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及答案(九科)
2022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2022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2022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雅礼中学2022届模拟试卷(一)语文 参考答案1.D(“没有涉及自然”有误,原文是“没有直接描写自然”,可知错误。A.从“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生态美学是在西方生态思想影响下的产物”“生态批评是对生态文学的理论总结”“而生态批评则是生态美学的实际应用形态”可知正确。B.从“但自然不应该是工具,自然应是有生命的自然。生态文学应该是通过人的灵魂与自然界的灵魂沟通而后达致的表达”可知正确。C.选项对应材料二第二段,文中“换言之”这个逻辑连接词体现出其前后的内容存在对应关系,即“环境”——人类中心主义,以人类利益为价值判断;“生态”——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可知正确。)2.D(从“生态小说虽然旨在……但不能止于对生态理论的照搬和套用……而应当在人与自然相冲突的文化反思中展现独特的美学追求”“在呈现思想批判的同时,怎样加强艺术表现力,或者说怎样改变生态小说有生态无小说的窘境”等句子中可推知。A.从“这里所谓的审美中介,就创作主体来说,即主体情感”可推知主体情感是审美中介中的一种,但无法推出“其文学性也能保持”,本文并没提出“情感中介”是“保持文学性”的非必要条件,相反特别强调它的必要。B.从“而且将其纳入富有意味的艺术创造机制中给予美的造型,把善进行审美对象化”可推知“各自独立”有误。C.从原文“他们要通过小说写作这种方式发出自己的批判之声”“小说进入生态领域,赋予了生态文学更多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文化内涵。生态小说能以具体的人物和人物命运,让生态成为有生命有呼吸的生态”可知,强加了因果关系。)3.D(生态文学作品“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并且“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即具有“文明批判”的特点;《归园田居》并非如此。)4.首先,提出生态小说(生态文学)的概念:“通过人的灵魂与自然界的灵魂沟通而后达致的表达”。 接着,阐述生态文学必然“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具有“文明批判”的特点。 然后,提出生态小说在表达批判性上有特殊优势;但又指出生态小说的批判性不可过度,还应有审美性。 最后,通过指出当前生态小说创作的同质化倾向,提出创作者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改变有生态无小说的窘境。(每点1分) 【解析】中间两层可以合为一层表述:阐述生态小说必然具有“文明批判”的特点并因此迅速成长;但批判不可过度,必须有审美特性。5.生态:材料一,“生态”不仅指自然界的存在状态,其整体、系统的观念还被移用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即包括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材料二,“生态”以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反对人类中心主义,能探寻和揭示造成生态灾难的社会根源。(3分) 文学:材料一,“文学”指需通过审美中介保持文学审美属性,把善进行审美对象化。材料二,“文学”指要在人与自然相冲突的文化反思中展现独特的美学追求,加强艺术表现力。(3分) 【解析】材料一的“生态”重在概念由“自然”扩大到“人文”,材料二“生态”着眼于“生态系统”的整体;两则材料都注重文学的“审美”特性,材料一侧重于善的“审美对象化”,材料二侧重于“美学追求”。表达了类似的比较区别,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6.C(“主要意味着因划船时间长而经历海难的痛苦”错。结合全篇尤其是上文来看,主要是面临挑战、经历患难之后对大家的不舍之情。)7.C(A.“呈现张弛有度的叙述节奏”错,是“紧张感”。B.“这景物的变化推动了情节发展”错,是“显示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D.“塑造了四位同圣地亚哥一样的‘硬汉’形象”错,四人形象各有个性,有恐惧,有担当,有坚持与坚强。)8.(1)(从内容和人物上)生动描写环境恶劣,突出两人划船的劳苦和意志的顽强。(2分)(2)(从情节主题上)与下文两人欣然交替工作形成呼应,体现团结互助、共渡难关的人性美。(2分) 【解析】此题考查小说中场景的作用。可从人物、环境、情节和主题等方面作答。9.(示例一)不同意。 ①从情节上,立足于生活真实,增强了故事的悲剧意味,更具震撼力。 ②从人物形象上,塑造了悲剧英雄形象,更震撼读者心灵。 ③从主题上,更能体现了四人危难中合作互助、永不放弃、不惧死亡的高贵精神。(示例二)同意。 ①从情节上,大团圆的结局让读者更能满足与喜爱。 ②从人物上,如果不死亡,更能体现人们在困难中合作互助的价值和意义——战胜死亡。 ③从主题上,更能彰显生活和生命中战胜灾难的乐观精神。(6分。每点2分。只答同意与否,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构思(人物、情节安排)与主题的认知能力。可围绕关键词“人物”“情节”“主题”,多角度挖掘情节处理的作用与主题意义。10.C(“悼公四年”为单独前置的时间状语;“帅师”与“围郑”为动作和目的关系,不宜分开;“未至”前有“围郑”的说明,无须赘述“郑”字;“郑驷弘”可理解为“郑国人驷弘”;“曰”后单独打冒号;“知”为“智”,通假字;“愎而好胜”可以理解为并列陈述的结构;“早下之,则可行也”有前后呼应的假设逻辑。)11.B(联系上文来看,此处加点的“邑”,指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也叫“采邑”“采地”“封邑”“食邑”等;后面“安邑”的“邑”才是指“城市、都城”。)12.C(是赵襄子“趁夜派人掘堤水淹”,不是“张孟谈”。)13.(1)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军队前去攻打赵氏。赵襄子于是跑到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让[率领]本郡国士兵包围了晋阳并且引水淹灌晋阳城。(关键词“帅”“走”“以”,译对各计1分,整体句意无误计1分。)(2)智伯不肯改悔,赵襄子因此憎恨智伯,最终[于是]灭亡了他。(关键词“悛”“基”“遂”,译对各计1分,整体句意无误计1分。)14.司马光认为,才华胜过德行,让自己沦为国家的乱臣贼子,引发众怒,是智伯失败的根本原因;而《左传》认为,贪得无厌、刚愎自用、怙恶不悛等是智伯失败的原因。(“才胜德”1分。“贪得无厌、刚愎自用、怙恶不悛”2分;这里讲得罪赵襄子,考虑给1分。)15.B(“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将情感具体化”错误,郑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在写景基础上抒情,即直抒胸臆。)16.郑诗以芭蕉叶的生长情状比喻相思之情,最后着一“怨”字,连结“风雨”与“秋声”,写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怨,烘托出相思的愁苦。(3分)杜诗在充分描写春笋的喜人长势之后,描述因春笋掩蔽阻隔而责怪主人不出迎的情形,着一“嗔”字,表面上写客人的嗔怪,实则表现诗人由衷的欣喜。(3分) 【解析】“诗无达诂”,具体解释“怨”“嗔”在诗中的意思很难,从字面上说,“怨”的主体是谁难以确定,“嗔”理解为主人的嗔怪也是可以的;但应能结合全诗体会到其中所传递的情思或情绪。17.(1)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每空1分)18.B(“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空前绝后”,从前没有过,今后也不会再有,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从使用对象看,应选用“空前绝后”。“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多用于文艺作品,一般不用来形容人。“震古烁今”,震动古人,显耀当世,形容事业或功绩非常伟大。“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借指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的诗文。也指男女情爱的事。这里用第一个含义。“风云变幻”,意思是像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遗风余韵”,前人遗留下来的风尚和气韵,现也用以赞美人有古人情致。根据语境,应选“遗风余韵”。)19.C(此题考查语句的连贯,注意与上文“驾一叶扁舟……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这组排比的照应。)20.D(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存在重复赘余和搭配不当的语病。①语意重复。“特别”与“酷”意思重复,改为“尤其偏爱”即可,而改为“尤其酷爱”依然重复。②结构混乱。“耐人寻味”可移至“情调和意境”之前作修饰,并删去“而”。此外“那种”的位置两可,但尽量少改。)21.(示例)①中国的传统吉祥饰物“如意” ②该项制冰技术是最环保的 ③一条巨龙蜿蜒于巍峨的山脊之上(每空2分)22.①“雪如意”不仅体现体育动感之美,而且凸显了中国元素。②“冰丝带”制冰技术不仅是环保的,而且是很先进的。