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中考化学备考溶液专项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化学备考溶液专项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一组物质是,如图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溶液专项测试题1.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配制此温度下20g质量分数为5%的NaCl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配制该溶液需要5g NaClB.该溶液为饱和溶液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最终有晶体析出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则所配溶液浓度小于5%2.在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一组物质是( )A.二氧化碳和水B.食用油和水C.酒精和水D.蔗糖和水3.放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形成乳浊液的是( )A.蔗糖 B.豆油 C.食盐 D.面粉4.某汽水中含有二氧化碳、白砂糖、柠檬酸和水等多种物质,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泡逸出,说法正确的是A.白砂糖的溶解度减小B.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C.气泡逸出后的溶液为二氧化碳的不饱和溶液D.汽水溶液质量不变5.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5%的稀盐酸时,不会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6.用30% 的过氧化氢溶液配制5%的过氧化氢溶液,下列仪器不需要的是A. B. C. D.7.将适量的下列物质充分混合,温度基本不变的是A.氯化钠和水 B.氢氧化钠和水 C.生石灰和水 D.氯化铵和氢氧化钡8.下列清洗餐具的步骤中,可能出现乳化现象的是A.用清水冲洗 B.用洗涤剂清洗 C.用干布擦拭 D.用消毒柜除菌9.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A.计算、称量、量取、溶解B.溶解、量取、计算、称量C.计算、溶解、称量、量取D.称量、量取、溶解、计算10.如图进行实验。搅拌后,石蜡熔化、塑料片掉落。该物质可能是A.蔗糖 B.硝酸铵 C.氯化钠 D.氢氧化钠1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B. C. D.12.甲、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B.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C.t2℃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5D.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13.打开汽水瓶盖后,瓶内迅速出现大量气泡,对瓶盖打开后分析正确的是( )A.瓶内压强增大B.气体溶解度增大C.溶液为饱和溶液D.溶液中气体浓度变大14.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度变小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液浓度不变 D.还是饱和溶液15.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C.20℃时,100g水溶解15g的A物质即饱和;100g酒精最多能溶解25g的B物质,则20℃时溶解度A小于BD.25℃时,将KNO3溶液蒸发10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10g水析出bg晶体,a与b的质量一定相等16.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玻璃棒 B.蒸发皿 C.烧杯 D.电子天平17.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必须控制的条件是A.温度均相同 B.均用玻璃棒搅拌C.均达到饱和状态 D.食盐和蔗糖颗粒大小均相同18.生理盐水属于A.溶液 B.悬浊液 C.乳浊液 D.化合物19.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糖水 B.牛奶 C.米粥 D.豆浆20.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B.甲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20℃,析出20克甲C.乙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40℃,变成不饱和溶液D.40℃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是21.常温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图示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22.降低温度使氯化钠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23.一定温度下,在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继续投入少量硫酸铜固体,会发生改变的是A.溶解度 B.溶液质量 C.溶液密度 D.溶液质量分数24.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60 ℃时,100 g 水中最多溶解110 g KNO3C.2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D.将20 ℃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25.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取65gKCl溶液放入甲烧杯中,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无溶剂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烧杯中是KCl的饱和溶液B.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相等C.丁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为34%D.若乙烧杯中溶液恰好饱和,则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
1.C【详解】A、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故选项错误;B、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C、将该溶液长时间敞口放置,水会不断蒸发,当溶液饱和后,水继续减少,氯化钠会以晶体形式析出,故选项正确;D、配溶液时,量取所需体积的水倒入烧杯,有少量水洒出,导致水的质量减少,则溶液的浓度会大于5%,故选项错误。故选C。2.B【详解】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正确;B、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错误;C、酒精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能形成溶液,正确;D、蔗糖能溶于水形成溶液,正确;故选B。3.B【详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误;B、豆油不溶于水,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与形成乳浊液,故B正确;C、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放入水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是悬浊液,故D错误。故选B。4.B【详解】A、打开汽水瓶盖,产生气泡,二氧化碳逸出,白砂糖的溶解度不变。选项A错误;B、打开瓶盖,压强降低,二氧化碳溶解度降低,逸出产生大量气泡。选项B正确;C、气泡逸出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选项C错误;D、二氧化碳逸出,汽水质量减少。选项D错误。故选:B。5.C【详解】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6%的浓盐酸配制5%的稀盐酸时,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量筒和胶头滴管用于量取浓盐酸和水,烧杯、玻璃棒用于进行混匀操作,因是浓溶液稀释,所以不需要使用天平。故选C。6.A【详解】A、由题干可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是用稀释的方法,故不需要称取固体,不需要天平,此选项错误;B、量筒是用来量取液体和蒸馏水,需要用到,此选项正确;C、烧杯需要用来盛放液体,需要用到,此选项正确;D、胶头滴管用来滴加些许液体,以确保更加精确,需要用到,此选项正确。故选A。7.A【详解】A、氯化钠溶于水,温度不变,故A符合题意;B、氢氧化钠溶于水,温度升高,故B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和水反应,温度升高,故C不符合题意;D、氯化铵和氢氧化钡反应是吸热反应,温度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B【详解】A、清水能去除餐具上的灰尘,属于溶解,清水冲洗不能去除油污,A错误。B、用洗涤剂清洗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会出现乳化现象,B正确。C、用干布擦拭没有形成乳浊液,没有发生乳化现象,C错误。D、用消毒柜除菌,利用高温以及紫外线照射,使蛋白质变性,从而杀菌,没有乳化现象,D错误。故选:B。9.A【详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首先计算出配制溶液所需的溶质、溶剂的量,然后使用托盘天平、量筒量取溶质、溶剂,最后把所取的溶质溶解在溶剂中,因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选A。