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测试1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9439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测试1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29439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测试1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测试1教案,共4页。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南昌市期中形成性测试卷七年级(初一)数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在平面直角坐标中,点P(-1,x2+1)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的立方根是( ) A.1 B.0 C.-1 D.1 3.若∠A和∠B是两条平行线中的同旁内角,且∠A比∠B的2倍少30°,则∠B的度数是( ) A.30° B.110° C.70° D.30°或70° 4.与左图中的三角形相比,右图中的三角形发生的变化是( ) A.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 B.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C.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 D.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5. 若| x |=3,y是4的算术平方根,且|y-x|=x-y,则x+y的值是( ) A.5 B.-5 C.1 D.-1 6.如图,AB∥CD,∠1=30°,∠2=90°,则∠3的度数是( ) A.30° B.45° C.50° D.60° 7.若点P1(x1,y1),P2(x2,y2),当P1P2=|x2-x1|时,则P1,P2的位置是( ) A.P1,P2必在x轴上 B.P1P2 ∥x轴或在x轴上 C.P1,P2必在y轴上 D.P1P2 ∥y轴或在y轴上 8.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1∠2时,a∥b B.当∠1+∠2=90°时,a∥b C.当a∥b时,∠1∠2 D.当a∥b时,∠1+∠2=18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若x的平方根是,则的值是 .10.如图,直线l1∥l2,一块含45°的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方式放置,若∠1=30°,则∠2的度数是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A(3,0)、点B(0,-2),点O为坐标原点,则△AOB的面积是 .12.若点C(-3,y)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D(x,1),则xy的值是 .13.若某江段江水流向经过B、C、D三点拐弯后与原来流向相同,如图,当∠ABC=120°,∠BCD=80°时,则∠CDE的度数是 .14.若x为整数,且满足| x |<,则当也为整数时,x的值可以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5.已知实数x,y满足关系式.(1)求x,y的值;(2)判断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并说明理由. 16.一个正数x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分别是2a和-a-2.(1)求a和x的值;(2)求2a2-x的立方根.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1,a+2),B(2,1),C(2b,b-3)三点. (1)当AB∥x轴时,求a的值; (2)当点C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时,求点C所在的象限位置. 18.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我们把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称为格点,请分别仅用一把无刻度的直尺画图. (1)在图1中,过点A画AB的垂线AD;(2)在图2中,过点C画AB的平行线CE; (3)在图3中,以点B为顶角,BA为一边,画∠ABF=135°. 图1 图2 图3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9.一个四边形纸片ABCD,∠B=∠D=90°,把纸片按如图的方式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B′处,AE是折痕. (1)试判断B′E与DC的位置关系; (2)若∠C=130°,求∠AEB的度数. 20.如图,长方形OABC中,O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A点的坐标为(4,0),C点的坐标为(0,6),点B在第一象限内,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O-A-B-C-O的路线移动(即沿长方形移动一周). (1)写出点B的坐标; (2)当点P移动3秒时,求三角形OAP的面积; (3)在移动过程中,当点P到x轴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移动的时间. 21.已知AB∥CD,AD与BC相交于点M,BE平分∠ABC,DE平分∠ADC. (1)如图1,当∠ABC=50°,∠ADC=60°时,求∠E的度数; (2)如图2,当AD⊥BC时,求∠E的度数; (3)当∠AMB=时,直接写出∠E的度数(用含的式子表示).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2.已知O为直线AB上的一点,∠COE=90°,射线OF平分∠AOE. (1)在图1中,当∠COF=36°时,则∠BOE= ;当∠COF=m°时,则∠BOE= ;以此判断∠COF和∠BO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 (2)若将∠COE绕点O旋转至图2的位置,试问(1)中∠COF和∠BOE之间 的数量关系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你加以证明;若发生变化, 请你说明理由; (3)若将∠COE绕点O旋转至图3的位置,继续探究∠COF和∠BOE之间的 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小结1教案,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测试2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测试4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