观察边记录指纹的样子。
    (1)说一说,你看到的指纹是什么样子的?(生答)
    (2)师:指纹那么细,我们有什么办法看得更清楚呢?
    (3)师:谁知道怎样使用放大镜?(生答并演示,教师演示提醒学生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来回移动放大镜,直到看清楚物体。)
    2、小组长领取观察工具——放大镜,开始观察并记录。
    3、收拾器材。
    4、使用放大镜,你看到的大拇指指纹是什么样的?
    5、小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借助放大镜观察发现,指纹一般分为这三种,其中像圆圈一样,叫斗形纹。一边开口的,叫做箕形纹,像弓一样的,叫做弓形纹。
    6、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大拇指是什么指纹。
    7、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发现直接观察和用放大镜比有什么不同吗?
    8、有没有一种工具让我们看得更清楚呢?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观察指纹的活动,激发学生使 用工具观察的兴趣。
    在学生体验了观 察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看得更清楚之后,本活动使 学生继续体验工具还可以帮助人们听得更真切。
    (二)、用耳朵直接听和借助听诊器听诊听心跳声,发现利用观察工具可以获得更多信息
    你知道这是什么?怎样使用呢?
    9、小组内一人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大拇指一次,时间为2分钟。
    10、说一说使用显微镜观察,你又有什么发现。(课件补充)
    11、显微镜真的有那么神奇吗?我们一起再观察自己穿的外衣布料,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最后用显微镜观察。
    12、这次观察后,你又有什么感受?

    学生谈谈感受,借助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眼睛看清楚肉眼看不清的的微小的物体。观察工具太有用了,延伸了眼睛的视觉功能……。
    13、想一想,如果到野外观察,除了放大镜、显微镜外,还可以带哪些工具帮助观察。(课件望远镜)
    1、野外游玩时,如果生病了,我们必须看医生,(图片)看这张图片,这个医生在干什么?如果不同听诊器,能听到声音吗?两人合作,试一试先用耳朵直接听心跳,再用听诊器听心跳的声音。注意心脏在身体胸部左侧偏下一点
    教师提问心脏的位置,学生回答。
    教师示范操作,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分组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用耳朵直接听和用听诊器听你觉得有什么不样)
    3、小结:利用听诊器后,可以更清楚地帮助我们听到心跳的声音。延伸了耳朵的功能。
    想一想有听力障碍的人,怎样才能听得更清楚呢。
    引导学生说出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的方法。教师 规范放大镜和简易显微镜的使用 方法。
    观察过程中,不过分追求细节,而是侧重于体验 用观察工具能让我们看得更清楚。
    拓展训练,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教师示范与学生自主探讨相结合,便于学生实践。
    (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来源:学+科+网]
    1、提问:除了刚才我们利用的放大镜、听诊器以外,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观察工具?(例如马路上)
    2、出示图片:后视镜、盲杖、酒精测试仪……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工具的名称及用途,可以延伸我们哪种感觉器官功能。
    3、完成活动册第6页,将观察工具与感官连一连教师展示电子教材上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区别。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工具,如: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盲杖,助听器等等。这些工具让我们看的更清晰,听的声音更大,它们延伸了我们观察器官的功能。
    生活中观察工具种类很多,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工具也在不断发展,希望同学们课后去了解并能用好这些观察工具,去认识世界、了解自我。
    板书设计
    眼睛 工具 (手绘放大镜)
    《借助工具观察》板书
    耳朵 工具 (手绘助听器)
    教学反思
    本堂课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师生双本,多元发展”,教师“导”,学生“学”,放手让学生资助探索学习,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知识,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六课《借助工具观察》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用感官观 第六课《借助工具观察》,本课从学生亲自使用观察工具开始,拓展到了解生活中还用到哪些观察工具,让学生分别用肉眼、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通过比较看到不一样的情形,知道使用工具可以观察到物体更多的细节,而这些都是肉眼无法看到的。再从比较眼睛观察到的不同,还可以比较用耳朵和借助听诊器听心跳声有什么不同,发现听诊器听到的更清晰,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使用工具大大延伸了人的听觉功能,最后认识各种观察工具。望远镜、显微镜和汽车后视镜延伸了人的视觉功能,盲杖延伸了盲人的触觉功能,助听器延伸了听力障碍者的听觉功能,学生活动手册中还列举了酒精测试仪,它延伸了人的嗅觉功能。
    说学情
    当学生发现用肉眼和放大工具看到了不一样的指纹,用耳朵和借助听诊器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后,会引发对观察工具的浓厚兴趣。通过了解各种各样的观察工具,知道是越来越先进的工具提高了人类的观 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观察可以借助工具;学会使用放大镜。
    【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各种工具,知道借助工具可以帮助观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与同伴合作,并勇于交流自己的想法;愿意接触新的事物。
    四、说教法和学法
    通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个体自我的心态调适,真正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和谐统一。教师要在重视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热情。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借助工具可以帮助观察。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放大镜。
    【教具准备】
    放大镜、显微镜、永久载玻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上次的科学课,我们知道了有时候观察事物单靠一个感官是不够的,我们想要全面的认识一个事物,常常需要动用多种感官来配合。
    2.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还要跟大家分享一个观察事物的新方法——借助工具观察,它对我们观察事物会有很大的帮助哦!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板书课题)
    (二)、借助工具观察。
    1、借助放大镜观察。
    (1).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看看自己左手的大拇指,用自己的铅笔,把看到的手指上的纹路画下来。
    (2).师:同学们,你们都可以把自己的手指头的纹路看清晰吗?
