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1 实验探究题 25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

    专题11 实验探究题 25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第1页
    专题11 实验探究题 25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第2页
    专题11 实验探究题 25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1 实验探究题 25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1 实验探究题 25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共34页。
    专题11 实验探究题
    分类1 光学、热学实验
    实验1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如图,平面镜M平放在平板上,E,F是两个粘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转动。

    (1)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方向射向镜面,在纸板B上可以看到光线沿OF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光线EO和OF的轨迹,则EO与垂直镜面的直线ON的夹角是 (选填“入射角”或“反射角”);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ON  ;
    (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得到了如表的数据:
    小明实验过程中,漏记了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   ,分析数据可知,反射角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变大时,光线OF (选填“远离”或“靠近”)直线ON;

    (4)如果让光线逆着OB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这表
    明  ;
    (5)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纸板材质应是  (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6)另一小组的同学利用同样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经检查三次测量数据都准确,但规律不对,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
    (7)另一小组的同学多次改变入射光的方向,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答: 。原因: 。
    实验2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图1 图2

    图3
    (1)实验室提供平面镜、茶色玻璃板和透明玻璃板,应选    作为实验器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   ;实验中为了测量物到玻璃板的距离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丁选择两只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
    (3)如图,蜡烛放在画有方格的平板上,像的位置在   (A、B、C、D),在该位置放一光屏,屏上   (能/不能)承接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    像;
    (4)细心的小丁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此时成两个像对应的物距分别是蜡烛到玻璃板前后两个面的距离,若玻璃板厚度为3mm,则两个像的中心距离为  mm。
    (5)如图,小丁把四个模型分别面对玻璃板直立在桌面上,用于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
    的关系。其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
    (6)小丁同学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镜后的蜡烛,都无法与镜前蜡
    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7)若将蜡烛A放置在玻璃板前3cm的位置,则蜡烛B离玻璃板 cm,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观察到的像将 (填“远离”或“靠近”)玻璃板,且大小将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8)本实验应用到的物理探究方法是 ;
    (9)在白天照镜子的时候,为了更清楚的看清楚自己的脸,应该镜子面对窗户还是脸面对窗户?为什么?
    答: 。 ;
    (10)图2是小丁本人,小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图3中的 (填序号)。
    实验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甲 乙

    丙 丁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说明此时烛焰处于透镜主光轴的   方(上/下);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调整后,光屏上恰好得到倒立等大的像,此时光屏和蜡烛之间的距离是   cm;
    (3)如图乙所示,此时人眼应该在 (选填“A”或“B”或“C”)处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4)接着该小组同学调节光屏如图丙所示,发现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或“测焦距”)就可以利用这样的成像原理;
    (5)保持图丙中凸透镜位置不变,当向左移动蜡烛时,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6)实验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变短,光屏上的像会 (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办法: ;
    (7)如图丙,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以后,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成清晰的像;
    (8)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
    A.会有指尖的像 B.会出现指尖的影子 C.发光体的像暗了一些
    (9)撤去蜡烛,调节光屏,发现在光屏上出现了窗外远处彩灯的像,则此时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在以下哪个范围( )
    A.一倍焦以内 B.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 C.二倍焦距以外
    (10)透镜位置不变,若将印有字母“F”的纸片放在离凸透镜12cm的地方,第10页 共28页
    我们能看到的清晰的像是图丁中 (请填序号)


    (11)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近视/远视);
    实验4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4.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刚开始加入100g冰。

