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乙醇与乙酸专项训练
一、单选题(15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3mol氢气
B.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金属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更剧烈
D.金属钠能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中不存在羟基
2.有关烯烃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烯烃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
B.烯烃只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C.分子式是C5H10的烃分子中一定含有碳碳双键
D.烯烃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3.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
结论
A
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终变为无色
生成的1,2-二溴乙烷无色
B
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
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泼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弱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一氯甲烷具有酸性
A.A B.B C.C D.D
4.如图是一种生活中常见有机物的球棍模型。关于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 B.含有氢氧根离子,水溶液呈碱性
C.能电离出氢离子,水溶液呈酸性 D.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5.下列物质中,可一次性鉴别乙酸、乙醇、苯及氢氧化钡溶液的是
①金属钠 ②溴水 ③碳酸钠溶液 ④紫色石蕊溶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6.下列各组物质中,括号内为杂质,以下对应操作能达到除杂目的是
A.乙醇(水):分液
B.乙烷(乙烯):通入酸性KMnO4溶液洗气
C.乙烷(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通氢气
D.己烷(溴):加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后分液
7.实验室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实验结束后,取下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管,再沿该试管内壁缓缓加入紫色石蕊试液1毫升,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存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层与乙酸乙酯液层之间(整个过程不振荡试管),下列有关该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
B.该实验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和吸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主要作用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及吸收乙醇、中和乙酸
D.石蕊层分为三层,由上而下是蓝、紫、红
8.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
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
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
9.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化学式为C6H6O6
B.乌头酸能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C.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含1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molNaOH
10.已知乙酸(CH3COOH)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乙醇分子中的各种化学键如图所示,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的说明错误的是
A.和金属钠反应时断①键 B.和乙酸反应时断②键
C.在铜催化共热下与反应时断①③键 D.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断①②③④⑤键
11.乙醇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
由以上反应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由反应①②可知,条件不同,乙醇与反应的产物不同
B.由反应②可知,Cu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催化剂
C.由反应①可知,乙醇燃烧时,碳碳键、碳氢键均断裂
D.由反应②可知,乙醇氧化为乙醛时,只断开氢氧键
12.某化学反应过程如图所示,由下图得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乙醇发生了还原反应
B.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
C.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
D.生成物是乙醛
13.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B.
C.nCH2=CH2
D.
14.根据下表有关数据,判断分离乙醇和丙三醇混合液的最佳方法是( )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3)
溶解性
乙醇
C2H6O
-114
78
0.789
易溶于水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与水、乙醇以任意比互溶
A.分液 B.加水萃取
C.冷却至0℃后过滤 D.蒸馏
15.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所示,下列有关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 B.含有2种官能团
C.能发生氧化反应、取代反应、还原反应 D.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二、填空题(4大题)
16.某有机化合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在一定条件下,由A可以转化为有机化合物B、D和F,C又可以转化为B和A。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D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22倍,并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1)写出A~F的结构简式和名称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E_______F_______。
