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综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综合第1页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综合第2页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综合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综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综合,共19页。
    1.声音产生的条件: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传播的条件: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5.声音的特性:①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6.声:
    ①声音: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
    ②超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③次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7.声的利用
    ①声能够传递信息。
    ②声可以传递能量。
    8.噪声:凡是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活动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
    9.噪声的防治与控制:
    ①在声源处控制或减弱噪声;
    ②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③在接收处(人耳)控制或减弱噪声接收。
    【题型专练】
    题型一:声现象辨析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使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2.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 “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3.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
    D.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4.用力敲击甲乙两音叉,它们产生的声波经示波器显示出来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发声的响度大 B . 甲发声的响度小
    C . 甲发声的音调高 D . 甲发声的音调低
    5.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将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C . 响度是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D . 音调是否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6.《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7.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B.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C.乐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调和音色
    D.悦耳的声音是乐音,它不会成为噪声
    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9.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
    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10.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小刚的音色B.小刚歌声的频率
    C.小刚歌声的响度D.小刚歌声的音调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D.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响度
    12.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 )。
    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
    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D.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13.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14.为了庆况建党100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问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选题“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
    15.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16.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______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
    17.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______ 产生的,现在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 ______ ,演员的声音是以 ______ 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
    18.目前,很多同学喜欢用手机上网,用耳机听音乐,长期使用耳机听摇滚乐容易对 耳朵造成伤害,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鼓膜的 _____ 产生的;中、高考期间, 学校周围禁止施工、鸣笛等,这是为了防止噪声的 ______ ;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的单位符号是 _____ 。
    题型二:声现象实验探究
    1.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④
    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生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D.音调是否和频率有关
    3.分别用小胶锤敲击图中的琴键1和琴键2,琴键每毫秒振动的次数如表1,则琴键1比琴2( )
    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音调更髙
    4.A、B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如图所示放置,敲响音叉A,发现和B音叉完全紧密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传播不需介质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有的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5.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听声音的变化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斜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
    C.玻璃罩内的音乐芯片正在发声,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6.有两部手机都开通了来电显示功能,且来电铃声都已开启,用手机A拨打手机B时,手机B发出响声,并且显示屏发光显示手机A号码;若将手机A置于一个透明的真空罩中,用手机B拨打手机A,则我们( )
    A.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的铃声,并能看到手机A的显示屏发光
    B.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但能看到手机A的显示屏发光
    C.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但不能看到手机A的显示屏发光
    D.既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也不能看到手机A的显示屏发光
    7.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 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 发生改变。
    8.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同一位置,音叉发出声音的 不同,同时观察到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9.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 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10.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_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1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发声时喉咙处在振动;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看到水面水花四溅。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若要明显地将桌面的振动体现出来,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小明发现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听到的声音比稍微抬起时听到的声音的大,说明的道理是______。
    12.小红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这些实验说明了:
    (1)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不能听到真空罩闹钟的闹铃声,说明 。
    (3)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 ;加大敲击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力度更大,由此可得出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4)用纸片接触转动的齿轮。与齿数较多的轮盘接触时纸片振动较 (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较 (填“高”或“低”)。
    13.如图所示,小琳将几个小纸团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她发现纸团不断上下跳动.
    (1)她断开开关,让扬声器停止播放音乐,纸盆上的小纸团 (填“还在”或“停止”)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实验中,小纸团的作用是 ,从而便于观察.