    (3).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教师随机点评。
    (4).师:是的,有的同学看的不是很清晰,我们要怎么办呢?同学们想想办法。
    (5).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指导。
    (6).师:同学们,刚才有同学提到了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我们的手指纹路。同学们认识的知识面真广泛,能够想到可以借助放大镜来观察。但是你们知道怎么使用放大镜啊?
    (7).师: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手执放大镜来回移动,直到看清楚。 千万注意!不能用放大镜来对着太阳看。这样会伤害自己的眼睛。都听明白了吧!
    (8).师:现在老师把放大镜发给大家,同学们观察下自己的两只手的大拇指的纹路长的一样吗?
    (9).学生动手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大拇指纹路,教师巡视指导。
    (10).师:同学们,观察后请大家翻开《活动手册》第6面。看到你的指纹跟哪个图像,你就在那个图下面打钩。
    (11).师:今天我们用了两种方式来观察我们的手指的指纹,一种是直接用我们的眼睛观察,另一种是借助放大镜来观察。同学们你们有发现什么不同嘛?
    (12).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教师随机点评。
    (13).小结:同学们,我们对比了用眼睛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我们可以感觉到借助放大镜观察可以帮助我们观察东西看得更清楚。
    (二)借助显微镜观察。
    1.师:同学们,老师手上有一个植物的永久装片,你们能看清楚里面是什么吗?用放大镜再试试看。
    2.师:同学们,这个植物的装片,我们用眼睛看观察不了,借助放大镜也观察不了,要怎么办?
    3.学生说自己的想法,教师结合点评指导。
    4.师:同学们,这时候我们就要借助另一个工具来观察啦——显微镜。同学们,这是显微镜,它的放大倍数有1200倍。也就是它可以把物体放大1200倍。是不是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很微小的事物啊?
    5.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这里有三台显微镜,三个显微镜下分别是不同的植物装片。每个小组先观察一台显微镜,等其他小组观察完后,再进行另一台显微镜的观察。请看老师的温馨提示:
    ①显微镜在观察前是需要进行调试的,老师已经帮大家调试好了。大家不要去碰显微镜的旋钮。
    ②观察的时候要有秩序,不要争吵。
    ③先观察好的同学,静静地回到位置做好。
    6.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教师巡视指导。
    7.师:同学们,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呀?
    8.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教师随机点评。
    9.师:同学们,我们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可以观察到很微小的事物,帮助科学家们研究很多问题。同时,我们借助工具观察还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工具。比如说,我们要观察手指头的指纹,用显微镜观察是不是有点大题小用啊?
    (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
    1.师:同学们,现在请你们安静下来,大家试试看能不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啊?听不到是吧?现在老师跟大家一起听听看,借助工具,我们的心跳是什么样的?
    2.师生借助听诊器听心跳。
    3.师:同学们,你们还能举一举生活中借助工具观察的例子吗?
    4.学生说自己的发现,教师随机点评。
    5.师:同学们,我们看课件,这是天文望远镜,它可以帮助我们观察遥远的星空;这是双筒望远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远处;这是后视镜,在开车的时候可以让我们看到后面的车况;这个显微镜我们刚刚使用过,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很微小的事物;这是盲杖,盲人借助它敲打地面,可以知道路面是否有障碍物;这是助听器,可以帮助听力不好的人听到声音。
    6.师:同学们,我们借助了各种各样的工具,不仅仅在科学上,帮助科学家研究发明事物,在生活中同样是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多的便利。
    七、板书设计
    耳朵 工具 (手绘助听器)
    《借助工具观察》板书 听诊器
    眼睛 工具 (手绘放大镜)
    八、教学反思
    我认真挖掘教材资源,针对课程标准,紧紧把握住教学目标,以儿童生活为基础,大胆转变学习方式,教学中针对一年级儿童的特点,将对儿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以及学生判断能力的培养和社会知识的获得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努力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学有所获的空间。
    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我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目的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教学状况。
    在这堂课中,我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相关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上册12.轮子的故事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一年级上册12.轮子的故事教案,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法和学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说教材,说学情,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7.做个小侦探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7.做个小侦探教案,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说教材,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第三次实验,教学反思,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5.感官总动员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5.感官总动员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说学情,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说教法和学法,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