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培优篇(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课后练习题,共20页。
(培优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人教新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2.3 机械效率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快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C.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2.如图所示,小明用桶把一些沙子运上三楼。在此过程中( )
A.小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B.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C.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D.小明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3.甲、乙两种机器所做的总功之比是2:3,机械效率之比是3:1,则它们所做的有用功之比( )
A.2:3 B.2:1 C.2:9 D.9:2
4.如图所示,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匀速向楼上运送石料,下列不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换用轻质的动滑轮
B.滑轮转轴处加润滑油
C.增大匀速提升的速度
D.增大单次运送石料的重力
5.如图所示,小凯用拉力F提着重为G的物体匀速缓慢上升h,下列关于杠杆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Fh
B.杠杆的机械效率是×100%
C.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把同一物体匀速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的大小与原来相同
D.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把同一物体匀速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提高
6.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缓慢提升不同物体,每次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受到重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20N
B.每次提升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都是1.5m
C.若被提升的物重3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D.本装置若换一种绕绳方式,可以省距离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用一个自重为50N的动滑轮将重为15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3m,在这一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 ,额外功是 。(不计摩擦及绳重)
8.如图,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拉力都沿竖直方向,且动滑轮重也相同,则有用功W甲 W乙,所用的拉力F甲 F乙(选填“>”、“<”或“=”下同),其机械效率η甲 η乙。
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200N的拉力F将重为320N的物体匀速提升20c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为 N,拉力F做的功为 J。当拉重为400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0.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大小为2.5N的拉力F,将重为3.6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则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摩擦力为 N。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1.质量为50kg工人用图示装置在10s内将质量为30kg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为150N。(g取10N/kg)
(1)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N,工人用此装置匀速提升其他货物时,机械效率最大可达多少?(不计绳重及摩擦)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平缓越 (选填“省”或“费”)力;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把第4次与第 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选填“高”或“低”)。
13.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重
量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
力F/N
绳端移
动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但小组有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其他人认为他的想法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静止时测出的机械效率将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3)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 ;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填“高”或“低”)。
(4)若每个滑轮的质量为100g,则第二次实验中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为 J。(不计绳重)
(培优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物理人教新版八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2.3 机械效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关于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快
B.功率大的机器做功时间一定短
C.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分析】(1)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功率大则做功快;
(2)根据P=分析解答;
(3)机械效率反映了机械的性能优劣,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机械效率与做功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解答】解:
A、功率反映了做功的快慢,功率大则做功快,功率小则做功慢,故A错误;
B、机器的功率大,但不知道做功的多少,根据P=可知,不能判断做功的时间,故B错误;
C、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有用功多,但总功不确定,则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不一定高,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高,故C错误;
D、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越小,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则机械效率一定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深刻理解功率和机械效率的概念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还要充分考虑选项中的条件,适当运用公式等方法。
2.如图所示,小明用桶把一些沙子运上三楼。在此过程中( )
A.小明克服自身重力所做的功是总功