    甲 乙 丙
    (1)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
    (2)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该物质此时的温度为   ℃;
    (3)实验中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物质的温度及对应状态,并记录数据,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①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3min时该物质处于 状态,
    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了   min。
    ③物质在第3min具有内能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5min
    具有的内能;
    ④该物质在CD段的比热容是AB段比热容的   倍(被加热物质的质量和吸、
    放热功率不变)。该物质在 段(选填“AB”或“CD”)吸热能力更强,由此
    可知,同种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 有关;
    (4)在加热过程中,杯口上方出现“白气”,“白气”是水蒸气 (填一物态
    变化)而成的;
    (5)当冰全部熔化成水后,继续用酒精灯不断加热,试管中的水 (填“会”或
    “不会”)沸腾;
    (6)重复实验,当试管中的冰开始熔化时,将试管浸入到另一只装有冰水混合物烧杯
    中,发现冰不再熔化,该现象 (选镇“能”或“不能”)说明冰在熔化过
    程中需要吸热;
    (7)某同学实验后,重新实验,绘制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两次图像的
    差异是因为该同学在实验中 ;
    (8)设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则BC阶段物质共吸收了 J的热量,冰的比热容为 J/(kg·℃)(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实验5 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5.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甲 乙 丙 丁
    (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图甲中的   (填“A”或“B”),实验甲图中错误操作是 ;
    (2)改正实验装置后,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示数为   ℃;
    (3)在水温升高到90℃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直至
    水沸腾,如此持续3min后停止读数;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的水温应为   ℃,若温度计测量无误,说明此时大气压值   (填“>”、“<”或“=”)一个标准大气压;
    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乙中的图   (填“C”或“D”);小明将火调小,水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一些,这时虽还在加热,水不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 ;
    ③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丙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象;
    ④小明停止加热后,水还在继续沸腾,这是因为 ,过了一会
    儿,水停止沸腾,说明 。
    (4)小明、小华与小红在同一小组做实验,小明与小华分工合作,小明计时,小华读温度并记录数据,小红独自计时、读取温度并记录数据。他们同时按下秒表并且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将小红和小华所测数据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发现小红的图象在小华的左侧,则原因在于小红的读数比小华
       (填“早”或“迟”)。
    (5)在评估交流时,有同学提出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请你说出一种节省
    实验时间的办法 。
    (6)小明想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是否存在差异。他的实验设想是选取
    相同、初温相同的水和食用油,放在相同的烧杯里,用相同的热源加热相同的时
    间(水和食用油均未沸腾)如图己,通过比较 来判断水
    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
    实验6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6.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小华用两个相同的容器(图中用虚线框表示)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
    (1)从实验效果考虑,本实验选择________(选填“烧杯”或“易拉罐”)作为盛放液体的容器较好,实验中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___(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选填“A”或“B”)吸收的热量较多;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在吸收相同热量时,______(选填“A”或“B”)升温较高.
    (4)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A或B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______(选填“A”或“B”).
    (5)小华使用两套完全相同的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酒精灯加热,这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增加液体的内能。
    (6)分析图像可知,_____液体的吸热能力强;液体A、B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
    (7)继续给两种液体加热,发现最终两种液体温度不再升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

    (8)小明同学选同种规格的电加热器,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也完成了本实验,与小华的实验装置比较可知,比小华同学的装置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分类2 力学实验
    实验7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7.如图1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图1

    图2
    (1)根据实验的原理 ,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对小车运动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 的测量误差较大,需
    多次测量;
    (2)图中AB段的距离= cm,测得时间=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
       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会偏   ;
    (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5)在BC段、AC段的平均速度关系为   (填“>”、“<”或“=”);
    (6)物体的运动常常可以用图象来描述,图2中能反映图1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
    (7)实验时斜面坡度应 (选填“较大”或“较小”),是为了

    (8)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3的平均速度v3,下列方法最好的方案是( )
    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3与路程s3,计算得到v3
    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测得时间t3,再测量
    路程s3,计算得到v3
    C.不测量,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3=t1-t2,s3=s1-s2,再计算得到v3
    实验8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8.小杜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

