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展开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1课时 5以内的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学习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树立数学意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
发展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游戏:快速抢答;
5可以分成2和( ) 1和3合成( )
( )可以分成2和2 1和( )合成2
3可以分成( )和2 4和1合成( )
二、认识加法,理解含义。
1、谈话:我们在学校里上学,不仅要学习,而且要劳动。看,一些小同学正在校园里干什么?出示例1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图意,提出问题。
2、提问:怎样表示把3个人和2个人合起来是5个人呢?(板书:3+2=5)让学生猜一猜,“+”表示什么意思?通过交流,明确是“合起来”的意思。
读算式:3加2等于5。
小结:“+”的名字叫“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算。
三、学会计算,掌握方法。
1、连续出示例2的两幅图,让学生说出图意。
2、引导学生根据图意列出加法算式。
提问:算式中的每个数代表什么意思?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3、谁知道得数多少?是怎样想的?
教师对学生合理的方法都加以肯定。
四、实际应用,深化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小动物们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纷纷把自己的宝宝带来向大家学习。你们看,谁来了?
(1)出示小鸡图,学生说图意,提问题,列算式计算。说说怎样算出来的?
(2)出示青蛙图,图3,按图1的要求完成。对算式的含义在小组中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聪明的小青蛙,看到大家在学习,自己也想学加法。回家后,列了许多加法算式,得多少呢?它正在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呢!你能帮帮他吗?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加法算式:1+1=( ),你能说出结果吗?把得数填在书上。
(2)出示:2+1=( ),1+2=( ),引导学生用3的分与合来计算结果。
4、比较:刚才我们用数图、摆小棒、想分与合的方法来计算加法,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就是今天同学们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板书课题)
五、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讲述:小白兔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好,正在准备礼物奖励大家呢!(完成想想做做的第4~第5题)。
六、课堂总结:
大家用5以内的加法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回家后,继续观察,看看还能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好吗?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6--47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初步认识减法,理解减法的含义。
2、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3、发展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学习用减法计算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理解减法的含义,理解和学会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在观察、操作实践活动中,体验问题情境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掌握5以内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演示:出示3个彩色气球,让一名学生上来,演示放走1个,手中还剩2个。
2、小朋友,你能把刚才演示的过程说一说吗?
3、提问:放走的1个是从几个里面放走的?现在他手中还剩几个?你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4、引出课题。
二、体会情境,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初步认识减法和计算方法。
出示情境图。“护花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能把两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学生说出图意:有5个同学在浇花,走掉2个后,还剩几个?
根据图意,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2=3。
指导学生认识减号及算式的读法,并让学生说说算式各部分在图中表示的意思。分小组讨论:为什么用减法计算?5—2=3是怎样算出来的?交流汇报各组的想法。
小结:刚才各组的想法棒极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个同学浇花,走掉2个,就是要从几个里面去掉几呢?从个数里“去掉”一些,应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算出得数呢?
2、“试一试”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提出问题,在书上填写算式。(学生可能列出3—2=1或3—1=2)
学生填完算式后,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的意思后填写算式。
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看算式,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
学生独立操作后,指名演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想想做做”第4题。
先分小组说说图意,根据图意提出问题,填好算式,计算出得数。
4、“想想做做”第5题。(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
四、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上了一节愉快的数学课,你能说说学会了什么吗?先跟同学说说,再跟老师说说。
教学反思:
第3课时 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更加喜爱数学。
2、发展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比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函数。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难点:
认识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一天,猴妈妈有事外出,它给三个孩子每人准备3个桃,并对它们说:“孩子们,今天妈妈有事外出,每人3个桃是为你们准备的午餐和晚餐。”小猴们一听,非常高兴。中午时,老大吃了1个,老二吃了2个,而老三呢,一口气吃了3个,小朋友们,你们猜猜,晚上它们各吃了几个桃?
二、教授新知:
1、操作学具:
讲述:同样是3个桃,三只小猴吃掉的个数不同,剩下的个数也不同。请你们用学具盒中的图片你替桃,分别演示一下三只小猴吃桃的情况。
2、教学例3:
讲述:请大家把书翻到下面写着“48”的那一页。这页书上面的两幅图告诉我们什么?把看到的告诉同桌。
指定三人说图意。并提问:要算“现在有几人”,怎样列式?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等于多少/为什么等于0?指名说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义。
3、教学例4:
交代:投影出示两盆花,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提问:谁能算出“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列出算式。
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说说为什么列成5+0,为什么等于5。
一盆开了5朵,另一盆一朵也没有开,所以
5 + 0 = 5
左边一盆开 右边一盆一朵 两盆一共
的朵数 也没有 开的朵数
4、教学“试一试”。
讲述:刚才大家算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比一比。
(出示0+3和3-0)先用小棒摆一摆,然后同桌交流,小组计论说说怎样想的,再填在课本上。
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板演。
提问:0+3为什么等于3?3-0为什么也等于3?
5、小结。
今天我们学的知识都和几有关,谁能有一句话说说这节课学会了什么?随学生回答板书课题。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讲述:刚才“老三”把桃都吃光了,晚餐什么出没有了。所以它就出去找食物。后来它发现了两棵树,就印在我们书上,看“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在你们的帮助下,小猴找到了桃,它是怎么算的?你能算出小猴现在有几个桃吗?晚餐它吃了几个?还剩几个?
