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案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ww.renjiaoshe.com 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 一、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说明人体内能量的供给。 2、说出体温的概念及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技能目标:1.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阐明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2.结合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说出体温的概念及其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情感目标: 关注人体的身体健康。 二、教学难点: 说出人体内能量供给的过程。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口腔用体温计或腋窝用体温计。 2、教师准备:实习“测量体温”用的脱脂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等。 3、FLASH: (1)人体能量供给的过程; (2)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4、视频文件: (1)人体的热量分布; (2)人体体温保持恒定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讨论]:资料:无论是在寒冷的冬天,还是在炎热的夏季,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其他许多动物的体温常常伴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人的体温也始终保持相对的稳定,这是什么原因呢?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能正常进行需要消耗能量。 当你剧烈运动后,有怎样的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饿,口渴,没有力气...............剧烈运动时,消耗了大量的能量,在疲劳和饥饿得情况下会感到没有力气,那么怎么样来恢复体力呢?食物中含有能量,可以从食物当中获取能量。我吃进去的食物在我们的体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食物在我们得消化系统中被消化为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最终被血液送到全身的每个细胞中里去了。这些营养物质到达细胞后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人活着就要不停的呼吸?为了得到氧气人体又是怎样得到氧气的呢?外界的氧气通过肺得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由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周围得毛细血管,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里(二)探究主题一 人体能量的供给探究主题一1.人体能量产生的方式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有机物+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细胞能量的释放2.人体内能量的作用⑴学习思维等生命活动⑵人体外在的生命活动⑶保持体温www.renjiaoshe.com⑷细胞分裂等基本生命活动3.实验:测量食物的热价⑴食物的热价:食物的热价是指1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⑵讨论:⑶不同营养的热价①糖类:17.15千焦/克②蛋白质:17.15千焦/克③脂肪:38.91千焦/克4.人在一天中所需要的能量与其性别、年龄、身材大小以及从事劳动的强度有关。1.人在一天中所消耗的能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系?2.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越多越好吗?思考与讨论思考与讨论据统计,成年男子每天所需能量约为12 500kJ。如果一名成年男子每天从食物中吸收100g蛋白质、600g糖和200g脂肪。1个月后,这名男子的体重可能发生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100×17.15+600×17.15+200×38.91=19 787(kJ)由于吸收的能量远大于消耗的能量,所以剩余的能量将贮存在体内,导致体重增加。 体 温1.概念:人体内部的温度。2.测量体温的部位: 3.实习:测量体温⑴目的:尝试测量温度。⑵器材:体温计,脱脂棉,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等。⑶指导:①学生6人一组,测量每人的腋窝温度和口腔温度。②将体温计的水银甩到35℃的刻度线下,用酒精对体温计进行消毒。③分别放入腋窝和口腔的舌下。5min后,读数记录。注意安全!4.发热⑴概念:人体被某些病菌、病毒感染时,体温会升高,称作发热。⑵正确看待发热①发热对人体既有利又有害。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体内物质氧化分解加快,身体的抵抗力增强,有利于病人消除致病因素,恢复健康。②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甚至会危及生命。当体温高于43℃时,人就有生命危险。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苏教版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拿出薯片,拆开薯片,拿出一片,燃烧薯片,讲述并板书,计算薯片中的能量,布置讨论任务,分发薯片给学生,播放视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节 人体能量的供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