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寻乌县2022届九年级学考模拟语文试卷(PDF版)
展开
寻乌县2022年学考模拟考试
语文答案
一、1.C(2分)【解析】A.慰藉(jì)——jiè,松驰——松弛; B.心无旁鹜——心无旁骛,亵读——亵渎;D.遮敝——遮蔽,汲(xí)取——jí。
2.D(2分)【解析】“严峻”意思是严厉、严重。“严肃”意思是令人敬畏、认真的,可以是形容人的状态;也可以形容气氛。“严厉”意思是严肃而厉害。根据前文的“形势”,所以应该选择“严峻”;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不劳而获”不劳动就可以获得。“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根据前文的“置身事外”,因此后半句与之匹配,应选择“袖手旁观”;“慷慨大义”意思是志气昂扬地坚守正义的道理,“英勇就义”意思是勇敢地为正义事业而光荣献身,根据前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选“慷慨大义”;“情谊”一般指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相互关切、爱护、照顾、帮助的感情。“情感”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情怀”是“心胸”“胸怀”之意, 与前面的“大爱”匹配,选择“情怀”。
3.C(2分)【解析】A.语义重复;可将“以上”删去;B.成分残缺;可在“最基本的”后添加“权利”一词;D.语序不当,应将“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改为“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4.D(2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横线前的句子指出中学阶段打基础的重要性,再结合“人们往往只看到了智育”一句,可知横线前后的内容存在转折关系,横线处的内容应引出这种转折关系,“但是人们对‘基础’的理解往往偏于狭隘”紧紧承接题干部分“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每个中学生都应该打好基础”,指出很多人对“基础”理解的偏差。
5.D(2分)【解析】D.数学家陈景润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勤出成果”这个观点,而不能论证“勤出聪慧”这个观点。
二、6.D(2分)【解析】由前面“晓霜”“残菊”“重阳”“寒更”等词判断,时间不应是“春夜”,而是“秋夜”,诗中表现的应是深秋时节。
7.(2分)(1)羁旅行役,思亲感伤;(2)佳节独处,归而不得,寂寞无眠;(3)家国沦亡,忧时伤乱,痛苦深沉。(答对两点即可给2分)
8.(3分)(1)补充音节/音节助词,无实义;(2)案件/诉讼事件;(3)道歉。
9.(4分)(1)陈家的孩子做主持很好啊!(2)如果每件事都有负责人,那么,您负责什么事呢?
10.(3分)勤奋好学,公正无私,胸有大志,精明能干。(答对三点即可给3分)
参考译文:
丞相陈平,是阳武县户牖乡人。小时候家中贫穷,喜欢读书,有田地三十亩,仅同兄长陈伯住在一起。陈伯平常种地,支持陈平出外拜师求学。
乡里面祭神,陈平做了社宰,主持分割祭肉,分肉食非常平均。父老们说:“很好,陈家小子做社宰公平!”陈平说:“唉,假使让我陈平能够主宰天下,也像分祭肉一样公平合理啊!”
孝文帝即位。过了一段时间,孝文帝临朝时问右丞相周勃说:“天下一年要判决多少诉讼案件?”周勃谢罪说:“不知道。”皇上又问:“天下一年钱粮的收入和开支有多少?”周勃又谢罪说不知道,急得他汗流浃背,愧不能对。这时皇上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主管官吏。”皇上说:“主管的官吏是谁?”陈平说:“陛下如果问决断狱案的,请询问廷尉;如果问钱粮情况,请询问治粟内史。”皇上说:“如果各有主管的官吏,那么您主管的是什么事情呢?”陈平谢罪说:“宰相的职责,是辅佐天子调理阴阳,顺应四时,在下抚育万物适时生长,对外镇抚四夷和诸侯,对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自都能胜任他们的职责。”孝文帝于是赞赏他的回答,右丞相周勃非常惭愧。
11.(6分)(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12.(4分)(1)不乐意(2)破罐破摔(消极)(3)不好拒绝(勉强答应)(4)失望自责
13.(4分)插叙的内容是李干部指导山奎脱贫的故事,写出李干部的工作困难重重,却始终兢兢业业,以及山奎的巨大变化。交代了山奎送李干部的原因和背景,暗示了作者对从事脱贫工作的基层干部敬业精神的赞美。
14.(4分)勤勉,李干部刚到山湖村就一家一户访问贫困户;工作扎实,尽管他的工作遇到重重阻力,但始终坚持脱贫;工作能力强,他扎根山湖村几年,让村子发生了巨大变化;廉洁,工作期满,他悄悄走了,不收村民礼物。
15.(4分)理由:从选材来看,文章叙述了李干部指导山湖村村民集体脱贫的故事,与“时代”相符;从主题来看,文章表现了脱贫工作中基层干部的优秀品质,以及贫困农村、村民生活与精神发生的巨大变化,其表现的正能量像“音符”一样优美有力,催人上进。