学生完成书上的填空后,小组检查订正。
2、“想想做做”第2题。
先独立完成,做完后再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想想做做”第3题。
讲述:你看到了什么?把看到的说给你的同桌听,再列出算式。
4、“想想做做”第4题(口答)
讲述:根据刚才看到的,谁能把每组题整好队,按顺序说说。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关0的加、减法怎样算?
教学反思:
第4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
课本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能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加深对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课前准备:
口算卡片,教材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复习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口算卡片练习: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5+0= 4-1= 3+2= 5-4= 3-0= 3-1=
2+2= 1+2= 3-2= 0+3= 4+1= 5-2=
相机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二、基本练习
1、练习五第1题。
课件依次出示第1题的四幅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每题要说清楚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可以求什么。
图1:师:左边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你会列式吗?让学生独立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请学生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表示的意思,再说说是怎样算出来的。(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5是怎样得出来的?)
图2:右图小鸟们在干什么?你能自己列式吗?
图3、4减法同上
2、练习五第2题。
导入: 小鸡妈妈带着它的孩子出去玩,但是半路上走散了,你能帮每只小鸡找到它的家吗?
(1)课件出示第2题图,引导学生弄懂题目的意思。提问:怎样可以知道小鸡的家在哪里呢?你打算先怎样做?
让学生理解:先要算出小鸡口衔的算式的得数,再把这些算式与相应的房子连起来。
(2)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在书上连一连。
(3)集体反馈,课件进行演示。
三、综合练习:
1、练习五第3题。
(1)课件出示题目,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写出结果。
(2)比较,说说每组中上下两道算式有什么不同。左边两题你发现了什么?中间的两题呢?右边的两题呢?
第一组重点体会:一个数加0和一个数减0都得原来的数。
第二组重点体会:看清运算符号并认真计算的重要性。
第三组重点体会: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后,得数不变。
2、练习五第4题。
(1)课件出示第一幅主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中画了什么。
(2)教师示范提问:有三个小朋友在跳绳,又来了两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
学生在书上列出算式后进行交流。
(3)仿照老师的方法,根据图上画的,同桌互相说说图意,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并把算式写下来。
(4)学习第二幅主题图。可以直接让学生提问。
3、练习五第6题。
师:谁来说说怎样才能把算式写的又好看又整齐?
让学生先在书上描一描,并写出结果。再在写字本上独立写一写。时间不够,可安排作业。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5课时 得数是6、7的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52--5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和是6、7的加减算式。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加法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发展初步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初步感受简单的函数思想。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由一道加法算式的得数推想出另一道相应的加法算式的得数,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片、画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摘苹果: 1+2 2+3 2+2 3-1 5-1 4-0
5-4 3+0 3-2 4-2 4+1 0+5
2 、复习6、7的合成
夺星大战: ☆ ☆ ☆ ☆ ☆
5 1 4 3 1 6 4 2 2 5
3 、情境导入:创建“绿色校园”的活动正在我们学校积极开展。植物既能绿化我们的家园,又能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你们看,又有一群小朋友来植树了!(出示例题情境图)
二、思索探究:
1、教学例题:
1)观察情境图:谁来说说这副图的意思?
谁能根据图的意思提一个问题?指名答。
课件出示: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怎样列式呢?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5+1=6 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6是怎么算出来的? 还可以怎样列式呢?指名说。师板书: 1+5=6 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得数6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这一幅图列出了两道算式。
2)思索探究:看这两道算式,观察加号前面的数、加号后面的数和得数,你们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和想法告诉你的小伙伴?(同桌交流)
组织全班交流。
3)教师小结:求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可以把推车来的1人和排队来的5人合起来,也可以把排队来的5人和推车来的1人合起来。列出的算式可以是1+5=6,也可以是5+1=6。
4)齐读两道算式。
2、教学“试一试”。
1)师:小朋友种完树,来到菜园,看见了……,出示课件,你看明白了吗?
请小朋友同桌互相说一说。
谁愿意说给大家听听?指名学生回答。
2)谁能提出一个问题考考大家?指名说。
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辣椒可以怎样列式呢?
请小朋友打开书翻到52页的试一试,自己填一填。
3)指名学生汇报。
这样列式是什么意思呢?得数都是几?为什么得数都是7呢?
4)观察这两道算式,你又发现了什么呢?
3、小结:刚才我们看了一幅图,列了两道算式,两道算式中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了位置,得数不变。
4、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内容。(出示课题,师板书)
三、组织练习。
1、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老师摆了两组圆片,下面请小朋友把书翻到48页,看“想想做做”第1题。看着书上的图填一填。
分组汇报。
(1)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两题都等于6。
(2)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两题都等于7?
2、师:刚才小朋友看图列出了两道算式,现在老师要考考你,看着上一道算式,你能一眼看出下面的算式得数吗?
课件出示: 1+5=6 3+4=7 5+2=7 2+4=6
5+1=? 4+3=? 2+5=? 4+2=?
指名答。交流:你为什么能这么快说出得数?
