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下学期联考(三)及答案(九科)
2022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下学期联考(三)化学试题(合格考)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高一下学期联考(三)化学试题(合格考)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反应中,氧化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3.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75分)
1. 移动通信已经进入4G时代,以光纤为基础的高速信息通道尤显重要。下列物质中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是
A. 硅B. 二氧化硅C. 硅酸D. 硅酸盐
2. 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 燃煤中加入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B. 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容器贮藏运输浓硝酸,因为浓硝酸有强氧化性
C. 硝酸能溶解所有金属
D. 和氮氧化物对环境有很大危害,如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罪魁祸首
3. 下列有颜色的气体是
A. B. C. D.
4. 下列化合物中,能用相应的单质直接化合得到的是
A. B. C. D. CuS
5. 下列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 工业上合成氨B. 氨催化氧化
C. 在空气中变色D. 实验室制取氨气
6. 反应中,氧化剂是
A. B. C. D.
7. 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氮气难溶于水,可用于合成氨B. 硝酸见光易分解,可用于制氮肥
C. 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制硝酸D. 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8. 在与下列物质的反应中,体现硫还原性的是
A. O2B. FeC. HgD. H2
9. 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屑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A. Cu+HNO3(浓)→Cu(NO3)2B. Cu+HNO3(稀)→Cu(NO3)2
C. Cu→CuO→Cu(NO3)2D. Cu→CuSO4→Cu(NO3)2
10. 下列反应中,调节反应物用量或浓度,不会改变反应产物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B.
C. 二氧化硫通入澄清石灰水D. 与反应
1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浓硝酸通常保存在棕色细口试剂瓶中B. 常温下,铁、铝遇浓硫酸发生钝化
C. 氨水的主要成分是,无D. 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12. 下列实验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甲装置完成喷泉实验B. 用乙装置制氯气
C. 用丙装置防止氨气倒吸D. 用丁装置实验室制氨气
13. 下列无色溶液,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 B.
C. D.
14.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B. 纯碱:
C. 小苏打:D. 烧碱:
15. 下列物质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
A. B. C. D. 木炭
16. 下列反应中,SO2体现氧化性的是
A. SO2+Ca(OH)2=CaSO3↓+H2O
B. SO2+Cl2+2H2O=2HCl+H2SO4
C. SO2+2H2S=3S+2H2O
D. 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
17. 实现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的是
A. B.
C. D.
18. 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B. 、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C. 能使溴水裉色,体现还原性
D. 尾气可用NaOH溶液吸收
19.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加热钠生成淡黄色固体:
B. 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C. 大量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D实验室制备氨气:↑+HCl↑
20. 下列反应方程式中,与雷雨发庄稼无关的是
A. 2NO+O2=2NO2B. 3NO2+H2O=2HNO3+NO
C. N2+O22NOD. N2+3H22NH3
21. 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只与该物质的氧化性有关的是
A. 氯气用于制取氯水B. 氨气用作制冷剂
C. 二氧化硫用作漂白剂D. 浓硝酸转化为
22. 下列气体既能用浓硫酸干燥又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 B. C. D.
23. 只用一种试剂,将NH4Cl、(NH4)2SO4、Na2SO4、NaCl 4种物质的溶液区分开,这种试剂是
A. NaOHB. AgNO3C. BaCl2D. Ba(OH)2
24. 下列关于离子检验正确的是
A.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试验,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说明原溶液中有K+
B.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说明该溶液中无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该溶液中有
D.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25. 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25分)
26. 地壳中的某种元素在现代高科技产品中占有重要位置,足见化学对现代文明的重要作用。例如:
(1)计算机芯片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
(2)工业上制取粗硅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光导纤维原料物质遇到强碱易被腐蚀,请写出该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
(3)下列物质的主要成份不属于硅酸盐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陶瓷B. 玻璃C. 水泥D. 生石灰
(4)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
28. 某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以下装置制备氨,并探究氨性质(部分仪器已略去)。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用装置B收集氨时,氨的进气口是_______(选填“a”或“b”)。
(3)为防止环境污染,以下装置(盛放的液体均为水)可用于吸收多余氨的是_______(填序号)。
30. 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为检验反应的产物,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浓硫酸和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3)装置A中出现_______现象,证明气体产物中有。
(4)C装置作用是_______。
32. 下图甲是学过的验证铜与浓硝酸反应的装置,乙、丙是师生对演示实验改进后的装置。
(1)甲、乙、丙三个装置中共同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2)和甲装置相比乙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
(3)一定量浓硝酸与足量铜反应产生气体化学式为_______。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B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A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D
【8题答案】
【答案】A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A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C
【17题答案】
【答案】D
【18题答案】
【答案】A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D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A
【23题答案】
【答案】D
【24题答案】
【答案】A
【25题答案】
【答案】A
【26题答案】
【答案】(1)Si(2) ①. ②. SiO2+2NaOH=Na2SiO3+H2O(3)D
(4)第三周期ⅣA族
【28题答案】
【答案】(1)
(2)a(3)BD
【30题答案】
【答案】(1)
(2)分液漏斗(3)白色固体变蓝色
(4)吸收二氧化硫,防止对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产生干扰
【32题答案】
【答案】(1)Cu+4H++2NO=Cu2++2NO2↑+2H2O
(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且可以防止污染
(3)NO2、N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三新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相同点是,已知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2g NaO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化学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化学与生活,工业生产息息相关,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三新”改革联盟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三)化学试卷(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化学试卷pdf、高一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