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详解)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详解)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详解)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详解)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详解)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10《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 点 集 训  【P278一、选择题                   1(2016长郡)下图为素称书法之山的镇江焦山《瘗鹤铭》摩崖拓本作者为葬自己所养的鹤而作这篇铭文。这幅书法作品以较为成熟的楷书之中参以篆隶笔法行笔苍古体势开张大字之祖”“书家冠冕之美誉。据此推断它最早可作为下列哪一时期书法艺术研究的重要实物资料(C)A先秦  B.秦汉C魏晋南北朝  D.隋唐【解析】楷书之中参以篆隶笔法说明是楷书形成时期故选C2笔下惟看激电流字成只畏盘龙去。怪状崩腾若转蓬飞丝历乱如回风。长松老死倚云壁蹙浪相翻惊海鸥。下列书法作品的特点与唐朝诗人朱逵的描述相符的是(C)A《祭姪文稿》B《九成宫醴泉铭》C《怀素自叙帖》D《多宝塔碑》【解析】怪状”“历乱可知这描述的是草书的特点怀素是草书大家答案为C3《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柳骨颜筋分析正确的是(B)A”“分别指颜真卿与柳宗元B唐代楷书由此步入盛世时期C该书法的字体笔画简约、勾连不断D开启了书法艺术的自觉阶段【解析】”“分别指颜真卿与柳公权A项错误;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的是草书C项错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两个阶段一个为自发阶段一个为自觉阶段。魏晋以前是自发阶段人们注重的是书法的实用功能;魏晋开始进入自觉阶段人们追求书法的审美功能D项错误。故选B项。4下图是宋代苏轼的书法作品《黄州寒食诗帖》(局部)。她问世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受挫的1082年。《黄州寒食诗帖》通篇跌宕洋溢着起伏的情绪迅疾而稳健痛快淋漓一气呵成。这一作品(C) A工笔重彩线条流畅纵情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C雅俗共赏字形斜正交错D结构严整笔画平直稳重【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解读题干和图片可知A项的工笔重彩错误;B项的气象端庄浑厚无从体现;D项的结构严整错误;C项表述客观符合题意答案选C5下列关于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B)A魏晋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画出现B西汉墓出土的壁画《夫妇宴饮图》具有写实倾向 堪称工笔重彩画的杰作C文人画在两宋时期已经有所发展元明清时期占据主导地位D从《夫妇宴饮图》《洛神赋图》到风俗画的兴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绘画平民化的趋势【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说法均正确《夫妇宴饮图》具有写实倾向 堪称工笔重彩画的杰作是东汉时期墓室画;B项说法不正确答案选B6关于《洛神赋图》的作者及生活年代的表述正确的是(A)A东晋 顾恺之B隋朝 展子虔C唐朝 阎立本D唐朝 吴道子【解析】《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顾恺之(344—405)是中国东晋时代的画家其另一幅名作《女史箴图》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被八国联军掠走收藏于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答案选A7下图是南宋宫廷画家李嵩所作《市担婴戏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A)风俗画在宋朝得到充分发展 绘画表现了活跃的商业活动 宫廷画的创作题材十分狭窄 画风忽略写实注重传情写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题干中展示的是《市担婴戏图》这是一幅宫廷画家所画的风俗画并且体现出宋朝时期的商业情况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内容在绘画中没有体现排除。8(2016三湘)赵孟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需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蔡元培说:中国之画以气韵胜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他们评价的中国画突出特点是(C)A与书法相伴而生  B与文学相兼而成C追求神韵与意趣  D画诗歌书法相融【解析】他们评价的画是文人画。9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反映了(C)A科举制的发展推动了元曲地位提高B元代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起源阶段C元曲符合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D商品经济发展是元曲繁荣的根本原因【解析】题干中的信息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工夫这说明元曲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故选C10闽浙总督伍拉纳之子伍子舒在《随园诗话》上的批语说:适至(乾隆)五十五年举行万寿浙江盐务承办皇会先大人(伍拉纳)命带三庆班入京自此继来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班。这则材料(D)A是徽班进京的最早记载  B说明朝野对越剧的喜爱C现传统剧种种类繁多  D是京剧形成的佐证之一【解析】材料是在描述京剧形成的时间、大致过程以及京剧的大致种类所以这则材料是京剧形成的佐证之一故选D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材料二 清末以来汉字汉语变革的根本原因不是语言自身而是语言之外的社会文化变革的要求。中西方自明末开始交流以来就时有冲突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落败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惨败则使中国人的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面对西方列强的攻势中国一方面是抵御、自保另一方面也开始反思进而痛苦地向西方开放向西方学习。反思的路向和进程最后认为文化也不如西方——原因在于教育不发达、国民素质不高等可以说是由表及里、由浅及深开始时认为器物不如西方后来又认为政治制度不如西方后来又发生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和文化就此发生了现代转型于是有了中国现代社会、现代文化。清末汉字汉语改革就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发生的。——高玉《汉字简化思想:百年历程及其反省》 (1)在材料一中李斯提出了什么建议?分别说明该建议的实施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初汉字(汉语)改革的原因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中国的汉字和汉字改革。【参考答案】(1)建议:统一文字。影响:对秦朝:(政)巩固统一、维护统治;(经)有利于经济交流与发展;(文)建立统一的文化、有利于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交流。对后世:汉字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文字统一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影响的扩大。(言之有理即可)(2)原因:近代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战败民族自信心受打击;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由器物、政治制度到文化;对民族文化进行反思;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其他言之有理即可)态度:汉字和汉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汉字的产生、发展、演变有其自身客观规律;要辩证地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文字改革;文字改革要慎重等。(言之有理即可)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古代绘画首先是笔墨、线条的艺术正是笔力、用墨和线条造就了中国画独特的气韵和每个画家不同的风格。其次中国画取散点透视的方法塑造形象且不受空间、时间和事物实际比例的限制更加自由、灵动。最后中国画是把书法、诗歌、题款、钤印与装裱等综合在一起的一门综合艺术。——蒋孔阳《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 材料三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依据材料一提取有关中国古代文字历史演变的脉络。(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古代文人画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从中可以看出辛弃疾的作品有怎样的风格?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品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背景?【参考答案】(1)书写材料:汉字演变经过了由繁到简的演化过程;先后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 (2)作品的意境角度: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以形写神寄托作者的思绪情怀表达文人的心境往往寄托于山水花鸟的意趣之中。艺术特征角度:集诗、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格调高雅、神韵超然等。 (3)辛弃疾的作品以豪放为主。反映了当时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而广大人民渴望早日收复中原结束分裂局面。  【P132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走在世界前列。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学者李约瑟曾这样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成就: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然而封建社会后期我国自然科学渐趋落伍。 中国古代文学丰富多彩成就辉煌。文学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它的发展繁荣以政治、经济为基础;不同时期形成不同文学的主流形式及特点:从先秦散文、《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中国古代书法、绘画、戏曲艺术更是异彩纷呈。汉字字形演变的总体趋势是由繁到简;书法艺术在魏晋时开始进入自觉的阶段。绘画艺术不断发展如两宋时期的风俗画、元明时期的文人画等各具特点。 
       

    相关试卷

    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3.10《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优化探究练习:3.10《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含详解),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7《启蒙运动》(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7《启蒙运动》(含详解),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3《宋明理学》(含详解):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练习:3.3《宋明理学》(含详解),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