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三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内容:青岛2011课标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 师生同玩“尾巴重新接回的游戏”,体会并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会在集合图中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公倍数。 2. 通过自主探索,使学生经历找公倍数的方法,会利用列举法等方法找出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3. 在探索交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求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用具:画有动物图画的正多边形。一、 经历活动,记录数据1、第一次猜想、验证。出示正六边形和正方形的恐龙图片。(1)猜想:让正方形绕正六边形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猜一猜,转动几次,恐龙的尾巴又能重新接回?(2)验证:到底是几次?怎么才能知道? 老师转动图片,学生数数,并记录数据。板书:图1的边数 图2的边数 首次接回 二次接回 三次接回…… 6 , 4: 12、 24、 36……师:这个游戏叫“尾巴重新接回”。(师板书游戏名称“尾巴、接回”)2.第二次猜想、验证。出示画有小松鼠的正8边形和正5边形。(1)猜想:转动尾巴所在的正5边形。猜一猜,转动几次,松鼠的尾巴又能重新接回?(2)验证:老师转动图片,学生数数,并记录数据。板书:图1的边数 图2的边数 首次接回 二次接回 三次接回…… 8 , 5: 40、 80、 120……3.学生亲历猜想、验证、记录过程。(1)每个小组都发一组图片。(比如正5边形和正4边形、正8边形和正4边形等画有动物的图片)(2)以小组为单位,先猜、再转。(3)完成学习卡上作业1。(4)汇总数据: 5,4:20、40、60、……6,5:30、60、90、……7,4:28、56、84、……7,5:35、70、105、……8,4:8、16、24、……8,6:24、48、72、……二、 观察数据,引出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1.思考:尾巴重新接回的奥秘是什么呢?重新接回的次数与什么有关? 2.小组汇报互动交流。投影显示:尾巴重新接回的次数→两个图形边数的公共倍数。师:像这样的数,同时是两个数公共的倍数,在数学上有一个专有的名称,叫——公倍数!3.举例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公倍数。4.引出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师:像这样的数,在公倍数中是最小的,它们也有一个专有的名称——最小公倍数。板书:公倍数 最小公倍数5.观察表格:根据两个图形的边数,怎样快速找到首次接回的次数,也就是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三、不转图片,尝试寻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出示正10边形和正6边形狐狸图片,尝试寻找最小公倍数。方法:列举法或集合圈四、课堂小结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五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_苏教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观察——让学生感知倍数关系,提炼——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青岛版 (五四制)四年级下册七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三 剪纸中的数学--分数加减法(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