B.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C.小明克服沙子重力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D.小明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分析】从人做功的目的出发,对我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总和叫总功。
【解答】解:
小明用桶把一些沙子运上三楼,对克服沙子重力做的功为有用功;为了提升沙子不得不克服自身重力、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
克服沙子重力做的功、克服自身重力、克服桶的重力所做的功之和为总功。
可见,B正确、AC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有用功和额外功的分析和认识,确认做功的目的,并根据“目的”区分有用功和额外功是本题的关键。
3.甲、乙两种机器所做的总功之比是2:3,机械效率之比是3:1,则它们所做的有用功之比( )
A.2:3 B.2:1 C.2:9 D.9:2
【分析】已知总功和机械效率的比值,根据η=的变形公式即可求出有用功之比。
【解答】解:由η=可得,W有甲=η甲W总甲,W有乙=η乙W总乙,
则它们有用功之比为:===。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机械效率公式的灵活应用。
4.如图所示,建筑工人使用滑轮组匀速向楼上运送石料,下列不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换用轻质的动滑轮
B.滑轮转轴处加润滑油
C.增大匀速提升的速度
D.增大单次运送石料的重力
【分析】对于改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有两种情况:一是减轻动滑轮质量、加润滑油减小摩擦,这些方法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二是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增大有用功,从而提高机械效率。据此分析。
【解答】解:A、换用轻质的动滑轮,减少了动滑轮的重力,可以减小克服动滑轮重力所做的额外功,在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总功减小,由η=可知,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A不符合题意;
B、在轴上加润滑油,可以减小克服摩擦所做的额外功,在有用功相同的情况下,总功减小,由η=可知,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η====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故C符合题意;
D、增大所提升物体的重力,在提升高度不变时,有用功增大;在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增大,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能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机械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有用功和总功两个因素,不能理解成:“有用功多,机械效率高”;或“总功大,机械效率低”。还有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是否省力及重物提升的高度无关。
5.如图所示,小凯用拉力F提着重为G的物体匀速缓慢上升h,下列关于杠杆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Fh
B.杠杆的机械效率是×100%
C.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把同一物体匀速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拉力的大小与原来相同
D.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把同一物体匀速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杠杆的机械效率提高
【分析】(1)拉力F所做的总功W总=Fs;
(2)杠杆的机械效率η=×100%;
(3)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把同一物体匀速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阻力的大小为G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分析;
(4)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把同一物体匀速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此时拉力F变大,杠杆提升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根据η=×100%分析。
【解答】解:A、拉力F所做的总功为W总=Fs,其中s为拉力移动的距离,故A错误;
B、杠杆的机械效率η=×100%=×100%,故B错误;
C、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可知,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阻力的大小为G不变,阻力臂变大,动力臂不变,则拉力变大,故C错误;
D、若把悬挂点从A点移至B点,把同一物体匀速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不变,此时拉力F变大,杠杆提升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根据η=×100%可知,杠杆的机械效率提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正确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和机械效率公式。
6.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缓慢提升不同物体,每次物体被提升的高度均为0.5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受到重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为20N
B.每次提升重物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都是1.5m
C.若被提升的物重30N,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
D.本装置若换一种绕绳方式,可以省距离
【分析】(1)由图乙可知,提升物重G=1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50%,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据此求动滑轮重力;
(2)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
(3)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据此求物体重为3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4)图中拉力端移动距离s=2h,本装置若换一种绕绳方式,则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拉力端移动距离s=3h,会费距离。
【解答】解:
A、由图乙可知,提升物重G=1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50%,
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50%,解得动滑轮重力:G动=10N,故A错误;
B、由图知,n=2,拉力端移动距离s=2h=2×0.5m=1m,故B错误;
C、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若物体重为30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75%,故C正确;
D、本装置若换一种绕绳方式,则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3,拉力端移动距离s=3h,会费距离,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滑轮组时动滑轮重力、机械效率的计算,要利用好关系式:不计绳重和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
二.填空题(共4小题)
7.用一个自重为50N的动滑轮将重为150N的物体匀速向上提起3m,在这一过程中做的有用功是 450J ,额外功是 150J 。(不计摩擦及绳重)
【分析】(1)知道物体的重力和上升的高度,根据W有=Gh求出有用功;
(2)不计摩擦和绳重时,根据W额=G动h可求额外功。
【解答】解:做的有用功:W有用=Gh=150N×3m=450J;
不计摩擦和绳重时,额外功W额=G动h=50N×3m=150J.