(2)写出实现①~⑧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⑦_______⑧_______。
17.以乙烯为原料合成化合物C的流程如图所示:
(1)写出A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酸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写出1种可鉴别乙醇和乙酸的化学试剂:_____。
(3)写出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为测定乙醇的结构式,有人设计了用无水乙醇与钠反应的实验装置和测定氢气体积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供选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测量氢气体积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
(2)装置A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防止无水乙醇挥发
B.保证实验装置不漏气
C.使无水乙醇容易滴下
D.减少测量实验误差
(3)实验前预先使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钠球,冷却后再倒入烧瓶中,其目的是___。
(4)已知无水乙醇的密度为0.789 g·cm-3,移取2.0 mL乙醇,反应完全后(钠过量),收集到390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气体。则一个乙醇分子中能被钠置换的氢原子数为______,由此可确定乙醇的结构式为________,而不是________。
19.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并加入混合液,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1)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_________。
(2)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为_________。
(3)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4)欲将乙试管中的物质分离以得到乙酸乙酯,必须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仪器______(填“下口放”或“上口倒”)出。
(5)为了证明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了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实验开始先用酒精灯微热3min,再加热使之微微沸腾3min。实验结束后,充分振荡小乙试管,再测有机层的厚度,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编号
甲试管中试剂
乙试管中试剂
有机层的厚度/cm
A
2mL乙醇、1mL乙酸、3mL浓硫酸
饱和溶液
3.0
B
2mL乙醇、1mL乙酸、3mL
0.1
C
2mL乙醇、1mL乙酸、3mL溶液
0.6
D
2mL乙醇、1mL乙酸、盐酸
0.6
①实验D的目的是与实验C相对照,证明对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实验D中应加入盐酸的体积和浓度分别是_______mL和_______。
②分析实验_______(填序号)的数据,可以推测出浓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
(6)若现有乙酸90g,乙醇138g发生酯化反应得到88g乙酸乙酯,试计算该反应的产品产率为____()。
参考答案:
1.D
A.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1mol乙醇与足量金属钠反应,最多可以生成0.5mol氢气,故A错误;
B.乙醇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故B错误;
C.乙醇羟基中的H没有水中的H活泼,金属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慢,故C错误;
D.乙醇和钠反应,实质是和羟基反应,金属钠能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中不存在羟基,故D正确;
选D。
2.D
A.只有乙烯中所有原子一定共面,选项A错误;
B.烯烃易发生加成反应,但不是不能发生取代反应,在特定条件下烯烃也能发生取代反应,选项B错误;
C.分子式为C5H10的烃可以是烯烃,也可能是环烷烃,选项C错误;
D.烯烃含有碳碳双键,既能使溴水褪色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3.A
A.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溶液最终变为无色,A项符合题意;
B.乙醇与钠反应没有水与钠反应剧烈,说明乙醇—OH中H的活泼性比水中的H的活泼性弱,B项不符合题意;
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说明乙酸能够与碳酸钙反应,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项不符合题意;
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气体有一氯甲烷和氯化氢,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为氯化氢,一氯甲烷为非电解质,不能电离,D项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A。
4.D
A.根据球棍模型,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6O,A错误;
B.根据球棍模型,该有机物是乙醇,不能电离出氢氧根,溶液显中性,B错误;
C.乙醇是非电解质,含有羟基,水溶液呈中性,C错误;
D.乙醇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D正确;
故选D。
5.C
①金属钠与乙酸,乙醇、氢氧化钡溶液(实质是与水反应)均反应产生不能鉴别;
②溴水与乙酸,乙醇互溶,不能鉴别;
③溶液与乙酸反应产生气体,与乙醇互溶,与苯分层,与溶液反应产生沉淀,可以鉴别;
④乙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乙醇与紫色石蕊溶液互溶,苯与紫色石蕊溶液分层,可以鉴别。
故选C。
6.D
A.乙醇和水互溶,不能直接分液除杂,应该加入新制生石灰,然后蒸馏,A错误;
B.乙烷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不反应,乙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其氧化产物是二氧化碳,从而引入新杂质,达不到除杂的目的,B错误;
C.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虽然与氢气反应生成乙烷,但很难控制氢气的用量,一般不用氢气除去乙烷中的乙烯,C错误;
D.己烷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且不溶于水,溴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最后分液即可除去己烷中的溴,D正确;
