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发展差异课时练习
展开课时分层作业(三)
(建议用时:40分钟)
1.下列有关分析区域差异的步骤,正确的是( )
A.收集区域资料→区域差异分析、比较→资料分析、整理→探索差异成因
B.区域差异分析、比较→收集区域资料→资料分析、整理→探索差异成因
C.收集区域资料→资料分析、整理→区域差异分析、比较→探索差异成因
D.探索差异成因→收集区域资料→资料分析、整理→区域差异分析、比较
C [分析区域差异首先要收集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而获得区域差异的具体体现,最后进一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
2.某中学生通过图书馆和网络得到的客家土楼民居资料:永定位于闽西的龙岩地区,这里分布着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它们被统称为“永定土楼”。土楼分为圆楼和方楼两种……客家土楼建筑闪耀着客家人的智慧,它具有防震、防火等多种防御功能,通风和采光良好,而且冬暖夏凉。该中学生收集资料和分析区域的方法分别是( )
A.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
B.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
C.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
D.间接收集法、综合的方法
C [通过图书馆和网络得到的客家土楼民居资料是间接收集、定性分析方法;若实地考察是直接收集,而利用数据进行研究是定量分析。]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研究环境条件对作物始花期的影响,他们通过上网、查阅报纸、杂志等方式获得如下资料。据此完成3~5题。
品种名称 | 金大532 | 本地大豆 | 满仓金 |
原产地 | 南京 | 北京 | 佳木斯 |
在原产地的播种时间 | 5月30日 | 4月30日 | 5月17日 |
在原产地的开花时间 | 8月23日 | 7月19日 | 7月5日 |
在北京的播种时间 | 4月30日 | 4月30日 | 4月30日 |
在北京的开花时间 | 9月1日 | 7月19日 | 6月5日 |
在原产地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 | 85天 | 80天 | 49天 |
在北京从播种到开花的天数 | 124天 | 80天 | 36天 |
3.低纬度地区的大豆品种移往高纬度地区种植,开花时间和产量与原地区相比分别是( )
A.提前,减少 B.提前,增加
C.延迟,减少 D.延迟,增加
4.影响大豆开花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A.地形条件 B.土壤条件
C.光热条件 D.降水条件
5.该地理兴趣小组收集资料和探究区域差异的方法分别是( )
A.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
B.间接收集法,定量的方法
C.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
D.间接收集法,定性的方法
3.C 4.C 5.B [第3、4题,分析材料可知,低纬度地区的大豆种在高纬度地区从播种到开花比在原地区所需要的天数多。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植物开花的主要因素,低纬度地区光热条件优越,产量比高纬度地区高。第5题,由于该地理兴趣小组主要利用上网、查阅报纸、杂志获取资料,对区域内大豆始花期用数字进行量化研究,所以是间接收集法和定量的方法。]
下为我国A、B两地2014年部分统计数据表。据此完成6~7题。
区域 | A区 | B区 |
人口(万人) | 2 350 | 3 806 |
面积(平方千米) | 28 086 | 56 366 |
耕地面积(千公顷) | 980 | 3 060 |
矿产资源 | 贫乏 | 煤炭、铁矿、石油等丰富 |
城市化水平(%) | 76.6 | 35.5 |
GDP(亿元) | 18 016 | 5 609 |
三次产业结构 | 6∶40∶54 | 28∶45∶27 |
每万人大学生数(人) | 380 | 78 |
6.与A区域相比,B区域的优势是( )
A.劳动力素质高 B.产业结构成熟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经济发达
7.A、B两区域进行经济合作,由A流向B的是( )
A.技术 B.原料
C.劳动力 D.燃料
6.C 7.A [第6题,由表中资料分析可知,A区域每万人大学生人数比B区域多,因此A区域劳动力素质高;A区域产业结构中比重由大到小依次为三、二、一。因此产业结构更优;通过耕地面积除以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B地区的人均耕地面积比A地区多;A区域的GDP和城市化水平都高于B,说明A区域的经济更发达。故C选项正确。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A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科技水平较高,因此A、B两区域进行经济合作,由A流向B的是科技和资金,故A选项正确。]
读下图,回答8~10题。
8.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C.降水量不同 D.地形不同
9.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
A.气候资源优势 B.生物资源优势
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
10.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 ④水田 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⑤⑥⑦⑧ D.②⑦⑧
8.B 9.D 10.B [第8题,由甲、乙两地的农作物熟制及两地经纬度位置,可推知造成两地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第9题,由甲图判断出P平原是松嫩平原,从而确定该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第10题,根据图示可知,乙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类型多以水稻种植为主,经济发达,是综合性工业基地。①②⑦⑧是甲图所示区域特征。故选B项。]
1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甲城市的位置及其降水统计图。
图1
材料二 图2为杭州位置示意图。
图2
材料三 甲城市与杭州的气温资料统计表。
城市 | 年平均气温 | 最热月平均气温 | 最冷月平均气温 |
杭州 | 16.2 ℃ | 28.6 ℃ | 3.8 ℃ |
甲 | 16.6 ℃ | 23.6 ℃ | 10.8 ℃ |
(1)比较甲城市与杭州两地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异同。
(2)分析杭州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甲城市的原因。
(3)据图描述甲城市的降水特征,并说明形成该特征的原因。
[解析] 第(1)题,两地纬度都在30°~40°之间,都属亚热带,都临海。甲城市在澳大利亚西南沿海,在大陆的西岸,是地中海气候;杭州在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两地纬度差异不大,甲城市略高。第(2)题,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干冷的冬季风控制,气温低;甲城市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暖湿的西风控制,气候温和。故杭州冬季气温更低。第(3)题,甲城市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集中在冬季;临海,受海洋影响大,年降水量较丰富。
