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几何问题探究》(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几何问题探究》(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
《几何问题探究》
一 、选择题
1.如图,线段AB是⊙O的直径,点C在圆上,∠AOC=80°,点P是线段AB延长线上的一动点,连结PC,则∠APC的度数不可能的是( )
A.40° B.30° C.20° D.15°
2.如图,在矩形ABCD中,E是AD边的中点,BE⊥AC于点F,连结D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AEF∽△CAB B.CF=2AF C.DF=DC D.tan∠CAD=
3.如图,直线m外有一定点O,点A是直线m上的一个动点,当点A从左向右运动时,∠a和∠β的关系是( )
A.∠α越来越小 B.∠β越来越大
C.∠α+∠β=180° D.∠α和∠β均保持不变
4.如图1,在菱形ABCD中,∠BAD=60°,AB=2,E是DC边上一个动点,F是AB边上一点,∠AEF=30°.设DE=x,图中某条线段长为y,y与x满足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2所示,则这条线段可能是图中的( )
A.线段EC B.线段AE C.线段EF D.线段BF
5.如图,在△ABC中,AB=AC=5,BC=8,D是线段BC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C).若线段AD长为正整数,则点D的个数共有(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6.如图,点A,B为定点,定直线l∥AB,P是l上一动点,点M,N分别为PA,PB的中点.
对下列各值:①线段MN的长;②△PAB的周长;③△PMN的面积;④直线MN,AB之间的距离;⑤∠APB的大小.其中会随点P的移动而变化的是( )
A.②③ B.②⑤ C.①③④ D.④⑤
7.如图,是一对变量满足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有下列3个不同的问题情境:
①小明骑车以4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了5分钟,在原地休息了4分钟,然后以500米/分的速度匀速骑回出发地,设时间为x分钟,离出发地的距离为y千米;
②有一个容积为6升的开口空桶,小亮以1.2升/分的速度匀速向这个桶注水,注5分钟后停止,等4分钟后,再以2升/分的速度匀速倒空桶中的水,设时间为x分钟,桶内的水量为y升;
③矩形ABCD中,AB=4,BC=3,动点P从点A出发,依次沿对角线AC、边CD、边DA运动至点A停止,设点P的运动路程为x,当点P与点A不重合时,y=S△ABP;当点P与点A重合时,y=0,
其中,符合图中所示函数关系的问题情境的个数为( )
A.0 B.1 C.2 D.3
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是直线y=2与x轴之间的一个动点,且点M是抛物线y=0.5x2+bx+c的顶点,则方程0.5x2+bx+c=1的解的个数是( )
A.0或2 B.0或1 C.1或2 D.0,1或2
二 、填空题
9.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有直角∠MPN,使直角顶点P与点O重合,直角边PM,PN分别与OA,OB重合,然后逆时针旋转∠MPN,旋转角为θ(0°<θ<90°),PM,PN分别交AB,BC于E、F两点,连结EF交OB于点G.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1)EF=OE;
(2)S四边形OEBF∶S正方形ABCD=1∶4;
(3)BE+BF=OA;
(4)在旋转过程中,当△BEF与△COF的面积之和最大时,AE=.
10.如图,AB是⊙O的弦,OC⊥AB于点C,连结OA,OB.点P是半径OB上任意一点,连结AP.若OA=5 cm,OC=3 cm,则AP的长度可能是 cm.(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数值即可)
11.如图,P是抛物线y=2(x﹣2)2对称轴上的一个动点,直线x=t平行y轴,分别与y=x、抛物线交于点A、B.若△ABP是以点A或点B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求满足条件的t的值,则t= .
12.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点A的坐标为(0,8),点B的坐标为(4,0),点E是直线y=x+4上的一个动点,若∠EAB=∠ABO,则点E的坐标为________.
13.矩形ABCD中,AB=10,BC=4,Q为AB边的中点,P为CD边上的动点,且△AQ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则CP的长为 .
14.已知∠AOB=30°,点P、Q分别是边OA、OB上的定点,OP=3,OQ=4,点M、N是分别是边OA、OB上的动点,则折线P﹣N﹣M﹣Q长度的最小值是 .
三 、解答题
15.在等腰直角△ABC中,∠ACB=90°,P是线段BC上一动点(与点B,C不重合),连结AP,延长BC至点Q,使得CQ=CP,过点Q作QH⊥AP于点H,交AB于点M.
(1)若∠PAC=α,求∠AMQ的大小(用含α的式子表示);
(2)用等式表示线段MB与PQ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16.已知,如图,在Rt△ABC中,∠C=90°,∠A=30°,BC=18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运动,如果动点P以2cm/s,Q以1cm/s的速度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
(1)t为 时,△PBQ是等边三角形?
(2)P,Q在运动过程中,△PBQ的形状不断发生变化,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说明理由.
17.如图①所示,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 cm,动点P从点A出发,在正方形的边上沿A→B→C→D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s),三角形APD的面积为S(cm2),S与t的函数图象如图②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P在AB上运动的时间为________s,在CD上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cm/s,三角形APD的面积S的最大值为________cm2;
(2)求出点P在CD上运动时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3)当t为何值时,三角形APD的面积为10 cm2?