16.D(3分)【解析】A.结合文章题目“好习惯的力量”,①段的“长期坚持好习惯,能够改变你的一生”,②段的“他发现富人身上大都具备一些很好的习惯,而这些习惯,穷人很少具备”和⑤段的“拥有好习惯,会拥有惊人的力量”可以分析得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应该是:长期坚持好习惯,能够改变你的一生;B.引用名人名言属于道理论证,而不是“举例论证”;C.从第③段的“经常阅读,坚持早起,每天花费30~40分钟思考问题,不盲目,不从众。……而正是因为这些习惯,才使他们走向完全不同的命运。……从此刻开始,每天养成好习惯,并且夜以继日地坚持下去,你就可能会拥有成功的人生”可知,“你一定会拥有成功的人生”表述过于绝对。
17.(4分)首先摆出本段的分论点:习惯成自然。接着引用《汉书•贾谊传》并做出解释,点明习惯的作用。再接着,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英国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例子,具体准确地论证了好习惯的作用。最后还引用俗语进行道理论证,点明了习惯对人一生的影响之大。
18.B(3分)【解析】A.结合材料一的“为什么短短几分钟的洛神舞蹈能够引发网友的共鸣、共情?除‘水下’的噱头,更多缘于鲜明的中国特色和共同的文化记忆”可知,“仅仅依靠‘水下’的噱头就能够引发网友的共鸣、共情”是错误的;
C.结合材料二的“之后河南卫视还打算深入开发‘唐宫小妹’IP,除去已经试水的盲盒、周边等产品,‘我们还计划尝试网剧、网络大电影,大家可以好好期待’”可知,“还已经尝试了”是错误的;
D.结合材料二的“文化涅槃、一鸣惊人,这些都说明传统文化的魅力是深入骨髓的。在传统文化深厚底蕴的影响下,文化的力量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勃发”可知,让文化的力量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勃发不一定需要“将传统文化中‘古’的‘今’起来、‘活’起来”。
19.(4分)①刘林军的设计方案中将《唐宫夜宴》中通过网络途径快速传播,抓住了年轻一代的心,启示我们要有流量思维,扩大传播空间。②徐娜关于网剧和文创周边的设计启示要依靠创新手段,借用新的表达方式,传播形式增强传统文化的魅力。③李立新设计打造的旅游线路彰显了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蕴启示我们传统文化“破圈”需要有根基意识,真正挖掘出打动观众内心的精神内核。
四、20.A(3分)【解析】祥子最初是老实、坚韧、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一个下层劳动人民。后来虎妞难产而死,又知道小福子死去的消息,于是混混度日、彻底堕落,失去任何希望,最后却变成一个自甘堕落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的市井无赖。
21.(3分)示例一:“行者”武松,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最富有血性和传奇。武松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报兄仇,为报恩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得罪权贵遭发配,在飞云浦识破权贵的阴谋,返身血溅鸳鸯楼。后投奔粱山走上替天行道反抗之路。
示例二:“黑旋风”李逵,疾恶如仇,脾气火爆。经戴宗引荐结识了宋江,后来在江州劫法场救下了他们两个。上梁山后,因思母心切回沂州接母,途中杀李鬼,经沂岭杀四虎。征方腊后,宋江被迫饮毒酒,怕李逵为之报仇,让他也饮下毒酒身亡。
示例三:“青面兽”杨志,谨慎精明,忠诚重义。因先后失陷花石纲、生辰纲,投奔鲁智深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打青州后上梁山入伙。征方腊途中,因病寄留在丹徒县,后病逝。
22.(4分)示例:本书塑造了一个具有钢铁般意志的人——保尔,他刚毅坚强,勇往直前。作者给本书取名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意在告诉我们,不管是谁,当他具备了不畏艰难、战胜自己的特质,并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时,就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五、23. (50分)略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解析).pdf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解析).pdf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共10页。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翻译文中划横线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022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