③“雪游龙”防疫不仅是分区管理,而且是分层管理(实行责任分管制)。(递进句式共2分,三句内容各1分)23.【写作提示】鱼好吃,味道鲜美,自是我们餐桌上不可取代的美食。但渔业的过度捕捞势必带来资源减少甚至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更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这是基于材料中三段文字的基本思考。当然,题中“有怎样的思考和联想”,就意味着立意构思并不要面面俱到,如能指向“可持续发展”或“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从自己最熟悉最能生发的“鱼”事生发开来,有所侧重有所针对,有自主的立意有深度的思辨,则是令人欣喜的。 要特别重视思考“小鱼治水”对于“环境保护”或“生态完善”的意义和价值。题目要求为“你我的生态文明”主题征文投稿,因此要倡导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真心做好一个维护生态文明的行动者或志愿者,力求既能打动人号召人,也能启迪人说服人。【参考译文】 文本一 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便派了使臣去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伯又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也送给智伯一块有万户居民的土地;智伯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这两块地方,赵襄子不给。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前去攻打赵氏。赵襄子跑到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用国人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头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滋生,人民仍是没有背叛之意。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让人亡国。”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因为汾水可以灌魏国都城安邑,绛水也可以灌韩国都城平阳。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去见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国、魏国攻打赵国。赵国灭亡,那么接着就是韩国和魏国了。”韩康子和魏桓子说:“我们心里都知道这种情况,只是担心事情没有成功而计谋泄露,那么灾祸马上就来临了。”张孟谈说:“计谋从你们二位口中说出,只传入我的耳中,有什么妨害呢!”两人于是秘密与张孟谈订立盟约,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赵襄子派兵趁夜杀了守堤官员,放水淹智伯的军队。智伯军队为救水患而一片混乱,韩、魏军队从两侧攻打,赵襄子带兵从正面攻打,大败智伯军队,智伯被杀,又尽数诛灭智伯族人,只有辅果得以幸存。 臣光(司马光)说:智伯灭亡,是才能超过了德行。才与德不同,然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它们,统称为贤明,这就是世人看错人的原因。才能是德行的凭借,德行是才能的统帅。所以才德全部达到顶点就是“圣人”,才德全无就是“愚人”,德超过才叫作“君子”,才超过德就叫作“小人”。凡用人之道,如果得不到圣人、君子来委任,与其得到小人,不如得到愚人。自古以来,国家的乱臣,家中的败子,因为才能有余而品德不足,导致家国灭亡的很多呀,难道只有智伯吗! 文本二 悼公四年,晋国的智伯领兵包围郑国,还没有到达,郑国的驷弘说:“智伯刚愎而好胜,我们及早向他表示软弱无能,他就可以退走了。”于是就先守在南里以等候晋军。智伯攻进南里,又攻打桔帙之门。晋军将要攻打城门,智伯对赵孟说:“攻进去!”赵孟说:“主人在这里。”智伯说:“你面貌丑恶而缺乏勇气,为什么成了太子?”赵孟回答说:“因为我能够忍受耻辱,也许对赵氏宗族没有害处吧!”智伯不肯改悔,赵孟因此而憎恨智伯,最终灭了他。智伯贪婪而刚愎自用,所以反被韩、魏与赵氏合谋灭亡。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一模试题语文PDF版含答案,共13页。
这是一份2023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二模试题语文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长沙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八)语文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