18.如图,在△ABC中,∠B=90°,AB=12 cm,BC=24 cm,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B以2 c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B重合),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C以4 cm/s的速度移动(不与点C重合).如果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为x s,四边形APQC的面积为y cm2.
(1)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求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四边形APQC的面积能否等于172 cm2.若能,求出运动的时间;若不能,说明理由.
19.如图1,一次函数y=kx﹣3(k≠0)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4x-1(x>0)的图象交于点B(4,b).
(1)b= ;k= ;
(2)点C是线段AB上的动点(于点A、B不重合),过点C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l交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于点D,求△OCD面积的最大值;
(3)将(2)中面积取得最大值的△OCD沿射线AB方向平移一定的距离,得到△O′C′D′,若点O的对应点O′落在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如图2),则点D′的坐标是 .
0.答案解析
1.答案为:A.
2.答案为:D.
3.C
4.B
5.C
6.答案为:B.
7.C
8.答案为:D.
9.答案为:(1) (2) (3).
10.答案为:6.
11.答案为:t=或1或3.
12.答案为:(4,8)或(-12,-8);
13.答案为:2、7或8.
14.【解答】解:作P关于OB的对称点P′,作Q关于OA的对称点Q′,
连接P′Q′,即为折线P﹣N﹣M﹣Q长度的最小值.
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NOP′=∠AOB=30°,∠OPP′=60°,
∴△OPP′为等边三角形,△OQQ′为等边三角形,
∴∠P′OQ′=90°,∴在Rt△P′OQ′中,P′Q′=5.故答案为5.
三 、解答题
15.解:(1) ∠AMQ=45°+α.理由如下:
∵∠PAC=α,△AC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AC=∠B=45°,∠PAB=45°-α,
又∵QH⊥AP,∠AHM=90°,
∴∠AMQ=180°-∠AHM-∠PAB=45°+α
(2)线段MB与PQ之间的数量关系:PQ=MB.
理由如下:连结AQ,过点M做ME⊥QB,
∵AC⊥QP,CQ=CP,
∴∠QAC=∠PAC=α,
∴∠QAM=α+45°=∠AMQ,
∴AP=AQ=QM,
在Rt△APC和Rt△QME中,
∴Rt△APC≌Rt△QME(AAS),
∴PC=ME,
∴△ME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PQ=MB,
∴PQ=MB.
16.解:(1)要使,△PBQ是等边三角形,即可得:PB=BQ,
∵在Rt△ABC中,∠C=90°,∠A=30°,BC=18cm.
∴AB=36cm,
可得:PB=36﹣2t,BQ=t,
即36﹣2t=t,解得:t=12
故答案为;12
(2)当t为9或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理由如下:
∵∠C=90°,∠A=30°,BC=18cm
∴AB=2BC=18×2=36(cm)
∵动点P以2cm/s,Q以1cm/s的速度出发
∴BP=AB﹣AP=36﹣2t,BQ=t
∵△PBQ是直角三角形
∴BP=2BQ或BQ=2BP
当BP=2BQ时,
36﹣2t=2t,解得t=9
当BQ=2BP时,
t=2(36﹣2t)
解得t=
所以,当t为9或时,△PBQ是直角三角形.
17.解:(1)6;2;18
(2)PD=6-2(t-12)=30-2t,S=0.5AD·PD=0.5×6×(30-2t)=90-6t,
即点P在CD上运动时S与t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S=90-6t(12≤t≤15).
(3)当0≤t≤6时易求得S=3t,将S=10代入,得3t=10,解得t=10/3;
当12≤t≤15时,S=90-6t,将S=10代入,得90-6t=10,解得t=40/3.
所以当t为10/3或40/3时,三角形APD的面积为10 cm2.
18.解:(1)由题意可知,
AP=2x,BQ=4x,则
y=BC·AB-BQ·BP
=×24×12-·4x·(12-2x),
即y=4x2-24x+144.
(2)∵0<AP<AB,0<BQ<BC,
∴0<x<6.
(3)不能.理由:
当y=172时,4x2-24x+144=172.
解得x1=7,x2=-1.
又∵0<x<6,
∴四边形APQC的面积不能等于172 cm2.
19.【解答】解:(1)把B(4,b)代入y=(x>0)中得:b=1,∴B(4,1),
把B(4,1)代入y=kx﹣3得:1=4k﹣3,解得:k=1,故答案为:1,1;
(2)设C(m,m﹣3)(0<m<4),则D(m,),
∴S△OCD=0.5m(﹣m+3)=﹣0.5m2+1.5m+2=﹣0.5+,
∵0<m<4,﹣0.5<0,∴当m=1.5时,△OCD面积取最大值,最大值为;
(3)由(1)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由(2)知C(1.5,﹣1.5)、D(1.5,).
设C′(a,a﹣3),则O′(a﹣1.5,a﹣1.5),D′(a,a+),
∵点O/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a﹣1.5=,解得:a=3.5或a=﹣0.5(舍去),
经检验a=3.5是方程a﹣1.5=的解.∴点D′的坐标是(3.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几何镜面角专题,共4页。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复习压轴题专题14 隐圆—动点到定点之定长的轨迹类问题探究(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DH⊥AE于H,如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数学二轮专题练习:几何基础(含答案),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