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一)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二)俄罗斯的地形、河流、气候。
(三)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如矿产分布)对其经济带来的影响。
(四)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五)了解俄罗斯的地方名胜、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情况。
(六)运用地图,巩固学习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的方法。
(七)理解俄罗斯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八)认识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将这种能力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
【教学重点】
1.俄罗斯的地理位置特点。
2.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及气候特征。
3.俄罗斯矿产资源分布状况对工业区形成、发展的影响。
4.俄罗斯交通运输特点和城市分布规律。
【教学难点】
1.分析俄罗斯的地形特点对河流的影响。
2.分析俄罗斯的气候特征。
3.分析俄罗斯发达的航天航空工业与较落后的轻工业的成因。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最大的邻国是哪个国家?
你能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俄罗斯情况吗?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结合阅读材料简介俄罗斯基本情况。
(过渡。)
学习一个国家我们首先了解它的什么环境?(自然环境。)
提问:在自然环境中我们一般讲哪几大问题?
(位置范围、地形河流、气候。)
二、学习新课。
(板书)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活动1:读图训练。)学生利用教科书图《俄罗斯地形图》,根据前几课学习区域地理的经验,请学生尝试描述俄罗斯自然环境特点。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位于亚欧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东部和北亚两大部分。欧洲部分占1/4,亚洲部分占3/4,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南临中、蒙、哈等国家。
经纬度范围:
经度范围:大部分处在50°N~70°N之间。(北温带、北寒带。)
纬度范围:20°E~180°E之间。(东西长1万多公里。)
世界上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国家。
(二)读图按方位说出俄罗斯周围濒临那些海洋?
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临大西洋。
(找出北冰洋﹑波罗的海、黑海﹑里海﹑贝加尔湖﹑、鄂霍次克海、太平洋﹑白令海峡)。
(三)读图找出俄罗斯有哪些陆上临国?
挪威、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14个临国。
(四)找出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和主要河流:
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伏尔加河﹑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黑龙江(阿穆尔河)。
(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河流多由南向北流。)
(活动2:读图理解)学生读图“俄罗斯气候分布图”,完成以下要求:
(一)俄罗斯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北温带。
(二)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参见地图册《亚洲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小
大
小
大
(三)分析俄罗斯气温和降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的变化趋势。
(四)描述雅库茨克的气候特征。
最热月7月=10°C
最冷月1月=-43°C
夏季降水稍多(6~8月约3mm)
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促温暖。
(五)(拓展)北半球“寒极”——奥伊米亚康气温最低曾达-73°C。从五带来看,这里应该是温带还是寒带?为什么北半球“寒极”没有在北冰洋?
北温带
虽然北冰洋在北寒带,但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太大,再加上地形因素的影响,导致亚洲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奥伊米亚康虽在北温带,但确是北半球冬季温度的最低的地方。
(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
(板书。)二﹑俄罗斯的工业。
(活动3:读图练习)读图“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
完成下列要求:
(一)找出库尔斯克铁矿﹑第二巴库油田﹑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
(二)找出俄罗斯主要工业区,说出各工业区主要的工业部门或产品。
矿产
工业部门或产品
圣彼得堡工业区
铝土矿
石化/造船/电子/航空航天
食品和纺织工业最发达
莫斯科工业区
铁
钢铁/汽车/飞机/火箭/电子
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乌拉尔工业区
铁/石油/铜/镍/铝土矿
石油/钢铁/机械
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铁/煤/铅锌矿
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钢铁
(三)俄罗斯工业有何特点?与资源条件有何关系?(参见材料)
以重工业为主。
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区。
三、课后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一)位置范围。
(二)地形河流。
(三)气候。
二﹑俄罗斯的工业。
(一)主要工业区。
(二)工业区特点(重工业为主)。
(三)工业分布与资源的关系。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反复练习主要地形单元、邻国、河湖等的位置、名称。
二、学习新课。
活动1:读图“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讨论:
模拟俄罗斯旅行:暑假期间从海参威出发,乘国际列车经莫斯科抵达圣彼得堡,请讲述沿途所经过的主要城市及自然景观变化。
(一)沿途经过哪些地形区?
西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平原→乌拉尔山→东欧平原。
(二)俄罗斯铁路网有何特点?(欧洲部分密集,亚洲部分稀疏。)
(三)为什么欧洲部分密集?(从历史、人口、城市分布思考。)
(四)俄罗斯的铁路网分布在亚洲部分有何特点(从方位看)?为什么?(分布在南部山区,因为气温相对较高。)
小结:
(一)俄罗斯交通发达,但分布不均。
(二)欧洲部分铁路网非常密集,以莫斯科为中心呈放射状。
(三)亚洲部分铁路网比较稀疏,但有一条非常重要的铁路,它横跨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
(四)除铁路外,公路﹑航空﹑内河﹑海洋和管道运输均很发达。
活动2:五海通航。
(一)在图中用笔描绘出伏尔加河。
(二)它通过运河与哪些海洋和湖泊相连?
(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
活动3:读图“俄罗斯铁路、管道和城市的分布,俄罗斯的客运、货运各以哪两种运输方式为主?
客运:管道、铁路。
货运:公路、铁路。
活动4:
(一)用教学准备的图片﹑资料介绍俄罗斯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
(二)讨论:举例说明中国与俄罗斯的相互关系以及发展友好睦邻关系的意义。
三、课堂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一﹑俄罗斯的自然环境。
(一)位置范围。
(二)地形河流。
(三)气候。
二﹑俄罗斯的工业。
(一)主要工业区。
(二)工业区特点。(重工业为主。)
三、发达的交通。
欧洲部分:密集→气候适宜、开发早、人口城市密集。
亚洲部分:稀疏→气候恶劣、开发晚、人口城市稀疏。
初中地理第四节 俄罗斯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四节 俄罗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四节 俄罗斯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鲁教版 (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第四节 俄罗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鲁教版 (五四制)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