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习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习题第1页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习题第2页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 习题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时作业,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一、单选题 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等地出现大雾。下图为该日0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北京出现大雾的原因有①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②等值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③水汽和凝结核多,易形成雾 ④受冷锋过境影响,污染加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如果甲天气系统向西北移动,台湾岛将可能出现A.持续大雾 B.狂风暴雨C.晴空万里 D.大风降温3.图中A.风向普遍为偏南风 B.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C.河流均处于丰水期 D.包括三种季风气候类型 读“某季节不同纬度理想状况下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图中B属于(   A.副极地低气压带 B.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5.亚洲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图中所示季节,上海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读冬季某时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完成下面小题。6.图示区域位于(   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7.此时乙地风向为(   A.偏东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北风三圈环流是研究全球气候的重要理论基础,三圈环流按回归年为周期进行南北移动。观察下面半球三圈环流立体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8.一般而言,纬线甲的纬度是(   A30°N B30°S C60°N D60°S  9.理论上,除极地外,模式图中会出现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区域数量为(   A2 B3 C4 D510.在理论模式下,M(大陆东岸)降水特征是(   A.夏半年湿润,冬半年干燥   B.冬半年湿润,夏半年干燥C.全年干燥                D.全年湿润    如图为某半球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洋流为逆时针 B.丙处气压中心势力最强 C.乙处正值高温多雨 D.丁处主导风向为偏南风12.关于图中丁、戊两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地冬季风的成因主要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B.戊地夏季风的成因主要与海陆势力性质差异有关 C.丁地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易产生洪涝灾害 D.戊地冬季风势力强于夏季风,丁地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下图为某地理事物的发生频率空间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3M群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边界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边界C.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边界 D.南极洲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边界 14.该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A.降水 B.雷暴 C.地震 D.大风 15.每年6月,N地农民焚烧芭蕉时,烟尘最大概率飘向(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6.图中风力最大的是(   A.北海道 B.九州岛 C.台湾岛 D.海南岛 17.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下图是以极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下列两题。        18.当①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B.昼长上海小于广州C.黄赤交角变大      D.恒河流域正值丰水期19.下列气候类型的形成,与图示气压带、风带分布或移动无直接关系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C.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下图为某气压带所处位置及气流运动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0.该气压带为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21.此时,M地盛行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近地面的风向一般与等压线斜交,而高空的风向多与等压线平行。据回答下列各题。        22.上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某地空气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代表字母依次是Aabcd     BabdcCbadc     Dcbad23.下图为北半球高空等压线,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据此可判断 A飞机顺风飞行 B飞机逆风飞行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下图为欧洲局部地区示意图,该地区见证了重大历史事件一一诺曼底登陆。一般而言,登陆作战宜选择风浪小的季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诺曼底地区常年盛行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25.从风浪大小的角度考虑,诺曼底登陆宣选择在A3 B6 C9 D12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月海平面等压线(单位:百帕)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6.该月甲半岛的盛行风是(   A.西北风 B.西南风 C.东南风 D.东北风27.乙山脉的形成原因是(   A.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抬升 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抬升C.亚欧板块内部小板块挤压抬升 D.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抬升28.该时段下列四地中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A.中欧平原     B.青藏高原 C.尼罗河谷地 D.塔斯马尼亚岛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9.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30.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1.图示季节(   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你妈喊你穿秋裤啦!” 20171116日,中央气象台友情发布“秋裤”预警:1118日~19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将被“秋裤”占领,特别是东北部分地区,甚至需要“棉裤”登场救急。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32.导致“秋裤”预警的“罪魁祸首”是A.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B.阿留申低压C.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D.江淮准静止锋33.常与图例“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中的“君”相伴而至的是A.连续阴雨 B.天高云淡 C.浓雾蔽天 D.云雨大风34.“秋裤分割线”在M处向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海陆位置 B.地表形态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35.利马多大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低纬度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B.地处低纬度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C.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D.位于沙漠地区和盛行西风的迎风坡,空气中尘粒多,水汽易凝结36.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C.乙处气候是因其地处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D.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202097730分台风“海神”在韩国登陆,983时进入我国吉林省。下图为20209717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7.此时长春的风向为(   A.西南风 B.正南风   C.东北风   D.正西风38.吉林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C5G通信技术 D.