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册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单元测试AB劵
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章 合理膳食 平衡营养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时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亲朋好友相聚,人们总喜欢用美酒佳肴来表达对宾客的热情。下列菜肴中,含有较多的最重要供能物质的是( )
A.西芹炒木耳B.溜猪肝C.凉拌土豆丝D.红烧肉
2.猕猴桃被誉为“水果之王”,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下列哪类病人适宜多吃猕猴桃( )
A.贫血患者B.夜盲症患者C.患有脚气的人D.坏血病患者
3.下列营养物质中,不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的是( )
A.维生素B.无机盐C.水D.脂肪
4.根据血红蛋白的成分,一般的贫血患者需要在食物中增加的营养成分是( )
A.糖和脂肪B.磷和钙C.维生素和铁D.蛋白质和铁
5.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某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支同样的洁净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加碘淀粉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直至褪色为止。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据表可知这四种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少的是( )
A.青椒B.芹菜C.白菜D.黄瓜
6.2021年1月10日,山东烟台栖霞市一金矿发生爆炸,多人被困矿洞中。幸存人员靠井下泥水维持生命,15天后获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人体内最多的物质,也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之一
B.幸存人员被救出后体重大量减少,减少的主要是体内的脂肪
C.水不需要消化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
D.在被困未进食期间,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
7.下列食品组合最符合合理膳食原则的是( )
①葱油豆腐
②凉拌黄瓜
③滑菇汤
④油条
⑤酱牛肉
⑥清炖鲤鱼
⑦八宝粥
A.①+②+③+⑤
B.②+③+⑥+⑦
C.③+④+⑤+⑥
D.⑤+⑥+⑦+④
8.下表是某同学在做“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实验时的相关记录,下列各项描述错误的是( )
A.试管1和2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
B.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C.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
D.试管1和3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
9.小李患有慢性肠炎,医生给他开了葛根芩连丸,他从服下葛根芩连丸到药物成分被吸收,依次经过的器官是( )
①口腔
②喉
③咽
④大肠
⑤肝脏
⑥胃
⑦小肠
A.①→②→⑥→⑦
B.①→③→⑥→⑦
C.①→③→⑤→⑦
D.①→②→④→⑦
10.如图模拟淀粉在消化道中的消化过程,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如图模拟的消化原理与胆汁的消化原理一样
B.“剪刀1”模拟的物质仅在口腔中出现
C.只有肠液中含有“剪刀2”模拟的物质
D.“剪刀1”和“剪刀2”含有酶
11.“河间处处毛驴旺,巧妇擀面似纸张。做出火烧加驴肉,一阵风来一阵香。”这是乾隆皇帝对“驴肉火烧”的赞誉。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面粉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最终在胃中分解为葡萄糖
B.驴肉富含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消化
C.火烧中的水不需要消化直接被人体吸收
D.火烧中的脂肪在小肠中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2.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倒入3毫升食用油,再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后置于37.5℃的温水中。1小时后,食用油不见了。请你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是( )
A.唾液、肠液、胃液B.唾液、胃液、胰液
C.胃液、胆汁、唾液D.胆汁、肠液、胰液
13.下列器官的功能与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相符的是( )
A.口腔B.咽C.食管D.小肠
14.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胆囊,可以分泌胆汁
B.②是消化道最膨大的部分,也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
C.③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小肠,含有多种消化酶
D.④因为含多种消化液,所以是吸收的主要器官
15.食物在人体消化道内消化过程中,下列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甘油、脂肪酸等物质的形成
②少量蛋白质被初步消化
③脂肪的乳化
④少量麦芽糖的形成
A.④①②③B.②④①③C.④②③①D.②④③①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肠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吸收面积
B.甘油和脂肪酸被吸收后,合成了脂肪
C.预防便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吃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经常饮酒会使胃受到伤害
17.小肠内不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
A.脂肪酸B.氨基酸C.麦芽糖D.维生素
18.对于不能正常进食的病人,可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细胞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
A.淀粉B.维生素C.无机盐D.氨基酸
19.“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大于天。食品安全不仅关乎着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是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农业上把产自良好生态环境,安全、优质、无污染的食品称为绿色食品,那么绿色食品的图标是( )
A.B.
C.D.