四、检测完善:
1、师:小朋友们学得真不错,可是小青蛙们遇到问题。一群青蛙在练习跳伞,它们从很高的天空跳下来,如果跳到合适的池子里就安全无事,并能愉快的在池子里玩。如果跳错了池或者落在地上,就会受伤,青蛙非常担心,害怕跳错,所以停在天空中不敢跳,它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很聪明,想请你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帮它们吗?你打算怎样帮他?( “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说,请你用线在书上连一连。
汇报交流,检查情况。
2、师:真是一群助人为乐的好孩子,小蜜蜂提着一罐罐香甜的蜂蜜奖励我们来了。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你能把小蜜蜂分成两部分,并且写出不同的算式吗?同桌可以讨论一下,怎样分,就能一个不落,而且写出来的算式最多?
指名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操作课件,让学生明白是怎样有序的分,然后说算式的。
师:刚才是6只小蜜蜂,现在来了7只小熊,你能用刚才我们分的方法,分一分、说一说把这7只小熊分成两部分,可以怎样分、怎样说算式?
同桌交流,集体汇报。
3、师:小动物看我们班的小朋友真爱学习,有2只小客人想留下来和我们交朋友,一起学知识呢!
(课件出示:小狗和小松鼠,一只得数是6,一只得数是7)
老师手上有一些算式卡片,哪个小朋友爱动脑,守纪律,我就把卡片发给他上前面来找朋友。
算式是:1+6 6+1 1+5 5+1 2+4 4+2 3+3 2+5 5+2 3+4
4+3 0+6 6+0 7+0 0+7 4+1 3+2 2+3
交流:看看这些小朋友找得对吗?请手上拿着得数分别是6、7的算式卡片的小朋友在互相找找哪个小朋友和你更亲密?
师:还有哪些小朋友没有找到蜜蜂朋友,哈哈,老师也正在找呢,(出示数字卡片5)你们愿意和老师交朋友吗?
4、师:刚才小朋友很快的算出了得数是5、6、7的算式,老师整理了一下,抽取了里面的部分算式把他们分成了三组,请你仔细观察每组里加号前面的数、加号后面的数以及得数,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想想做做”第4题)
课件出示第4题。
组织汇报,你有什么发现?
师: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如果我记住了4+1=5,那么我能很快的算出4+2的得数吗?课件出示:隐去4+2的得数:那如果我知道了3+2=5 3+3=6那我能很快算出3+4的得数吗?课件出示:隐去3+4的得数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板书课题)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反思:
第6课时 6、7减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经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植树情境,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两道减法算式,掌握6、7减几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加深对减法意义的理解。
2、进一步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初步体会根据同一幅图列出的两道减法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分析判断的能力。
3、 进一步加强加减法算式书写的练习,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有关6、7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图画应用题,明确图意。
教学具准备:
口算卡片、配套光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卡片练习:开火车,教师随机出示卡片,学生读题后报出答案:
3+2= 5-1= 4+2= 3+3= 2+2= 4-2=
4+3= 2+5= 5-0= 5+1= 4+2= 3-2=
2、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看到有些小朋友们准备去植树了,现在这些小朋友已经到达了植树地点,你们看;(出示例题情境图)
二、自主探究:
1、学生观察情境图。
(1)图上有几人在植树?有几个男同学,几个女同学?教师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图上一共有6人在植树,有4个男同学,2个女同学)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小组内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
(3)小组汇报交流结果。
2、同学们已经说出了想法,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女生有几个?谁会列式?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并列算式。 6-4=2
第二个问题:男生有几个?谁会列式?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6-2=4
讨论: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一个数减掉一个数等于另一个数,减掉另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
3、试一试,让学生看图列式,并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
7-2表示什么意思?7-5呢?如果不看图,你会怎样想?
4、教学“试一试”。
(1)首先让学生看图说说图画的意思。
(2)教师引导学生说: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2个。
(3)教师媒体演示:虚线,表示去掉的意思。
(4)教学虚线的意义:同学们,这条虚线就表示去掉的意思,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
(5)将这到图画应用题完整地说一遍:一共有7个胡萝卜,去掉5个,还有几个?
(6)让学生将这到图画应用题试着说一说。
(7)列式计算,教师板书:7-5=2
这是去掉左边,如果是去掉右边呢?
(8)教师小结:同学们,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做图画应用题。图画应用题中有也有虚线:表示去掉一部分,还剩多少的意思。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课件出示依次第1题图,让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
(2)组织交流,说出填写的算式,并说说每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提示:看到这个算式,你能马上想起来另外一个算式吗?
(3)集体订正。
2、完成第2题。
独立完成后组织交流,说说每个算式你是怎样算的,(从7-6=1想7-1=6)
3、完成第3题。
(1)课件出示第3题图,提问:树上有几个家,白菜老师问小鸟应该飞回哪个家,我们可以怎样看?(指名回答)
(2)学生把小鸟与飞回的家用线连起来。
(3)反馈交流。
4、完成第4题。
(1)学生独立计算,把答案写在书上。
(2)比较每组中三个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说说得数是怎样变化的,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5、完成第5题。
(1)课件演示游戏玩法。
(2)组织学生用准备的数字卡片进行游戏。
6、完成第6题。
(1)说一说7只蜻蜓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2)你能写出几道减法算式?