    (1)他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算出鹅卵石的密度ρ;④将鹅卵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读出鹅卵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选填下列选项前的字母);
    A.①②④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2)在实验室,小杜把天平放在 工作台上,如图甲所示,小杜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   ;小杜改正错误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左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3)小杜纠正错误后,重新调节天平平衡并测量鹅卵石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
      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   g/cm3,合为 kg/m3;
    (4)若鹅卵石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面的底部   ,若小杜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丁图中如果用较粗的绳子,则测出的石块的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
    或“不变”);
    实验9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9.小华为了测量酱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将待测酱油倒入烧杯中,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
    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  g;
    (2)将烧杯中的酱油倒入一部分到量筒中(如图乙),量筒中酱油的体积是   cm3。
    (3)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剩余酱油的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由此可知酱油的密度是
       kg/m3。
    (4)小华设计另一种测量酱油密度的实验方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向烧杯内倒入适量酱油,再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m2;然后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测出量筒内酱油的体积为V;酱油密度的表达式是ρ=  。按该实验方案测出酱油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5)另一实验小组同学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们想出利用实验台上的天平、空饮料瓶、水等物品来测量酱油密度。其操作步骤是:
    ①用天平测出空饮料瓶的质量m1;
    ②在空饮料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瓶和水的总质量m2,计算水的体积V=   
    (用测出的物理量字母表示,水的密度ρ水已知);
    ③   ;(说出具
    体方法和要测出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
    ④计算酱油密度ρ=    。(用测出的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实验10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10.如图所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观察将毛巾、棉布分别铺在水平木板上和只有木板的三种情况下,让小车分别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研究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1)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填“相等”或“不相等”)。
    (2)实验中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是通过改变   来实现的。
    (3)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棉布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填“快”或“慢”)。
    (4)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它将做   。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所以牛顿第一定律虽然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的,但是通过符合逻辑的   得出的正确结论。在我们已学的物理知识中,也有用到这种“实验+推理”的研究方法,如   (列举一例)。
    (5)实验中,小车在棉布、木板表面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P1、P2,则P1  P2.(填“>”、“=”或“<“)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    (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   不变的性质,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7)必须保证小车运动在水平支持面上,这是为了让小车在竖直方向所受    力和支持面对小车的    力相平衡,从而只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8)本实验中小车在水平面上三次运动过程中消耗的机械能大小   (选填“相
    等”或“不相等”);
    (9)若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可以探究小车的重力势能与   的关系。若是换用大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处由静止自由下滑,可以探究动能与 的关系。
    (10)完成上面的探究后,小林添加了一个木块来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关”,接下来他应该将小车放在同一个斜面的    (选填“相同高度”或“不同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来撞击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同一位置的木块。
    实验11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时,请问:

    (1)实验时应选择较 (选填“光滑”或“粗糙”)的实验桌面。
    (2)如图甲所示,当左右两端同时挂两个钩码时,小车静止,此时、的大小 ,方向 。
    (3)在图甲实验的基础上,将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后释放,观察小车的运动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 。
    (4)为了探究两个平衡的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小明用轻质硬纸片代替小车做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将要对硬纸片进行的操作是 。
    (5)实验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通过调整 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
    (6)在图甲左侧再挂一个钩码,小车将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7)如果将两边的吊盘挂在小车一端的同一挂钩上,且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是为了表明小车受到的二力若平衡,必须满足 这一条件而设计的一个步骤。
    (8)通过上述过程可知:作用在 上的两个力,只有当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才彼此平衡。

    实验12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2.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做________运动。根据 知识,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在四次实验中,滑动摩擦力最小的是________(选填“甲”、“乙”、“丙”或“丁”).
    (3)分析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压力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 ;分析 两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为: ;
    (4)比较甲、丁实验,发现甲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小明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5)一个实验小组对测量摩擦力大小的方案进行了改进:将轻质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如上图所示,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木块所受摩擦力方向为 ,这种改进的好处是 (写出一种即可);
    (6)根据你在本实验中的收获,请写出一种避免汽车在冰雪路面上出现打滑现象的具体做法: 。
    实验13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3.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如图甲、乙、丙所示。

    甲 乙 丙 丁 戊
    (1)图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我们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说明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通过比较图   (填序号)和图丙,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实验中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填“控制变量法”或“理想实验法”);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比较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大小关系为p  p′(填“>”“<”或“=”);
    (5)实验时如果将小桌换成砖块,并将砖块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戊所示。小明发现它们对海绵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实验14 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
    14.如图所示,是用压强计探究水内部压强的情景