故答案为:450J;150J。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用功、额外功的计算,基础题目。
8.如图,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拉力都沿竖直方向,且动滑轮重也相同,则有用功W甲 = W乙,所用的拉力F甲 > F乙(选填“>”、“<”或“=”下同),其机械效率η甲 = η乙。
【分析】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
(1)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G物+G动),据此比较拉力大小关系;
(2)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解答】解:
(1)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F=(G物+G动),由图知,n甲=2,n乙=3;
所以绳端的拉力分别为:F甲=(G物+G动),F乙=(G物+G动),所以F甲>F乙;
(2)因为不计绳重及摩擦,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由W额=G动h、W有用=G物h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则拉力做的总功相同,因为η=,所以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重点理解: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及摩擦,利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提升相同的高度,做额外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滑轮组做的总功相同。
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用200N的拉力F将重为320N的物体匀速提升20cm,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重为 80 N,拉力F做的功为 80 J。当拉重为400N的物体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3.3% 。
【分析】(1)根据图示滑轮组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不计绳重和摩擦,根据F=(G+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
知道物体匀速提升的高度,利用s=nh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用W=Fs求出拉力F做的功;
(2)当拉重为400N的物体时,根据η===得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2,
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2×200N﹣320N=80N;
物体匀速提升的高度:
h=20cm=0.2m,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nh=2×20cm=40cm=0.4m,
拉力F做的功:
W总=Fs=200N×0.4m=80J;
(2)当拉重为400N的物体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83.3%。
故答案为:80;80;83.3%。
【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绳子拉力公式和做功公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的应用,明确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是关键。
10.如图所示,用平行于斜面、大小为2.5N的拉力F,将重为3.6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至顶端,则有用功是 0.72 J,机械效率是 72% ,摩擦力为 0.7 N。
【分析】(1)知道物体重力、斜面高,利用W=Gh求拉力做的有用功;
(2)知道拉力、斜面长,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斜面的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之比;
(3)总功减去有用功可得拉力做的额外功,再根据W额=fs求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解答】解:(1)h=20cm=0.2m,
拉力做的有用功:
W有=Gh=3.6N×0.2m=0.72J;
(2)斜面长s=40cm=0.4m,
拉力做总功:
W总=Fs=2.5N×0.4m=1J,
斜面的机械效率:
η==×100%=72%;
(3)拉力做的额外功:
W额=W总﹣W有=1J﹣0.72J=0.28J,
由W额=fs得物体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
f===0.7N。
故答案为:0.72;72%;0.7。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斜面时有用功、总功、额外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明确额外功是用来克服斜面上的摩擦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三.计算题(共1小题)
11.质量为50kg工人用图示装置在10s内将质量为30kg的货物匀速提升2m,此过程中拉力为150N。(g取10N/kg)
(1)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600N,工人用此装置匀速提升其他货物时,机械效率最大可达多少?(不计绳重及摩擦)
【分析】(1)根据图示滑轮组可知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s=nh求出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利用G=mg求出货物的重力,利用W=Gh求出克服货物重力所做的有用功,利用W=Fs求出拉力做的总功,再根据η=×100%=×100%=×100%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不计绳重及摩擦,根据F=(G+G动)求出动滑轮的重力,根据G=mg求出工人的重力,然后与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比较确定绳子的最大拉力,再根据F=(G+G动)求出提升的最大物重,根据η′=×100%=×100%求出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
【解答】解:(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n=3,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
货物的重力G=mg=30kg×10N/kg=300N,
克服货物重力所做的有用功W有=Gh,拉力做的总功W总=Fs=F×nh,
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100%=×100%≈66.7%;
(2)不计绳重及摩擦,由F=(G+G动)可得,动滑轮的重力G动=nF﹣G=3×150N﹣300N=150N,
工人的重力G人=m人g=50kg×10N/kg=500N,
因人站在地面施加的最大拉力不可能大于自身重力,且G人<600N,
所以,绳子的最大拉力F′=500N,
提升的最大物重G′=nF′﹣G动=3×500﹣150N=1350N,
则滑轮组的最大机械效率η′=×100%=×100%=×100%=90%。
答:(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6.7%;
