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科版5.3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导学案
展开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二次函数表达式
一、教学目的
-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交点式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 会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并掌握一般规律;
3.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知识梳理
第一部分:
1.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填表:
二 次 函 数 | 对 称 轴 | 顶 点 | 与坐标轴交点 | |
一般式 |
|
| 与轴交与点( ) | |
顶点式 |
|
|
|
|
2.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
① ② ③
3.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实数根,则抛物线与轴交点坐标是 .
【合作探究】
一、探索归纳:
1.根据《学前准备》第3题的结果,改写下列二次函数:
① ② ③
2.求出上述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
① ② ③
坐标:
3.你发现什么?
4.归纳:
⑴若二次函数与轴交点坐标是()、(),则该函数还可以
表示为 的形式;
⑵反之若二次函数是的形式,则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是
,故我们把这种形式的二次函数关系式称为 式.
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2个交点的前提条件是 ,因此这也
是 式存在的前提条件.
练习.把下列二次函数改写成交点式,并写出它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⑴ ⑵ ⑶
与轴的交点坐标是:
与轴的交点坐标是:
第二部分:
1.二次函数的关系式可表示为三种形式 、 、 .
具体如下表:
二 次 函 数 关 系 式 | 顶 点 坐 标 | 对 称 轴 | 与 坐 标 轴 交 点 坐 标 |
一般式: |
|
| 与 轴交点坐标为 |
顶点式: |
|
|
|
交点式: |
|
| 与 轴交点坐标为 |
注意:交点式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2.已知一条抛物线的开口大小与相同但方向相反,且顶点坐标是(2,3),则该抛物
线的关系式是 .
3.已知一条抛物线是由平移得到,并且与轴的交点坐标是(-1,0)、(2,0),则该抛物线的关系式是 .
4.已知一条抛物线与的形状相同,开口方向相同,对称轴相同,且与轴的交点坐标是(0,-3),则该抛物线的关系式是 .
5.将抛物线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得到的抛物线是 .
6.将抛物线沿轴翻折后, 不变、 改变,
所得新抛物线是 .
7.将抛物线沿轴翻折后, 不变、 改变,
所得新抛物线是 .
8.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⑴ ⑵
第三部分:
1.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求的值.
一、典例精讲
第一部分:
例1.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3,0),(1,0),且函数的最值是3.
⑴求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⑵在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简图.
⑶求出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⑷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3,0),(-1,0),则对称轴是 ;
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3,0),(1,0),则对称轴是 ;
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3,0),(-1,0),则对称轴是 .
归纳: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是()、()则,对称轴是
,顶点 坐标是 .
【拓展提升】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3,1),(1,1),且函数的最值是4.
⑴求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⑵在下列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简图.
⑶求出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归纳:已知A、B是抛物线上一对对称点,且A点坐标是()、
B点坐标是()则,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是 .
【课堂检测】
- 已知一条抛物线的开口大小、方向与均相同,且与轴的交点坐标是(2,0)、(-3,0),则该抛物线的关系式是 .
2.已知一条抛物线与轴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坐标是(-1,0)、对称轴是直线,则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
3.已知一条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4,其中一个交点坐标是(0,0)、则另
一个交点坐标是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4.二次函数与轴的交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 .
5.请写出一个二次函数,它与轴的交点坐标是(-6,0)、(-3,0): .
6.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1,0),(5,0),且函数的最值是3.求出该二
次函数的关系式.(用2种方法)
解法1: 解法2:
【课外作业】
1.已知一条抛物线的开口大小、方向与均相同,且与轴的交点坐标是(-2,0)、(-3,0),则该抛物线的关系式是 .
2.已知一条抛物线的形状与相同,但开口方向相反,且与轴的交点坐标是(1,0)、
(4,0),则该抛物线的关系式是 .
3.已知一条抛物线与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3,其中一个交点坐标是(1,0)、则另
一个交点坐标是 ,该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4.二次函数与轴的交点坐标是 ,对称轴是 .
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交点坐标是(-1,0),(5,0),且函数的最值是-3.则该抛
物线开口向 ,当 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6.请写出一个开口向下、与轴的交点坐标是(1,0)、(-3,0)的二次函数关系式:
.
7.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两个交点,其中一个交点坐标是(0,0),对称轴是直线
,且函数的最值是4.
⑴求另一个交点的坐标.
⑵求出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第二部分:
例1.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请将A、B、C、D点的坐标填在图中.
请用不同方法求出该函数的关系式.
⑴选择点 的坐标,用顶点式求关系式如下:
⑵选择点 的坐标,用 式求关系式如下:
⑶选择点 的坐标,用 式求关系式如下:
思考:如何验证这些不同的关系式表示同一个函数?
归纳:求二次函数关系式的一般步骤:
⑴根据已知条件确定 的形式
①已知 用一般式;
②已知 用顶点式;
③已知 用交点式;
⑵代入其他条件得到 ;
⑶解 .
【拓展提升】
如图所示,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与A、B两点,与轴交与
C点,若AC=8,BC=6,∠ACB=90°,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课堂练习】
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2,3),且经过点(-1,7),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1,-3)、(2,-8),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3.已知抛物线的图象过点(0,0)、(12,0),最低点的纵坐标为-3,求该
抛物线的解析式.
【课后作业】
1.二次函数的顶点是(2,-1),该抛物线可设为 .
2.二次函数与轴交与点(0,-10),则 = .
3.抛物线与轴交与点(1,0)、(-3,0),则该抛物线可设为: .
4.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1,1)、(3,5),求此抛物线的关系式.
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12)、B(2,-3).
第三部分:
例1.抛物线的顶点为(-1,-8),它与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为4.求此抛物线的关系式.
例2.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是,与轴的交点纵坐标是-6,且经过顶点(2,10).
求此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拓展提升】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与A、B两点,与轴交C点,A点坐标为(-3,0)、B点坐标为(1,0),且△ABC的面积为6,求该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课堂检测】
1.抛物线与交与点A(-1,0)、B(-6,0),则线段AB= .
2.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直线,则= .
3.函数经过(-2,0)、(3,0)两点,则这个函数的关系式是= ,= .
4.已知二次函数,当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0,且它的图象在轴
上截得的线段长为4,求的值.
5.抛物线与轴只有一个交点,坐标为(-2.,0).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课后作业】
1.已知二次函数当时,的最值是6,该抛物线可设为 .
2.二次函数经过点(0,-3)、(1,0),则该函数关系式是 .
3.抛物线经过点(1,0)、(-3,0),则关系式是: .
4.抛物线在轴截得的线段长为4,且经过点(1,3),则该函数关系式是:
.
5.(江苏镇江)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C1与x轴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⑴求C1的顶点坐标;
⑵将C1向下平移若干个单位后,得抛物线C2,如果C2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3,0),求C2的函数关系式,并求C2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
⑶若的取值范围.
6.如图,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且与轴
交于点.
⑴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并判断的形状;
⑵在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且以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
形,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为 .
★⑶在此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使得以四
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直角梯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课后总结
数学九年级下册5.2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下册5.2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学案设计
苏科版5.5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5.5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学案及答案,共1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导入,知识梳理,典例精讲,巩固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苏科版九年级下册5.1 二次函数导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梳理,典型例题,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