    图1 甲 乙 丙
    (1)如图1所示,小聪在调试时发现,用手指不论是轻压还是重压探头的橡皮膜时,U形管两边液面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该压强计   (填“漏气”或“不漏气”),对此,最合理的操作是 (填序号);通过调试,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的液面  ;
    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2)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    (选填“越大”或“越小”);
    (3)比较甲图、乙图和丙图,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
    (4)在乙图中把探头慢慢下移,可以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从而得到:在同一种液体里,液体的压强随   的增加而增大;
    (5)在乙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ρ水<ρ盐水),其他条件不变,则可以观察到U型管两边液面高度差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实验15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5.如图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和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挂着同一金属块的示数。

    (1)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 N。
    (2)分析图丙、丁可知,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 (选填“有关”或
    “无关”)。
    (3)分析 两图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戊图中盐水的密度是 kg/m3。如果在实验中不小心使戊图中的金属块接触了容器底且与容器底有力的作用,此时测量出的盐水密度值将如何变化,并分析原因

    (4)实验中由于握着测力计的手臂易晃动,导致测力计示数不稳定,读数困难。请你写出一种改进措施 。
    (5)分析 可知,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且浮力的大小随物体浸入液体中的体积的增大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
    (6)实验时应先测物体的重力,再放入水中测浮力,改变操作先后顺序会使浮力的测量结果偏    (选填“大”或“小”)。
    (7)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示数F和圆柱体下表面到水面距离h关系的图象是   。

    A B C D
    (8)通过图中提供的实验数据,计算出金属块的体积为 m3,圆柱体的密度为   kg/m3。(取g=10N/kg)
    (9)小明想探究“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形状是否有关”。他找来薄铁片、烧杯和水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铁片放入盛水的烧杯中,铁片下沉至杯底;
    步骤二:将铁片弯成“碗状”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通过分析可知,第一次铁片受到的浮力 第二次铁片受到的浮力(选填
    “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小明得出: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与其形状有关。小明得出错误结论的原因是:
    他只关注了铁片 的改变,忽视了 对浮力大小的
    影响。
    实验16 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6.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其中桶A为圆柱形。
    (1)正确的操作顺序最佳是   。
    A.乙丙甲丁 B.乙甲丙丁 C.甲丁乙丙 D.乙丙丁甲
    (2)将空桶A轻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用桶B接住溢出的水,如图丙所示。则空桶A受到的浮力为   N。
    (3)测出桶B和溢出水的总重力,如图丁所示,则桶A排开水的重力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桶A受到的浮力。
    (4)在实验中,排除测量误差因素的影响,小芳若发现桶A排开水的重力明显小于所受的浮力,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5)接着小芳同学往桶A中加入沙子进行实验,得到4组数据,表格如下,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中,随着加入沙子越多,桶A浸入水中就越   (选填“深”或“浅”)。
    次数
    1
    2
    3
    4
    桶A与沙子的总重力/N
    2.4
    2.8
    3.2
    3.4
    桶B与水的总重力/N
    4.0
    4.4
    4.6
    5.0
    (6)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该物体   。
    (7)小芳同学进一步探究,她将装有适量沙子的桶A分别放入水中和另一未知液体中,桶A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1,浸入另一液体中的深度为h2,设水的密度为ρ水,则另一液体的密度表达式为   (用题中所给和所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实验17 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17.小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A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②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③将质量为2m的小球从光滑斜面上的B处静止释放,滚下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丙所示。
    根据上述三次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比较   反映出来的,这里用到了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
    (2)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   两个图来分析,并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分析乙、丙两图,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由此联想到高速公路限速牌上标明“120”和“100”字样, (选填“大客车”或“小轿车”)的限速为100km/h。
    (4)小球在光滑斜面上从B处滚到底端的过程中,小球的  能转化为动能。机
    械能 (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5)甲实验中若木块的重力为1N,水平移动的距离为30cm,则重力对木块做功
    J。
    (6)如果水平面光滑,则 (选填“能”或“不能”)完成本实验探究。
    (7)某同学根据甲、丙两图得出物体的动能与质量有关,他的结论 (选填“对”或“不对”),理由是 。
    (8)实验中小球滚动到斜面底端时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球具有 ;木块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9)如果做乙、丙图实验时,丙图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为了使钢球不滑出木板,需要改进丙图实验,再与乙图实验对比。在不改变木板长度的情况下,应采用以下 方法( )(填写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换用质量更小的钢球 B.给水平木板铺上毛巾
    C.适当降低钢球的高度 D.换用一个较重的硬纸盒
    实验18 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18.在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每小格均等长)、铁架台、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重为1 N的钩码。