地理信息系统    二、综合题1读某地大气中的实际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图中箭头的含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图表示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风向,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M、N两地中,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图为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A、B、C、D四个位置中,代表夏至日的是____,代表秋分日的是____(2)当地球在A附近时,亚欧大陆上形成的气压中心名称是____,被切断的气压带是____(3)当地球在C附近时,南亚盛行____风(风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4)2019年10月1日是祖国70华诞,这日北半球同一纬线上任一点昼长____夜长(大于、小于、等于)                  1C2B3D【分析】本题组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1)形成雾一般需要具备静风或微风天气且水汽较为充足等条件,据此分析即可。(2)甲天气系统属于台风天气系统,其控制下将出现狂风暴雨、风暴潮等天气现象。(3)区域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三种季风气候类型。1根据图示,此时低压在海上,并不控制北京,北京附近等值线分布稀疏,风力较小,但北京处于低压中心的西北,水汽和凝结核多,易形成雾;区域的低压槽并不明显,也没有冷锋过境,据此选C。2甲天气系统属于强低压中心,而且系统中心附近等压线密集,属于台风天气系统,若其向西北移动,台湾岛将经历台风天气如狂风暴雨等,选B。3图中大部分地区位于低压的西部,风向普遍为偏北风;大部分位于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丘陵为主;河流大部分已经结束丰水期;区域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三种季风气候类型,选D。4C5C【分析】4.图中B位于0°~30°N之间,属低纬度地区,处于低纬度信风带,气流从30°N附近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附近的赤道低气压带,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在地转偏向力作用向右偏,形成东北风,即B处属于东北信风带,C符合题意;副极地低气压带位于南北纬60°附近,西风带位于中纬度地区,极地东风带位于高纬度地区,都与图中B的位置不符,排除ABD。故选C5.读图可知,图中标注上升气流处位于赤道附近,应属于赤道低气压带,图中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表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因此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上海位于季风最显著的亚洲东部,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前面分析图示时期为北半球冬季,因此上海此时盛行西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规律:赤道附近、30°附近、60°附近、90°附近分别分布着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在气压带之间形成低纬度信风带、中纬度西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南北半球相应风带风向关于赤道对称,如南、北半球低纬信风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南、北半球的中纬度西风带的风向分别为西北风和西南风,南、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的风向分别为东南风和东北风。 6B7D【分析】6.读图可知,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风向与当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比较,明显向左偏转,由此判断,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B符合题意,排除A;图中信息不能判断区域的东、西半球位置,排除CD。故选B7.读图可知,乙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致由东北指向西南,根据前面分析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乙地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形成偏北风,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在不受摩擦力时(如高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指向右,南半球指向左);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时(如低空大气),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北半球顺着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8A9D10D【分析】8读图可知,甲处位于中间位置、盛行下沉气流,应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由指向标可知,应位于30°N附近。故选A9理论上,除极地外,模式图中会出现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区域为赤道低压与低纬信风交替控制区、低纬信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区、副高与盛行西风交替控制区、盛行西风与副极地低压交替控制区、副极地低压与极地东风交替控制区共5个,故选D10读图可知,M处盛行上升气流,为副极地低气压带。低压控制多阴雨天气,因此在理论模式下,M(大陆东岸)降水特征是全年湿润。故选D11D12C【分析】11.从图中海陆分布分析,该图为北极俯视图,亚欧大陆盛行低压,所以图示季节为夏季。甲处洋流为北印度洋洋流,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呈顺时针,A错误。 丙处为北极附近,夏季气温较冬季高,气流下沉弱,极地高压中心势力最弱,B错误。 乙处为地中海沿岸,夏季正值高温少雨,C错误。丁处为中国华北地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风,主导风向为偏南风,D正确。故选D12.图中丁地为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区,戊地位东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丁地温带季风气候冬季风的成因主要是陆地降温快,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压低,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A错误。戊地热带季风的夏季风成因主要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B错误。丁地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来得早,退得迟,雨季增长,易产生洪涝灾害,C正确。 戊地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该地距冬季风源地较远,距夏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D错误。故选C【点睛】亚欧大陆夏季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易形成低压;冬季降温快,易形成高压。13C14C15A【分析】13.由图可知,M群岛为菲律宾群岛,根据全球板块分布,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边界 ,C正确。故选C14.由图中分布频率高低判断,该地理事物在板块内部分布频率较低,在板块边界频率较高,所以最可能是地震,C正确。降水量 、雷暴和大风的分布不符合图中分布特征,ABD错误。故选C15.每年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右偏形成西南风,N地受西南风影响,农民焚烧芭蕉时,烟尘最大概率飘向东北方向,A正确。故选A【点睛】要熟悉全球六大板块的大致分布形势和板块边界的种类。16A17C【分析】16.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在本图中,等压线越密集的地区风力越大。读图可知,北海道、九州岛 、台湾岛 和海南岛四地中,北海道岛地区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17.读图可知,此时30°N附近的太平洋被副热带高压控制,同纬度的陆地形成低压,可以判断图示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此时,30°N附近,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副热带高气压,C正确,D错误。M地附近气流上升,形成低压,A错误。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下沉形成高压,B错误。故选C【点睛】在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密集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18B19D【分析】18.读图可知,根据图中风向向右偏转可知,该半球为北半球,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该气压带在此半球分布面积最小时,表明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为北半球的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1月初达到最快),A错;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上海纬度高于广州,昼长上海小于广州,B错;黄赤交角并不会发生变化,C错;恒河流域属热带季风气候,该季节降水少,流域正值枯水期,D错。故选B19.热带雨林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盛行西风带交替控制影响形成;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西南风,主要原因在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与气压带、风带分布或移动无直接关系。