20.“某品牌奶粉中添加香兰素”事件的曝光又一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婴幼儿来说,奶粉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蛋白质
B.为避免浪费,未开封的奶粉即使过期了几天也是可以食用的
C.奶粉中富含维生素D,可以预防夜盲症
D.在婴儿的胃和小肠中都有消化蛋白质的酶,蛋白质分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8分)如表是一盒250mL的牛奶的营养成分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是______的重要原料,它在消化道内被分解成______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人体吸收这些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_____,其内含有的消化液有______。
(2)如果只喝牛奶来补充一日所需蛋白质,则需要喝______盒这种牛奶,但是这样人体贮存能源的______摄入会超标,所以均衡的营养是非常重要的。
(3)人对食物中维生素的需求除了维生素D外,还有能够防治夜盲症______的以及避免坏血病______的等等。
22.(10分)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消化系统中的不同器官,A、B、C分别代表淀粉、蛋白质、脂肪中的一种,a、b、c代表对应它们的最终消化产物(线条中“→”表示消化过程中食物状态开始改变)。请认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丙代表______,A的最终消化产物是_____。
(2)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是蛋白质,其开始被消化的位置是_____(填符号)。
(3)图中,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的食物是_____(填符号)。
(4)a、b、c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__________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5)2020年4月15日,复旦大学张文宏教授出席一个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讲座时表示:“绝不要给孩子吃垃圾食品,一定要多吃高营养、高蛋白质的东西。”请同学们列举出富含蛋白质的食物:_______________(至少列举两种)。
23.(10分)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_______和消化腺两部分。
(2)经常酗酒的人最直接受到伤害的消化器官是[_______]_______它能初步消化的物质是_______。
(3)[10]_______分泌的_______能将脂肪乳化成微滴。脂肪最终被消化成_______。
(4)[4]_______是人体非常重要的消化腺,它分泌的_______通过导管进入[6]_______。
(5)食物的营养成分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_______。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_______。
24.(10分)如图是小华同学的些饮食习惯,请你帮他分析一下:
(1)从A图看,小华若长时间不吃蔬菜,将有可能因缺乏维生素______而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
(2)从B图看,小华不喜欢吃鱼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因为鱼肉中含有较多易于消化吸收的优质________,人体参与消化此物质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彻底分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_,进入人体后由________运输。
(3)从C图看,小华爱吃的炸薯条和炸鸡块属于高________食品,含有较多的热量,此营养物质最初消化的器官是________,消化产物是________。
(4)从D图看,小华不吃早餐就去上学,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原因是他血液中的________浓度过低。
(5)小华学习了《合理膳食》后尝试给自己设计的份早餐如下:一块面包、一个鸡蛋、一杯鲜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其中:面包富含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________;牛奶富含的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________的吸收。
25.(12分)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淀粉在口腔内的消化”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作为1号试管的________实验。
(2)1号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唾液中含有________酶,它能促进淀粉的分解。
(3)2号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4)若实验5分钟后将1号试管取出,滴加碘液摇匀,如果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如果选用1、4、5号试管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
(6)这个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26.(10分)小肠盘曲于腹腔内,上连胃,下接大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图甲是小肠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图乙是糖类、脂肪、蛋白质在消化管中的化学性消化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________,它的表面又有很多突起,称为____________,这样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
(2)小肠中除____________分泌的肠液外,还有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的____________和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3)图乙中,代表蛋白质的曲线是____________,代表小肠的一段是____________。
(4)某人为达到减肥的目的,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_________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给出建议:平时应注意_________和合理运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土豆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故选C。
2.答案:D
解析:人体缺乏维生素C时易患坏血病,故选D。
3.答案:A
解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作用却很大。
4.答案:D
解析:贫血是因血液内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含量少,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贫血患者血液运输氧的能力低,影响体内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而表现出精神不振、疲劳、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一般的贫血患者,应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质丰富的食物。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5.答案:B
解析:加碘淀粉溶液的颜色是蓝色,维生素C可以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加碘的淀粉溶液体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据此判断:青椒汁用了6滴就使溶液褪色,为表中最少的,所以青椒汁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芹菜汁用了18滴才使溶液褪色,说明芹菜汁维生素C的含量最少。
6.答案:D
解析:在被困未进食期间,体内储存的脂肪就成为被困者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D错误。
7.答案:B
解析:②黄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③含有无机盐和维生素等;⑥可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少量的油脂;⑦含有丰富的淀粉。故B组合营养最全面,符合合理膳食原则。
8.答案:D
解析: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试管1和2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A正确;试管1加入唾液,不变蓝,试管2加入清水,变蓝,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B正确;试管1和3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实验说明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受温度的影响,C正确、D错误。
9.答案:B
解析:人体的消化道从上到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故药物从服下到吸收依次经过①口腔→③咽→食道→⑥胃→⑦小肠。
10.答案:D
解析:淀粉是大分子的物质,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被消化为葡萄糖,此消化过程属于化学性消化,胆汁的消化属于物理性消化,A不正确;图示中的剪刀1模拟了消化淀粉的酶,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为麦芽糖,此过程也可在小肠内进行,淀粉最终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B不正确;肠液和胰液中都含有“剪刀2”模拟的物质,C不正确;“剪刀1”和“剪刀2”含有酶,D正确。
11.答案:A
解析:胃中含有胃液,胃液中只有蛋白酶,不能够消化淀粉,A错误。
12.答案:D
解析: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首先胆汁将脂肪乳化为脂肪微滴,最终在肠液和胰液作用下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3.答案:D