    (1)为了便于测量力臂要将如图甲所示杠杆调节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适当往 (选填“左”或“右”)调。
    (2)杠杆调节好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情景如图乙、丙、丁所示,以两边钩码的重力分别为动力F1和阻力F2,对应的力臂为L1和L2,由此可得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实验中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选填“A”或“B”)。
    A.取平均值减少误差 B.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3)将如图丁所示杠杆两边的钩码各撤掉1个,则杠杆____________(选填“保持平衡”、“左端下沉”或“右端下沉”)。
    (4)如图戊所示,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_____N;保持杠杆平衡,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某同学通过图乙、丙、丁的数据得出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的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他没有
    多次实验。
    (6)如果在杠杆的中点用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在探究过程中 (选填“影响”或“不影响”)杠杆的平衡,理由是: 。
    (7)下列四个因素中,不会带来实验误差的是______。
    A.铁架台自身的重力足够大
    B.单个钩码的重力不完全相等
    C.悬挂钩码的绳套重力偏大
    D.杠杆与转轴之间摩擦力偏大
    (8)小组的其他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A.如果杠杆受到F2、F3两个阻力,结果会怎样?
    B.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根据如图己所示的结果,可以初步得出,在这种情况下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_________。(F1、F2、F3的力臂分别为L1、L2、L3)

    已 庚
    ②如图庚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动力F1,钩码重力为阻力F2,多次调整力和力臂的大小进行测量,发现:F1L1总是大于F2L2,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19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9.某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
    次数
    钩码重量G(N)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4
    0.1
    2.7
    0.2
    0.74
    2
    4
    0.1
    1.8
    0.3
    0.74
    3
    8
    0.1
    3.1
    0.3
    0.86
    4
    8
    0.1
    2.5
    0.4

    (1)除了如图所示器材和弹簧测力计外,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实验中应沿竖直方向   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3)小组同学发现实验过程中边拉动边读数,弹簧测力计示数不稳定,应该静止读数,你认为他的想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因为他没有考虑到   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如果让弹簧测力计静止读数,则测得的机械效率比实际值要 (填“偏大”或“不变”或“偏小”)。
    (4)根据表中第4次实验数据是用 图做的实验,机械效率是   。
    (5)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有用功为 J,总功为 J。
    (6)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同一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7)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同一重物时,滑轮组机械效率与绳子段数无关。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得出,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填实验次数的序号)
    (8)若不计绳重及摩擦阻力,在第1、2次实验中,动滑轮重力是 N。








    分类3 电学实验
    实验20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20.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分别对“导体电阻跟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实验中使用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编号
    材料
    长度/m
    横截面积/mm2
    电流大小/A
    A
    锰铜合金
    0.5
    0.8
    0.4
    B
    镍铬合金
    0.5
    0.8
    0.32
    C
    镍铬合金
    0.5
    0.4
    0.16
    D
    镍铬合金
    1
    0.4
    0.08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阻的大小,此过程用到的研究方法
    是 。
    (2)分别将C、D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