(3)交流反馈。说出所有7减法几的算式。
(4)补充6-□=□。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第7课时 练习六
教学内容:
课本第56--5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计算的实际意义,体会相应减法的内在联系,提高学生应用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看图提不同的问题。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具: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得数是6、7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今天我们一起来练一练。(出示课题)
二、计算练习
1、游戏一(练习六第1题)
(1)同桌分工,找相加等于6、7的卡片,找到一组说出两个算式,同桌判断。
(2)交流,有哪些等于6的加法?看谁说的多?(鼓励有顺序地回答)
(3)等于7的加法呢?
2、游戏二(练习六第2题)
(1)选两张卡片,用大数减小数,说给同桌听。
(2)集体交流,要求有序地说。
3、计时口算(练习六第3题)
(1)计时2分钟完成。
(2)了解学生错误,及时评讲订正。
4、趣味练习:找朋友。(练习六第4题)
(1)请学生说题意。
(2)独立完成。
(3)校对。(注意上下都有两个等于7的算式)
三、综合练习
(一)看图列式
1、补充练习
○ | ○○○○ ☆☆ ∣ ☆☆☆☆☆
□+□=□ □-□=□
□+□=□ □-□=□
2、一图两式练习。(练习六第5、6题)
(1)带领学生看图,看清图上分成了哪两部分。
(2)完整地用三句话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根据题目所要求的加法
或减法来提问)
(3)把书上的算式填完整。
(4)交流。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
(5)比一比两道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3、开放练习。(练习六第7题)
(1)交流: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2)读教材所给的问题,独立列式计算。
(3)说说算式的含义。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5)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另一同学解答。
(二)推理练习(练习六第8题)
1、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一起说说第一根线上排列的物体的形状。
2、思考:你发现了什么排列规律?
3、猜猜1号盒子里的物体是什么形状,说出理由。
4、2号、3号呢?
5、独立思考第二根线上的3个盒子里是什么形状的物体,把思考的结果告诉同桌。
6、交流、说明理由。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跟大家说说吧。
教学反思:
第8课时 得数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4道算式,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联想能力。
3、初步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善于交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8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动探究,获取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孩子们,你们喜欢体育运动吗?在炎热的夏天,你们喜欢做什么运动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泳馆,看看那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投影出示游泳馆场景)
要求小组合作,看图说图意,提出教学问题并列出算式。看哪组说得多,说得好。
2、教师组织集体交流:
(1)看了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岸上有3个学生,水里有5个同学,一共有几个同学?
提问:怎么列式?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3=□和3+5=□
让学生说5+3和3+5的口算思路。
(2)得出: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教师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提出不一样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一共有8个同学,跳进水里5个(岸上有3个),岸上有几个?(水里有几个?)
并引导学生列出:8-3=□,8-5=□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相出得数。
3、提问:同样的一幅图,小朋友们列出了几道算式?看了这四道算式,你想到些什么?(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4、知识迁移:
引导学生从分类的角度看:
如:(1)男生之分
(2)戴不戴帽子
(3)用不用救生圈等
再让学生小组交流后列出几组算式。
5、“试一试”
(1)出示“兔子拔萝卜的情景图”
(2)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并独立填写算式及得数。
(3)集体订正:让学生结合图说出
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及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巧设练习,巩固发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1)看图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和得数。
(2)集体订正:每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每题的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
2、游戏实践:
游戏一:帮帮小狗熊(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8,说明:小狗熊遇到难题了,看它有多着急!你能帮帮它吗?同桌合作,摆一摆,说一说。
游戏二:旋转木马。
在旋转木马中的音乐声中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同桌互相交流。
游戏三:放鞭炮:
用卡片逐题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指名回答。如答对,发出“啪” 的声音;如答错,则发出“嗤的声音。
3.“想想做做”第6题
让学生说出图意后列式解答,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列式时的想法。
小组合作探究:根据图意你们能列出多少道算式?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快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教学反思:
第9课时 得数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第62--63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提出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知道看一幅图能写出四个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初步的比较、联想能力。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探索与讨论的基础上,正确计算和是9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解决相应的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算式的含义和认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游戏:师生对口令(9的组成)
二、探究交流:
1、出示例题图。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说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并写出算式。
(2)集体交流:看了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图中有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可以怎样算?(板书:8+1=口,1+8=口)
怎么想8加1和1加8等于几?看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想法?(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位置,得数一样。)
(3)看了这幅图,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1=口)怎样想9减1等于几?
(4)你又能提出什么问题来?怎样列式?(板书:9-8=口)怎样想9减8等于几?
(5)想一想刚才我们根据这幅图列出了几道算式? 看了这4道算式,你想到了什么?
(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6)小结:
根据同一幅图,不但可以列两道加法算式,还可以列相应的减法算式,这里的四道算式是有联系的。
2、动手操作:让学生把9个花片分成两堆,有几种方法?观察每一种分法,再想出相应的4条算式。同步交流。
3、全班交流,发表见解。
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出一种分法及相应的4条算式。(教师板书)并让学生要说出相应的得数。
4、归纳整理
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有顺序地整理出得数是9的加法算式及9减几的算式,然后让每组的学生把整理的算式在全班交流。
三、游戏体验,巩固知识。
教师说活:小茄子博士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他就想邀请你们到动物之家去走一走。
游戏一:
小茄子博士先带你们到小蜜蜂那儿去看一看,看看它那里有没有什么数学问题。
小蜜蜂的数学问题是“火眼金眼”显神威。
想想做做第1题(凑成9)
让学生说出加法算式。
游戏二:
小鱼吹着泡泡欢迎大家,它也有问题考大家。(想想做做第2题)用9减每个鱼泡泡上的数,看谁算得既对又快。
游戏三:
“乖乖做作业”(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教师把12条算式写在卡片上,让学生以口算形式抢答。
游戏四:
动物大本营(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动物大本营要举行数学竞赛了,你们愿意参加吗?让我们也来比一比吧!
