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 .2 敬畏生命(27) (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91834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 .2 敬畏生命(27) (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91834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8 .2 敬畏生命(27) (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9/1291834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敬畏生命教学设计
展开第八课 探问生命
第二框 敬畏生命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敬畏生命》是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中第八课“探问生命”第二框的内容,本节课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对生命的敬畏,珍爱自己的生命,关怀他人生命,自觉走上道德的生活。承担着开展生命教育的首要任务,同时也为后面第九、第十课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念,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知识与技能:理解对生命的敬畏既包括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还要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学会思考敬畏生命的意义。
3、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生命的思考形成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情形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学会珍爱自我生命,关怀和善待身边其他人的生命。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
教学难点:能在休戚与共的社会中做到敬畏生命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初中生的心理发展还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生命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全面,甚至会产生偏差,如果学生这些思维的矛盾和困惑得不到及时指导,就可能产生心理脆弱,思想困顿,行为失控等问题,导致其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甚至漠视生命。本节课对学生进行生命观、价值观的正确引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它将有助于初中生正确审视个人生命和他人、社会和人类的关系,培养他们感激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怀。
【教学方法】
探究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
1.收集有关汶川地震的资料、图片和视频。
2.下载歌曲视频:《十年后,我就成了你》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十年后,我就成了你》。
思考:为什么强天林要寻找这位解放军叔叔?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通过思考问题,为第一部分“敬畏生命”做感情铺垫,也引出本课的主旨。)
环节二:合作探究,感悟新知
介绍本节课主人公强天林。2008年汶川地震时,他正读初二,那一瞬间,学校成了废墟,人间成了地狱。今年是汶川地震10周年,当时的记忆依然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让我们跟随着他的记忆,一起回忆一下当年的汶川地震。一起进入第一部分:生命至上
1)生命至上
1、场景一:
①、播放汶川地震的图片,请学生为大家展示当年地震的具体情况。
“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8.0级地震,地震波及大半个中国。严重破坏地区超过10万平方千米,其中,极重灾区共10个县(市),较重灾区共41个县(市),一般灾区共186个县(市)。截至2008年9月18日12时,5·12汶川地震共造成69227人死亡,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我的家人、老师、同学很多都在这次地震中不幸丧生。明明在之前还是鲜活的生命,可在那天之后很多都见不到了......”
学生思考:我们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如果用几个词语来形容生命,你们会用哪些词?
老师归纳总结: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②、展示邱光华机组的事迹:
“地震发生后,映秀镇的河谷坝子上躺着被救出来的200多名伤员,为了能够将这些伤员运出去,邱光华和他的机组成员承担了这次任务。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突遇浓雾和强气流,邱光华机组成员不幸遇难......”
学生思考:为什么邱光华机组的成员能够牺牲自己去救别人?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他们?
老师归纳总结: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③、展示灾后各地对汶川的关心与救援:
“来自全国各地的消防官兵和社会爱心人士奔赴灾区进行救援,还有来自国际的救援力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许多灾民被救了出来,人们的这种善意深深打动了我。”
学生思考:全国人民共同抗震救灾,无数生命被拯救,你们会怎么形容人们这种无畏自然灾害的精神?
老师归纳总结: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组具体的数据和一件件感人的事迹,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命不单是脆弱的,还是坚强的,崇高的。)
2、展示震后全国人民与世界各地人民对汶川的爱心:
“震后半年时间内,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94.68亿元。国际社会向中国政府和人民表达真诚同情和慰问,并提供了各种形式的支持和援助。外交部及中国各驻外使领馆、团共收到外国政府、团体和个人等捐资17.11亿元人民币。”
学生讨论回答:国家花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对汶川进行救援和灾后重建值得吗?
老师归纳总结: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我们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等更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3、场景二:展示消防官兵们进行救援的事迹及图片。
“在救援过程中。我认识了一位英雄——荆利杰。在救援最关键的时刻,余震来了,消防指挥部让废墟中的人马上撤出来。然而此时,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这几名战士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发生了,往里钻的荆利杰被其他战友死死拽住。他跪了下来,大哭:‘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学生讨论回答:不顾自身危险去救他人是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吗?