[答案] (1)同:都位于亚热带,临海。异:甲城市的纬度略高于杭州;甲城市位于大陆西岸,杭州位于大陆东岸。
(2)杭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受干冷的冬季风控制;甲城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暖湿的西风控制。
(3)特征:年降水量较丰富,降水集中在冬季(冬季多,夏季少)。原因: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据此回答12~13题。
12.某高中举办分组地理考察活动,以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差异,需处理的工作项目包括:(甲)绘制地图、统计图表等展示资料;(乙)利用相机与GPS或地图作记录;(丙)规划考察路线;(丁)收集、整理考察地区的文献和图片。试问其工作项目的先后步骤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丙丁甲乙 D.丙丁乙甲
13.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倡导长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支援西部地区,从全局上看主要是为了( )
A.利用西部大量富余劳动力
B.提供西部所需的大量资金
C.向西部提供人才、技术支持
D.保持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发展
12.D 13.D [第12题,对于区域差异的研究步骤,首先制定计划,确定考察路线,搜集、整理图文资料,并通过分析、比较,获得研究成果,最后以图表等形式展示。第13题,A、B、C三项都是从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看问题,而不是从全局观点来分析问题。]
读图,回答14~15题。
14.①②两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
A.南部均为平原地区
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
D.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
15.下列有关①②两区域的人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群形成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是区域内丰富的铁矿资源
14.B 15.C [第14题,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①区域主要为德国,②区域主要为我国湖南省。②区域北部为洞庭湖平原;①区域铁矿资源贫乏;②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两区域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水源充足。第15题,①区域(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很高;①区域城市群处于鲁尔区,该工业区的形成和发展建立在当地丰富的煤炭资源的基础上;②区域(湖南省)北部为洞庭湖平原,是重要的粮棉产区,其南部电子工业不发达。]
16.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约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
材料二 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图。
(1)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地区港口众多,两幅图标有数码的城市中,为东北石油和华北煤炭重要输出港的是________;为东北地区重要综合性对外贸易口岸的是________;为全国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的是________。(填数码)
(2)试比较“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在资源、运输、技术、协作、劳动力等工业布局条件(区位条件)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完成下列表格。
比较方面 | “长三角”地区 | 环渤海经济圈 | |
相同点 | 运输 |
| |
技术 |
| ||
协作 |
| ||
劳动力 |
| ||
不同点 | 矿产资源 |
|
|
运输 |
|
|
(3)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工业在资源方面的不利条件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设的工程是什么?
(4)“长三角”地区能源需求量大,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解析] 第(1)题,考查秦皇岛、大连、上海等城市的主要职能特点,属基础知识考查。第(2)题,比较两地在资源、交通等方面的异同,解答时注意组织答案的简洁性和准确性。第(3)题,环渤海地区水资源短缺,实施的调水工程为南水北调工程。第(4)题,可从能源调入、提高能源利用率及寻找其他能源方面回答。
[答案] (1)③ ① ⑤
(2)如下表所示:
比较方面 | “长三角”地区 | 环渤海经济圈 | |
相同点 | 运输 | 有大型港口、铁路、公路等,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 |
技术 | 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 | ||
协作 | 大型企业密集,门类多,协作条件好 | ||
劳动力 | 人口密集,科技力量强,劳动力数量充足、素质高 | ||
不同点 | 矿产资源 | 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缺乏,需从外区域调入 | 有丰富的煤、石油等能源资源和铁等矿产资源,资源条件好 |
运输 | 有长江“黄金水道”,内河运输条件好 | 河流水量较少,有结冰期,内河运输条件较差 |
(3)水资源缺乏。南水北调工程。
(4)降低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能耗少的工业;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建设秦山核电站等。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探究区域综合开发与整治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两种农产品A、B分别可能是,适于中部地区发展方向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鲁教版 (2019)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复习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适于中部经济地带发展方向的是,制造业转移后,“香蕉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发展单元活动 分析区域联系课堂检测,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②③④代表的产业要素分别是,图中反映出区域的主要特征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