    (2)她在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调大音量,发现小纸团跳得 (填“更高”或“更低”).这说明发声体的 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小琳突发奇想:若将该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进行实验,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她 (填下列序号).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C.能听到声音,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D.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14.在学习 “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变化。
    (1) 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 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
    (2) 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__________ 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______________ 。当钢尺伸出桌边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振动频率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图丙中 __________ (选填 “ a ”或“ b ”)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可以看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_________ (选填 “规则的”“无规则的”)。
    15.如图所示是探究 “ 声音的传播 ” 实验装置:
    (1) 交流讨论:
    ① 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
    ② 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______ (选填 “ 变大 ”“ 不变 ” 或 “ 变小 ” )。
    ③ 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______ (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听到声音。
    (2) 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 ,声音在 ______ 中不能传播。
    (3)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 .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D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4) 声音在 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 。
    题型三:声速、回声及其计算
    1.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笔直公路正对山崖驶去,途中司机鸣了一声笛,2 s后司机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
    A.300 m B.680 m
    C.340 m D.320 m
    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3.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其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处大喊一声,经过6 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A.510 m B.1020 m C.2040 m D.4080 m
    4.直跑道上百米赛跑,甲、乙两个计时员用同样的表测一个运动员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冒烟时按表,乙听到发令枪响时按表,他们测出的时间大约相差_____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声速是340m/s)
    5.小王看见远处突然升起礼花,于是立即开始数秒。当数到第10 s的时候,听到了礼花爆炸的响声,则小王距离礼花燃放点大约 m(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6.如图所示是模拟交警测速的简化示意图.B为超声波测速仪,模拟测速时,一辆小车一直沿水平长直路面背离B匀速运动.假设B在t0=0 s时开始发射信号,t1=0.4 s时接收到运动的小车反射回来的信号;t2=3.8 s时再次发射信号,t3=4.6 s时又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则信号第一次发出后0.2 s时小车与B的距离为________m,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7.(1)一只蝴蝶飞行时30s振翅180次,这种蝴蝶振翅频率是在下面表格中 的听觉范围内,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当气温为25℃时,如果看到闪电后(光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3s钟才听到雷声,参考下表数据计算闪电处距人约 m;此时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 m。
    8.(1)闪电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如果某次闪电后经过3s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多少m?
    (2)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对相距7500m的潜艇B发出声波探测,则潜艇A多少时间能接收到回声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9.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2)人从高喊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
    (3)人高喊时船离悬崖多远;
    10.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8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11.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鸣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5次车身振动,所用时间是1min45s。若车身总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022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声现象综合参考答案
    【考点梳理】
    1.声音产生的条件: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正在振动的物体叫声源;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2.声音传播的条件: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叫声波。
    3.声速: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叫声速。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4.回声: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人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
    5.声音的特性:①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高低是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声源的远近有关,距声源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声音的品质与特征,它与声源的材料、结构有关。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
    6.声:
    ①声音:人的听觉所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在20Hz到20000Hz之间。
    ②超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
    ③次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
    7.声的利用
    ①声能够传递信息。
    ②声可以传递能量。
    8.噪声:凡是影响我们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活动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叫噪声。
    9.噪声的防治与控制:
    ①在声源处控制或减弱噪声;
    ②在噪声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③在接收处(人耳)控制或减弱噪声接收。
    【题型专练】
    题型一:声现象辨析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
    C.教室周围植树可以使学生免受环境噪声干扰,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C。
    2.日常生活中,处处可听到声音,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B.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 “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
    C.通过居民区的高速铁路需加装隔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答案】A。
    3.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
    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 ;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 ;
    D.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
    【答案】A。
    4.用力敲击甲乙两音叉,它们产生的声波经示波器显示出来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发声的响度大 B . 甲发声的响度小
    C . 甲发声的音调高 D . 甲发声的音调低
    【答案】C。
    5.如图所示,用同样大小的力将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 )。