    (3)分别将 (填编号)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可初步探究出的结论是:导体的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实验中电流表的示数越大,说明电阻丝的电阻越 。
    (5)若依次把A、B两根合金丝接入电路,闭合开关记录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合金丝的电阻大小,这时探究的是电阻跟导体的 的关系。
    (6)将B合金丝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对其进行加热,每隔10 s记录一次电流值,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由此可以得出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流/A
    0.16
    0.19
    0.21
    0.22
    (7)将合金丝D对折后接入电路中,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与将合金丝D全部接入电路时
    变大, 由此得出结论: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请你判断这种做法是否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 。
    (8)某同学认为将图中电流表换成小灯泡实验现象更明显,请你对他的方案作出评价: 。
    实验21 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甲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向B端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连线时导线不允许交叉);
    (2)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2.8 V,电流表无示数,滑动滑片P两表示数均无变化,则故障原因是 ;

    甲 乙 丙
    (3)小明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示数如乙图所示,此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为 A,若要增大电阻两端的电压,应将滑片P向____(选填“A”或“B”)端移动;
    (4)实验中测得多组数据,记录的数据表格如下,根据表格数据,可得电流与电压的
    关系是 ;本实验所用
    电阻阻值为 Ω。

    (5)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置于 (选填“A”或“B”)端。
    (6)若小明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在零刻度线左端,其原因是 。
    A.电流表没调零 B.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7)请根据表格数据,在图丙中绘制电阻R的I-U图像。
    (8)某同学认为将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也能得出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规律,他的说法 (选填“错误”或“正确”),原因是 。
    (9)某同学进行实验时所选取的滑动变阻器规格与小明选用的不同,实验时发现无论如何移动滑片,都无法使电压表示数为0.5 V,原因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的方法是 (写出一种即可)。
    (10)某同学进行实验时,移动滑片的过程中发现随着电压表示数的增大,电流表示数却逐渐减小,检查电路后发现她连接的电路存在问题,问题是 。
    实验22 伏安法测电阻
    22.学校科技创新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为3V,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 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中实物电路的连接,要求:①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小;②连线不能交叉;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示数为零,导致
    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A.电压表短路   B.电压表断路 C.滑动变阻器短路   D.小灯泡断路
    (3)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要测量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4)通过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记录了多组数据,并作出了如图丙所示的I-U图像,由图可知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
    (5)实验中使用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可以 。
    (6)若实验室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则小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应 。
    A.30Ω 5A   B.10Ω 0.1A
    (7)通过图像可以发现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这一现象表明,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8)某同学通过计算,得到多组小灯泡的电阻值,他认为应该求平均值作为实验的最终结果,请你评价他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
    (9)完成测量后小明认为还可以用上述器材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小李认为用上述器材不能完成此探究,你认为小李判断的理由是 。
    实验23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3.小倩同学现有一个标有“3.8 V”字样的小灯泡,她想知道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于是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不完整),电源电压恒为6V.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图甲中实物电路的连接.(连线时导线不能交叉)
    (2)图甲中,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甲 乙 丙
    (3)电路连接完整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但电流表有示数,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________.(填字母)
    A.更换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有故障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4)实验时,移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示数为2.5 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当电压表示数为3.8 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
    (5)在实验操作中,发现电流表损坏不能使用.小倩利用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0,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量额定电压为U额的另一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操作如下:
    ①闭合开关S、S1,断开S2,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
    ②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S、S2,断开S1,读出电压表示数为U;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P额=__________________.(用U、U额和R0表示)
    (6)实验中可供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有“5Ω 1A”的R1和“20Ω 1A”的R2,则本实验选择的滑动变阻器为 .
    (7)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________,电压表的示数________.
    (8)小倩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多次测量,根据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得出了灯泡亮度与实际功率的关系.在分析论证过程中,小倩发现小灯泡在不同亮度下,它两端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不一样,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了减小误差,小倩算出了小灯泡的平均功率作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你认为这样处理数据是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______________.
    (10)实验中若电流表完好,电压表0~15 V量程损坏,为了正常进行实验,在不添加器材的情况下,下一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若电路连接正确,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均可正常使用,在实验中闭合开关无论怎么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示数始终达不到小灯泡的额定电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改变这种现象可以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小倩设想不用电压表,用如图丁所示的电路也可测量另外一只已知额定电流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已知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额,定值电阻阻值为R0,实验步骤如下,请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闭合S、S1,断开S2,记录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③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额=_____________.



