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达标测试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殴打要钱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们出生后,父母就会到当地的派出所给我们报户口;十八岁之前,我们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成年后,我们将走上工作岗位,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紧密相连;到了一定年龄,我们又将依据相关法律退休。这些经历说明了( )。
A.成年人与法律的联系更紧密
B.儿童时期与法律无关
C.公民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D.法律对人们无能为力
2.( )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A.个人
B.家庭
C.学校
3.殴打要钱属于( )。
A.诽谤罪
B.侮辱罪
C.抢劫罪
D.敲诈勒索罪
4.小亮妈妈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这侵犯了小亮妈妈的( )。
A.平等权
B.休息权
C.物质帮助权
5.辱骂、中伤他人的行为,对应的罪名是( )。
A.寻衅滋事罪
B.敲诈勒索罪
C.侮辱罪
6.关于身体接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身体隐私部位不能被人随意触碰
B.有人侵犯我们的身体忍气吞声算了
C.要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
二.填空题(共6题,共30分)
1.少年兴则( ),少年强则( )。为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 )共同的责任。在我国,家庭、学校以及( )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都给予了许多特别关怀。( )也一直致力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邻居张叔叔出售6万元衣服给丁某,按照合同,丁某先付货款4万元,剩下的2万元半年以后付清。但半年后,丁某以各种理由拒不付款。
我帮张叔叔出的主意是: ( )。
3.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还体现在对未成年人( )的预防方面,通过对实施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及时( )、矫正,将未成年人与可能( )的环境隔离开来,以保护其健康成长。
4.2006年,修订后的《( )》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
5.看见四年级的学生在街上骑自行车上学。
我会对他说:( )。
6.199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每年的5月15日为( )日,以提高国际社会对家庭重要性的认识,促进家庭的( )、( )与(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见面时握手、拥抱的行为属于正常的身体接触。( )
2.我国现行宪法是2014年颁布的。( )
3.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护。( )
4.每年的4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 )
5.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做些违法的事情后不会受到追究。( )
6.刘文娟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吕惠娴建议他依《劳动法》 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
四.连线题(共1题,共8分)
1.连线题。
五.填表题(共1题,共8分)
1.下列情境中涉及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谁享有的?谁应该保障这些权利的行使?
●情境1:今年6岁的叶知秋成为一名小学生。
●情境2:崔鹏程在教育局局长留言板上就加强校园环境建设提出建议。
●情境3:吴丽敏家搬进了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
●情境4:李欣的妈妈是老师,每年的寒暑假享受带薪休假。
六.简答题(共5题,共29分)
1.列举:你听说或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哪些?并写出相应的应对办法。
2.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气势汹汹,国内散在病例偶有发生,正值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作为小学生我们如何做好防控?(至少列举三条防护措施。)
3.依法维权要靠证据,哪些材料可以成为证据?
4.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5.留守儿童在成长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关爱留守儿童的意义有哪些?
七.辨析题(共1题,共15分)
1.判断下列行为是否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并说出理由。
1.某电视台记者将犯故意杀人罪的两名未成年人的照片、姓名、年龄公之于世,还将其犯罪行为予以公开报道。
2.学生违反校纪班规,班主任对他们进行批评教育。
3.学生小王考试不及格,父亲一怒之下,把他打了一顿。
八.材料题(共2题,共15分)
1.案例分析。
六年某班正在上体育课,同学们在操场上锻炼得正欢,体育老师在旁边与别人聊天。突然,汪洋的眼睛被林峰的羽毛球拍打伤了。这件事该由谁负责?
2.为了了解当地未成年人成长的现状给有关部门提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合理化建议,山东省某希望小学准备成立“小记者”调查组,对当地未成年人的保护情况进行实地调查。为使活动顺利进行,学校对入选的“小记者”进行了选拔,下面是为此次选拔设计的部分问题,假如你也参加选拔,请完成以下试题:
(1)“两会”期间,假如你有机会就“未成年人的保护问题”向两会代表提问,你会提出哪些问题?
(2)你知道未成年人保护包括哪几个方面吗?
(3)请你结合平时积累,简单列举三种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九.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案例分析:12岁的小明是一名六年级男生,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由年迈的奶奶照看。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结交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朋友,经常逃学、吸烟、喝酒、迷恋网络游戏中厮杀情节。因手中没钱,参与了一起盗窃案件,被派出所查获。
(1)导致小明违法的原因有哪些?
(2)小明的不良行为给我们青少年留下了哪些深刻的教训?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B
3.C
4.B
5.C
6.B
二.填空题
1.中国兴;中国强;全社会;整个社会;国际社会
2.可以到法院起诉丁某,因为法院有权裁决公民之间的民事争议。
3.犯罪;教育;诱发犯罪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5.你还没有年满12岁,按照法律规定不能在道路上骑自行车。
6.国际;和睦;幸福;进步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连线题
1.如图:
五.填表题
1.受教育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建议监督权;全体公民;国家和社会;物质帮助权;符合条件的公民;国家和社会;休息权;劳动者;国家和劳动保障部门
六.简答题
1.我们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有:(1)给同学取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2)打骂同学。(3)向同学索要财物。(4)传播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或者威胁同学跟随命令。(6)孤立、排挤同学等。
应对方法有:(1)勇敢地向这些校园欺凌说“不”。(2)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3)将受欺凌的事实告诉家长或老师。(4)向有关国家机关寻求帮助。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病毒防范意识,少聚集少出门,从根本上阻断病毒传播途径,是同学们保护自身最有效的方法。
勤洗手 勤通风 戴口罩 讲卫生 少出门 少聚集 打喷嚏 捂口鼻
有症状 早就医 不恐慌 不传谣
3.录像、发票、合同、书信、指纹、录音、电子邮件、证人真言、微信及QQ留言等都是证据。
4.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不仅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且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民族的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5.问题:生活缺少照料、学习缺乏引导,心事无人诉说。
意义:关爱和保护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七.辨析题
1.1.是。记者公开报道此事,尤其将未成年人的隐私信息公开,侵犯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2.否。符合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班主任履行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保护其健康成长的职责。
3.是。违反了家庭保护的有关规定。不能对未成年人进行体罚,小王的父亲应该以适当的方法教育孩子。
八.材料题
1.汪洋的眼睛被林峰的羽毛球拍打伤了,林峰应该负责;事发时,体育老师与别人聊天,体育老师也应该负责。因此,这件事由林峰和体育老师共同负责。
2.(1)例如:您认为当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应着重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对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问题您是怎么看待的?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您是怎么看待的?
(2)包括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3)教师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家长让未成年子女从事繁重的体力工作;有的企业与个体老板招收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做童工等。
九.综合题
1.(1)父母在外打工,奶奶年龄较大,没有比较好的监护;结交了一些有不良习惯的社会青年,沾染了一些不良习惯;(2)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远离那些沾染了不良习惯的社会青年,做一个知法守法的青少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于校园欺凌行为,说法合理的是,下列不属于校园暴力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五单元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11 我们受特殊保护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的同学认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11 我们受特殊保护达标测试,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保护关爱未成年人,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