□+□=9 9-□=□
比比谁说得又多又对。
四、课堂总结:
说说你们在本节课上的收获。
教学反思:
第10课时 练习七
教学内容:
课本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得数是8、9的加、减法计算。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一图四式。(幻灯片出示)
■■■■ ■■■
(1)让学生将算式说给旁边的同学听。
(2)指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幻灯片上写出算式。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1题.
(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
(2)问:小朋友,黑板上的卡片,哪两个相加可以填写这个算式呢?
□+□=8
(3) 继续练习:□+□=9 8-□=□ 9-□=□
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发表意见。
让学生自己出卡片,说算式。
2、完成第2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
3、完成第3题.
(1)出示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白菜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小蜜蜂可以拉出哪些算式?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注意不要遗漏。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5题。
(1)出示全部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的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一行得数都是8)
(2)不计算,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打“√”。
(3)交流:说说你是怎样通过比较作了选择的。(每组的两题都与第1题进行比较,进行估计)
2、完成第6题。
(1) 出示第6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有几个?要求什么?
(2) 提问:如果让你用图中的数量列算式你会吗?
让学生将自己想的结果填写到书上。 反馈交流,说说为什么用加法算?
3、完成第7题。
(1)出示第7题,观察,说说要拼成的积木有几块?
(2)下面的哪堆积木可以拼成上面的长方体?小朋友自己在书上数一数。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11课时 得数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
教学内容:
课本第66-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正确计算和是10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算式,加深认识相应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2、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具有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愿望。
3、逐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会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导入:今天,我们进行一场有趣的数学“足球”比赛。比一比,哪组“进球”个数多。
二、探究交流
1、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小朋友同时进行10的组成的接力赛。
10 10 10 10 10 10 10
8 ( )( )5 ( )4 ( )3 2( ) ( )6 ( )7
讲评:××小组全体小朋友共同努力,赢得了本场比赛的第一“球”。
2、通过“看看想想”,探讨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中一组算式的计算方法。
提问:球场一角,小朋友也在踢足球呢!仔细一看,这些小朋友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讲述: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在足球比赛中,一般是按照服装颜色的不同分成两队。这样,你能说出哪些算式?
学生口答: 6+4= 4+6= 10-6= 10-4=
提问:你们想自己算出得数吗?请把书翻到第55页,试着填一填。
讲述:任意选一题,把你的算法告诉大家。
总结:小朋友的办法真多!可以利用10的组成来算,也可以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来算等等。这些算式就是今天学习的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这类加、减法会议很多题目,你们想自己学习吗?
3、通过“玩玩想想”,探索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全部算式的计算方法。
独立操作,写算式。
学生抛10个花片,根据正面和反面情况写出多组算式。
合作小组交流算式、算法。
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让学生把写有算式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根据学生汇报用电脑辅助演示抛花片的情况,逐步得到和是10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全部算式。
激励:小朋友真行!你们通过抛花片,学会了所有和是10的加法与10减几的计算。想表扬一下自己吗?老师奖励每组一个最佳学习“球”。
学生上黑板归类并有序整理写有题组的纸片,及时记忆。
4、轻松一刻(课间操)
讲述:轻松一刻来到了,我们一起来表演“凑十”歌。
随着优美的音乐,师生共同表演。
“凑十”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三、检测完善
1、哪两张卡片上的数相加等于10?
如:师说“我出8”生答“我出2”师说“8+2=10”生答“2+8=10”。
2、10减几。
讲述:小兔子见小朋友这么聪明,也要考考大家。小兔子手中的10减去其他伞面上的任何数,请算出得数。
3、看谁说得多。
□+□=□ □-□=□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五、作业设计
1、“想想做做”第3题。
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提高题。
电脑出示图:一座小木屋前有2个男孩,1个女孩。问:如果一共有10个小朋友,那么小木屋里可能有几个女孩?
教学反思:
第12课时 求未知加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68-6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积累把一个数凑成10的经验,为将来学习进位加作准备。
3、发展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继续培养独立思考、与人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求未知加数的不同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求出未知加数。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口算卡片练习。
2、今天数学课,智慧爷爷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他带来了一个盒子。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题。
(1)媒体出示装了苹果的盒子图。
问:图中盒子里如果装满苹果,可以装几个?
已经装了几个?
还差几个?
(2)进行说明:同学们,盒子里可以装10个苹果,我们已经装了8个,还有几个没有装的。(教师边说边板书:8+( )=10)
(3)如果不是我们已经算出来了,我们就不知道还有几个没有装,所以我们把没有装的,也就是不知道的这个数用括号括起来,表示不知道的意思。
(4)这个算式就读做:8加几等于10。
(5)通过图我们知道了还有2个没有装,也就是8加2等于10。(教师在黑板上填写。)如果没有图,你该怎么想8加几等于10呢?小组讨论。
(6)学生说的只要有道理就可以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
讨论后形成如下板书:
因为10可以分成8和2,所以8+(2)=10。
8和2合成10,所以8+(2)=10。
10-8=2,所以8+(2)=10。
(7)思考:6+( )=10,小朋友可以怎么想?
