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三节 做功了吗教案设计
展开第三节 做功了吗
课题 | 第三节 做功了吗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1、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2、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用来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 |||||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的能力,能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去解释某些具体问题。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结合教材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 ||||||
教学 重难点 |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功,不做功。 | |||||
教学方法 | 实验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 教学手段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 ||||||
环节及 时间分配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依据 | ||
新课引入 (2’) | 一、导入新课 我们平时常说到“做工”,日常“做工”是指“读书”、“工作”、“劳动”,认为花费了力气一定能做功,不会徒劳无功。物理学中也有“做功”,可是物理学中的“做功”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做工”有着不同的含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 介绍“工”与“功” | 对物理产生兴趣 | 对比学习功的概念 | ||
进行新课 (28’) | 二、新课教学 1、机械功 定义: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怎样才算做功 A、做功的要素: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B、举例分析做功的情况 总结不做功的情况:1、S=0 2、F=0 3、F⊥S 并指出第一种情况是劳而无功,第二种情况是不劳无功,第三种情况也是劳而无功,它与第一种情况的区别是:第一种情况物体没动,第三种情况物体动了) [练习]1、判断: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3)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下列情况中是否有力对物体做了功?如果有,请说明是什么力作功。 1)手提着水桶不动。2)手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前进。3)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4)宇宙太空中,一块匀速前进的石块。5)把箱子从一楼搬到四楼。 3、怎样计算功 功的公式: W = F·s功的单位:焦(J)以及1J的物理意义,知道1 J的大小。 请学生估算:一个普通学生上一层楼大约所做功的多少? 强调:(1)使用W = F·s时单位统一;(2)做功时F不能突然撤去;(3)做功的多少只由 W = F·s决定,跟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变速直线运动无关;(4)此处“牛顿·米”与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力和力臂乘积的“牛顿·米”是不同的。
| 引导学生理解这个概念,找一找其中的关键词语是哪些? 引导学生分析教材图片 表扬激励学生回答问题的很好
教师画板图分析下图中甲、乙、丙三种情况下哪个做功多启发学生概括: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的乘积。 | 学生学习机械功,对机械功进一步理解 学生实验:用手推物理课本在桌面上运动;把物理书举到头顶上;沿斜面将物理书从底端拉到顶端
学生通过板图得出结论:同一物体受力越大,使物体移动距离越大,这个力做功越多。 | 使学生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能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做功,在什么情况下不做功 学生能举出两个做功与不做功实例
巩固练习有梯度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能力
理解功的计算公式W=Fs并能用来计算,知道功的单位。 | ||
课堂训练 (7’)
课堂总结 (2’)
作业布置 (1’) | 三、知能应用,规律总结 1. 人拉着重为2000牛的车子沿水平方向前进5米,人拉车的力做的功是多大? 2. 若人用了400牛的拉力拉车子,拉力做的功是多大? 3.重力为100牛的物体,受到20牛的水平拉力,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5米,则重力做功是多少焦,拉力做功是多少J? 2、学生总结所学知识 对应资源评价习题。 | 板演解题步骤,规范计算题格式
请学生总结 | 完成课堂练习
总结知识点 | 学以致用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 ||
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
第三节 做功了吗 一、做功: 1.概念:物理学中把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移动距离的乘积叫做机械功。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A、有力作用在物体上B、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 二、功的计算: 1、公式:功=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W=F•S 2、单位:焦耳—J 1 J=1 N• m
|
| |||||
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做功了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节 做功了吗教案设计,共4页。
物理沪科版第五节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沪科版第五节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三节 做功了吗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八年级全册第十章 机械与人第三节 做功了吗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