10.D【详解】A、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溶液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符合题意。故选D。11.C【详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步骤及所需仪器为: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故不需要漏斗。故选C。12.B【详解】A、没有说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的大小,此选项不正确;B、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选项正确;C、t2℃时,甲的溶解度为40g,即100g水中溶解40g甲物质恰好形成140g饱和溶液,故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2:7,此选项不正确;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小,甲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13.C【详解】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一部分二氧化碳逸出,逸出后的二氧化碳溶液仍是饱和溶液,溶液中气体的浓度比未开盖前更小,因此ABD选项都不正确,故选C。14.C【详解】A、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B、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气体逸出,溶质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正确。C、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则浓度减小,故选项说法错误。D、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但仍为常温常压下的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5.C【详解】A、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做溶质,正确;B、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正确;C、20℃时,100g水溶解15g的A物质即饱和;100g酒精最多能溶解25g的B物质,不能比较两者的溶解度大小,因为溶剂不同,错误;D、25℃时,将KNO3溶液蒸发10g水析出ag晶体,再蒸发10g水析出bg晶体,a与b的质量一定相等,因为温度相同溶解度相同,相同溶剂溶解相同量的溶质,正确;故选C。16.B【详解】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电子天平(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筒(量取所需的水)、烧杯(溶解氯化钠)、玻璃棒(搅拌)。故选B。17.A【详解】要比较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性,需要控制在相同的温度下,可以比较在相同量的水中溶解食盐和蔗糖的质量的大小,可以比较相同量的食盐和蔗糖全部溶解需要的水的质量,搅拌、饱和状态、颗粒大小不需要控制。故选:A。18.A【详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生理盐水具有这一特点,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B、悬浊液是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乳浊液是不透明、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而生理盐水中除了溶质氯化钠,还有溶剂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9.A【详解】A、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符合题意;B、牛奶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C、米粥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D、豆浆属于乳浊液,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故选A。20.B【详解】A、由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20℃时,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此选项正确;B、根据图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甲的饱和溶液从40℃降温到20℃,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但会有溶质析出,由于没有说明溶液的质量,故无法求出析出甲的质量,此选项错误;C、根据图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乙的饱和溶液从20℃升温到40℃,饱和溶液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此选项正确;D、40℃时,乙的溶解度为40g,即在40℃时100g水中最多可以溶解40g甲就可以成为饱和溶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此选项正确。故选B。21.B【详解】A、实验1后,甲、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正确,故A正确;B、实验2后,乙中比甲中氯化钠的溶解度大错误,因为温度不变,溶解度不变,故B不正确;C、实验2后,甲中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正确,因为加入了溶剂,故C正确;D、实验2后,甲、乙中溶液所含溶质质量相等正确,因为乙中的溶质不再溶解,故D正确。故选B。22.B【详解】A、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低温度后溶解度也会发生变化,故错误;B、降低温度使氯化钠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正确;C、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减少,溶液的质量也减少,故错误;D、析出晶体后,溶质的质量减少,故错误;故选:B23.B【详解】A、一定温度下,在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继续投入少量硫酸铜固体,温度不变,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错误。B、一定温度下,在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继续投入少量硫酸铜固体,硫酸铜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五水合硫酸铜,有晶体析出,溶液质量减少,故选项正确。C、一定温度下,在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继续投入少量硫酸铜固体,硫酸铜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五水合硫酸铜,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密度不变,故选项错误。D、一定温度下,在饱和的硫酸铜溶液中继续投入少量硫酸铜固体,硫酸铜固体能与水反应生成五水合硫酸铜,有晶体析出,溶液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液溶液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错误。故选:B。24.C【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0~60°C,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6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g,所以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 KNO3,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2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所以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1.6%,故错误,符合题意;D.将20°C的KNO3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解度增大,溶质、溶剂质量都不变,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5.D【详解】A、由于甲中加入5g氯化钾完全溶解,说明甲烧杯中是氯化钾的不饱和溶液,故错误;B、丙烧杯中有晶体析出,则乙和丙烧杯中KCl的质量分数不相等,故错误;C、丁烧杯中KCl溶液是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可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进行计算,为,故错误;D、65gKCl溶液放入5g氯化钾得到70g溶液,丙过滤后得到饱和的丁和滤渣3g,则丁烧杯中是67g的氯化钾饱和溶液,由于20℃时KCl的溶解度是34g,则表示该温度下100g水中能溶解34g氯化钾达到饱和,那么67g的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为17g,溶剂为50g,则甲中溶质为15g,乙中溶质为20g,因此40℃时,100g水中能溶解40g氯化钾达到饱和,故正确。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溶液 (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让我们感受一下“化学生活”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85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3年中考化学真题专项练习(全国通用)-97溶液的酸碱性和pH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