    A . 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 . 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C . 响度是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D . 音调是否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答案】D。
    6.《梦溪笔谈》中有这样的叙述: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为( )。
    A.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C.睡在地上能感觉地面振动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答案】D。
    7.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消失
    B.声音在气体中传播最快,在固体中传播最慢
    C.乐音的三个特征是响度、音调和音色
    D.悦耳的声音是乐音,它不会成为噪声
    【答案】C。
    8.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中,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轻敲桌子的声音,说明桌子能传声;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C.图丙中,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答案】D。
    9.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
    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答案】A。
    10.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A.小刚的音色B.小刚歌声的频率
    C.小刚歌声的响度D.小刚歌声的音调
    【答案】A。
    1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
    D.分辨琵琶和小提琴的声音主要依靠响度
    【答案】B。
    12.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歌唱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声描述正确的是( )。
    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的音色是一样的;
    B.歌声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齐唱使得声音的音调更高;
    D.歌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答案】D。
    13.如图所示,我市夷陵广场安装有噪声自动监测显示屏,显示屏上的分贝数值指的是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广场周边禁止汽车鸣笛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
    【答案】响度;声源。
    14.为了庆况建党100周年,学校在演播厅举办文艺汇报演出,小明问学在演播厅外一听就知道是女生在演唱,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___(选题“音调”、“响度”或“音色”)来判断的,听到的歌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入人耳的。
    【答案】音调;空气。
    15.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答案】响度;音调。
    16.豫剧是我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如图演唱时常用梆子进行伴奏,梆子受敲击时由于______而发声;人们听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唱词,就知道是《花木兰》选段,这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______。
    【答案】振动;信息。
    17.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______ 产生的,现在电视台经常播出模仿秀节目,其中声音模仿秀模仿的是声音的 ______ ,演员的声音是以 ______ 形式通过空气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中的。
    【答案】振动;音色;声波。
    18.目前,很多同学喜欢用手机上网,用耳机听音乐,长期使用耳机听摇滚乐容易对 耳朵造成伤害,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由于鼓膜的 _____ 产生的;中、高考期间, 学校周围禁止施工、鸣笛等,这是为了防止噪声的 ______ ;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的单位符号是 _____ 。
    【答案】振动;产生;dB
    题型二:声现象实验探究
    1.如图所示,发声的喇叭使烛焰晃动,说明:①声音具有能量;②声音能传播信息;③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其中正确的说法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③④ C.只有②③④ D.只有①④
    【答案】B
    2.如图所示,将正在发生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D.音调是否和频率有关
    【答案】C。
    3.分别用小胶锤敲击图中的琴键1和琴键2,琴键每毫秒振动的次数如表1,则琴键1比琴2( )
    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
    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音调更髙
    【答案】D。
    4.A、B两个完全相同的音叉如图所示放置,敲响音叉A,发现和B音叉完全紧密接触的乒乓球被弹起来,此现象可以说明( )
    A.声音传播不需介质
    B.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声音传播不需要时间
    D.有的物体不振动也可产生声音
    【答案】B
    5.如图所示的实验,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用纸片分别接触转速相同、齿数不同的旋转齿轮,听声音的变化
    B.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斜放入水中,看到水花四溅
    C.玻璃罩内的音乐芯片正在发声,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声音的变化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答案】C。
    6.有两部手机都开通了来电显示功能,且来电铃声都已开启,用手机A拨打手机B时,手机B发出响声,并且显示屏发光显示手机A号码;若将手机A置于一个透明的真空罩中,用手机B拨打手机A,则我们( )
    A.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的铃声,并能看到手机A的显示屏发光
    B.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但能看到手机A的显示屏发光
    C.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但不能看到手机A的显示屏发光
    D.既不能听到手机A发出的铃声,也不能看到手机A的显示屏发光
    【答案】B。
    7.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 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 发生改变。
    【答案】振动;音调。
    8.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同一位置,音叉发出声音的 不同,同时观察到乒乓球弹开的幅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答案】振动;响度;振幅。
    9.如图甲所示,用大小相同的力从左向右敲击水瓶琴,其发出的音调将 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如图乙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音叉产生声音的 ___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大。
    【答案】升高;响度。
    10.如图所示,小明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这哨声是由___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上下推拉活塞,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当筷子不动,用不同的力吹管时,改变了声音的___________。
    【答案】空气柱;音调;响度。
    11.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发声时喉咙处在振动;小华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看到水面水花四溅。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小华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若要明显地将桌面的振动体现出来,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小明发现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听到的声音比稍微抬起时听到的声音的大,说明的道理是______。
    【答案】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在桌面撒小纸团 固体传声效果比空气好
    12.小红做了几个与声音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这些实验说明了:
    (1)发声的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2)不能听到真空罩闹钟的闹铃声,说明 。
    (3)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 ;加大敲击的力度,乒乓球弹起的力度更大,由此可得出声音的响度与 有关。
    (4)用纸片接触转动的齿轮。与齿数较多的轮盘接触时纸片振动较 (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较 (填“高”或“低”)。
    【答案】(1)能量;(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3)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幅;
    (4)快;高。
    13.如图所示,小琳将几个小纸团放在正在播放音乐的扬声器的纸盆上,她发现纸团不断上下跳动.