发表意见,只要说的有道理。
2、延伸。
(1)把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再在黑板上写上 4+( )=10
3+( )=7 ( )+5=10 7+( )=1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第2题。
(1)看书上题目,明确要求:先画满10个图形,再填空。
(2)学生独立在书上画图形填空。指名说出每一行画了几个图形,( )里填了什么数。
2.完成第3题。
(1)谈话:信鸽在天上飞呀飞,迷失了方向,智慧爷爷要让小朋友帮个忙,用自己的办法帮信鸽把信送到邮局。
(2)学生用铅笔引路,在书上进行连线。汇报交流时,说说这样连的理由。
3.完成第4题。
(1)谈话:同学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感动了信鸽,它们把这件事告诉了小白兔。瞧,小白兔正在拨萝卜呢。(课件出示图和题目)
(2)学生独立在书上方框里填数。
(3)汇报交流。
(4)提问:观察这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本领?你对哪些内容很感兴趣?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第13课时 练习八(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并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2、在练习过程中,初步感受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10的加法与10减几。
教学难点:
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课前准备:
投影、光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一图四式。
(1) 出示第1题图,指名说说图中葫芦的个数。
(2)在书上写出四个算式,并在小组中交流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3)反馈,说说写出的算式,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算式。
(4)小结:根据一幅图,我们可以列出四个算式,其中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2题。
(1)出示第2题图,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有些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2)师:小蜜蜂各应该采哪一朵花上的花粉呢?请小朋友在书上用线连一线,帮助小蜜蜂正确采到花粉。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连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连线。
2、完成第3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三、综合练习
4、完成第4题。
(1)出示第4题。
(2)学生比较第一组数,指名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上下两题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比较算式与数的大小时,先要算出算式的得数,再比较)
(3)在书上完成其它的题目。
(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14课时 练习八(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用括线表示实际问题以及求未知加数的方法,能正确根据图的意思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感受其中蕴含的规律。
教学重点:
掌握用括线表示实际问题以及求未知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根据图的意思列出算式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看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
□+□=□ □□=□
□+□=□ □□=□
二、基本练习
完成第5题。
(1)出示第5题的算子,让学生看着算式说说:这些算式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在书上写出结果。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6题。
(1)演示第6题小兔采蘑菇的情境,让学生观察原来有几个蘑菇,采了以后蘑菇是怎样变化的。
(2)出示算式图,说说这里有几道题,分别是哪几道?
(3)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得数。
(4)汇报交流,说说每道算式的含义。
2、完成第7题。
(1)出示第7题。
(2)指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出括号里的数?(算括号里的数,加法可以用减法来算,如第1小是,可以用10-8来算出括号里的数。)
(3)在书上填空。
(4)反馈交流,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15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第72--7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
2、能有条理地表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用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图意列出算式。
课前准备: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口算卡片出示)
10-5 6+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6+4 2+6
7+3 9-7 8-2 1+7
8+2 10-4 4+6 2+8
10-6 10-3 3+7 9+1
5+5 10-2 4+5 6-0
2、算式接龙。(小组学生互相合作,每人出一道题)
甲:4+2=6;乙:6+1=7;甲:7+2=9;乙:9+1=10。
或者甲:10-2=8;乙:8-3=5;甲:5-1=4;乙:4-4=0。
3、学生汇报,说说你们组的题目和想法。
邀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表演。
讲述:第一个算式的得数正好是第二题开拓的这个数,第三体开拓的数正好是第二题的结果……像这样的几道有联系的算式写出来像什么?我们把这个游戏叫做“算式接龙”。
二、探究交流
1、教学例1。
贴出例1主题图。
讲述:星期天,小红和弟弟去郊外的奶奶家玩,看见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红的南瓜。小红想,我长这么大了,应该帮奶奶做一些家务活。于是,她找来一辆手推车,把奶奶摘下的南瓜云回家。第一次运来4个,第二次有运来2个,还剩下一个最大的没有运,奶奶一共摘下几个南瓜呢?怎样计算?(4+2=6,6+1=7,奶奶一共摘下7个南瓜。)
提问:其他组有不同的方法吗?(4+2+1=7)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你是怎样算的?
你能给这样的算式取个名吗?(连加法)
讲述:这个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们看见一个算式里有两个以上的“+”,就叫它连加。(板书课题)
2、教学例2。
讲述:这时,弟弟在大声喊:“姐姐,快来看,奶奶家还种了一些丝瓜。”出示例2主题图。
提问:你们能看着这幅图编个故事吗?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形成如下的表述:
丝瓜架上原来有8根丝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根,第二次又摘下1根,还剩几根?