答案选D。
7.D
用图中装置制备少量乙酸乙酯,发生装置的试管中盛有浓硫酸、乙醇、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可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混合物分层,以此来解答。
【详解】
A. 因乙酸、乙醇沸点较低,易挥发,则制备的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和乙醇杂质,故A正确;
B. 反应生成水,且为可逆反应,反应中浓硫酸起到催化剂和吸水剂的作用,故B正确;
C. 饱和碳酸钠的作用为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可用于除去乙醇和乙酸,故C正确;
D. 由上而下,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酸,可使石蕊呈红色,中层为紫色,下层为碳酸钠溶液,水解呈碱性,应呈蓝色,故D错误;
故选:D。
8.C
A.乙醇与金属Na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为置换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为氧化反应,故A错误;
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都为加成反应,故B错误;
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硝基取代生成硝基苯,所以属于取代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中的双键断裂,一个碳原子上结合一个氢原子,另一个碳原子上结合羟基,生成乙醇,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正确;
D.苯与溴不反应,发生萃取,为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9.B
A.根据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化学式为C6H6O6,选项A正确;
B.乌头酸中所含官能团为羧基和碳碳双键,不能发生水解反应,选项B错误;
C.乌头酸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C正确;
D.1mol乌头酸中含有3mol羧基,最多可消耗3molNaOH,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0.B
A.乙醇和金属钠反应,是羟基上的氢氧键断裂,即①键断裂,选项A正确;
B.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乙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是氢氧键断裂,即①键断裂,选项B错误;
C.乙醇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即①③键断裂,选项C正确;
D.乙醇燃烧生成和,乙醇分子中各种化学键均断裂,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11.D
A.由反应①可知,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和,由反应②可知乙醇与在铜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和,条件不同,乙醇与反应的产物不同,选项A正确;
B.由反应②可知,Cu参与反应,但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是催化剂,选项B正确;
C.由反应①可知,乙醇燃烧时,碳碳键、碳氢键均断裂,选项C正确;
D.由反应②可知,乙醇氧化为乙醛时,断开了氢氧键、碳氢键,选项D错误。
答案选D。
12.A
图示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以表述为2Cu+O2═2CuO,CuO+CH3CH2OH-→CH3CHO+Cu+H2O,总反应为醇的催化氧化。
【详解】
A.乙醇被氧气氧化生成乙醛,发生了氧化反应,A错误;
B.在反应中铜被氧化为氧化铜,然后氧化铜被乙醇再还原为铜,因此反应中有红黑颜色交替变化的现象,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判断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C正确;
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生成物是乙醛,D正确;
答案选A。
13.A
A.乙烯与氯化氢发生了加成反应,化学键由不饱和的碳碳双键变成了碳碳单键,故A正确;
B.苯与浓硝酸发生了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不属于加成反应,故B错误;
C.乙烯生产聚乙烯属于加聚反应,故C错误;
D.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14.D
A. 乙醇和丙三醇以任意比互溶,无法用分液的方法分离,A项错误;
B. 乙醇和丙三醇都易溶于水,无法用加水萃取的方法分离,B项错误;
C. 乙醇和丙三醇两者结构接近,会形成混晶,且两者都是粘稠液体,即使不形成混晶,也难以过滤,C项错误;
D. 乙醇和丙三醇的沸点相差较大,故可利用蒸馏法进行分离,D项正确;
答案选D。
15.D
A.该有机物苯环上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A项不符合题意;
B.该有机物分子中含碳碳双键和羧基两种官能团,B项不符合题意;
C.碳碳双键可加氢(还原反应),可被氧化,苯环上可发生取代反应,C项不符合题意;
D.该有机物分子中含甲基、亚甲基,所有原子不共平面,D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D。
16.(1) 乙醇 乙烯 溴乙烷 乙醛 乙酸 乙酸乙酯
(2) ,消去反应 ,加成反应 ,消去反应 ,取代反应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解析】
【分析】
D的蒸气密度是氢气的22倍,则相对分子质量为44,并可以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含有-CHO,则D为;D氧化到E,说明E为;D还原得A,说明A为 ;由A到B的反应条件可推知B为;B到C取代可推知C为;A和E酯化得F,则F为。
(1)
由上述分析可知出A~F的结构简式和名称分别是:
A的结构式和名称为:乙醇;B的结构式和名称为:乙烯;C的结构式和名称为:溴乙烷;D的结构式和名称为:乙醛;E的结构式和名称为:乙酸;F的结构式和名称为:乙酸乙酯。
(2)
反应①是乙醇脱水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是消去反应;反应②是乙烯与溴化氢加成生成溴乙烷,反应方程式为:,是加成反应;反应③是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反应方程式为:,是消去反应;反应④是溴乙烷碱性水解得乙醇,反应方程式为:,是取代反应;反应⑤是乙醇氧化生成乙醛,反应方程式为:,是氧化反应;反应⑥是乙醛氧化成乙酸,反应方程式为:,是氧化反应;反应⑦是乙醛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为:,是加成反应;反应⑧是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是取代反应。
17. ClCH2CH2Cl 羧基 紫色石蕊溶液或碳酸钠溶液 CH2=CH2+H2OCH3CH2OH 加成反应 2CH3CH2OH+O22CH3CHO+2H2O 氧化反应
