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商务星球版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商务星球版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目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及教学策略分析,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板图,教学反思,教师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目标要求】1.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量、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量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 2.学习目标的具体要求①运用地图,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特点、范围。②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和地形分布图,说出非洲气候和地形的分布特征。③运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本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④运用图表和相关资料,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例,说出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⑤运用地图及相关资料,说出本区主要的自然资源。3.目标分析知识维度地理知识学习内容 认 知 过 程 维 度 (掌 握 水 平)认知难度:易 难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的事实、概念、原理等)高级技能(运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或运用学习策略)记忆 理解 运用 分析 评价 创造 事实性知识地理数据、名称、分布、景观、演变目标①目标⑤目标② 概念性知识地理概念、地理特征、规律、成因 目标②目标③ 目标④ 结合学习目标和目标分析,本课题学习目标的重点是目标②和目标③,最难达标的是目标④。 【教材分析】教材选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材内容,以三个专题的形式突出了该地区的人文地理内容,自然地理知识似乎被淡化了。实际上,人文地理现象都是以自然地理为基础的,针对课本中知识点较多而且比较分散的问题,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不讲、学生讨论能够明白的内容不讲、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针对出现的现象能够通过地理视角去分析,明白因果关系,明白地之理。作为本区教学的第一课时,本节课整合了教材,以自然特征为学习主线,引导学生透过自然地理特征分析人文地理特征,帮助学生构建更清晰的区域地理知识架构。 【学情及教学策略分析】本次教学是异校教学,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学过了“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因而学生对于地区地理的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已经具备了从图中提取地理信息并进行表述的能力,比如说:对某一区域位置、范围、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的读图表述;同时初步了解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掌握了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但学生的区域地理成因分析、要素分析能力较弱。所以本节内容的学习既是对前面学习方法的检验,也是对学习能力的进一步锻炼。撒哈拉以南非洲对多数学生充满神秘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设想以热门电影《战狼2》里的非洲场景引入新课,并作为教学主线贯穿其中,力求让学生对所学区域有较强的亲近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等读图活动区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去突破难点,让学生主动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前画好非洲轮廓板图 【教学过程】学习主题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电影《战狼2》非洲草原片段。【师生活动】学生观看后,教师提问电影片段中出现的场景:草原动物奔跑、地面较平坦……,学生回答后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承转【教师讲解】根据区域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要了解一个区域,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和范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部分。 位置1.海岸线【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欧洲西部的海岸线图,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海岸线比较平直。2.位置【学生活动】学生读图7-3-1圈划出相关的地理事物和三条特殊纬线,找3名学生到板图中填图,填图后请学生评价填图情况。【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区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特点,教师小结本区的别称——“热带大陆”。比较区分,容易理解。 通过具体清晰的读图活动,提高学生的读图归纳能力。承转非洲具有“热带大陆”之称,它又有哪些气候类型呢?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何规律呢?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气候及其影响1.气候类型的分布【学生活动】学生“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非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说出其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2.气候特征【教师活动】教师出示两幅气候类型的气候直方图(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学生活动】学生判读气候类型并说出气候特征。【师生活动】教师展示四幅景观图,学生归类属于哪种气候类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景观图的差异,认识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和湿季。3.气候的影响(1)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波巴布树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波巴布树的生活习性,总结气候对植物的影响。(2)对动物的影响【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战狼2”中的狮子,提问学生生活在草原的动物们在干季时如何生存?引入东非动物大迁徙,教师播放“东非动物大迁徙”视频,并通过路线图引导学生认识迁徙的周期性。(3)对牧业生产的影响【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材活动题,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①多多马和基塔莱的比较:多多马位于 半球,基塔莱位于 半球,属 气候,两地降水的干湿季 。②读图分析马赛人一年中的游牧路线:5~10月向 (方向)迁移。11月~次年4月向 (方向)迁移。原因: 。 【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得出问题答案,总结归纳。(3)对种植业生产的影响【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漫画图,引导学生理解干湿季的正常与异常对种植业的影响,由于粮食生产不稳定,经常出现灾荒,因此有人称非洲为“饥饿的大陆”。 两种气候类型的比较分析,加深学生的理解认识。 气候影响的分析,层层深入,通过小组活动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承转教师展示《战狼2》中狮子追车的场景,通过提问学生“这个地方看起来很平坦,具体是什么地形?”,引入“地形”的学习。 地形【问题引导】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区?该区以什么地区为主?【师生活动】教师指板图,学生回答非洲主要的地形区名称,指出该区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问题引导】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势特点?【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读地形图,说出该区的地势特征。 资源1.天然野生动物园【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战狼2》中的狮子和长颈鹿,并展示非洲其他代表动物的画面,引导学生理解非洲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的含义,认识非洲动植物资源丰富。2.世界原料仓库【师生活动】教师展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物产图,引导学生理解非洲物产丰富,被称为“世界原料仓库”,由此有人称非洲为“富饶大陆”。通过直观的图像展示,让学生充分认识该区丰富的资源。全课总结教师通过非洲的几个别称“热带大陆”“高原大陆”“饥饿大陆”“富饶大陆”来引导学生回顾非洲的主要自然环境特征。在这片“富饶大陆”上,撒哈拉以南非洲上的人们,是否都是富人呢?其经济发展情况如何?这些留待我们下节课分解。 留下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板书板图】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异校教学,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不是很清晰,只能按照预设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师要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现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如下:1.主线突出,贯穿始终。本课以影片《战狼2》的非洲草原片段引入,由影片中的场景来展开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环境的学习,在各环节的过渡中,利用影片中的场景让学生深入探究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充分发挥了《战狼2》的主线作用,贯穿全课,也吸引学生深入学习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2.视频的适时播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从热门影片《战狼2》到气势磅礴的《非洲动物大迁徙》,无不给学生美的享受,同时影片中关于非洲的场景,动物大迁徙的场景,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进入课堂的知识环节,进行知识的探索。3.思维导图式的板书设计,构建区域地理要素知识架构。 作为区域地理的自然环境部分的知识架构,如何在板书中体现各自然要素中的联系,这是在教学设计时值得老师思考的地方。这时,我找到了思维导图,它能更好地体现区域要素间的联系。但是,如何把教学主线和思维导图板书练习在一起呢?在教学设计时,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最后,我把教学主线《战狼2》中的场景作为暗线联系知识要素,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四大别称“热带大陆”、“饥饿大陆”、“高原大陆”、“富饶大陆”联系起来,通过板书,区域要素的特点及关系凸显,显而易见。4.突出地理图表教学,以图导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不同的图表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情况,例如在气候特征这一内容,通过《气候类型分布图》去总结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通过气候直方图去判读气候特征及识别气候类型,通过景观图去进一步辨别其气候特点,通过东非动物大迁徙线路图和马赛人游牧线路图去分析迁移成因,通过波巴布树图片去认识干湿季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不同图表的介入学习,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不足之处:教师预想不到学生的反应,提前完成了学习任务,提前下课。假如在预设时教师设计好练习题,当时间充足时就及时进行练习巩固提升,本节课将更完整,效果更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商务星球版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随堂检测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