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 5.2回声 轻骑兵序曲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6/1295916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音乐 5.2回声 轻骑兵序曲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06/1295916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欣赏 回声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欣赏 回声教案,共4页。
教材分析:
《轻骑兵序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苏佩的管弦乐作品。这是一首轻松明快、形象逼真、振奋人心的乐曲,也是苏佩最受人们喜爱的、流传最广的管弦乐作品。那气势恢宏的军营号角,急速、跳跃的行军队伍,英武潇洒的轻骑兵主题,弥漫着硝烟、充满忧伤的战场,惊心动魄的决战和胜利的光芒,都活灵活现的在音乐中闪现。作品不仅用音乐讲了轻骑兵的故事,更表达着作者心中的正义、力量和勇气。
学情分析:
《轻骑兵序曲》比较长,学生在聆听时容易失去耐心,所以采用音乐故事的方法分段聆听,使学生忽略音乐的时间性,注意力转移到音乐的形象中来,然后再带着自己的想象整体赏析。
教学目标:
知道作曲家苏佩,简单了解轻歌剧、序曲等知识。
记住《轻骑兵序曲》的主题旋律,感知音乐结构。
听辨不同段落的音乐形象,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
养成专注聆听音乐的习惯,敢于参与音乐表现活动。
教学重点:通过感受音乐要素的变化聆听并记住乐曲主题,体会音乐情绪。
教学难点:在故事引导、分段聆听的基础上,完整欣赏这首宏大的管弦乐作品。
教学方法:欣赏法 演示法 讲授法 情境法
学习方法:发现法 欣赏法 练习法
教具:电脑、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授
导语:
131年前,维也纳诞生了一部轻松明快、让人精神焕发的乐曲,老师用它做背景音乐制作了两段视频,
听一听,有没有给你带来快乐的感觉。
师:1.播放视频
2.引导学生律动感受音乐情绪
3.明确课题
欣赏引子
军营号角
教师:提示学生听辨主奏乐器、力度变化,引导学生表现力度的强弱
A主题
集合
教师:提示学生听辨主奏乐器、力度及速度,启发学生表现轻骑兵集合时的轻和快。
行军
教师:提示学生听辨主奏乐器、力度及速度,启发学生表现马蹄声及轻骑兵行军的形象。
3.战斗
教师:提示学生听辨主奏乐器、力度变化,启发学生想象音乐场景。
B主题
败
教师通过问题引导、演奏主题、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形象,及音乐要素的变化。
A’主题再现
胜
教师:提示学生听辨力度及速度的变化,启发学生感受形象,想象音乐场景。
小结
教师:1.引导学生一起回顾各部分的音乐情绪,总结音乐结构。
2.介绍作者及相关音乐知识。
导语:130年前的伟大作品,不只在给你讲战争的故事,你看到的不只是神勇的轻骑兵,还有你自己心中的正义和勇气。
我们认识一下作者——苏佩
完整欣赏
教师播放管弦乐队演奏视频,引导学生参与音乐表现,完整感知音乐。
结束语
教师:130年后人们依然会听到轻松明快的《轻骑兵序曲》爱上这些勇敢、帅气的轻骑兵战士。
希望《轻骑兵序曲》能给你带来无限的勇气,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能够勇往直前、迎难而上。
学生:1.观看小视频,初次聆听主题
2.模仿视频中的动作,随音乐律动感受音乐情绪
3.知道学习内容,了解轻骑兵。
学生:聆听引子、辨别乐器、感受力度变化,做简单的打击乐器及声势律动,表现力度的强弱变化,感受军营号角主题的情绪,进入音乐故事情境。
学生聆听音乐、辨别乐器、速度、力度等要素,用肢体动作表现飞快的速度,随音乐律动感受轻骑兵集合的场景。
学生聆听音乐、辨别乐器、速度、力度等要素,用打击乐器创编、模仿典型的马蹄节奏,随音乐踏步感受节拍、力度、及情绪。
学生聆听,想象并回答问题。
学生闭目聆听想象并作答。。
学生聆听感受并作答。
加入打击乐参与战斗。
学生倾听、交流、了解。
学生完整欣赏音乐。
在熟悉的段落加入伴奏或动作表现一下。
具体的时间差引发学生好奇,通过欣赏小视频,引发学生兴趣,为开课做准备。
简单的音乐律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音乐情绪。
骑兵主题先入为主,不经意间出现三次,为下面的欣赏做好铺垫。
乐曲很长,通过音乐故事的方式,可以化难为易,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和想象。学生通过听辨乐器和简单的音乐实践,能够清晰的感受音乐情绪和音乐要素。
按照音乐表现出来的故事性有序聆听,使学生紧紧抓住音乐脉络,心中有清晰的轻骑兵的形象。问题的设计和引导使学生听音乐时关注音乐要素,提高欣赏能力,丰富音乐表现力。
A主题是乐曲最为人们熟知,音乐形象最为生动逼真的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之一,通过模仿、演唱、表演等实践活动可以深刻感受到轻骑兵的精神气质。
这一段落不做重点,加上题目和情节使学生融入音乐当中,对后面的音乐充满期待。
B段主题忧伤暗淡的小调,匈牙利吉卜赛音阶特点的旋律,有附点和变化音,较难演唱,因此,主题旋律由教师演奏,让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定音鼓的节奏上,结合“战败”的场景引导学生产生联想。
再现部分打击乐的加入及乐队全奏形成欢乐、奔腾的高潮,学生对音乐场景有了完整的印象,亲自加入打击乐伴奏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痛快的音乐体验,产生情感共鸣。
学生对作品各部分已经有深刻的理解,整体回顾能帮助学生感知音乐全貌。此时介绍作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印象深刻。
音乐作品长达6分钟,学生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动静交替增强欣赏的趣味性。
引起学生情感共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花城版八年级上册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式导入,简介二胡外形构造,欣赏二胡演奏曲《光明行》,学生了解二胡作曲家,分段听赏,参与 . 探索,小组讨论,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环球之旅(一)——亚洲之声欣赏 甘美兰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新课学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花城版第5单元 名家名曲(之一)二胡独奏曲《光明行》教学设计,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