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知识整理,练习巩固,拓展延伸,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复习》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下84-85页。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正比例和反比例》复习课,教材重点引导学生交流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的思考方法,并要求学生找出一些生活中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量的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
学情分析:在教学了正比例了知识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如何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正比例,在做相关的题目时,学生出错的可能性不大,主要在于语言表达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上。可是一旦教授了反比例的知识之后,学生开始混淆两者了!不知道是把两个量相“乘”还是相“除”!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由于学生对于“正”和“反”的理解不够到位。
教学目标:1.通过回顾与交流,鼓励学生自己独立整理知识,形成系统。 2.通过具体问题的认识进一步认识正比例、反比例的量。使同学们能够、迅速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不成比例,成什么比例。3.通过复习与整理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并运用正、反比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4.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同学们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成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量。能运用正、反比例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在活动中获得一些新的认识。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积累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思想。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谈话:同学们听说过“头脑风暴”吗?“头脑风暴”是指……谈话:现在,老师来说一个词:“比例”,你能想到什么?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知识。二、知识整理1.正比例的意义提问:汽车行驶的时间与路程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提问:正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呢?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2.正比例的意义提问:每小时加工数与加工时间有什么关系?你是怎么想的?提问: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呢?小结: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3.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对比提问: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吗?4.小结方法谈话:刚才我们一起整理了一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主要知识,这是复习的第一步。三、练习巩固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一些基础练习,巩固知识,这是复习的第二步。1.选一选2.根据数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3.根据一句话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4.易错题辨析(1)圆的周长与直径、半径;面积与半径(2)铺地砖(3)生产零件5.填一填(1)A*B=C(2)分子、分母、分数值6.填表7.根据字母表达式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四、拓展延伸谈话:其实正比例和反比例只是我们学习函数的起点。请看。将来我们还要学更多有关函数的知识。五、全课总结1.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对正比例和反比例有了哪些新的理解?2.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学到了什么复习的好方法? 板书设计: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复习知识整理 正比例 同向变化 比值(商)一定 y/x=k(一定) 直线相关联的量反比例 反向变化 积一定 xy=k(一定) 曲线练习巩固拓展延伸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组织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揭题,回顾梳理,练习,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交流,揭示课题,练习与实践,课堂总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