    实验24 探究影响电流热效应的因素
    24.下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实验,甲、乙两套装置中各有两个相同的透明容器.其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和一段电阻丝(阻值在图中已标出),U形管中装有等量的液体,接通电源,观察现象.

    甲 乙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来比较导体所产生的热量的多少;这运用了_________(选填“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的物理思想.
    (2)用装置甲进行实验时,通过控制通电时间和电路中的________不变,来研究导体产生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3)在乙装置中,C、D透明容器中产生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_容器.
    (4)图乙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通过导体________的关系.
    (5)为使甲装置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学们讨论了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在图甲中,断开开关,待U形管中液面降回到起始高度后,再次闭合开
    关进行实验,比较U形管中液面上升情况,得出结论.
    方案二:在图甲中,断开开关,换用阻值不同的电阻,再次闭合开关进行实验,
    比较U形管中液面上升情况,得出结论.
    以上两种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方案________.
    (6)小明认为将容器中的空气换成水,也可以完成实验,你认为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小明家的电饭锅电源线坏了,他在网上新买了一根,使用时闻到橡胶的焦糊味,他立即拔下电源插头,发现这根电源线很热,其他用电器仍然正常工作,你认为引起电源线过热的原因可能是新买的电源线过________(选填“粗”或“细”).



    实验25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5.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老师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实验中是通过电磁铁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定其磁性强弱的,所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
    (2)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_______,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_______(选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
    .
    (4)根据安培定则,可判断出乙铁钉的上端是电磁铁的________极.
    (5)电磁铁吸引的大头针下端分散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
    (1) 入射角;(2)不能;在同一平面内;(3)45;等于;远离;
    (4)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具有可逆性;
    (5)粗糙的;
    (6)将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视为入射角或将反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视为反射角;
    (7)不合理;没有折转纸板进行观察实验。
    2.答案:
    (1)茶色玻璃板;观察像的位置;刻度尺;
    (2)物体和像的大小;
    (3)B;不能;虚像;
    (4)玻璃板具有一定的厚度;6;
    (5)A;
    (6)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
    (7)3;原理;不变;
    (8)等效替代法;
    (9)面对脸;人面部反射的光越多,在镜子中看到成的像越清晰;
    (10)C。
    3.答案:
    (1)10;(2)下;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40;(3)B;(4)放大;投影仪;(5)左;
    (6)上;将凸透镜位置下调;(7)能;(8)C;(9)B;(10)B;(11)近视。
    4.答案:
    (1)使海波均匀受热,有利于控制加热的速度;(2)-2;
    (3)①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②0℃;固液共存;4min;③小于;④2;CD ;状态;(4)液化;(5)不会;(6)能;(7)加入了一些冰块;(8)0.63×103J;2.1×103。
    5.答案:
    (1)A;温度计玻璃泡和烧杯底接触;(2)68;(3)①99;;(6);(7)较小;减小时间测量的误差;(8)C。
    8.答案:
    (1)A;(2)水平;游码未归零;右;(3)22;(4)10;2.2;2.2×103;(5)相平;偏大;(6)偏小;
    9.答案:
    (1)72.4;40;
    (2)1.13×103;
    (3);偏大;烧杯内侧沾有部分酱油,导致所测体积测量值偏小;
    (4);在空饮料瓶中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瓶和酱油的总质量m3;
    (5);
    10.答案:
    (2) 相等;
    (3) 接触面粗糙程度;
    (4) 慢;
    (5) 匀速直线运动;推理;探究真空不能传声实验;
    (5)>;在空饮料瓶中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瓶和酱油的总质量m3;
    (6)不需要;运动状态;改变;
    (7)重力;支持力;
    (8)相等;
    (9)高度;质量;
    (10)不同高度。
    11.答案:(1)光滑;(2)相等;相反;(3)同一直线上;(4)将卡片从中间剪开;(5)改变力的方向;钩码数量;(6)左;(7)方向相反;(8)同一物体。
    12.答案:
    (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等于;
    (2)丁;
    (3)甲、乙;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则滑动摩擦力越大;乙、丙;在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则滑动摩擦力越大;
    (4)错误;
    (5)水平向左;不需要匀速拉到木板,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总是等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6)安装防滑链。
    13.答案:
    (1)海绵的凹陷程度;可以;
    (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乙;
    (3)控制变量法;
    (4)=;
    (5)没有控制压力大小相等。
    14.答案:漏气;②;大;相等;深度;变大。
    15.答案:
    (1)4.8;
    (2)有关;
    (3)丁、戊;
    (4)将弹簧测力计固定在铁架台上;
    (5)乙、丙;
    (6)大;
    (7)B;
    (8)2.8×10-4;2.4×103;
    (9)①小于;形状;排开液体体积
    16.答案:
    (1)B; (2)2; (3)等于; (4)溢水杯中没装满水; (5)3,深;(6)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7)
    17.答案:(1)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长短;转换法;
    (2) 甲、乙;在质量一定时,物体的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3) 速度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大客车;
    (4) 重力势能;守恒;
    (5) 0;
    (6) 不能;
    (7) 不对;没有控制速度相同;
    (8) 惯性;阻力;
    (9) A
    18.答案:右;
    (1);B;
    (2)左端下沉;
    (3)1;变大;
    (4)改变力的方向;
    (5)不影响;这个力过杠杆的支点,力臂为零,不会影响到杠杆的平衡;
    (6)A;
    (7)①;②杠杆自身重力影响;
    19.答案:刻度尺;
    (1)匀速;(2)不正确;摩擦力;偏大;
    (3)丁;80%;(4)0.8;0.93;
    (5)乙;丙;(6)甲、乙;丙、丁;低;(7)1.4;
    20.答案:(1)电流表示数大小;转换法;(2)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粗细)相同(一定)时,长度越长(越短),电阻越大(越小);(3)B、C;(4)小;(5)材料;(6)增大;(7)错误;实验中没有控制合金丝的长度不变;(8)优点是比较直观,缺点是电路中的电流变化不大时,无法比较电阻大小。
    21.答案:(1);
    (2)电阻R断路;(3)0.12;A;(4)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5;(5)断开;B;(6)A;
    (7)
    (8)错误;小灯泡的电阻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从而影响实验结论;
    (9)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过小;减小电源电压;
    (10)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22.答案:(1)
    (2)D;(3)左;(4)12.5;(5)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6)A;(7)增大;
    (8)他的做法是错误的,因为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求平均值无意义;
    (9)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不能控制小灯泡电阻不变。

    23.答案:(1)
    (2)断开;B;(3)C;A;(4)1.14;(5)U额;(6)R2
    ;(7)减小;减小;(8)小灯泡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9)不合理;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实际功率不同,求平均值无意义;(10)将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两端;(11)电源电压太低;更换新电池或者增加电池节数;
    (12)闭合开关S、S2,断开S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额;
    24.答案:(1)U形管液面高度差;转换法;(2)电流;(3)C;
    (4)电流;(5)二;(6)不合理,水受热体积变化不明显(水是导体);(7)细
    25.答案:(1)吸引大头针的多少;转换法;(2)增加;大;(3)甲;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4)S;(5)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相关试卷

    专题03 选择题 力学(二)48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

    这是一份专题03 选择题 力学(二)48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共31页。

    专题05 填空题 声、光、热学65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

    这是一份专题05 填空题 声、光、热学65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发生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0 简答题 40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

    这是一份专题10 简答题 40题-2020年中考物理最后一战之中考题型必杀600题,共19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