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并让学生把书上的算式填写完整。
引导学生小结:8-3-1=4连续减了两次,我们把它叫做连减。
3、师生共同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新的内容?在计算的时候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在幻灯机前演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表述图意,再填写算式。
3、“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列出的算式可以不同,可以是9-2-4=3,也可以是9-2-3=4。
4、“想想做做”第4题。
让学生做在课堂作业本上。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16课时 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课本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观察、联系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发展初步的计算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教师的指导下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生活里数学问题的多样性和问题的不确定性。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情境图并交流感受,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描述图中的动作过程。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口算。
5+1+2 3+2+5
6+0+3 7+1+2
7-4-1 10-5-5
6-2-2 9-3-5
举其中一个作为例子,如:9-3-5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看图列式。
○○○○ ○○○ ○○ ○○○○ ○○○ ○○
□-□-□=□ □+□+□=□
3、多媒体演示两个情境。
乘客上车、下车无序拥挤。让学生评一评这种行为,并猜一猜车上人数增减情况。乘客上车、下车井然有序(2人下车,3人上车),让学生说一说,并想一想车上人数增减多少?猜一猜每一次上、下车人数和车上人数还有多少,我们不但要细心观察每次上、下车人数,还有根据车上原有的人数进行加减计算。
二、探究交流
1、提出问题。
多媒体演示动画短片;车上有7人,先下车2人,接着3人上车。
提问:(1)从刚才的动画片中,你看到了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
(2)你能用学具来摆一摆刚才乘车的情况吗?
(3)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动画片的意思吗?学生列式:
7-2+3=□
2、揭示课题。
质疑:这一题和我们学的连加、连减有什么不一样?
讲述:连加、连减的算式里,要么都是加号,要么都是减号,而我们今天学的算式里既有加号,又有减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减混合运算”。
3、探究算法。
提问:加减混合的算式怎样计算呢?
学生讨论后说一说计算过程:先算7-2=5,再算5+3=8,所以7-2+3=8。
三、反馈完善
1、“想想做做”第1题。引导学生说出图意,再在书上填空。
请几名学生说计算过程。
2、“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交流图意,再填空。
小结:看来,在我们的生活里,到处都有数学知识。我们可要留心观察哟!
3、“想想做做”第5题。
谈话:大森林里有猴子、野猪,还有兔子。你准备列一个怎样的算式?请在书上填空,填好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然后全班交流。
板书:8-3-1=4 2+2+3=7 3+1+4=8
4+3+2=9 9-4-3=2 9-3-2=4
4、提问:白兔跳篱笆跳累了,我们帮它摘丝瓜好吗?
多媒体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连线、交流。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17课时 练习九
教学内容:
课本第7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正确熟练的计算。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迁移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
正确熟练的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算式。
课前准备:
投影、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
5+1+2 3+2+5
6-0+3 7+1+2
7-4-1 10-5+3
6+2-2 4-3+5
二、基本练习
1、说说括号里面填写几。
8+( )=10 ( )+2=7
5+( )=8 7+( )=9
2、完成第1题。
(1)出示第1题图,问:怎样来比一比谁跳得快?
(2)同桌两人每人算一组,比一比谁算得快。
(3)交换进行练习。汇报交流时,说说每道题的结果。
3、完成第2题。
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运算的顺序和计算的想法。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第3题。
(1)你打算怎样比较每组两边的大小?
(2)学生先计算出每组中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确定在○里填什么符号。
(3)汇报交流,说说是怎样比较出来的。
2、完成第4题。
(1)出示题目,介绍什么是行和列。
(2)指名说出第一题第一行的连加算式,板书:1+2+3=5
3、完成第5题。
(1)学生独立在书练习写第5题的算式,并算出结果。
(2)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18课时 复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更深地体验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2、通过观察表格找规律,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算式的排列规律,逐步培养学生探索事物规律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理加、减法的含义以及10以内的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
发现和描述加减法表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
一、知识系统整理。
问: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学习了哪些知识?
(10以内的加减法、一图四式、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填未知加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把10以内的加减法、一图四式、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实际问题一起来复习一下。
二、查漏补缺训练。
1、教科书第77页第一题:
问:树上有几只鸽子,旁边有几只鸽子?
一共有几只鸽子?用什么方法做?
请同学们列出两道加法算式,然后指名回答。
问:列减法算式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找对总数)
问:这里的总数是谁?所以两道减法算式都用什么放在减号的前面?
请同学们列出两道减法算式,然后指名回答。
小结:把左右两边合起做到的是什么?(一共的)用一共的去掉左边的,就能得到什么?(右边的)用一共的去掉右边的就能得到什么?(左边的)
2、教科书第77页第二题:
问:知道什么?要问什么?怎样列式?
小结:求一共有多少,我们用(加法)计算,求一部分我们用(减法)计算。
补充:
▲▲▲
9个
▲▲▲
?个
比较这两道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再次强调求一共用加法,把左边的和右边的合起来就是一共的,求一部分用减法,用总数去掉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
三、综合运用提升。
1、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附后)
问:竖着看有什么规律?你会把第三竖行填出来吗?
横着看有什么规律?你会把最后第二竖行填出来吗?斜着看呢?
你能从中找出得数是7的算式吗?得数是9的算式呢?得数是10的算式呢?
