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含详解)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02《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02《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详解),共6页。
课时作业2 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91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青岛高三摸底)汉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其职权地位本不高,后来才愈用愈大。这反映出汉代( )A.承继秦制,“国”与“家”同构B.制度创新,奠定三省六部制根基C.皇权至上,缺乏有效制约体制D.风尚变迁,影响到后世皇家生活解析:“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说明官员为皇帝私人服务,它体现出“家国同构”思想,故A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出现,故B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制约信息,故C错误;皇家生活并不因为风尚变迁而改变,故D错误。答案:A2.(信阳高三六校联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削弱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地位和职权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解析:东周时期的诸侯国和元朝的行省都是地方行政区划,但是两者的职权不同,诸侯国的权力很大,可以挑战中央,元朝的行省职权范围要小于东周时候的诸侯国,故A不合题意;提点刑狱司是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级司法机构,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明通政司是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故B不符合题意;西汉的州刺史负责地方的“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明监察御史是中央的监察官员,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故C不合题意;唐朝政事堂是常设的由门下省、中书省与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共同参与行政的地方,宋代的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其最高长官行使宰相的职权,所以D符合题意。答案:D3.(中山高三评估)(唐)李华《中书政事堂纪》曰:“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据此判断唐初政事堂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B.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解析: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议事处。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但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君不可”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臣不可悖道于君”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常于门下省议事”足以证明唐初政事堂也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答案:C4.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的特征。A项表达不确切,中央集权制、思想大一统等都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D两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古代中国,专制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加强,C项符合题意。答案:C5.(日照高三质监)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这表明在宋朝( )A.财权是中央控制地方的重要手段B.政府注重对地方的财政支持C.中央以转运使监督地方行政长官D.政府重视完善地方监察体系解析:材料“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转运的审计权……监督”,说明北宋设立转运使的作用是控制地方财政,故排除B、C,选A;政府设立转运使并非是监督地方官规范行政,排除D。答案:A6.(朝阳高三基础调研)学者李治安的《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载:“首先,腹里以外路府州县的重要政务必须申禀行省。第二,行省有权临时差遣所属路府州县官员办理某些政事。第三,行省有权号令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材料说明元朝的行省对所属路府州县( )A.始终负有代表中央分驭各地的使命B.能够实施有效的行政节制和统属C.采用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两种模式D.形成了很松散的封建大一统关系解析:材料“必须申禀行省”“指挥路府州县的各项政务”说明行省对于所属的路府州县进行有效的管理,故B项正确;A中“始终”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C属于行省的特点,但材料中没有体现该特点;D中松散不符合行省的特点。答案:B7.(衡水高三诊断)内阁成立于明成祖永乐年间,历经仅能参政议政到拥有票拟权,直至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严嵩,但皇帝同时授予司礼监批红权以控制内阁。由此可知( )A.宦官掌控了决策权力 B.首辅权力失控C.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D.君主专制加强解析:由“历经仅能参政议政到拥有票拟权,直至出现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严嵩”可以看出,明朝内阁的权力是有所上升的,由“皇帝同时授予司礼监批红权以控制内阁”说明皇帝为了防止内阁专权,而借助司礼监太监来牵制内阁,所以这反映的是皇权加强,故选D;宦官是皇帝分派的控制内阁的,故不能说A是正确的,所以排除A;题干没有体现B,故排除;这时没有丞相制度了,故C不符合史实。答案:D8.(长沙高三联考)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但由于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该官职在设立不到两年便被废止了。当时四大辅官的设立( )A.体现了明初官僚机构的膨胀B.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权力空白C.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D.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解析:“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说明不属于中央政治机构官职来管理政事,为后来内阁制的设置提供了借鉴,故C项正确;官僚机构膨胀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A错误;此时丞相还没有被废除,故B错误;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与丞相不同,所以不会加强君主专制,故D错误。答案:C9.(阜阳高三统测)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 )A.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解析:根据材料反映的在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获得“票拟”职权的同时,又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这种做法是通过宦官与内阁的共同参与、互相制约来保证皇权独尊。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结论片面,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答案:B10.(徐州高三段考)有学者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该学者认为军机处的设置(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解析:据材料提到,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走向昌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体现“君臣联合行政”,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军机处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A排除。材料也未涉及建立高效政府的问题,B排除。军机处属于封建专制制度,不可能借鉴西方民主制度,D排除。 答案:C11.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清代政治体制的特点。从材料信息看,内阁官员处理公务时,依照“样本”画“葫芦”,没有自己的见解,这说明清代政治体制的僵化与官员的墨守成规,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D项。答案:B12.(襄樊高三诊断)“皇上召见军机大臣,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六部长官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材料表明军机处( )A.是君权的附庸,无行政决策权B.封闭性强,有利于政令执行C.权力很大,凌驾于六部之上D.官员干练,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不许太监在侧,也不准六部长官擅入军机处,军机大臣不得擅自结交外任官员”说明军机处处理事情的封闭性,这主要是防止泄露信息,有利于政令的执行,故B正确;其他三项均不是材料体现主旨信息。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石嘴山高三段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代内阁大学士无定额。永乐年间有七人,宣德年间有十四人,万历年间有二十人,崇祯年间有五十人。明代内阁无属官。然而清代的内阁制就有不同;清代内阁大学士的名额,康熙年间,满汉大学士率为四员,到了乾隆十三年以后,才规定满汉学士各二员,协办大学士或一员或二员,非有缺不可递补。至于内阁官员有大学士、学士、侍读、中书舍人、典籍,其下又分设十二个小机构,为国家行政中枢,远较明代内阁组织庞大。这也导致清代内阁出现了权责不明的现象。材料二 明太祖创设殿阁大学士之始,仅令其侍左右,备顾问,并不知与国政。迨仁、宣之世,创设票旨制度之后,大学士已参预政事,其后又有首辅、次辅之分,票拟仅决于首辅一人。然清则刚好相反,清内阁制成于康熙时代,然此时便有翰林院分去内阁一部分的职掌,因翰林院的职务亦为掌制诰以备顾问的机关。至雍正时,为对西北用兵而另设军机处,参掌机密,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明清两代的内阁制度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内阁由明到清的发展变化。(10分)(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内阁发展变化的原因及影响。(16分)解析:第(1)问,从内阁成员的人数、组织形式、分工和权力的大小上去分析其变化。第(2)问,明清时期内阁的变化与内阁的自我完善和加强皇权有关;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的发展、强化君权和行政效率分析其影响。答案:(1)变化:由内阁成员人数没有严格规定到阁员人数的相对固定;由组织较为简单到组织较为庞大,分工更加细密;权力呈现由小到大但最终不断被削弱的趋势。(答出两点即可)(2)原因:内阁在实践中自我发展完善的需要;出于维护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影响: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减轻了皇帝处理政务的负担,也强化了君主专制;同时内阁分工的细化易造成各部门之间的互相推诿,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14.(武汉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述评)。(26分)解析:第一步,归纳材料中秦朝、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中央决策机构的基本史实。第二步,比较概括尚书省职能的变化以及不同时期君主集权的措施。答案:材料表明:秦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亲信参与国家大事,尚书地位日渐重要,成为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分割相权,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隋唐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转化为执行机构。据此可知,尚书省由中枢机构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丧失了决策职能;秦至唐朝通过分割相权及任用亲信取代丞相以加强皇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第02讲 汉代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02 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师版),共23页。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3.1《魏晋至隋唐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与成熟》(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