    (1)她断开开关,让扬声器停止播放音乐,纸盆上的小纸团 (填“还在”或“停止”)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实验中,小纸团的作用是 ,从而便于观察.
    (2)她在扬声器播放音乐时,调大音量,发现小纸团跳得 (填“更高”或“更低”).这说明发声体的 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3)小琳突发奇想:若将该实验装置移到月球上进行实验,当扬声器播放音乐时,她 (填下列序号).
    A.既能听到声音,又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B.不能听到声音,但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C.能听到声音,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D.既不能听到声音,也不能看到小纸团跳动
    【答案】(1)停止;振动;将纸盆的振动放大;(2)更高;振幅;(3)B。
    14.在学习 “声现象”的知识时有以下几个实验:如图甲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会看到“水花四溅”;如图乙,拨动同一把钢尺,在保证其振幅相同的情况下,改变其伸出桌边的长度,观察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出声音的变化。
    (1) 图甲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 产生的,水花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 ;
    (2) 图乙实验是在探究声音的音调跟 __________ 的关系;实验时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其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______________ 。当钢尺伸出桌边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度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钢尺振动频率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图丙中 __________ (选填 “ a ”或“ b ”)显示的声音属于噪声,可以看出噪声发声体的振动是 _________ (选填 “规则的”“无规则的”)。
    【答案】振动 将微小振动放大 频率 低 低于 20Hz b 无规则的
    15.如图所示是探究 “ 声音的传播 ” 实验装置:
    (1) 交流讨论:
    ① 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我们能听到音乐。
    ② 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______ (选填 “ 变大 ”“ 不变 ” 或 “ 变小 ” )。
    ③ 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______ (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听到声音。
    (2) 实验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 ,声音在 ______ 中不能传播。
    (3) 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与上述实验结论相符合的是 ______ (填序号)。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 .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C .临街的房屋安装双层真空玻璃 D .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4) 声音在 15℃ 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______ 。
    【答案】变小;不能;介质;真空;C;340m/s。
    题型三:声速、回声及其计算
    1.一辆汽车以20 m/s的速度沿笔直公路正对山崖驶去,途中司机鸣了一声笛,2 s后司机听到回声,听到回声时汽车离山崖的距离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
    A.300 m B.680 m
    C.340 m D.320 m
    【答案】D
    2.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并返回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5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若测速仪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05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第一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70m
    B.汽车第二次碰到信号的位置距测速仪136m
    C.汽车两次碰到信号的时间间隔为1s
    D.汽车行驶的速度为34m/s
    【答案】C。
    3.科学家在南极洲发现一个陨石凹坑,其形状如圆形平底锅,如图所示,小明在圆心A点处大喊一声,经过6 s听到回声.设空气中声速为340 m/s,圆形凹坑的直径为( )
    A.510 m B.1020 m C.2040 m D.4080 m
    【答案】C
    4.直跑道上百米赛跑,甲、乙两个计时员用同样的表测一个运动员的成绩,甲看到发令枪冒烟时按表,乙听到发令枪响时按表,他们测出的时间大约相差_____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声速是340m/s)
    【答案】0.29
    5.小王看见远处突然升起礼花,于是立即开始数秒。当数到第10 s的时候,听到了礼花爆炸的响声,则小王距离礼花燃放点大约 m(设空气中的声速为340 m/s)。
    【答案】3 400
    6.如图所示是模拟交警测速的简化示意图.B为超声波测速仪,模拟测速时,一辆小车一直沿水平长直路面背离B匀速运动.假设B在t0=0 s时开始发射信号,t1=0.4 s时接收到运动的小车反射回来的信号;t2=3.8 s时再次发射信号,t3=4.6 s时又接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则信号第一次发出后0.2 s时小车与B的距离为________m,小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m/s.