(2)工人用此装置匀速提升其他货物时,机械效率最大可达90%。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公式和做功公式、滑轮组机械效率公式以及滑轮组拉力公式的应用,要注意人站在地面施加的最大拉力不可能大于自身重力。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2.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斜面匀速向上拉动物块,收集了下表中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块重力G/N
斜面高度h/m
拉力F/N
斜面长度s/m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
0.2
2.4
1
41.7%
2
较陡
5
0.5
3.2
1
78.1%
3
最陡
5
0.7
4.3
1
81.4%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平缓越 省 (选填“省”或“费”)力;
(2)该小组又进行了第4次实验,他们在斜面上铺上棉布,使斜面变粗糙,保持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同一物块沿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5N,他们测得这种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55.6% ;把第4次与第 2 次的测量结果相比较,还能得出: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 低 (选填“高”或“低”)。
【分析】(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分析答题。
(2)由功的公式求出有用功与总功,然后由效率公式求出斜面的机械效率;根据实验控制的变量分析答题。
【解答】解:(1)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缓越省力;
(2)第4次实验的有用功为:W有用=Gh=5N×0.5m=2.5J,总功为:W总=Fs=4.5N×1m=4.5J,
机械效率为:η=×100%=×100%≈55.6%;
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实验时斜面高和长分别是0.5m和1m,第2与第4次实验时,物体重力、斜面高度与长度相同而斜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斜面的机械效率不同,
由这两次实验可知,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机械效率越低。
故答案为:(1)省;(2)55.6%;2;低。
【点评】知道功的计算公式、效率公式,认真分析实验数据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3.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重
量G/N
钩码上升
高度h/m
绳端拉
力F/N
绳端移
动距离s/m
机械效
率η
1
4
0.1
2.7
0.2
74%
2
4
0.1
1.8
0.3
74%
3
8
0.1
3.1
0.3
86%
4
8
0.1
2.5
(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但小组有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其他人认为他的想法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摩擦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静止时测出的机械效率将 偏大 (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2)通过比较 1、2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3)第4次实验的机械效率η= 80% ;通过比较3、4两次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低 (填“高”或“低”)。
(4)若每个滑轮的质量为100g,则第二次实验中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为 0.04 J。(不计绳重)
【分析】(1)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测力计时读数,若静止时读数,测力计没有测量出机械之间的摩擦,测量值偏小,机械效率偏大;
(2)研究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的关系时,要控制提升物体的质量相同,改变绳子的有效段数;
(3)根据绳端移动距离与物体升高的高度的关系s=nh求解,根据机械效率公式求解;对比3、4两次实验的相同和不同量,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4)研究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时,要控制绳子的段数相同;
【解答】解:(1)提升过程中,滑轮和轴之间的摩擦,会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若静止时读数,测力计没有测量出机械之间的摩擦,测量的拉力偏小,导致在有用功一定时,总功偏小,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100%知机械效率变大;
(2)比较第甲、乙两次的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绳子段数不同,机械效率相同,可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
(3)图丁的装置中,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为4,故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nh=4×0.1m=0.4m,
拉力做的总功:
W总=Fs=2.5N×0.4m=1J;
有用功:
W有用=Gh=8N×0.1m=0.8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100%=×100%=80%;
比较第3、4次的实验数据,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动滑轮重不同,机械效率不同,可得出结论:不同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4)由表中数据可知,第二次实验中,有用功:W有2=G2h2=4N×0.1m=0.4J,
总功:W总2=F2s2=1.8N×0.3m=0.54J,
动滑轮的重力:G动=m动g=100×10﹣3kg×10N/kg=1N,
则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W动=G动h2=1N×0.1m=0.1J,
不计绳重,由W总=W额+W有和W额=W动+W摩擦可得,克服摩擦做的额外功:W摩擦=W总2﹣W有2﹣W动=0.54J﹣0.4J﹣0.1J=0.04J;
故答案为:(1)摩擦;变大;(2)1、2;(3)80%;低;(4)0.04。
【点评】本题测滑轮组机械效率,考查注意事项、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数据的分析等,综合性较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下册12.2 滑轮课堂检测,共1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11.2 功率同步训练题,共15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1.1 功巩固练习,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