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节 病毒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北京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节 病毒教案设计,共4页。
病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2、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全面、辩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病毒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病毒结构的独特性;病毒生命活动的特点。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安排学生在课前通过各种媒体和查阅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甲流的防控情况和其他传染病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 师 活 动 | 学生活动 | 个人调控 |
导 课 | 由当前的甲型H1N1流感和前几年曾造成重大影响的传染病导入,并提问:这些疾病的罪魁祸首是谁?从而引出课题:病毒 |
作答:病毒 |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病毒的相关资料,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 |
学习目标 |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 一生读学习目标 |
|
(一) 病 毒 的 形 态 | 结合多媒体出示的两则文字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有关病毒的分布和大小: 1、病毒分布很广:陆地、海洋、天空,各种动植物乃至动植物体内甚至细菌的体内,都能找到它。 2、病毒的大小:病毒个体十分微小,多数病毒在10--300纳米之间(百万分之一毫米),三万个拼接起来才有一个杆菌大小。,所以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总结病毒的形态。 |
阅读资料
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
|
(二) 病 毒 的 结 构 | 出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三类病毒结构的共同点?它们具有细胞结构吗? 利用蝌蚪形病毒的结构,教师和学生总结病毒的结构。 教师着重强调病毒无细胞结构。 |
观察、讨论 回答问题 |
|
(三) 病 毒 的 营 养 方 式 和 繁 殖 方 式
| 教师出示资料介绍:病毒通过接触、空气、水、伤口、血液和蚊虫叮咬等途径进行传播。 教师讲析营养方式的分类: (内容见后附1) 教师强调: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所以它们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才能体现生命活动。 教师结合一段动画演示一个蝌蚪形病毒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使学生感知病毒的自我复制过程。 结合此点教育学生在换感冒打喷嚏时要注意的问题。 | 分析资料,观察总结,回答问题。 观看动画录像,思考总结病毒的繁殖方式。 |
|
(四) 病 毒 的 分 类 | 出示图表 ,引导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总结病毒的种类,强调分类的标准。 重点通过实例讲一下“噬菌体”。 | 学生尝试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 |
|
(五) 病 毒 与 人 类 的 关 系 | 出示问题:病毒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有哪些影响?学生自学课本。 教师结合图片与学生一起总结病毒与人类的关系,并结合此点对学生进行辨证主义教育。
| 自学课本,观察、讨论总结、回答问题或发表看法。 |
|
课堂小结 | 出示本节主要知识框架,引导学生回顾所学主要内容。 即本节板书(后附) | 完成知识的回顾。 |
|
课堂练习 | 课件出示练习题(后附)要求学生用5分钟完成。 | 完成练习 |
|
作 业 | 1、调查当前我校及周围预防甲型流感的情况,并向医院和防疫部门咨询相关知识。 |
板书:
课堂练习
1、小儿麻痹症是由( )引起的。人们利用( )能有效的
控制绿脓杆菌。
A、病毒 B、病原菌 C、噬菌体 D、酵母菌
2、采用静脉注射方式吸毒的人,患艾滋病的很多。说明艾滋
病病毒很容易由下列哪种方式传播( )
A、空气 B、 水 C、血液 D、接触
3、处理患猪瘟、鸡瘟病死的猪、鸡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清水清洗干净后留作食用
B、腌制成腌肉、腌鸡出卖给他人食用
C、将死猪、死鸡用土深埋或用火烧毁
D、剁成碎末作为饲料让家禽、家畜食用
4、病毒在寄主的细胞内进行增殖对寄主的影响是( )
A、正常 B、受害 C、受益 D、受害又受益
中考链接
(东营,2008年)安徽阜阳发生肠道病毒EV71感染事件。肠道病毒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峡炎,重症患儿可出现水肿、脑炎。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从侵染细胞的不同上看,病毒EV71属于( )病毒;病毒EV71结构简单,无( )结构,仅由( )和( )组成。
2、病毒EV71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它以( )的方式进行繁殖。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五章 病毒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 病毒教案设计,共2页。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 病毒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