解析:选项中只有小肠既有消化功能又有吸收功能,故选D。
14.答案:C
解析: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A错误;②胃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它不是最主要的消化器官,B错误;④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与消化食物有关,与吸收无关,D错误。
15.答案:C
解析:淀粉在口腔内唾液中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食物进入胃后,蛋白质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脂肪在胆汁作用下乳化为脂肪微滴,最终在肠液和胰液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故选C。
16.答案:C
解析:预防便秘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C错误。
17.答案:C
解析:麦芽糖不能直接被小肠吸收利用。
18.答案:A
解析:只有人体可以直接吸收的物质才可作为全营养液的成分。水、无机盐、维生素不需要消化可被人体直接吸收;淀粉、蛋白质、脂肪不能被人体直接吸收,需消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19.答案:C
解析:绿色食品是对产自良好生态环境、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的总称。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中间的蓓蕾和下方的绿叶组成,其中AA级绿色食品标识为绿色,底色为白色。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选项C为AA级绿色食品的标识。
20.答案:D
解析:对于婴幼儿来说,奶粉中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A错误;奶粉过期不能食用,B错误;奶粉中富含维生素D,可以预防佝偻病,维生素A预防夜盲症,C错误。
21.答案:(1)建造和修复身体;氨基酸;小肠;肠液、胰液、胆汁
(2)8;脂肪
(3)维生素A;维生素C
解析:(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身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作用。蛋白质在胃中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其内含有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胆汁,能彻底将食物消化。
(2)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日所需的蛋白质大约是3g÷5%=60g,一盒牛奶中的蛋白质是25×3g=7.5g,因此,如果只喝牛奶来补充一日所需蛋白质,则需要喝8盒这种牛奶;这样摄入的脂肪为8×3.5g×25=70g,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日所需的脂肪是35g÷6%≈58.3g,脂肪摄入会超标。
(3)人体缺乏维生素A易患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22.答案:(1)小肠;葡萄糖
(2)乙
(3)C
(4)循环
(5)牛奶、鸡蛋(合理即可)
解析:(1)由图可知,A是最早开始被消化的,然后是B,最后是C,三类大分子营养物质中淀粉在口腔内被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然后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被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被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开始消化,最后被肠液和胰液中的消化酶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A是淀粉,B是蛋白质,C是脂肪。甲代表的是口腔,乙是胃,丙是小肠。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乙,即胃。
(3)C脂肪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4)a是葡萄糖,b是氨基酸,c是甘油和脂肪酸,这些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称为吸收。
(5)牛奶、鸡蛋等富含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
23.答案:(1)消化道
(2)3;胃;蛋白质
(3)肝脏;胆汁;甘油和脂肪酸
(4)胰腺;胰液;小肠
(5)吸收;氨基酸
解析:(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2)酒精进入消化系统后由胃来吸收,会损伤胃黏膜。胃液中含有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10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胰液、肠液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4)4胰腺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6小肠,参与多种物质的消化。
(5)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消化成氨基酸后被吸收进入血液。
24.答案:(1)C
(2)蛋白质;胃液;胰液;肠液;氨基酸;血液
(3)脂肪;小肠;甘油和脂肪酸
(4)葡萄糖
(5)糖类;钙、磷
解析:(1)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小华若长时间不吃蔬菜,将有可能因缺乏维生素C而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
(2)鱼肉中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质,参与消化蛋白质的消化液有胃液、胰液、肠液,它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进入人体后由血液运输。
(3)炸薯条和炸鸡块都属于高脂肪食品,含有较多的热量。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最终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4)小华不吃早餐就去上学,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原因是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过低
(5)面包富含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牛奶富含的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25.答案:(1)2mL清水;对照
(2)不变蓝;唾液淀粉
(3)变蓝;没有唾液,不能分解淀粉
(4)实验时间不足,淀粉没有充分分解成麦芽糖,剩余淀粉遇碘变蓝(或者唾液的量偏少或搅拌不充分或馒头碎屑偏多等)
(5)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有影响吗
(6)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解析:(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
(2)1号试管中加入了唾液,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
(3)2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淀粉几乎没有变化,加入碘液后变蓝。
(4)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浅蓝色,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水浴时间不够长;搅拌不充分;唾液的量太少等。
(5)1、4、5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温度,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
(6)本实验的结论是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唾液的分泌有关。
26.答案:(1)环形皱襞;小肠绒毛
(2)肠腺;胆汁
(3)Ⅱ;D
(4)吸收;合理膳食
解析:(1)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长5~6 m,内壁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2)小肠内有肠腺,能够分泌肠液,除此之外,小肠内还有胆汁、胰液,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胆汁能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
(3)图乙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管,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蛋白质在C胃内开始被消化,可见曲线Ⅱ代表蛋白质。
(4)切除一段小肠会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健康地生活应做到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滴加的蔬菜汁及数量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加碘淀粉溶液(2毫升)
10滴
6滴
18滴
11滴
试管
加入物质
温度
加入碘液
1
淀粉糊+唾液
37℃
不变蓝
2
淀粉糊+清水
37℃
变蓝
3
淀粉糊+唾液
10℃
变蓝
营养成分表
项目
每100mL
占每日营养需求量比例(%)
能量
280kJ
3
蛋白质
3.0g
5
脂肪
3.5g
6
碳水化合物
4.6g
2
钠
56 mg
3
钙
125mg
16
维生素D
2μg
40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清水或唾液
2 ml唾液
A
2 ml唾液
2 ml唾液
2 ml唾液
温度
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
0℃
100℃
加入碘液
2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增强免疫 预防疾病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五章 正常发育 健康成长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四章 合理用脑 高效学习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