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电荷教案
展开1.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了解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认识摩擦起电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
难点:从实验现象推理得出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教具:玻璃棒、丝绸、橡胶棒、毛皮、验电器、 纸屑、塑料吸管、金属杆、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复旧引新:
师: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会出现什么现象?
生:回答。
师:生活中还有那些类似的现象?
生:回答。
师:以上这些现象都是经过摩擦使物体带上了电或者说带上了电荷,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一章第三节电荷。
二、进行新课
1、摩擦起电
演示摩擦起电现象:
师:请同学们观察下列现象:
①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然后把棒靠近纸屑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②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将棒靠近纸屑等轻小物体,观察现象。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回答。
师总结: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
2、两种电荷
(1)演示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
①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排斥。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悬挂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也互相排斥。
②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悬挂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结果它们互相吸引。
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实验现象说明什么?
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物体摩擦起电,观察他们和丝绸摩擦的玻璃棒、毛皮摩擦的橡胶棒之间的作用。
生:摩擦实验。
生:总结。
教师总结: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起电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2)正电荷和负电荷
师:我们把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可用“+”表示。
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可用“-”表示。
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怎样总结了?
生: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验电器
师: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呢?除了刚才说的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外,还可以利用验电器进行检验。请同学们看验电器的构造。
生:观察验电器的构造。
师:验电器分为三部分: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师:请同学们观察,我把摩擦后的橡胶棒和金属球接触,你们看到什么现象?
生:观察。
师:金属箔为什么会张开?请同学们讨论它的工作原理。
生:讨论验电器的原理。
生:回答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师:演示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解释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师:验电器的张角怎么不一样大呢?
生:讨论,验电器只能粗略比较带电量的多少。
4、静电现象的利用和防护
学生阅读课文并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静电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
如何防护静电现象给我们带来的不利方面呢?
三、课堂总结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到了那些知识?
生:总结。
四、课堂练习:
五、布置作业:P49 2、3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电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电荷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明确目标,预习反馈,点拨质疑,分组合作,探究解疑,展示分享,点评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3 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3 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重难点,随堂练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电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册三 电荷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用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