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10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二十五章 疾病与免疫第一节 传染病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第10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二十五章 疾病与免疫第一节 传染病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传染病,探究传染病的传播,学生判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传染病》教案教材分析《传染病》是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第二十五章第一节的内容。传染病及其预防的知识,是新课标确定的“健康地生活”这一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生物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为传染病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得过传染病,加上冬春季是诺如病毒、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的措施。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学生,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初步了解了传染病,但对于传染病是怎样流行的以及怎样正确预防传染病及对待艾滋病却不是很了解。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学生分析去理解传染病。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处理图文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交流能力等。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关注传染病及预防,增强主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意识,培养关爱传染病人,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等情感。教学重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教学难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方法、启发式等学习方法:探究式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南京市六合区政府2017年3月23日发布的一则通知导入,提问学生通知里提到了哪种疾病?此类疾病为何会引起恐慌?为什么区政府要关停相关街道的各类活禽交易?从而引出传染病。第一节 传染病投影展示本节课的目标交流课前调查结果课前已经布置学生回去调查身边的亲戚、朋友曾经患过的疾病。学生回答调查的结果。通过小测试区分传染病与非传染病,引导出传染病的概念、特点在学生所说的一些疾病中,有些是传染病,而有些则不是,提问能否将它们进行区分。一、认识传染病1、传染病的概念 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请学生先找出概念的关键词, 再举例说说什么是病原体,教师小结并对传染病和病原体连线,课件展示)媒体展示病原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2、常见传染病的分类学生分组将信封中老师所提供的传染病进行分类,各小组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汇报①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百日咳等②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蛲虫病、细菌性痢疾等③血液传染病:乙型肝炎、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丝虫病等④体表传染病:血吸虫病、沙眼、狂犬病、破伤风等二、探究传染病的传播1、模拟传染病传播实验(请3位学生现场模拟实验,课件展示)2、小组讨论(课件展示,教师分配任务,学生讨论,请2名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教师小结,) 讨论1:假如面粉代表病原体,描述一下病原体是如何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的? 讨论2:握手的活动中,病原体的传播由哪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归纳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探究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课件展示,小组讨论,请4名小组代表上台展示,教师小结)讨论:假如我们班有三名同学患了流感,为了防止流感扩散,现在该怎么办呢?三、学生判断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四、通过分析艾滋病的传播引导出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让学生根据课前所收集的有关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从艾滋病的发现、艾滋病的病原体以及艾滋病的传播等方面介绍艾滋病。根据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让学生说出艾滋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艾滋病的传染源:艾滋病病人或HIV携带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艾滋病的易感人群:几乎所有健康的人艾滋病自发现至今,被感染的人数是逐年增加。学生分组讨论:下列哪些行为能传染艾滋病?①与艾滋病病人共同进餐 ②静脉吸毒者共用一个针管 ③在运动中撞到艾滋病患者 ④与艾滋病患者拥抱 ⑤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 ⑥触摸艾滋病患者摸过的门把手 ⑦输入含有HIV的血液 ⑧与艾滋病患者共用抽水马桶 ⑨与艾滋病病人共用剃须刀由于艾滋病病毒的变异速度太快,到现在为止艾滋病没有办法被根治,我们能做的也只有预防。学生分组讨论:如何预防艾滋病?提示从传染病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进行讨论。学生表述讨论结果,老师总结艾滋病的预防措施:1)洁身自爱2)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3)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纹眉、穿耳等4)注射器等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5)需要输入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必须经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感情升华:提问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艾滋病患者呢?学生分组讨论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常见传染病的类型及其病因,通过对艾滋病详细的分析总结出了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希望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能真正成为你日常生活中的一笔财富。最后祝每位同学都能健康成长!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的展示,直观形象的呈现了传染病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内容;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活动,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学过程中结合艾滋病的现状(理论结合实际)让学生深有感触。板书设计:第一节 传染病一、 认识传染病概念:由病原体大量生殖引起的,能在人和人之间或人和动物之间进行传播的疾病。 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常见传染病的分类: 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液传染病、体表传染病二 、传染病的传播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四、预防艾滋病1、艾滋病的传染源包括?2、病原体是什么?3、主要传播途径是?4、我们该怎么预防?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9单元 生物技术第二十四章 现代生物技术第二节 关注生物技术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生物技术和生产生活的关系,生物技术的安全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免疫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教师点拨提升,课堂小结,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