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学年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
展开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巧引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动态型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梳理
全等图形——能完全重合的图形
全等三角形——两个能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用≌表示,顶点要一一对应
| 一般三角形 | 直角三角形 |
判定 | 边角边(SAS) 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 边边边(SSS) | 两直角边对应相等 一边一锐角对应相等 斜边、直角边定理(HL) |
性质 |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其他对应元素也相等,如对应边上的高、中线、对应角平分线、面积、周长等都相等) | |
备注 | 判定三角形全等必须有一组对应边相等 |
①全等条件及性质(判定方法)
②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思路
▲证明角相等常用到的知识点有:
(1)对顶角相等;
(2)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3)已证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同位角相等;
(5)同一三角形中等边对等角;
(6)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中相等的角中;
(7)同角(或等角)的余角(或补角)相等;
在证明时需灵活应用以上知识点进行证明,证明过程中有时也会涉及一些中间量的替换以及辅助线的添加。
二、典例精讲
类型一、巧引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1) .倍长中线法
常用辅助线添加方法——倍长中线
△ABC中 方式1: 延长AD到E,
AD是BC边中线 使DE=AD,
连接BE
方式2:间接倍长
作CF⊥AD于F, 延长MD到N,
作BE⊥AD的延长线于E 使DN=MD,
连接BE 连接CD
例1、已知,如图,△ABC中,D是BC中点,DE⊥DF,试判断BE+CF与EF的大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2、已知,如图△ABC中,AB=5,AC=3,则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变式】已知:如图所示,CE、CB分别是△ABC与△ADC的中线,且∠ACB=∠ABC.求证:CD=2CE.
(2).过角平分线上一点做垂线段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1、如图,已知∠BAC=90°,AD⊥BC于点D,∠1=∠2,EF∥BC交AC于点F.试说明AE=CF.
例2、如图所示,在△ABC中,AC=BC,∠ACB=90°,D是AC上一点,且AE垂直BD的延长线于E, ,求证:BD是∠ABC的平分线.
【变式】如图,AD是的角平分线,H,G分别在AC,AB上,且HD=BD.
(1)求证:∠B与∠AHD互补;
(2)若∠B+2∠DGA=180°,请探究线段AG与线段AH、HD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利用截长(或补短)法作构造全等三角形
例1、如图,△ABC中,AB=AC,点P是三角形右外一点,且∠APB=∠ABC.
(1)如图1,若∠BAC=60°,点P恰巧在∠ABC的平分线上,PA=2,求PB的长;
(2)如图2,若∠BAC=60°,探究PA,PB,PC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如图3,若∠BAC=120°,请直接写出PA,PB,PC的数量关系.
【变式】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AB>AC,求证:AB-AC>BD-DC
(4)手拉手模型
例题1、在直线ABC的同一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
(1) △ABE≌△DBC
(2) AE=DC
(3) AE与DC的夹角为60。
(4) △AGB≌△DFB
(5) △EGB≌△CFB
(6) BH平分∠AHC
(7) GF∥AC
变式练习1、如果两个等边三角形△ABD和△BCE,连接AE与CD,证明:
(1) △ABE≌△DBC
(2) AE=DC
(3) AE与DC的夹角为60。
(4) AE与DC的交点设为H,BH平分∠AHC
(5)“K”字图、弦图、三垂图
由△ABE≌△BCD导出
BC=BE+ED=AB+CD ED=AE-CD EC=AB-CD
例1.如图,将等腰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C放在直线l上,从另两个顶点A、B分别作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D、E.
⑴找出图中的全等三角形,并加以证明;
⑵若DE=a,求梯形DABE的面积.(温馨提示:补形法)
类型二、全等三角形动态型问题
例1、在△ABC中,∠ACB=90°,AC=BC,直线经过顶点C,过A,B两点分别作的垂线AE,BF,垂足分别为E,F.
(1)如图1当直线不与底边AB相交时,求证:EF=AE+BF.
(2)将直线绕点C顺时针旋转,使与底边AB相交于点D,请你探究直线在如下位置时,EF、AE、BF之间的关系,①AD>BD;②AD=BD;③AD<BD.
【变式】
【问题情境】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是线段BG上的动点,AE⊥EF,EF交正方形外角∠DCG的平分线CF于点F.
