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1《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4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1150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度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21《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4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31150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21* 我不能失信教案设计
展开《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教学难点: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教学过程:
一、引趣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那太好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一位名人小时候的故事。(板书课题:我不能失信)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看“失信”这个词,词中的“信”字,在新华字典中有7 种解释,在“失信”这个词中是取诚实、守信用的意思,那“失信”的意思就是什么?它的反义词就是(守信)。同学们,你们找得真准。
二、自学课文,初读感知
1.学生带着自读要求读课文:
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②划记生字词,通过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词语意思。在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旁简单写下自己读书的感受。
④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词语检测。
(1)课件出示词语:
道歉 失信 扑空 解释
守信 宋耀如 宋庆龄 叠花篮
(2)小组开火车读,正音,提醒学生,“龄”读“líng”,是后鼻音,“信”读“xìn”,再全班齐读。
3 .再读课文,朗读感悟
(1)回顾同学们之前提出的问题,带着没有解决的问题默读课文,用“—”或“~”划出课文中最能表现庆龄诚实守信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并说说体会。
(3)全班交流。
重点品读、感悟以下句子:
1.填写“高兴”,品读成语
过渡:动词前面的“de”用哪个?(提土旁的“地”)教师在“盼”“留”“等”三字前板书“地”,并加括号。在“盼”的前面,请学生填写表示心情的词语。(高兴)
请学生从第1 自然段中找一个成语,这个成语看似跟心情无关,其实也能表达高兴的心情。
出示词语“风和日丽”及表现风和日丽的图片。
请学生说说成语的意思。(风,很柔和;太阳,很灿烂。真是一个好天气。天气好,人的心情也特别好。)一起高兴地读读这个成语。
2.填写“坚定”,品读词句
“留”的前面,请学生填写表示心情的词语。(坚定)
提出疑问:原本是高兴地盼着去伯伯家做客,可现在为何要坚定地留在家呢?
(出示宋庆龄说的三句话)“爸爸,我不能去了!我昨天和小珍约好了,今天她来我们家,
我教她叠花篮。”庆龄说。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不,妈妈。您说过,做人要信守诺言。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见到她时向她道歉是可以的,但我已经想起来了,就不能失信了! ”庆龄坚定地说。
自由读一读。从每句话中找出一个词语,这个词语就是宋庆龄坚定留在家的理由。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预设一:昨天就约好了,不能说变就变。
口语交际:如果你是宋庆龄,我是小珍,昨天,你是怎么跟我约好的?
预设二:什么叫扑空?(到了目的地,没有见到要找的人。)浪费了别人的时间,让对方
不愉快,所以要坚定地留在家。
预设三:什么叫诺言?(答应别人的话,不能反悔的话,就是要说到做到,说话算话。)
指导学生朗读第三句话。
追问:宋庆龄留在家的坚定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动作:把手抽回来。每句话中都有感叹号,感叹号表示语气很坚定。)
3.比较“劝说”,品读句子
过渡:其实,一开始,爸爸妈妈并不希望宋庆龄一个人留在家。(出示父母劝说女儿的话语)
“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爸爸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
“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改天再教她叠花篮,好不好?”妈妈在一旁说。请学生自己读一读,比较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
预设一:爸爸、妈妈的劝说中都提到了哪四个字?(改天再教)
预设二:爸爸、妈妈的劝说,不同的地方在哪?(妈妈说到了向小珍解释,表示歉意。)什么叫表示歉意?(向对方说对不起,请求原谅。)在课本上写写“歉”字。在劝说的语气上有什么不同?(爸爸的劝说很直接,没有商量的余地,而妈妈的劝说是在和女儿商量,
体现了对女儿的尊重,让人心里好受一些。)
预设三:你喜欢谁的劝说?请你读一读妈妈(爸爸)的劝说。
4 讨论深化,拓展延伸
(1)小组讨论:学了本文后,你都有了哪些收获?对于课文你还有疑问吗?
(2)全班交流,教师总结。
再读课题,升华情感。
(3)课堂续写小故事:如果那位伯伯知道了小庆龄的故事,他会说些什么,又会做些什么?
(4)课外搜集有关诚实守信的名言名句和名人故事,制成手抄报。
三、精读课文,感悟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说你感受到了什么?(我感受到了宋庆龄非常诚实守信。)哎呀!你说得太好了!老师也感受到了宋庆龄非常诚实守信(板书:诚实守信)。
1.请同学们拿出笔和尺子,边默读课文,边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再用直线画出来。
2.谁来把你找到的最能体现宋庆龄诚实守信的语句与同学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课件)。
学生A:“不行!不行!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宋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宋庆龄针对什么说不行呢?(去伯伯家)宋庆龄为什么说去伯伯家不行呀?(因为小珍来了会扑空的。)咱们的庆龄多么善良,多么会体贴人呀!宋庆龄连续说了两个不行,你体会到了什么?(宋庆龄态度的坚决)指导读出态度的坚决。这段话前半部分是对宋庆龄语言的描写(板书:语言描写),后半部分是对宋庆龄动作的描写。本文就是通过这样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把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品质展示出来了。本单元的习作就是写一个你熟悉的人,要想使自己写的这个人特点鲜明,大家一定要注意描写这个人的语言和动作。
学生B:“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宋庆龄,你如果选择了去伯伯家,那第二天你见到小珍时,你应该怎样跟她道歉呢?(找学生表演)听了这些解释,我想小珍是不会生气的,可是宋庆龄如果这样做了,她说的这些话是真话吗?(不是)宋庆龄没有选择说谎,没有选择道歉,她选择了留下来,选择了坚守自己的诺言,因为在宋庆龄的心中,诚实守信,言而有信,比什么都重要。让我们来一起感受宋庆龄说这段话时的诚恳与坚定,齐读这段话。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情感
1.四人小组合作,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选小组上台表演。
3.同桌评比,选出优胜者。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五、结合实际,拓展延伸
1.在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 你是怎么处理的?
2.播放影片:《信义兄弟》。
3.交流讲信用的名人名言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
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中国谚语
c.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我不能失信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交流资料,初读感知,分角色朗读,讨论深化,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三年级下册21* 我不能失信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三年级下册21* 我不能失信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遍是试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