【解析】
【分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乙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氯乙烷,则A为1,2—二氯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1,2—二氯乙烷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乙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共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则B为乙醛;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醛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乙二醇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二乙酸乙二酯,则C为二乙酸乙二酯。
【详解】
(1)由分析可知,A为1,2—二氯乙烷,结构简式为ClCH2CH2Cl,故答案为:ClCH2CH2Cl;
(2)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为羧基,乙酸溶液显酸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则可以用紫色石蕊溶液或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醇,故答案为:紫色石蕊溶液或碳酸钠溶液;
(3)反应①为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共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H2OCH3CH2OH;反应②为在催化剂作用下,乙醇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2CH3CH2OH+O22CH3CHO+2H2O;氧化反应。
18. B CD 防止钠与空气反应干扰实验,同时增大无水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1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气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测量氢气的体积。C装置无法测量氢气的体积,D装置中试管无刻度,E装置测量最准确,但容积受限。故答案为:B;
(2)装置A的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之间连接的导管所起的作用是平衡大气压,使无水乙醇容易滴下、减少测量实验误差,故答案为:CD;
(3)要准确测定乙醇和钠反应生成的氢气的量与乙醇的量之间的关系,钠必须过量。又因为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发生反应,故实验时应预先使小块钠在二甲苯中熔化成若干个小钠球,从而防止钠与空气反应干扰实验,且可增大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防止钠与空气反应干扰实验,同时增大无水乙醇与钠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4)由题意知,n(乙醇)= mol≈0.034 3 mol,n(H)=×2 mol≈0.034 8 mol,则n(乙醇)∶n(H)≈1∶1,则一个乙醇分子中能被钠置换的氢原子数为1,由此得出乙醇的结构式应为,而不是。故答案为:1;;。
19. 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 冷凝,防倒吸 乙醇、浓硫酸、乙酸 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增大产率 分液漏斗 上口倒 3 4 AC 66.7%
【解析】
【分析】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做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酸乙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除掉产物中的乙酸和乙醇,根据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性质,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提纯。
【详解】
(1)羧酸与醇发生的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OH,醇脱去H,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球形干燥管容积较大,使乙酸乙酯充分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起到冷凝的作用,并可防止倒吸,
答案:CH3COOH+CH3CH218OHCH3CO18OCH2CH3+H2O;冷凝,防倒吸;
(2)三种试剂加入顺序是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最后加乙酸,答案:乙醇、浓硫酸、乙酸;
(3)乙酸、乙醇均有挥发性,步骤②中用小火均匀加热,可减少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增大产率,答案:减少反应物的挥发,增大产率;
(4)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可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必须使用的仪器为分液漏斗;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在碳酸钠溶液上层,分离时,乙酸乙酯应该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答案:分液漏斗;上口倒;
(5)①实验D与实验C相对照,实验探究的是H+对酯化反应的催化作用,其他变量应相同,实验C中加入2mL乙醇、1mL乙酸、3mL2mol‧L-1H2SO4溶液,要保证溶液体积一致,才能保证乙醇、乙酸的浓度不变,所以加入盐酸的体积为3mL,要使实验D与实验C中H+的浓度相同,盐酸的浓度应为4mol‧L-1,答案:3;4;
②对照实验A和C可知,实验A中加入3mL18mol‧L-1浓硫酸,实验C中加入3mL2mol‧L-1H2SO4溶液,A中生成的乙酸乙酯比C中生成的乙酸乙酯多,可以说明浓硫酸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产率,答案:AC;
(6)90g乙酸的物质的量为,138g乙醇的物质的量,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乙醇过量,理论上生成的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需要按照乙酸的量进行计算,根据反应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可知,
理论上生成乙酸乙酯的物质的量为1.5mol,而实际上生成了88g,则乙酸乙酯的产率为,答案:66.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课后作业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乙醇与乙酸 同步训练,1m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同步训练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