【探究展示】
(1)如图1,若点E是BC的中点,证明:∠BAE+∠EFC=∠DCF.
(2)如图2,若点E是BC的上的任意一点(B、C除外),∠BAE+∠EFC=∠DCF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予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拓展延伸】
(3)如图3,若点E是BC延长线(C除外)上的任意一点,求证:AE=EF.
三、巩固练习
1.如图,在△ABC中,AB=AC,E、F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E=AF,BF、CE相交于点O,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点D,则图中全等三角形有( )
A.4对 B.5对 C.6对 D.7对
2.如图,在△ABC中,AB=AC,OC=OD,下列结论中:①∠A=∠B ②DE=CE,③连接DE, 则OE平分∠AOB,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3.如图,A在DE上,F在AB上,且AC=CE , ∠1=∠2=∠3, 则DE的长等于()
A.DC B. BC C. AB D.AE+AC
4.下面有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
A.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B.两边和第三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C. 有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D. 两边和第三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在△ABC中,高AD和BE所在直线相交于H点,且BH=AC,则∠ABC=_______.
6.如图,EB交AC于点M, 交FC于点D, AB交FC于点N,∠E=∠F=90°,∠B=∠C, AE=AF. 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 ③△ACN≌△ABM; ④CD=DB,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____.(填序号)
7.在△ABC中,AB=5,AC=3,AD为BC边的中线,则AD的长的取值范围是( )
A、1<<4 B、3<<5 C、2<<3 D、0<<5
8.如图,高速公路上有 A,B 两点相距 25km,C,D 为两村庄,已知 DA=10km,CB
=15km,DA⊥AB,CB⊥AB,垂足分别为点 A,B.现要在 A,B 两点间建一个服务站 E, 使得 C,D 两村庄到 E 站的距离相等,则 AE 的长是 km.
9.如图,D为在△ABC的边BC上一点,且CD=AB,∠BDA=∠BAD,AE是△ABD的中线.求证:AC=2AE.
10.如图,在凸四边形ABCD中,E为△ACD内一点,满足AC=AD,AB=AE, ∠BAE+∠BCE=90°, ∠BAC=∠EAD.求证:∠CED=90°.
11.如图,已知:AB⊥BC于B,EF⊥AC于G,DF⊥BC于D,BC=DF。猜想线段AC与EF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2、如图,BD,CE分别是△ABC的边AC和AB上的高,点P在BD的延长线上,BP=AC,点Q在CE上,CQ=AB。
求证:(1)AP=AQ;(2)AP⊥AQ
13、如图,AB=AD,BC=DE,∠1=∠2,求证:(1)AC=AE;(2)∠CAE=∠CDE
14、如图,一个含45°角的三角板HBE的两条直角边与正方形ABCD的两邻边重合,过点E作EF⊥AE交∠DCE的角平分线于点F,试探究线段AE与E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15.如图,AB=AD,AC=AE,∠BAD=∠CAE=180°. AH⊥AH于H,HA的延长线交DE于G. 求证:GD=GE.
16、如图,△ABC的边AB、AC为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连接EG,试判断△ABC与△AEG面积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7.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C和DBE按图①方式摆放,其中∠ACB=∠DEB=90°,∠A=∠D=30°,点E落在AB上,DE所在直线交AC所在直线于点F.
⑴求证:AF+EF=DE;
⑵若将图①中△DBE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α,且0°<α<60°,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变换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1)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⑶若将图①中△DBE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β,且60°<β<180°,其他条件不变,如图③你认为(1)中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写出此时AF、EF与DE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18.已知,四边形ABCD中,AB⊥AD,BC⊥CD,BA=BC,∠ABC=120°,∠MBN=60°, ∠MBN绕B点旋转,它的两边分别交AD、D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E、F.
当∠MBN绕B点旋转到AE=CF时,如图1,易证:AE+CF=EF;(不需证明)
当∠MBN绕B点旋转到AE≠CF时,如图2和图3中这两种情况下,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线段AE、CF、EF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不需证明.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2.1 全等三角形练习,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 分式综合与测试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分式的意义,分式的性质,下列运算错误的是,化简的结果是,下列分式中,计算正确的是,已知=-,则x的取值范围是,已知x-3y=0,求·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第一章 全等三角形综合与测试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如图,,,,求的度数与的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