    【答案】68 17
    7.(1)一只蝴蝶飞行时30s振翅180次,这种蝴蝶振翅频率是在下面表格中 的听觉范围内,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当气温为25℃时,如果看到闪电后(光的传播时间可忽略不计),3s钟才听到雷声,参考下表数据计算闪电处距人约 m;此时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返回海面,则该处海的深度是 m。
    【答案】(1)大象;不能;(2)1020;3000。
    8.(1)闪电打雷时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这是因为在空气中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如果某次闪电后经过3s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多少m?
    (2)声呐被称为潜艇的耳目。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对相距7500m的潜艇B发出声波探测,则潜艇A多少时间能接收到回声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
    【答案】解:
    (1)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
    v=340 m/s,
    v=得,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
    s=vt=340m/s×3s=1020m;
    (2)由题意可知,声波从A传播到B,再从B反射回A,经过的路程:
    s′=7500m×2=15000m,
    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
    v′=1500m/s,
    潜艇A接收到回声信号的时间为:
    t′===10s。
    故答案为:(1)如果某次闪电后经过3s听到雷声,则闪电处离人耳的距离为1020m;
    (2)潜艇A10s能接收到回声信号。
    9.某人站在正对着悬崖行驶的船上朝着远处的悬崖高喊一声,经过2s后听到回声,若船行驶的速度是5m/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求:
    (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
    (2)人从高喊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
    (3)人高喊时船离悬崖多远;
    【答案】解:(1)由v=得,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声=340m/s×2s=680m;
    (2)已知船行驶速度v1=5m/s,
    由v=得,在t=2s的时间内,船行驶的距离:
    s1=v1t=5m/s×2s=10m,
    (3)设人在高喊时船到悬崖的距离为s,
    根据题意可得:2s=s1+s声,
    所以,s=(s1+s声)=×(10m+680m)=345m。
    答:(1)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距离为680m;
    (2)人从高喊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船行驶的距离为10m;
    (3)人高喊时船离悬崖345m。
    10.一辆汽车朝山崖匀速行驶,在离山崖700m处鸣笛,汽车直线向前行驶80m后,司机刚好听到刚才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0m/s,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答案】解:设鸣笛时汽车到山崖距离为s, 则2s=s声+s车,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2s−s车=2×700m−80m=1320m,
    ∵v=st,∴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
    t=s声v声=1320m330ms=4s,所以汽车行驶速度为:
    v车=s车t车=80m4s=20ms.答:汽车行驶的速度是20m/s.
    11.小华在假期探望外祖母,他乘坐火车时发现,每经过铁轨接头处,车身都要振动一次,他还发现,火车进山洞前的一瞬间要鸣笛一次。小华恰好坐在车尾,从听到鸣笛声到车尾出洞,小华共数出85次车身振动,所用时间是1min45s。若车身总长175m,每节铁轨长12.5m,山洞的长度是多少?当时火车的速度是多少?(设火车一直匀速直线行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答案】


    相关试卷

    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复习2——声现象:

    这是一份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复习2——声现象,文件包含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复习2声现象教师版docx、2024年物理中考专题复习2声现象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专题01声现象中考问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微专题复习专题01声现象中考问题学生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5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二 声现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专题二 声现象,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