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课后作业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们去的火车站属于公共场所,下面不是公共场所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们去的火车站属于( )公共场所。
A.文化交流
B.体育
C.交通
2.下面不是公共场所的是( )。
A.学校
B.医院
C.剧院
D.卧室
3.构建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做到文明有礼。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小明见到老师总是问好
B.小杜经常在公园里的长椅上躺着睡觉
C.小王是个大嗓门,经常不管不顾的在教室里大声喊
4.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公共设施越来越丰富。所以我们应该( )。
①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保护公共设施
②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
③随便使用,这些与我们个人无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5.下图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声中,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徐徐升起,香港回归到祖国的怀抱。这一天是( )。
A.1997年7月1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99年12月20日
6.小花与双胞胎的弟弟都刚刚小学毕业,其父母生意繁忙,于是不让小花继续上学而让她留在家中帮父母做家务,让其弟弟继续上学。小花的父母不让小花上学的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
二.填空题(共6题,共16分)
1.公共生活需要( ),公共利益需要共享。
2.随着社会的发展,居民的公共生活越来越( )。
3.在银行取款台前和安检入口处都有一道黄色的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 )。
4.做实做好( )可以传递社会正能量。
5.当外卖小哥把外卖送到你手中,你可以( )。
6.不论是( ),还是( )单位或组织,都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 )。
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为了人们的生活方便,可以随便在道路上摆摊设点。( )
2.公交车来了,大家一拥而上。( )
3.在这个雷锋已离我们远去的时代里,雷锋精神也已经过时了。( )
4.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
5.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
6.马路上不能翻越栏杆,行人要走斑马线。( )
四.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1.你准备怎样过好自己的公共生活?
2.保障公共资源,完善公共设施对人们的公共生活有什么意义?
3.当我们步行过马路时需要遵守哪些秩序?至少写出三个。
4.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公交车上,一名乘客和司机发生了争吵,原因是,那位乘客没有戴口罩上车,司机勒令其下车,乘客不满,发生争吵。你认为这名乘客做法对吗?为什么?
5.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公共秩序,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良好的秩序吗?良好的公共秩序有什么作用?
五.辨析题(共1题,共6分)
1.图中的做法正确吗?谈谈你的认识。
六.综合题(共1题,共6分)
1.自主探究。
下面是某社区计划开展“爱心义务捐赠活动”,为此,居民们提出两种法案。方案一: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己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方案二:在社区寻找一面普通的墙壁,画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大家随时随地把闲置的、干净的、没有破损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请回答,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A
4.A
5.A
6.A
二.填空题
1.共建
2.丰富多彩
3.一米线
4.公益事业
5.客气地说声谢谢
6.公民个人;社会;社会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四.简答题
1.在学校里和同学老师和睦相处,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与伙伴一起锻炼身体;适当时间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经常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等。
2.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3.(1)红灯停,绿灯行。(2)要走斑马线。(3)环顾左右车辆,确保安全再通过。
4.不对,这个乘客不戴口罩是不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在自己不注意防护的情况下,同时也加大了感染其他人的风险。我们在疫情期间还是要戴口罩,这样既保护自己的健康,又能不影响别人的健康。
5.示例:街道上的行人和车辆顺畅通行,需要公共交通秩序;公园里人们愉快地游玩,需要公共卫生秩序……。公共生活需要有良好的秩序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有秩序的公共生活会让社会环境更加舒适宜人,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五.辨析题
1.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报假警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公共秩序,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六.综合题
1.更欣赏第二种方案。因为在方案二中,体现了对送衣服的人和接收衣服的人的尊重,做到的平等和友善。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我们过马路时,需要做到,下面不是公共场所的是,不属于公共场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行为中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公共生活靠大家2 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公共场所的是,对下图漫画理解有误的是,下列不属于共享生活方式的是,下图是什么公共标志,下面关于公益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