故选D【点睛】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总结如下图: A21B【分析】20根据图示气压带纬度位置,该气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A对。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纬线附近,B错。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C错。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两极地区,D错。21结合纬度,M地位于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此时,M地盛行东北风,B对。信风带,风向没有季节变化,A、C、D错。22B23B【分析】22右图为北半球近地面某地空气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垂直,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摩擦力与风向相反。风向沿气压梯度力方向右偏,代表字母依次是a、b、d、c,B对。A、C、D错。23右图为北半球高空等压线,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根据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高空最终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飞机逆风飞行,B对,A错。风从前方吹来,C、D错。24C25B【分析】本题组考查有关诺曼底登陆的内容。诺曼底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常年盛行西南风。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不适合渡海;夏季,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适合渡海登陆。24诺曼底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常年盛行西南风,选C。25从风浪大小的角度考虑,夏季,欧洲西部南北温差小,气压梯度力变小,西风强度减弱,导致英吉利海峡风浪小,较有利于渡海作战。或:冬季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力变大,西风强度增强,导致英吉利海峡风浪大,不利于渡海作战。故选B。26D27B28A【分析】26.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陆地上是高压中心,海洋上是低压,说明是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受亚洲高压控制,甲半岛盛行东北季风,所以D正确。选D27.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乙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地带,板块挤压抬升形成山脉,所以B正确。选B28.此时是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并且纬度位置越高昼越短,中欧平原 、青藏高原 、尼罗河谷地、塔斯马尼亚岛中纬度位置最高的是中欧平原,所以中欧平原的白昼时间最短,选A【点睛】本题考查季风、板块运动以及昼夜长短等知识。29C30C31B【分析】29.甲图纬度位于0°N30°N之间,其盛行风为东北信风带,乙图的风带位于30°N60°N之间,为盛行西风带(西南风),C正确。故选C30.图中乙图的为中纬度大气环流圈,高空大气应由高纬流向低纬,的流向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31.从图的气压带的位置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切断,在印度半岛形成低压,A错误。此时,亚洲东部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B正确。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错误。非洲南部此时正值干季,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根据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气压带的分布和移动知识进行分析解答。32A33D34B【分析】32“秋裤”预警主要是由于气温降低产生的,此时在亚欧大陆上为高压天气系统,受该高压的影响,导致该出冷空气不断南下,从而产生大幅度降温,故答案选A 项。33读图分析可知,“闻君将至惊坐起,急问秋裤在哪里”所在区域主要在我国的长江流域地区,由材料可知“君”是指冷空气,与之相伴随的是云雨和大风天气,故答案选D项。34读图分析可知,M处为四川盆地,由于地势较低以及北部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作用,使得该地的温度比同纬度地区较高,因此导致“秋裤分割线” 向北弯曲,故答案选B项。35A36D【分析】35利马位于南美洲西部,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地处低纬度地区,又受沿岸寒流的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形成大雾天气,A对。该地位于信风的背风坡,受寒流影响,BCD不对。所以选A。36甲地位于巴西东南部沿海,乙地位于亚马孙平原,两地都是热带雨林气候,A项错;甲地不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B项错;乙地气候是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的,C项错;甲地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D项正确。37C38D【分析】37根据风向判断方法:高压指向低压,南左北右发生偏转。判断长春的风向是东北风。故选C38吉林省对此次台风灾害的受灾面积和损失统计并合理安排灾后重建工作。相关信息的统计,应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D选项正确。其余ABC选项都不能进行统计计算。故选D【点睛】如何判断“3S”技术的具体方法:(记清楚每一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全称和简称。)方法一:看关键词GIS——查询、分析、预测、决策、选址、规划、选择路线、布局要求RS——获取、监测、动态变化、农作物长势GPS——定位、导航、海拔变化方法二:①“点”与“面”:“点”—— GPS         “面”—— GIS/RS②“想”与“看”:“想”—— GIS          “看”—— RS2(1)水平气压梯度力 风向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2)垂直 从高压指向低压 (3)近地面 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4)N 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分析】试题考查空气的水平运动。【详解】(1)图中①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线,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基础上向右偏,表示风向;③与风向垂直,表示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相反,表示摩擦力。(2)图中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等压。(3)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图中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表示近地面风向。(4)风力的大小看等压线的疏密,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图中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所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点睛】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类型受力风向图示(北半球)高空中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的风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3A    B    印度低压(亚洲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小于    【分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准确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回答问题,难度一般。【详解】(1)图中A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应为夏至日;C位置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应为冬至日;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来看为逆时针方向,可知B为秋分日,D为春分日。2)当地球在A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亚欧大陆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形成低压中心,名称是亚洲低压,被切断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压带。3)当地球在C附近时,北半球为冬季,南亚盛行东北风,其形成原因是亚欧大陆气温低,形成高压,印度洋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42019101日是祖国70华诞,这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同一纬线上任一点昼长 小于夜长。   

    相关试卷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优秀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优秀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31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三章 大气的运动第一节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课后测评,共11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