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古诗三首-墨梅》(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9628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古诗三首-墨梅》(教案)2021-2022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9628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诗文感知大意,走近王冕感悟品格,总结写法升华主题,拓展延伸 探寻玄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墨梅》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联系资料,理解诗意,感受王冕鄙视流俗、孤傲高洁的精神品格。3.领悟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首诗。 2.体会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 格高洁、孤傲的胸襟。课前活动:学生在课前已经搜集王冕的资料,以及他生平的小故事,例如“研究兵法”“人格高洁”“游历生涯”“归隐山中”“寺庙夜读”等,从他的人生经历中,了解诗人。同时还让学生搜集了其它写梅花的古诗。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学习活动一、初读诗文感知大意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了解诗人。2.理解生词,通读诗文。3.知晓大意。二、走近王冕感悟品格(一)洗砚池边1.品读第一句:“我家”“洗砚池”。【洗砚池】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王羲之故居”内。传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从小刻苦练字,经常到池塘边洗刷笔砚,结果池塘的水都被染黑了。王冕说他家有洗砚池意思是自己像王羲之那样勤奋刻苦。(三)心中“清气”1.品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2.古代写梅花的诗有2000多首,十之八九都是写梅花的香气。你查阅到了哪些资料呢?3.别人写的香气和王冕的清气有所不同吗?结合王冕的为人,结合前面内容,想一想。完成“课堂练习二”。1.香气写的是花,清气写的是();2.香气是鼻子闻出来的,清气是()品出来的;3.香气停留在表面上,清气深入到()里;4.香气每个人都能闻到,清气只有()的人才能品到; 5.香气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清气则是一种()品质。(三)心中“清气”1.品读“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2.古代写梅花的诗有2000多首,十之八九都是写梅花的香气。你查阅到了哪些资料呢?3.别人写的香气和王冕的清气有所不同吗?结合王冕的为人,结合前面内容,想一想。完成“课堂练习二”。三、总结写法升华主题1.墨梅写的就是王冕,王冕已经成了墨梅,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2.王冕晚年的时候,依然穷困潦倒,他的母亲就死于贫困交加,但他仍然不想与统治者同流合污,在《素梅五六》这首诗中说:3.师生再次配乐诵读整首诗。四、拓展延伸 探寻玄机于谦的《石灰吟》和郑板桥的《竹石》是诗人用生命写成的,这里面又藏有怎样的玄机呢?相信同学们一定也能参透这里面的玄机。连一连我家洗砚池头树 心中梅不要人夸好颜色 家中梅朵朵花开淡墨痕 画中梅只留清气满乾坤 心中梅一、初读诗文感知大意1.学生交流搜集的王冕的资料:《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2.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3.读出诗的节奏,明晓诗意。二、走近王冕感悟品格1.王冕把梅花种在洗砚池边,自然想到王羲之的勤奋刻苦。原来洗砚池藏着这样的玄机。2.借助关于王冕的人生经历、不想做官等史实。体悟他那高洁独立、淡泊名利的人格。(三)心中“清气”1.她只想让清气留在这天地之间,再读“清气”2.半夜梅花入梦香。梅花至老香犹在。3.学生感悟王冕之所以不写香气,只写清气,是因为他在借墨梅抒发高洁的志向和淡泊名利的品格。4.这是写就是人的精神品质,个别读、齐读。这两句写的不是花,而是人,写的就是一身正气的王冕!配乐读。三、总结写法 升华主题1.学生读;“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千里冰封,素梅依然傲然挺立,多么高雅。一夜花开,清香四溢,传遍天下。2.学生再次诵读整首诗。竹石清·郑板桥 石灰吟明·于谦 咬定青山不放松,千锤万凿出深山,立根原在破岩中。烈火焚烧若等闲。千磨万击还坚劲,粉身碎骨浑不怕,任尔东南西北风 要留青白在人间。 《墨梅》课后反思这节课上完之后,其实我有很深的感触,通过一首诗,认识了几百年前的一位品格高尚的画家、诗人。在教学过程中,整体效果很好,但是没有完美的课堂,仍然也有很多遗憾之处,虽然有遗憾,但是只有不断深刻的反思才能走向更完美、真实的课堂。其一,课前我收上学生所搜集到的资料,翻阅了一遍,了解到学生的预习做得非常好,但在自主感悟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我们特别需要注意对重点的提炼。古诗中的关键词基本是理解的,例如“淡墨痕”“清气”“洗砚池”“乾坤”等,但如果让学生对其妙处进行阐述,他们说的并不准确。所以需要我们在课上进行指导。其二,大多部分学生课上能够认真听讲,完全投入到学习中,并且能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多数学生能够抓住诗人的经历,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我感觉整体来,讲授课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其三,在教学中迁移的痕迹过重,没有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我们都知道做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效率,扎实有效地让学生通过每一节课的学习,都有所获得,最根本的还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实现他们的主题地位,让他们自觉主动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活动中来。但这节课下来,仍然感觉学生的自主性表现的不足,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有效作用。小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再训练,强化交流讨论的步骤,教会学生互相尊重、帮助队友,分工合作,给每一个学生表达的机会,调动他们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同时给学生设定时间,并且规定每个组内都要有“总裁”这样的角色去计算时间,负责催促大家的发言。其四,本节课我设计了让学生发现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试着进行了两首诗的拓展,于谦的《石灰吟》和郑板桥的《竹石》。如果时间比较宽裕的话,应该把这两首诗的内容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更加让学生深刻的感受到托物言志这种表达方式的妙用,让学生好好的品读,去读懂于谦和郑板桥这两位有高尚品格的诗人。也许这样可以将拓展做得更深入、扎实一些,应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教会学生读懂古诗词的方法,不仅是知晓古诗词的大意,这只是一种浅阅读,更要进行深度学习和思辨思考,去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平生的志向。教师需要通过找到具有思辨性的问题,来提升学生高级思维的培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下册墨梅优质课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墨梅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分享,导入课题,介绍资料,初识作者,自读自解,感悟诗意,总结中心,感悟升华,拓展延伸,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墨梅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感受梅,自主探究,感知意,诗中找画,进入境,读诗赏画,感悟情,拓展延伸,赏析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