教师任意指其中的一道,比比谁算得快。
2、出示不完的减法表:(附后)
3、照样子,将表格填写完整。
3 | 4 | 2 | 9 | 7 | 5 | 4 | 8 | 3 |
6 | 4 | 7 | 0 | 1 | 4 | 3 | 1 | 5 |
9 |
|
|
|
|
|
|
|
|
7 | 6 | 8 | 7 | 8 | 6 | 8 | 8 | 8 |
2 | 1 | 2 | 4 | 5 | 4 | 3 | 6 | 3 |
5 |
|
|
|
|
|
|
|
|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附:
不完整的加法表:
1+1 |
|
|
|
|
|
|
|
|
2+1 | 1+2 |
|
|
|
|
|
|
|
3+1 | 2+2 |
|
|
|
|
|
|
|
4+1 | 3+2 |
| 1+4 |
|
|
|
|
|
5+1 | 4+2 |
| 2+4 | 1+5 |
|
|
|
|
6+1 | 5+2 |
| 3+4 | 2+5 | 1+6 |
|
|
|
7+1 | 6+2 |
| 4+4 | 3+5 | 2+6 | 1+7 |
|
|
|
|
|
|
|
|
|
|
|
9+1 | 8+2 |
| 6+4 | 5+5 | 4+6 | 3+7 | 2+8 | 1+9 |
出示不完的减法表:(附后)
2-1 |
|
|
|
|
|
|
|
|
3-1 | 3-2 |
|
|
|
|
|
|
|
4-1 | 4-2 | 4-3 |
|
|
|
|
|
|
5-1 | 5-2 | 5-3 |
|
|
|
|
|
|
6-1 | 6-2 | 6-3 |
| 6-5 |
|
|
|
|
7-1 | 7-2 | 7-3 |
| 7-5 | 7-6 |
|
|
|
8-1 | 8-2 | 8-3 |
| 8-5 | 8-6 | 8-7 |
|
|
9-1 | 9-2 | 9-3 |
| 9-5 | 9-6 | 9-7 | 9-8 |
|
|
|
|
|
|
|
|
|
|
第19课时 复习(二)
教学内容:
课本第7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求未知加数与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场景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写出相应的算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含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正确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算式,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信息提问题并列算式。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信息提问题并列算式,体会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二、综合运用提升。
1、教科书第73页第7题
学生独立做,做后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教科书第73页第8题
学生独立做,做后交流,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小结:连加连减,加减混合通常是从左算到右。
3、教科书第73页第9题
教师带着领读题目,问:这道题目首先要做什么?(计算出算式的得数,再进行比较)
学生独立做,做后交流。
4、教科书第73页第10题
场景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5、教科书第73页第11题
你能根据小鸟、小狗和青蛙的活动情况,列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吗?
你能说说你的式子是什么意思吗?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反思:
第20课时 丰收的果园
教学内容:
课本第80--81页。
教学目标:
通过实际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体会日常生产、生活里存在着数学问题,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同时复习已经学习的数和计算,以及方位等有关内容。
教学重点: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光盘、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水果都成熟了,小动物们来到果园里参加劳动。(出示主题图)
1、谈话引入
师:仔细听,你能听到什么?(播放“摸苹果”的歌曲)
生:秋风姑姑摸苹果。
生:秋风姑姑摸红了苹果摸黄了梨。
2、揭示课题
师:秋姑姑的本领可真大,不仅摸红了苹果,摸黄了梨,还摸熟了大象伯伯的果园,想去看看吗?我们一起去参观大象伯伯“丰收的果园”。板书课题“丰收的果园”。
二、探究交流
1、观察图。“丰收的果园”里有些什么?
2、认方位。
从中间看,梨树在哪边?谁在梨树上?谁在梨树下?小猴在谁的上面?在谁的下面?
在运水果的队伍中,小猫前面一辆车是谁在推?后面一辆车是谁在推?
3、数一数,算一算。
运苹果的车有多少辆?是哪几辆?运梨的车有多少辆?是哪几辆?
苹果树有多少棵?梨树有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怎样求?
苹果有多少筐?梨一共有多少筐?你是怎么数的?
树上有几只小鸟,又飞来几只,一共有多少只?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求一共有多少只的?
4、分小组活动。
除此之外,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分小组活动,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想的问题,在小组中交流,然后在班级里交流。)
(1)师:丰收的果园里不仅有香甜的果实还有许多数学知识呢,你发现吗?(学 生六人小组充分讨论。)
(2)师:谁想当小博士上来提问题?(出示博士帽)学生轮流戴着博士帽提问,其他学生解答。
(3)师:小朋友动动小脑袋就解决了这么多数学问题,想不想动动你的小手呢?伸出左手,伸出右手,听音乐摸耳朵。
学生跟着音乐做课间操。
(4)师:大象伯伯的家在大路的左边,小小运输队应该把水果往哪边运呢?
往梨树那边运。
应该往苹果树那边运。
(5)师:有的说“往梨树那边运”,有的说“往苹果树那边运”,到底哪种意见对呢?谁有好办法证实自己的观点?小组商量商量。
我们小组的办法是和小小运输队的小动物站一个方向(师示意上讲台),瞧!我的左手在这边,所以梨树这边是左边!
三、课堂总结
1、在美丽的秋天,大象伯伯有了很大的收获,小朋友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收获呢?
2、师:我们的大教室里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你发现了吗?(学生交流汇报)
3、师:只要你爱动脑,会观察,你就会发现身边的数学知识还真不少呢?回家后把你家里的数学知识说给你爸爸妈妈听好吗?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设计,共27页。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2 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导学案) 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2 得数在5以内的减法(导学案) 教案,共3页。
【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14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复习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8.14 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复习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