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第2节 昆虫教案
展开《昆虫》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列举常见的几种昆虫,并说出它们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概述昆虫的主要特征。
2 、能力目标:
(1)与同学合作完成对昆虫的观察。
(2)在对昆虫图片资料的查询和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如蝗虫),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观察蝗虫并概述蝗虫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难点:
观察蝗虫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课前准备:昆虫课件
六、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 学生活动 |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
一 五彩缤纷的昆虫 1 交流收集整理的五彩缤纷的昆虫资料 2 视频资料播放“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
3 多媒体展示:“多种多样的昆虫世界”图片 | 学生回忆并让知识系统化,进入学习情境
学生交流汇报收集到的有关昆虫资料,了解昆虫的特点和习性。
学生认真观看大屏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昆虫的特点。
欣赏图片,感受昆虫世界的美丽
| 在自然界中,空中飞行的动物千姿百态、多种多样,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我们上一课学过的比较高等的脊椎动物——鸟类,另一类就是家族非常兴旺发达的昆虫。
对学生收集和交流的内容进行积极的评价。
明确:昆虫类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是动物界最大的一个纲,已记载的种类约有100多万种,分布十分广泛。
|
二、观察蝗虫 1、多媒体播放视频“观察蝗虫”,展示蝗虫图片。
2、多媒体展示图片:蝗虫复眼
3、多媒体展示:蝗虫的呼吸
4、多媒体展示:蝗虫的口器
| 小组合作,观察蝗虫实物,结合P85和P88信息库中内容,讨论完成问题 【表达交流】蝗虫身体外面包着一层坚韧的外骨骼,可以支撑身体和保护体内的各种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更好地适应陆地生活。 【表达交流】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表达交流】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个单眼; 触角有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较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复眼对运动着的物体特别敏锐。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倒等腰三角形。单眼仅能感光。 【表达交流】胸部有三对足,前足、中足和后足。前足、中足适于行走,后足适于跳跃。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呼吸部位在胸腹部。
【表达交流】口器是咀嚼式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 |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观察蝗虫实物,引导学生交流反馈: 1. 蝗虫身体的外面包着一层什么结构?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触摸感受蝗虫外骨骼的坚硬。 2. 蝗虫的身体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引导学生指出实物中头部、胸部和腹部的位置。
3. 蝗虫的头部有哪些结构?各有什么功能?
复眼由多个小眼组成,每个小眼是一个独立的感光单位。这样每个小眼只能形成一个像点,众多小眼形成的像点拼合成一幅图像。复眼视觉所看到的影像其实是由众多小眼所提供的讯息组成。
4. 蝗虫的胸部有哪些结构?各有什么功能? 蝗虫后足强大,最高弹跳1米的高度
5. 蝗虫用什么呼吸? 课上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展示蝗虫呼吸的实验视频。 6. 蝗虫的口器属于什么类型的口器?有什么作用? |
三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 2有害 3视频播放:“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 列举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并互相评价
学生观看大屏幕,分析引起蝗灾的原因 | 昆虫种类很多,与人类的关系也非常密切。教师进行鼓励性评价 引导学生分析引起蝗灾的原因是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结果。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发展 |
七、练习: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昆虫
一、 五彩缤纷的昆虫
二、 观察蝗虫: 1 形态结构特点
2昆虫的基本特征:
一对触角
头 一对复眼
身体 一个口器
胸:有3对足,2对翅
腹
三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1、 有益: 2 、有害:
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人体的神经调节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昆虫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2节 昆虫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分析,教学媒体与教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鸟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鸟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质疑引入,新课学习,课堂小结,课堂练习及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