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1 地球的自转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0111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1 地球的自转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0111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1.1 地球的自转 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01114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球自转在方向、周期、速度及意义等方面的特点及其规律。
过程与方法
结合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对比不同地区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表现。
学会分析昼夜更替和时差产生的原因,学会计算计算地方时和区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和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科学宇宙观。
2.探索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知道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2.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
各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计算
不同地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图表导读法、列表比较法
【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提问】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页活动探究,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建设酒泉、太原、西昌三大内陆卫星发射基地后,又在海南文昌新建了航天发射基地。2016 年 11 月 3 日 20 时,我国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文昌发射升空。“长征五号”是目前我国运载能力最强、推力最大的火箭,也是运载能力居世界第三位的火箭。
(1)通常来说,在火箭升空后,火箭助推器和部分箭体会被剥离,形成火箭残骸。
火箭残骸一般坠落在发射点以东 1 000 千米的范围内。想一想,火箭残骸坠落在发射点以东的原因是什么?从提高火箭残骸坠落的安全性方面考虑,文昌发射基地有何地理位置优势?
(2)与酒泉、太原、西昌等较高纬度的发射基地相比,从文昌基地发射运载火箭,
同型号火箭的推力会增加 10% 左右。议一议,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老师总结点评】
(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火箭随地球向东自转,有向东的初速度。发射后的火箭速度很大,火箭残骸的角速度、线速度大于地球自转的速度,会坠落在发射点以东。
文昌发射基地东面是茫茫大海,即使有残骸坠落,也大可不必担心安全问题,它砸中船只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2)文昌发射基地距离赤道近、 纬度低,发射卫星时就可以尽可能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因此所需要的能耗较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更快。
新课讲授
地球的自转
定义: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在不停地旋转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地球自转速度可用角速度和线速度来描述。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约为 15°/ 时。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而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则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
15°/ 时
60°N
15°/ 时 45°N
15°/ 时 30°N
15°/ 时
0
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4.地球自转周期:恒星日:天空中某一恒星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恒星日:地球自转360˚,时间23小时56分4秒。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太阳日:地球自转360˚59ʹ,时间24小时。太阳日是昼夜更替周期。P
P
E3
P
E2
E1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导致昼夜交替现象
晨昏线(圈) 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因而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昼;背着太阳的半球,为黑夜。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为晨昏线(圈)。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因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生物钟”)。
晨线、昏线的判断方法
(1)自转法:①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②逆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昏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晨线。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3)方位法:①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②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晨昏线的特点
(1)平分地球,是以球心为圆心的大圆。 (2)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3)晨昏线平分赤道。
(4)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秋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经线夹角为23°26′。也可以说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如图所示:
因为α为太阳光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为太阳直射点与地心连线的夹角,也就是直射点的纬度数。
又因为β+∠1=90°,α+∠1=90°,所以α=β。
(5)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夹角变化范围为66°34′~90°,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小时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2. 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地转偏向力: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
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
特点:纬度越高,受到得地转偏向力越大;水平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大,受到得地转偏向力越大。
地转偏向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垂直。(所以她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影响
工程技术方面:发射远射程炮弹和火箭时,如果不计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就不会有效地命中目标。
在北半球,机车的右轮通常比左轮磨损得更快。
造成河流的不对称性。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在北半球,流水加重对右岸的侵蚀,以致大河右岸通常比较陡峭,而左岸则较为平坦。南半球则相反。
改变风向与大气环流。
导致洋流的偏向。
3.产生时差
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有早晚:相对偏东的地区先看到日出。这种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之为地方时。偏东地区的地方时时间数值大于偏西地区。
地球自转角速度为______,每自转一度需要_____分钟
即:
经度每隔______度,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度,时间相隔____分钟;东边的时间比西边时间______。
计算公式:某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 ° )(东加西减)
.时区的计算:时区数=已知地点经度/15°,余数小于7.5°,商为时区数;余数大于7.5°,(商+1)为时区数
区时的计算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知西求东用“+”,知东求西用“-”)
时区差: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相减之差;一地为东时区,一地为西时区,时区差为两时区相加之和。
4. 日界线
(1). 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有两条:
自然界线: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人为界线: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过日界线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过日界线要加一天。
(2)国际日界线的特征
(3).图解日期变更
a.经线展开图
b.极地投影图
注意:(1)自然界线与人为界线有可能重合,即当180°经线地方时为零时时。
(2)为了照顾180°经线附近一些地区和国家日期的统一,人为日界线避免通过陆地,有三处偏离了180°经线,从北极开始通过白令海峡,绕过阿留申群岛西侧,经过萨摩亚、斐济、汤加群岛之间,经过新西兰东侧,继续沿180°经线到达南极。
三、课堂小结
四.教学反思日界线西侧
日界线东侧
时区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经度
东经度
西经度
时刻
相同
相同
日期
今天
昨天
日期变更
见图
见图
地球自转方向
→
→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a href="/dl/tb_c400443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章 地球的运动第一节 地球的自转教学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走进生活,地球的自转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认识区域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认识区域第一节 区域及其类型优秀教案,共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一节 自转和公转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黄赤交角及其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