老师归纳总结: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我们要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就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知识归纳一:为什么要敬畏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生命是坚强的、有力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2、当我们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时,我们就会珍视它。生命的价值高于一切。
3、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我们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具备这样的情怀,才会让我们能自觉珍爱他人的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
既然我们要敬畏生命,那么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一起进入第二部分:敬畏生命
2)敬畏生命
场景三:汶川地震已经过去10年了,重新回忆起当时,还是有很多难忘的故事和人。
1、请学生为我们展示强天林的亲身经历:
“我还记得:地震时由于我惦记着家里的人,偷偷溜出了学校。途中,遇到山体滑坡,千钧一发时,一名解放军叔叔用身体为我挡住砸下的石头。在解放军叔叔的帮助下,我与家人见了面,还给我们送来面包和牛奶。解放军叔叔在临走时,鼓励我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从此我立志要成为解放军叔叔这样的人。10年后的今天,我做到了。”
学生讨论回答:强天林是不是幸运的?为什么解放军叔叔对他产生了这么深刻的影响?
老师归纳总结:敬畏生命,让我们从对自己生命的珍惜走向对他人生命的关怀,使我们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展示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的事迹:
“我还记得:有这样一位校长,汶川地震前,他花40多万加固教学楼,平时定期组织师生进行疏散演习,地震发生时,全校两千多名师生按照平时的演习仅用1分36秒全部安全撤离,创造了无一伤亡的奇迹。他就是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
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这个学校能够创造奇迹?
老师归纳总结: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3、展示十年前的“新闻主角”们如今的样子:
①、衡永红:十年前双腿被压30多个小时,如今和救她的医护人员一起工作。
②、程强:十年前送别救援官兵时举着“我要成为空降兵”的横幅,如今已是一名优秀的空降兵。
③、郎铮:当年的“敬礼娃娃”,如今已成为一名积极乐观的学生。
④、薛枭:当年的“可乐男孩”,如今已在可乐公司工作。
学生讨论回答:10年前的地震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老师归纳总结:对生命的敬畏并不是谁的命令,而是内心的自愿选择。我们对待他人生命的态度,表达着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选取汶川地震的典型人物,展现他们对生命的重视与敬畏,让学生从一个个真实实例中感悟到我们应该怎么来敬畏生命。)
知识点归纳二:如何敬畏生命?
1、关怀他人的生命,意识到每个人都需要与他人共同生活。
2、不漠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谨慎对待生命关系,处理生命问题,尊重、关注、关怀和善待身边每一个人。
3、内心自愿选择敬畏生命。
每个人的生命都很重要,我们要重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才能更好的生活,让我们一同走进今天的第三部分:休戚与共。
3)休戚与共
播放视频《十年后,我就成了你》。
学生思考:视频中有没有哪句话或者哪个片段让你印象深刻?
老师总结:敬畏生命,珍视生命,让我们在生命的不断成长中享受生活的乐趣,感受生命的神圣。让我们真诚的为自己的生命喝彩!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与本节课导入相呼应,既起到总结的作用,同时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升华。)
环节三:课堂小结,巩固新知
环节四:课外作业,拓展提升
1、每当想到虬枝盘旋破石出的劲松、傲霜斗雪临风立的寒梅、破地惊石吐新绿的韧草,我们不能不惊叹世间万物生命力的顽强。然而,无情的火灾、肆虐的洪水、频繁的车祸、迭出的疾病使无数人丧失宝贵的生命。这启示我们 ( B )
A. 动植物的生命力比人类强 B. 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
C. 人的生命是无从把握的 D. 人类的生命比其他生物的生命更宝贵
2、“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这些人( C )
①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任 ②对他人的生命不负责任
③不懂得生命是顽强的 ④没有敬畏生命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课 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生命的思考第八课 探问生命生命可以永恒吗教案,共1页。
2020-2021学年敬畏生命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敬畏生命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休戚与共——善待生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敬畏生命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设计,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